


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阶段考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阶段考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填空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人: 审题人: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1分,总计25分)
1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重要的作用,下列应用中主要应用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制金属材料纳米铜B.光刻机制芯片
C.石墨烯薄膜生产D.炸药用于定向爆破
2.下列科学进展中的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 )
A.观测太阳系外行星B.绘制癌症基因图谱
C.计算物质的重量D.研制高温超导材料
3.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记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B.《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C.《抱朴子》——“丹砂(硫化汞)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D.《天工开物》——“侯潮一过,明月天晴,半日晒出盐霜”
4.用托盘天平称量10.8g药品,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这时应( )
A.减少砝码B.添加药品C.减少药品D.调节平衡螺母
5.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用于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氮气用作探空气球,是利用氮气密度小且很稳定
C.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液氮可用于冷冻麻醉,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稳定
6.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
A.空气B.二氧化氮C.一氧化碳D.水
7.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8.化学离不开实验,我们通过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探寻物质组成的奥秘。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以下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明显错误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8.3mL蒸馏水
B.用托盘天平称量5.85g氢氧化钠固体
C.取3mL蒸馏水,滴入到量程为10mL的试管中进行加热
D.用温度计测得水温为25.5℃
9.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的重要途径。某同学在实验室中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 )
A.形成假设B.实施实验C.获取证据D.形成结论
10.分类法是我们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天然气B.矿泉水C.苹果汁D.水蒸气
11.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
12.我们一生中不断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下表是人体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成分比较情况,由此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多于氧气
B.对比数据可知氮气不参与人的呼吸作用
C.人通过呼吸能够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D.人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了血液
1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B.C.D.
14.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分子可分割,原子不能分割
B.分子比原子体积大
C.分子比原子质量大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在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15.宏微结合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思想。如图所示,提起压在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则相同微小空间内微粒的变化最可能是( )
A.B.C.D.
16.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受热,体积膨胀—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增大
B.酒精挥发属于物理变化—酒精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一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一滴水中大约有个水分子一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7.如图所示,将一小块干冰放进一个塑料袋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塑料袋鼓起。下列关于塑料袋鼓起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间的空隙变大B.干冰放出大量的热
C.发生了化学变化D.二氧化碳分子变大
18.“光解制氢”可实现水的高效分解,其微观图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中最小微观粒子为氢分子和氧分子
D.物质a和b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19.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探究”的科学探究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1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是因为发生了物理变化
B.由实验1可以得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结论
C.实验2中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比空气中燃着的木条燃烧时间长
D.通过实验2可以得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低
20.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结构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弱电场的作用下,水分子的运动缓慢停止
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水分子的体积发生变化
C.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D.利用该性质,人们可能在常温常压下建成溜冰场
21.某同学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后,查阅相关资料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
C.氮原子是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D.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
22.下列物质中,属于分子构成的是( )
A.氦气B.铜C.二氧化硫D.金刚石
23.规范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取用锌粒
C.吸取液体D.取用粉末
24.微观模型是我们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下图所示是单位体积内不同状态的水分子的微观模型,则A、B、C三幅图分别代表的是哪种状态的水( )
A.固态、液态、气态B.液态、固态、气态
C.气态、液态、固态D.气态、固态、液态
25.201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法、美、荷的三位科学家,获奖理由是“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他们开发出的这种分子机器,其运动可受控制,给其注入能量时便能执行任务。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项设计实现了机器的微型化,将化学的发展带到一个新的维度中
B.该项设计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分子的运动具有可控性
C.该项设计说明,可以在分子运动和化学变化中保持分子的不变
D.分子机器很有可能在新材料、传感器以及储能系统的研发中得到应用
二、实验题(每空2分,总计20分)
26.如图为利用不同装置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请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2)图2中红磷从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左侧活塞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
(3)图3测定原理是利用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实验过程中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___。
(4)利用此装置(硬质玻璃管容积为25mL)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注射器活塞从原来的15mL刻度处移动至9mL刻度处,则该实验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为________(百分数形式)。在不考虑气球影响的前提下,造成该实验氧气体积分数不等于21%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一条即可)。
27.图Ⅰ是小明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
已知:氨水无色、易挥发、具有刺鼻性气味;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配置成酚酞溶液,观察酚酞溶液为无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2)进行操作b,观察几分钟后B、C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且________试管中红色出现更快,E试管中未观察到变红。
(3)由此可以得到的有关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_。
(4)结合上述实验,总结出实验室保存浓氨水药品时,应该________。
三、填空简答题(28题每空2分,29题每空1分,总计15分)
28.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发生化学变化,请你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解释该化学变化。
宏观:有________产生(化学变化的本质);
微观: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分子种类________(变化/无变化),由此说明分子的特征之一: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的一种微观粒子。
29.掌握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仪器:
如图A-I所示,根据上图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给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在酒精灯上集中加热液体前需要先________(操作名称),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炸裂;在使用酒精灯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2分)
(2)现需量取20mL的稀盐酸溶液,应该选择上图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图中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H的名称是:________。
(4)使用试管刷清洗玻璃仪器时,判断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________。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水
吸入气体
21%
0.03%
78%
较少
呼出气体
16%
4%
78%
较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经开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 K-3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4,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唐南中学中考五模化学试卷(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五育并举,劳动先行,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05g氯化钠固体,5mL体积,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能用下图装置完成的实验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