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论语·学而篇第一》-【整本书阅读】《论语》1-13篇逐条讲解 课件PPT

    1《论语·学而篇第一》-【整本书阅读】《论语》1-13篇逐条讲解 课件PPT第1页
    1《论语·学而篇第一》-【整本书阅读】《论语》1-13篇逐条讲解 课件PPT第2页
    1《论语·学而篇第一》-【整本书阅读】《论语》1-13篇逐条讲解 课件PPT第3页
    1《论语·学而篇第一》-【整本书阅读】《论语》1-13篇逐条讲解 课件PPT第4页
    1《论语·学而篇第一》-【整本书阅读】《论语》1-13篇逐条讲解 课件PPT第5页
    1《论语·学而篇第一》-【整本书阅读】《论语》1-13篇逐条讲解 课件PPT第6页
    1《论语·学而篇第一》-【整本书阅读】《论语》1-13篇逐条讲解 课件PPT第7页
    1《论语·学而篇第一》-【整本书阅读】《论语》1-13篇逐条讲解 课件PPT第8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论语》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论语》授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乐快乐,愠怨恨,拓展链接,巧言令色,小不忍则乱大谋,三省吾身,言而有信,和为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背默篇目——16则全部背诵默写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古代对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尊称
    时:adv,在一定时候,在适当时候
    说:同“悦”,高兴、愉快
    君子:①有德者,②有位者,在此取①
    【1.1 解读——论学】学者一生不同学习阶段的感受①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②遇到疑惑、困难时,有同道之人自远方来切磋;③学有成就而他人不知时,也不必怨恨。 “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钱穆《论语新解》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5.19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14.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中四人称“子”:曾参、有若、冉求、闵子骞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15.27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四人称子:曾参、有若、冉求、闵子骞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Nte:无友不如己者 (交友≠交往;主/被动;学习其长处)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8.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孝经·开宗明义章》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中国古代国家、社会管理的基本规范。(1)功能:明确人们不同关系和各自所处地位,规范其行为,达到和的目标;(2)特点:明尊卑贵贱——别(3)目的/实质:调整好社会关系,使人们各得其所,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和:万物各得其所。
    13.2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Nte:不义之信不可复,非礼之恭自取辱
    8.2 17.23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Nte:精神世界 VS 物质世界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12.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贫与残,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2】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注释:【1】处:处在、居处。【2】造次:仓促之间。 ①“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②“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
    ①“其道”指仁或仁道。全段表达了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离开仁的思想。 ②根据第一种解读,句意为:不是通过仁道脱离贫贱,那么就不离开贫贱。根据第二种解读,句意为:因行仁道而陷入贫贱,那么就不离开贫贱。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对于古文的理解,学者们见仁见智。题干提出了两种解读,考生首先要明确这两种理解各是从什么角度解释的,而且要明白解读的实质、核心应该是一样的。学生据此写出自己的理解就可以了,注意每种理解要符合观点。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Nte:人格三种层次——①贫而谄媚,富而骄横;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③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相关课件

    语文《论语》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论语》背景图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日一旦,敏聪明,请请允许我,拓展链接,使役使,事实践,斯指示代词这,患担心担忧,不行行不通,兵兵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论语》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论语》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周祖先古公亶父长子,胆怯害怕畏葸不前,说话尖刻,淡薄漠,PS“礼”不可或缺,同“汝”,同“弊”,胆大妄为,拓展链接,疾大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背景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窃私下,何有有何困难,拓展链接,燕居闲暇无事的安居,申申整敕之貌,如也像是的样子,夭夭和舒之貌,据立身的依据,游在玩习中陶冶,自行自己主动去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