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6(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48765/0-17259241696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6(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48765/0-17259241696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6(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48765/0-17259241696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6(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48765/2-17259241725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6(答案及评分标准)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48765/2-172592417260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6(答案及评分标准)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48765/2-172592417262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6(考试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48765/1-172592417088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6(考试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48765/1-172592417092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6(考试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48765/1-172592417093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6(答题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48765/3-17259241732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试卷+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6(试卷+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6(试卷+答案+解析),文件包含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6解析版docx、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6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6考试版docx、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6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数 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范围:小学的内容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任意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
A.1B.2C.3
【答案】B
【分析】一个三个形的内角和是180°,小于90°的角是锐角,等于90°的角是直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是钝角,依此判断。
【详解】假设一个三角形中除锐角外的两个角是,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或1个直角、1个钝角,则这两个角的和就等于或大于180°,所以任意一个三角形中都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故答案为:B
2.一根4m长的钢材,先截掉总长的,再截掉剩余长度的,还剩( )m。
A.2B.3C.D.
【答案】D
【分析】先截掉总长的,以总长度为单位“1”,则是截掉4米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则截掉了1m,剩下3米。再截掉剩余长度的,是以剩余的长度为单位“1”,就是3米的,用乘法。还剩的米数=剩的米数-后来截掉长度。
【详解】
=4-1
=3(m)
3-3×
=3-
=(m)
还剩m。
故答案为:D
3.在下面的硬纸中,能折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
A.B.C.D.
【答案】B
【分析】正方体展开图有11种特征,分四种类型,即第一种:“1−4−1”结构,即第一行放1个,第二行放4个,第三行放1个,此种结构有6种展开图;第二种:“2−2−2”结构,即每一行放2个正方形,此种结构只有一种展开图;第三种:“3−3”结构,即每一行放3个正方形,此种结构只有一种展开图;第四种:“1−3−2”结构,即第一行放1个正方形,第二行放3个正方形,第三行放2个正方形,此种结构有3种展开图。
【详解】A.不属于正方体展开图,不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
B.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1−4−1”型,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
C.不属于正方体展开图,不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
D.不属于正方体展开图,不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
故答案为:B
4.小红坐在教室的第3行第4列用(4,3)表示;小芳坐在教室的第1行第3列,下面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哪一个?( )
A.(3,1)B.(1,3)C.(0,3)D.(3,0)
【答案】A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给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数对,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了。
【详解】小红坐在教室的第3行第4列用(4,3)表示;小芳坐在教室的第1行第3列,用(3,1)表示。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对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5.从一张长为3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纸中剪去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圆(如下图)。下面( )最接近阴影部分的面积。
A.5平方厘米B.4平方厘米C.3平方厘米D.2平方厘米
【答案】A
【分析】通过观察可知,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圆面积接近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用1×1即可求出接近正方形的面积,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用3×2即可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再用3×2-1×1即可求出接近阴影部分的面积。
【详解】3×2-1×1
=6-1
=5(平方厘米)
5平方厘米最接近阴影部分的面积。
故答案为:A
6.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胜利小学的“环保小卫士”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以“垃圾分类,你我同行”为主题的问卷调查,他们将所有调查结果绘制成了统计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垃圾分类知识“不了解”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B.对垃圾分类知识“非常了解”的人比“了解一些”的人数多。
C.若“不是很清楚”的人数有88人,则参加本次问卷总人数有400人。
D.如果再随机做一份问卷,某同学一定会回答“了解一些”。
【答案】C
【分析】A.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1减去“非常了解”、“了解一些”、“不是很清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就是“不了解”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B.观察统计图可知,“了解一些”占45%,“非常了解”占28%,比较两个百分比大小,即可解答;
C.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不是很清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2%,对应的是88人,求单位“1”,用88÷22%解答,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D.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做出正确判断。
【详解】A.1-28%-45%-22%
=72%-45%-22%
=37%-22%
=15%
对垃圾分类知识“不了解”的人数占总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15%,应小于。原题干说法错误。
B.45%>28%,对垃圾分类知识“非常了解”的人比“了解一些”的人数少。原题干说法错误。
C.88÷22%=400(人)
以若“不是很清楚”的人数有88人,则参加本次问卷总人数有400人。原题干说法正确。
D.如果再随机做一份问卷,某同学不一定会回答“了解一些”。原题干说法错误。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胜利小学的“环保小卫士”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以“垃圾分类,你我同行”为主题的问卷调查,他们将所有调查结果绘制成了统计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若“不是很清楚”的人数有88人,则参加本次问卷总人数有400人。
故答案为:C
7.如果3月恰好有四个星期日,那么3月1号不可能是( )。
A.星期五B.星期四C.星期三D.星期二
【答案】A
【分析】1个星期是7天,所以一个月以7天为一组进行循环,所以3月有31天,用31÷7即可求出3月份有4个星期,还多3天。如果3月恰好有四个星期日,那么多出的3天不可能是星期日,也就是前3天不可能包含星期日,也就是3月1号只能从星期一、二、三、四开始。
【详解】1周有7天,
31÷7=4(周)……3(天)
前3天不可能包含星期日,也就是3月1号只能从星期一、二、三、四开始,所以不可能是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日历的结构及余数的意义,能够熟练的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8.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
①一个数除以假分数,商一定小于这个数。
②把4∶3的前项乘4,后项增加9,比值不变。
③六(3)班男生人数比女生多,也就是女生人数比男生少。
④甲、乙两堆石子都是1吨,甲堆运走,乙堆运走吨,余下的石子吨数同样多。
A.1B.2C.3D.4
【答案】B
【分析】①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数大;乘1等于原数,据此分析;
②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③六(3)班男生人数比女生多,将女生人数看作7,则男生人数是(7+1),男女生人数差÷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比男生少几分之几;
④将甲堆石子吨数看作单位“1”,甲堆运走,余下(1-),甲堆石子吨数×余下的对应分率=余下的吨数;乙堆石子吨数-运走的吨数=余下的吨数,据此比较余下的吨数即可。
【详解】①一个数除以假分数,商大于或等于这个数,原说法错误。
②3×4-3
=12-3
=9
把4∶3的前项乘4,后项增加9,比值不变,说法正确。
③1÷(7+1)
=1÷8
=
六(3)班男生人数比女生多,也就是女生人数比男生少,原说法错误。
④1×(1-)
=1×
=(吨)
1-=(吨)
甲、乙两堆石子都是1吨,甲堆运走,乙堆运走吨,余下的石子吨数同样多,说法正确。
正确的有2个。
故答案为:B
9.A、B、C、D四人一起完成一件工作,D做了一天就因病请假了,A结果做了6天,B做了5天,C做了4天,D作为休息的代价,拿出48元给A、B、C三人作为报酬,算劳务费,则这48元中A应分( )元。
A.18B.19.2C.20D.32
【答案】D
【分析】先求出平均每个人的工作天数,四个人的工作总天数÷4=平均每人的工作天数,然后分别求出A、B、C三人超过平均天数的部分,用D拿出的钱数÷超过的天数×A超过的天数=A应该分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6+5+4+1=16(天)
16÷4=4(天)
6-4=2(天)
5-4=1(天)
2+1=3(天)
A应得:48÷3×2=32(元)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10.盒子里有黑、白两种棋子,先放入一些白棋子,这样使得盒子中黑、白棋子的比是2∶5,然后又放入一些黑棋子,这样使得盒子中的黑、白棋子的比是3∶5。如果放入的黑棋子和白棋子的数量比是3∶7,那么原来盒子中黑、白棋子的数量之比是( )。
A.6∶5B.5∶6C.4∶3D.3∶4
【答案】D
【分析】设原来有黑棋子x个,白棋子y个。先放入一些白棋子,这样使得盒子中黑、白棋子的比是2∶5,黑棋子没有发生改变,则现在的白棋子是黑棋子的,则白棋子有个,则放进白棋子的的数量=现在白棋子的数量-原来白棋子的数量=个。然后又放入一些黑棋子,这样使得盒子中的黑、白棋子的比是3∶5,白棋子的数量没有发生改变,现在黑棋子的数量是白棋子的,则现在黑棋子的数量为个,那么放进去的黑棋子的数量=现在黑棋子的数量-原来黑棋子的数量=个。根据放入的黑棋子和白棋子的数量比是3∶7列出比例,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例得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子,x∶y=3∶4。
【详解】设:原来有黑棋子x个,白棋子y个。
x∶y=3∶4
原来盒子中黑、白棋子的数量之比是3∶4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
11.5时24分( )时 3千克50克( )千克
80500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答案】 5.4 3.05 8.05 0.0805
【分析】根据1时=60分,1千克=1000克,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单位小变大除以进率,进行换算即可。其中复名数换单名数,只换算单位不同的部分,再与单位相同的部分合起来即可。
【详解】24÷60=0.4(时)、5+0.4=5.4(时);50÷1000=0.05(千克)、3+0.05=3.05(千克)
80500÷10000=8.05(公顷);8.05÷100=0.0805(平方千米)
5时24分5.4时;3千克50克3.05千克
80500平方米8.05公顷0.0805平方千米
12.今年,柳州成为网红城市,来柳州旅游的人逐渐增多。据统计,“五一”柳州共接待游客约三百九十万一千四百人,这个数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人。实现旅游消费3593890000元,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元。
【答案】 3901400 390.14 36
【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详解】三百九十万一千四百写作:3901400
3901400=390.14万
3593890000≈36亿
所以三百九十万一千四百写作:3901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390.14万人,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36亿元。
13.用1分米长的小棒摆三角形,按图中所示的规律,第25幅图形的周长是( )分米。
【答案】27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
第1幅图,图形的周长是3分米
第2幅图,图形的周长是4分米,4=3+1;
第3幅图,图形的周长是5分米,5=3+2;
第4幅图,图形的周长是6分米,6=3+3;
……
由此可知,第几个图形的周长,就是3加上几减1,规律:第n幅图的周长是(3+n-1)分米,据此规律解答。
【详解】规律:第n幅图的周长是(3+n-1)分米。
当n=25时
3+n-1
=3+25-1
=27(分米)
第25幅图形的周长是27分米。
14.在一个盒子中有除颜色外均相同的10个红球,8个绿球和一些黑球,从里面拿出一个球,拿出绿球的可能性小于,那么至少有( )个黑球。
【答案】7
【分析】假设摸出绿球的可能性等于,即盒子中球的总个数的是绿球的个数,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盒子中球的总个数,然后减去盒子中红球和绿球的个数,即为盒子中黑球的个数;因为拿出绿球的可能性小于,所以用求出的黑球个数加1即可。
【详解】(个)
(个)
(个)
即,要使拿出绿球的可能性小于,那么至少有7个黑球。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当摸出绿球的可能性等于时黑球的个数加1即为所求黑球的最小个数。
15.下图是一个蛋糕盒,盒上扎了一条漂亮的丝带,已知蛋糕盒底面周长是94.2cm,高是16cm,接头处用去20cm,这条丝带长( )m。
【答案】3.88
【分析】把这个蛋糕盒看作是一个圆柱,根据圆的周长=πd,用圆的周长除以3.14计算出蛋糕盒底的直径;要求这条丝带的长度也就是求8条直径加上8条高加上接头处的长度总和。
【详解】蛋糕盒底的直径:94.2÷3.14=30(cm)
30×8+16×8+20
=240+128+20
=388(cm)
388cm=3.88m
因此这条丝带长3.88m。
16.如图,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是图形A,从上面看到的是图形B,这个图形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如果用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盒子包装它,这个盒子的容积至少是 立方厘米。
【答案】 56.52 216
【分析】根据圆锥的特征,圆锥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三角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圆。所以这个立体图形是一个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6厘米的圆锥。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这个圆锥的体积;要把这个圆锥用一个盒子装起来,这个盒子的底面边长最小等于圆锥的底面直径,即盒子底面的长和宽均为厘米,盒子的高最小等于圆锥的高,即盒子的高为6厘米,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容积)=棱长×棱长×棱长,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3.14×32×6
=×3.14×9×6
=56.52(立方厘米)
3×2=6(厘米)
6×6×6
=36×6
=216(立方厘米)
这个图形的体积是56.52立方厘米,如果用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盒子包装它,这个盒子的容积至少是216立方厘米。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第17,18,19,20,21题每题8分;第22,23题每题10分;第24题12分,共72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答案】10;10.6;
;1.05
【分析】(1)首先把化成,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逆运算即可简便运算;
(2)首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然后计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计算中括号外面的加法即可;
(3)首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将两个分数通分化为分母是18的分数进行减法,然后计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除以等于乘,进而计算得出答案。
(4)根据减法的性质:可先将两个减数相加,再作减法计算即可。
【详解】(1)
(2)
(3)
(4)
18.求未知数x。
(1) (2)
【答案】(1);(2)
【分析】(1)先化简(3.2×2.5),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75%x),再同时减去2,最后再同时除以75%计算;
(2)先化简(),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再同时除以5计算。
【详解】(1)
解:
(2)
解:
19.有一位数学家,他生命的是幸福的童年,又过了童年的后,脸上长了细细的胡须,他结婚后度过了他人生的,又过5年得到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但他孩子的寿命只有这位数学家寿命的,这位数学家在孩子死后悲痛地度过了4年后离开了人间,这位数学家是古希腊人,请你推算一下他活了多少岁?
【答案】84岁
【分析】把数学家一生的年龄看作单位“1”,已知他生命的是幸福的童年,则童年的相当于他生命的×,根据题意可知,数学家的(5+4)年占生命长度的(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5+4)÷(1--×--)即可求出数学家一生的年龄。
【详解】(5+4)÷(1--×--)
=(5+4)÷(1----)
=9÷
=9×
=84(岁)
答:他活了84岁。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除法的应用,找到对应量以及对应的分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六年级5班到营地开展军训,分为男、女小分队。
(1)男生小分队在营地中心( )偏( )°方向距离约是( )千米处。
(2)女生小分队在营地中心南偏西40°方向上,距离约是3千米处。请在图中画出女生小分队的准确位置。
【答案】(1)东;北30;2;
(2)见详解
【分析】以营地中心为观测点,以图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为准,图例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的1千米。
(1)从图中可知,男生小分队与营地中心相距2厘米,那么实际相距1×2=2千米,根据图上的方向、角度和距离,得出男生小分队与营地中心的位置关系。
(2)在营地中心的南偏西40°方向上画3÷1=3厘米长的线段,即是女生小分队的位置。
【详解】(1)1×2=2(千米)
男生小分队在营地中心东偏北30°(或北偏东60°)方向距离约是2千米处。
(2)3÷1=3(厘米)
女生小分队的位置如下图:
21.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城乡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安全。垃圾的种类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同学们对一个小区一周产生的垃圾构成情况进行了调查,请你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这个小区这周一共产生垃圾多少吨?
(2)请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从统计图中你有什么发现,请把你的发现写一写。
【答案】(1)40吨
(2)图形见详解
(3)见详解
【分析】(1)由题意可知,这个小区这周的厨余垃圾有22吨,占垃圾总量的55%,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明确用除法计算,用22除以55%即可求解;
(2)用垃圾总量减去已知的各类垃圾量,就得到可回收物的量,然后根据条形统计图作图方法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根据统计图中数据分类,变化情况等信息,进行合理解答即可。
【详解】(1)22÷55%=40(吨)
答:这个小区这周一共产生垃圾40吨。
(2)40-22-1.6-6.4
=18-1.6-6.4
=16.4-6.4
=10(吨)
如图所示:
(3)发现:厨余垃圾最多,有害垃圾最少。
【点睛】本题考查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明确用除法是解题的关键。
22.将一些小圆点按一定的规律摆放,所得到的图形依次为第1个图形、第2个图形、第3个图形、第4个图形.如下图所示,各个图形的小圆点个数依次是6个、10个、16个、24个……
第1个图形 第2个图形 第3个图形 第4个图形
(1)第8个图形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点?
(2)已知连续两个图形的小圆点的个数差是100个.这两个图形分别是第个______图形和第个______图形.
【答案】(1)76个
(2)49,50
【详解】(1)观察图形可得
第1个图形中有个4+1×2=6小圆点
第2个图形中有4+2×3=10个小圆点
第3个图形中有4+3×4=16个小圆点
第4个图形中有4+4×5=24个小圆点
通过总结可得,第8个图形有4+8×9=76个小圆点:
(2)第n个图形中,小圆点的个数为:4+n(n+1)=(n²+n+4)个.
第n-1个图形中,小圆点的个数为:4+(n-1)n=(n²-n+4)个.
它们的差是:2n=100,所以n=50
所以这两个图形分别是第50个和第49个图形.
23.妈妈的茶杯这样放在桌上。(如图)
(1)这只茶杯占据桌面的大小是多少平方厘米?
(2)茶杯中部的一圈装饰带好看吧,那是小明怕烫伤妈妈的手特意贴上的,这条装饰带宽5厘米,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接头处忽略不计)
(3)这只茶杯装满水后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1)28.26平方厘米
(2)94.2平方厘米
(3)423.9立方厘米
【分析】(1)这只茶杯占据桌面的大小是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直径是6厘米的圆的面积,根据圆的面积=解答即可;
(2)求这条装饰带的面积就是求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是5厘米的圆柱的侧面积,根据解答;
(3),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3.14×
=3.14×9
=28.26(平方厘米)
答:这只茶杯占据桌面的大小是28.26平方厘米。
(2)3.14×6×5
=18.84×5
=94.2(平方厘米)
答:面积至少有94.2平方厘米。
(3)3.14××15
=3.14×9×15
=28.26×15
=423.9(立方厘米)
答:这只茶杯装满水后的体积是423.9立方厘米。
24.我国税法规定,公民月收入超过1600元的部分,分段按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纳税标准如下。
(1)贝贝的爸爸上月收入是2400元,应缴纳税款多少元?
(2)妈妈上月税后共得2705元,她的月收入额是多少元?
【答案】(1)55元
(2)2800元
【分析】(1)用贝贝爸爸上月收入2400-1600=800元;求出应缴税款的钱数,800>500,分两部分;用500×5%,求出500元应缴纳税款;再用800-500=300元,求出超出500元的钱数,再用超出部分的钱数×15%,求出超出500元应缴纳税款,再把它们相加,即可求出应缴纳税款。
(2)用妈妈上月税后的钱数-1600元,求出应缴税款后得到的钱数;2705-1600=1105元;先用500×5%=25元,1105+25=1130元;1130元>500元,用1130-500,求出超出500元后,税后得到的钱数,即1105+25-500=630元;如果超出500元,收入是2000元,应缴税款是2000×10%=200元,实际收入是:2000-200=1800元;630元<1800元,所以妈妈第二部分的收入小于2000元;把第二部分的没缴纳税款的钱数看作单位“1”,税率10%,缴纳税款后的钱数是没缴纳税款钱数的(1-10%),对应的是630元,求单位“1”,用630÷(1-10%),求出没缴纳税款的钱数,再把它们相加,即可求出她月收入多少元。
【详解】(1)2400-1600=800(元)
800>500,分两部分;
500×5%=25(元)
(800-500)×10%
=300×10%
=30(元)
25+30=55(元)
答:应缴纳税款55元。
(2)2705-1600=1105(元)
500×5%=25(元)
1105+25=1130(元)
1130元>500元,她的收入超过500元。
1130-500=630(元)
2000×(1-10%)
=2000×90%
=1800(元)
630元<1800元,所以她收入不超过2000元。
630÷(1-10%)
=630÷0.9
=700(元)
1600+500+700
=2100+700
=2800(元)
答:她月收入2800元。
税率
5%
10%
15%
对应纳税额
不超过500元(含500元)
超过部分500-2000元(含2000元)
超过部分2000-3500元(含3500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8(试卷+答案+解析),文件包含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8解析版docx、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8考试版docx、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8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8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4(试卷+答案+解析),文件包含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4解析版docx、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4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4考试版docx、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14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9(试卷+答案+解析),文件包含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9解析版docx、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9考试版docx、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9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开学测试卷9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