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八乡村与城镇练习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八乡村与城镇练习含答案0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八乡村与城镇练习含答案02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八乡村与城镇练习含答案03
    还剩8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八乡村与城镇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八乡村与城镇练习含答案,共8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为优化功能布局,抚顺市城区宜,图2中水闸的主要功能是,甲型对应区域的功能最有可能是,地铁通常有助于提升城市活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乡村、城镇的空间结构
    辽宁省抚顺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下图)。抚顺市早期城市中心和工矿区主要分布在浑河南岸。由于煤炭开采与城市建设矛盾日益突出,1972年城市发展重心开始向浑河北岸转移,然而1983年城市发展重心又转回浑河南岸。近年来,抚顺市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城区功能布局。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 (2023山东,11,3分)影响抚顺市早期城市形态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风向B.地形C.资源D.河流
    由材料可知,抚顺为重化工业城市,工矿区主要分布于浑河南岸,且东西延伸,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生产、生活设施及住宅区围绕煤矿不断出现,因此城市形态呈带状分布,C正确。
    2. (2023山东,12,3分)983年抚顺市城市发展重心转回浑河南岸,主要因为( )
    A.南岸生态环境优美
    B.城区煤炭资源枯竭
    C.北岸发展空间狭小
    D.经济依赖重化工业
    抚顺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以重化工业为主,其对能源需求量大,而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浑河南岸地区,为靠近能源产区,降低生产成本,城市发展重心转回南岸,D正确;南岸煤炭工业多,生态环境较差,A错误;城区煤炭资源没有枯竭,B错误;浑河北岸虽然发展空间狭小,但不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C错误。
    3. (2023山东, 13,3分)为优化功能布局,抚顺市城区宜( )
    A.向东建设新城镇发展带
    B.向南建设宜居宜业新区
    C.向西承接沈阳产业外延
    D.向北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读图可知,抚顺市东、北、南三面都有山脉分布,城市发展空间有限,不宜建设新城,A、D错误;南面以工矿企业为主,多煤矸石堆放场和露天矿坑等,生态环境较差,B错误;西面地势平坦开阔,与沈阳市接壤,向西可以承接沈阳产业外延,C正确。
    岭南某古村落地处滨水低地,因势而建,内修墩塘,外防水患,形成具有“堤围护村,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景观特征的散村聚落结构(图1)。图2为该古村落的堤围及水闸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 (2023海南,3,3分)下列示意图中,符合该村落空间结构特征的是( )
    A、C选项图中都没有桑基,而关于该古村落的文字材料和图2中都显示该村聚落空间结构中有桑基,因此A、C错误;依据文字材料和图2中的信息可知,该村聚居地应比较分散,而B选项图中聚居地布局集中,B错误;D选项图中显示聚居地与鱼塘相间分布,符合材料中“墩塘相间,墩上立宅”的说法,又有桑基分布,符合“基上种桑,塘中养鱼”的说法,因此D正确。
    5.图2中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
    A.抵御外敌B.蓄水发电
    C.防洪排涝D.美化环境
    水闸不能抵御外敌,A错误;该古村落地处滨水低地,地势低洼,河流落差小,水能不足,这样地区的水闸不具备蓄水发电功能,B错误;该古村落地处滨水低地,又位于岭南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大,容易发生涝灾,因此水闸主要用来防洪排涝,C正确;当时主要考虑水闸的实用价值,而不是用来美化环境,D错误。
    (2023福建,12—14,9分)一天中,区域的居民活 动类型(工作、学习和休闲等)越丰富,活动地 点总数越多,区域之间人口流动越频繁,其活 力越高。我国N 市基于大数据测算城市活力, 下图示意该市工作日两种高活力类型。据此 完成下面三题。
    6.甲型对应区域的功能最有可能是 (( )
    A.文化创意 B.购物娱乐
    C.办公教育 D.高端居住
    B 结合图文信息,得出高活力甲型的主要特征在工 作日时间总体上活力水平较高、波动较大。甲型在空间 上应位于区域就业中心与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中心附 近,同时承载区域内的就业、购物、休闲等多类活动。由 于晚通勤活动和傍晚逐渐增加的非日常性活动如购物、 休闲、娱乐等同时发生,从而活动强度在18~22时处于 较高水平,且波动性较大。由此推测甲型对应区域的功 能最有可能是“购物娱乐”,B 选项正确。“文化创意” “办公教育”活力较强时间应大致与正常的工作时间一 致,即一般在7~9时快速上升,并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在 17~19时迅速下降,故 A、C选项错误。“高端居住”应与 “办公教育”“文化创意”在活力强度及对应时间相反, 即在17~19时迅速上升,并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在第二
    天7~9时快速下降,故 D 选项错误。
    知识拓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 和天赋,借助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 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 和就业潜力的产业
    7.青少年比例高的某区域活力类型是乙型。该 区域昼夜活力均较稳定表明青少年 ( ) A.停留时间较短
    B.参与的活动类型多样
    C.通勤频率较高
    D.出行目的地类型单一
    D] 结合图文信息,乙型的特征总体表现为活力在 6~20时水平较高且相对稳定,22时至第二天6时前水 平较低且相对稳定。根据设问“青少年比例高的某区域 活力类型是乙型”和材料“区域的居民活动类型(工作、 学习和休闲等)”可以推测乙型对应区域应为学习活动 场所,即青少年“出行目的地类型单一”,故 D 选项正 确。“停留时间较短”及“通勤频率较高”无法保证活力
    高值稳定的时间较长(即在6~20时,14个小时左右),故
    A、C 选项错误。青少年所参与的居民活动类型主要为
    学习活动,参与的活动类型相对较为单一,故 B 选项
    错误。
    8.地铁通常有助于提升城市活力。N 市新开 通了一条途经某高活力区域的地铁。然而,
    该地铁对此区域的活力影响较小。推测当
    前该地铁沿途的其他区域人口 ( )
    A.增长缓慢 B.流动频繁
    C.容量较大 D.密度较小
    D] 新的地铁线路的开通一般能带动沿途地区人员
    的流动,但该地铁线路对沿途地区影响较小,说明地铁 线路对该区域“某高活力区域”与“沿途的其他区域”的 人口带动较少,说明该地铁沿途除“某高活力区域”外的 其他地区人口密度较小,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较少,故 D 正确。地铁的开通使通勤便捷程度提高,会在一定程度 上吸引高活力类型活动,故当前该区域人口增长应相对 较快,故A 错误。N 市新开通的这条地铁线路当前对 “某高活力区域”及“地铁沿途的其他区域”影响均较 小,故“流动频繁”与情境信息不符,故B 错误。地区人 口容量受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 平、人均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无法得出“容量 较大”的结论,故 C错误。
    (2023江苏,14 — 16,6分)古村落的研究与保护 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利于我国乡村 振兴战略的实施。下图为“我国中部山区某传 统村寨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 据 此 回 答 下 面
    三题。
    9.早期铁索桥位置选择在两河交汇处的上游,
    主要考虑的是 ( )
    A.村 寨 布 局 B.洪 水 威 胁
    C.地 形 坡 度 D.方 便 劳 作
    14 B 该地位于山区,两河交汇处的上游地区河流水量 较小,受洪水威胁较小,利于保障铁索桥的安全,B 项正 确;两河交汇处的上游和下游与村寨之间的距离差异较 小,A项错误;两河交汇处的上游与下游地形坡度差异 较小,C 项错误;农田和果园主要分布在村寨周围,铁索
    桥位置对劳作的影响较小,D项错误。
    10.早 期 风 雨 桥 成 为 村 寨 重 要 公 共 建 筑 空 间 的
    原 因 是 ( )
    A. 日常使用频率高 B.远 离 村 民 的 住 宅
    C.便 于 接 待 外 村 人 D. 建 筑 成 本 比 较 低
    15A] 农耕小路依靠风雨桥跨越河流,连接村寨与农 田,说明风雨桥在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 是早期村寨重要的公共建筑空间,A 项正确;风雨桥距
    离村民住宅较近,B 项错误;风雨桥不是主要用于接待,
    C 项错误;风雨桥建设成本较高,D项错误。
    名师点睛 风雨桥又称花桥、福桥,流行于南方部分地 区,整体由桥、塔、亭组成,材料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 两旁设栏杆、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塔、亭建 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被称 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因为行人过往能躲避 风雨,故名风雨桥。
    11.该村寨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恢复
    村寨传统特色的最大挑战是 ( )
    A.街巷景观还原 B.传统住宅修缮
    C. 精神家园重塑 D. 基础设施完善
    16 C 街巷景观还原、传统住宅修缮、基础设施完善均 属于基建工程,相对实施难度较低;精神家园重塑为意 识层面的,相对难度较大,需要的时间较长,C 项正确。
    (2023浙江6月选考,7—8,4分)城镇空间形态 演变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下图为我国某县
    级 市 不 同 时 期 城 镇 空 间 形 态 演 变 示 意 图 。 完
    成下面两题。
    12.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地貌 B.环境保护
    C. 开 发 成 本 D. 防 灾 安 全
    A]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是沿着
    河流(河谷地区)由北向南发展演化,故影响该城市空间
    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貌,A项正确。
    13.2015年后,该城市的建设用地 ( )
    A.沿交通线蔓延式快速发展
    B.以周边卫星城镇用地为主
    C.以城市更新改造利用为主
    D.以城市中心工业用地为主
    |C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2015年后,该城市的建设用
    地变化不大,并没有出现快速发展,且未显示交通线,故
    A 项错误;该城市的建设用地在城市规划边界范围内, 且依然是沿河流发展,没有以周边卫星城镇用地为主, 故B 项错误;2015年后该城市的建设用地没有明显的 扩张,推测其主要原因是建设用地以城市更新改造利用
    为主,C 项正确;城市中心以商业用地为主,D项错误。
    解题指导 解答本题,要充分利用不同时期图示基本信
    息,明确城市已建设用地随时间的发展变化特点。
    近四十年来,我国乡村地区经济形态、土地利用、社会结构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着深刻变化。下图为“网商集聚的某村落社会关系网络演变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4. (2022江苏,21,2分)从阶段Ⅰ演变到阶段Ⅲ,该村落社会关系网络逐步( )
    A.多元化 B.内向化 C.等级化 D.中心化
    A 随着服装工厂、网上商铺等经济活动的增多,社会关系网络更加多样和复杂,逐步多元化;接纳外来人口并建立网络化关系,属于开放化,不属于内向化;未出现明显的中心化、等级化。
    15. (2022江苏,22,2分)根据发展过程推断,该村落属于( )
    A.城市近郊型 B.边远山区型
    C.搬迁撤并型 D.特色保护型
    A 根据发展过程,当地因兴建服装工厂和网上商铺而迅速发展,交通、通信便利,多形成于城市近郊地区。
    16. (2022江苏, 23,2分)该村落社会关系网络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是( )
    A.历史文化传承 B.工业与信息化
    C.自然环境变迁 D.交通区位变化
    B 该村落社会关系网络演变主要基于工厂和网店的发展,其主要驱动力为工业与信息化。
    我国某特大城市一老旧厂区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2008年以来,该产业园又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大众游客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下图示意2008—2019年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7. (2022广东,13,3分)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原因不包括( )
    A.政府政策引导 B.产业结构转型
    C.消费需求推动 D.建筑布局调整
    D “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说明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受政策影响,排除A;由原来的以文化创意为主转型为文化旅游空间,经历了产业结构调整,排除B;“大众游客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说明功能分区的演化受消费需求的推动,排除C;图中建筑布局只是在原来基础上有所扩大,并没有进行调整,另外建筑布局的变化是功能区演化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故本题选D。
    方法技巧
    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受政府政策调控和引导,所以遇到涉及国内经济发展相关的一些试题时,要考虑政策因素。
    18. (2022广东, 14,3分)图示的功能分区演化对该产业园带来的影响是( )
    土地租金上涨 商业规模缩小
    消费群体减少 文创功能收缩
    A. B. C. D.
    B 直接由图文材料可知,大众游客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消费群体会增加,商业规模会扩大,但文化创意产业区缩小,同时会导致土地租金上涨,故本题选B。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四个地铁站(非换乘站)工作日进出站人数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9.(2021北京,11,3分)最可能位于居住区的站点是( )
    A. B. C. D.
    B命题意图本题以某特大城市四个地铁站工作日进出站人数随时间的变化为命题情境,考查城市三大功能区中居住区的特点,同时利用示意图考查学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审题指导抓住题干中“居住区”的人口变化特点,再结合图中各站点进出站人数变化的峰值判断。
    解题思路城市的三大功能区中,居住区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的场所,其人口昼夜变化一般为昼少夜多,早上出门,傍晚返回,这种通勤特点在大城市的工作日表现尤为明显。读图可知,站点工作日在8时和18时前后进出站人数较其他时刻和其他站点都明显增多,两个高峰时刻正好对应居民离家工作和结束工作回家的时间,由此推断站点最有可能位于居住区,B项正确。
    方法技巧 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
    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居住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②看面积:居住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④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居住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居住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看分布趋势:居住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发展上升幅度较大。
    下图中,卫星城和新城的建设目的是疏解伦敦主城区人口。早期卫星城以工业为主且工厂相对集中,人口3万~6万,道路呈环形放射状。MK新城建于1971年,以服务业为主,道路呈网格状。2014年起,MK新城依托周边地区资源,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即时提供各类数据,促进通信、教育、社区和商贸等发展。2020年,MK新城人口约27万。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 (2021福建,6,3分)MK新城规划的人口数量远高于早期卫星城,主要原因是MK新城( )
    A.建成时间较迟且功能分区明确 B.离大学城较近且城市等级较高
    C.位于两大城市中间且交通便捷 D.地租较低且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13. (2021福建,7,3分)为了吸引产业和人口迁入,便于生产生活,MK新城在规划时采取的城市布局模式是下图中的 ( )
    14. (2021福建, 8,3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可使MK新城( )
    A.城市职能转变 B.工业集聚增强
    C.城际联系加强 D.逆城市化加快
    12—14.CDC命题意图本题组以卫星城和新城的建设为载体,考查影响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等知识;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突出了基础性、综合性的考查要求。
    12.审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把握不同时期新城规划的目的,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影响新城形成的区位因素。
    解题思路据图可知,MK新城位于英国第一大城市伦敦与第二大城市伯明翰之间,新城附近有高速公路以及铁路经过,交通便捷,因此MK新城规划的人口数量远高于早期卫星城,C项正确。据材料可知,MK新城在通信、教育、社区和商贸等方面都有发展,并未出现明确的功能分区,故A项错误。离大学城较近,但城市等级并不高,故B项错误。MK新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租水平较高,故D项错误。
    13.审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充分获取题中的信息,并明确城市布局模式的利弊,以此来分析MK新城在规划时采取的城市布局模式。
    解题思路从题干信息可知,为了吸引产业和人口迁入,便于生产生活,MK新城在规划时应采取就业点相对分散的布局,以便减少“城市病”的发生。就业点集中分布在外围的城市布局模式会造成上、下班通勤时间过长,上、下班高峰期会造成交通拥堵的现象,故A项错误。就业点分设在外围和中心的城市布局模式会在上、下班高峰期造成交通拥堵的现象,不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故B项错误。就业点分设在两端的城市布局模式也会在上、下班高峰期造成交通拥堵的现象,不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故C项错误。就业点分散设置的城市布局模式,可以避免上、下班高峰期人们共同向一个或两个方向大规模移动,从而避免了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的现象,有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吸引产业、人口迁入,故D项正确。
    14.审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充分获取题中的信息,并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作用,以此来分析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对MK新城的影响。
    解题思路从材料信息“2014年起,MK新城依托周边地区资源,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即时提供各类数据”可知,“智慧城市”建设可加强城际联系,故C项正确。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不会改变其以服务业为主的职能,故A项错误。MK新城以服务业为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不会使工业集聚增强,故B项错误。MK新城建设的目的是疏解伦敦主城区人口,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可促进新城发展,使人口流向新城,城市人口没有减少,因此并不能使逆城市化加快,故D项错误。
    知识拓展 英国的新城建设规模时间顺序
    结合英国的新城建设规模,可将其分为三代,最初类别的人口集聚较少,随着新城功能逐渐完善,吸引大量人口涌入。
    第一代是1946—1950年兴起的小城镇。人口规模不超过6万人,规模较小,功能分区严格,强调独立自足与平衡,较少考虑经济开发问题。
    第二代是1950—1964年兴起的新城。规划新城总人口不超过10万人,是新开发地区中心,规模比第一代新城大,功能分区没有之前的新城严格,更加注重景观设计。
    第三代新城是1960年之后规划建设的。人口总规模达25~30万,属于中等规模新城,规划比较周全,目的是打造宜居新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米尔顿·凯恩斯新城,即MK新城。
    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下图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O、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质建筑, Q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 (2021山东,10,3分)新城区内设计“串珠状”湖泊的首要目的是( )
    A.改善市民居住环境 B.提升土地商业价值
    C.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D.应对城市内涝灾害
    16. (2021山东, 11,3分)O、P区的住宅设计成装配式木质建筑,主要是为了( )
    A.降低成本 B.提升品质 C.隔热防潮 D.生态环保
    15—16.DA命题意图本题组以刚果首都新城建设规划图为背景,考查城市规划与功能区的相关知识,同时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蕴含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学科素养。
    解题思路15.刚果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而降水多,城市地面硬化后地表水不易下渗,且该新城区紧临刚果河,则该新城区易发生内涝灾害, “串珠状”湖泊沿城区分布,可作为城市重要的蓄水池,减轻城市内涝灾害,故D正确。新城区本身就在滨河湿地而居住环境优美,则A错误;湖泊占用城市土地,阻隔交通而不利于商业开发,则B错误;该地水资源充足,则C错误。
    16.当地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较发达,装配式木质建筑成本较低,当地钢筋、水泥工业较落后而成本较高,故A正确。当地经济落后,提升品质不是建筑方式选择的主要目的;与钢筋混凝土建筑相比,装配式木质建筑具有较好的隔热、通风功能,但防潮功能较差;木质建筑需要砍伐森林,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且当地位于热带雨林地区,环境优美,则生态环保不是主要目的。
    近年我国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珠三角城市群(广东省9个城市)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9+2)。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图”。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7. (2021江苏,20,2分)相比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更易建立区域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是( )
    A.行政管辖关系 B.经济发展水平
    C.风俗习惯差异 D.人口规模结构
    18. (2021江苏,21,2分)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结构更接近( )
    A.单核多中心结构 B.双核多中心结构
    C.多中心网络结构 D.核心边缘结构
    19. (2021江苏, 22,2分)将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香港发挥的最大优势体现在( )
    A.旅游观光 B.生产加工 C.消费市场 D.对外联系
    17—19.ACD命题意图本题组紧紧围绕中国发展的热点问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结合地理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理,注重概念的剖析,考查了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论证与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突出考查综合性与应用性。
    审题指导本题组立足教材中城市群的建设、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联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真实情境,分别从“行政管辖”“经济发展水平”“风俗习惯”“人口规模”等要素入手分析其对大湾区统一市场的影响;结合城市布局与城市功能分析各城市在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及所起的作用;理解香港对大湾区发展的作用。
    解题思路17.与京津冀及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群更易建立区域统一大市场的主要优势为珠三角城市群的9个城市均隶属于广东省,受统一的省级行政管辖,A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是中国最发达的三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不大,B错;风俗习惯差异不是优势,风俗习惯差异阻碍统一大市场建立,C错;珠三角人口规模不如长三角,人口结构也没有比较优势,D错。
    18.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结构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发挥比较优势,做优做强,增强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广东省9个城市间又存在分工与合作,体现了多中心网络结构,C对;粤港澳大湾区不存在突出的单个或双核心城市引领,所以A、B错;“核心边缘”结构体现为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和中介桥梁作用,周边城市间缺乏合理的梯度层级,与实际情况不相符,D错。
    19.香港最大的优势不在于旅游观光,A错;香港的生产加工产业已大部分转移,生产加工不是其主要优势,B错;香港虽然拥有较大的消费市场,但其土地面积及人口规模有限,内部市场不能成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优势条件,C错;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对外联系便利是引领大湾区打造成世界级城市群的最大优势条件,D对。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图为“江南丘陵某区域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20. (2021江苏,14,2分)模式Ⅰ中乡村聚落迁移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功能区竞争力 B.保护环境敏感区域
    C.促进劳动力就业 D.提高城镇化水平
    21. (2021江苏,15,2分)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的模式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22. (2021江苏, 16,2分)在我国重大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总趋势是( )
    A.集聚扩大 B.原地保护 C.均衡布局 D.分散迁移
    20—22.BDA命题意图本题组命题基于真实情境,即江南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基本模式。在我国乡村振兴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江南乡村聚落的分布与演化深受自然及社会经济影响。利用图文信息引导学生分析影响聚落分布与演化的因素及变化,侧重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能力及论证与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突出考查综合性与应用性。
    审题指导解答本题组需运用影响聚落分布与变化的因素相关知识,思考我国提出乡村振兴的背景、面临的问题,结合江南丘陵的区域特征,正确解读图中信息,分析4幅图描述的演化模式的背景与原因。
    解题思路20.模式Ⅰ乡村聚落演化是由生态功能区到经济功能区,迁出区以生态恢复为主,迁入区可能人地矛盾加剧,不一定增强功能区竞争力,A错;生态功能区属于环境敏感区域,模式Ⅰ聚落迁移可保护生态功能区域,B对;生态移民一方面可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有利于恢复当地的生态功能,但不是为了促进劳动力就业,C错;本模式是乡村聚落演化,是从乡村到乡村,并未提高城镇化水平,D错。
    21.图示4种模式分别对应“飞地式”“过渡式”“聚核式”与“汇流式”,图中箭头由演化前指向演化后,Ⅰ图模式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态功能区而实施的生态移民,以自然因素影响为主;Ⅱ图模式由海拔较高的山地向丘陵再向平原地区迁移,地形因素是主导因素,所以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Ⅲ图模式主要受中心村辐射带动作用影响,属于社会经济因素;Ⅳ图中乡村首先向河流附近演化,然后向公路附近演化,属于先受自然因素影响,后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所以D正确。
    22.过去乡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乡村“空心化”、土地撂荒、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等现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首先是集约用地、土地整治、改善基础设施,所以演化后的乡村在原有规模上有所扩大,A对;4幅图都显示乡村出现空间迁移,B错;4幅图乡村演化的结果是空间分布的不均衡,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优越的地区乡村密度大,C错;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总趋势是集聚而不是分散,D错。
    知识归纳 图中江南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基本模式可以分为飞地式、过渡式、聚核式、汇流式,分别为文化及功能指向型,低地指向型,经济指向型,交通、河流指向型。演化的结果是在经济功能区、低地平原、等级较高的中心村、交通要道及河流周边,人口不断流入,聚落空间规模不断扩大。
    乡村聚落空间重建的基本思路
    下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23.(2020天津,11,3分)影响该市中心城区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B.地形C.气候D.科技
    答案 B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图示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图示中心城区的形态呈条带状,东南部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较好,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较差,故影响该市中心城区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B项正确。
    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下图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24.(2020课标Ⅰ,4,4分)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Ⅱ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B 根据盛行风向可看出横向错列排布有利于引导气流进入住宅群内,气流可穿过各个建筑,从而改善通风效果,B正确;并列排布和纵向错列排布,由于纵向前后位置一致,对风的阻挡作用比较强,不利于通风,A、D错误;自由排布一般与地形起伏、河流弯曲有关,平原地区一般不适用,不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且通风和光照效果不好,C错误。
    25.(2020课标Ⅰ,5,4分)相对居住片区Ⅱ,居住片区Ⅰ的建筑布局宜( )
    ①建筑密度大②建筑密度小
    ③以高层建筑为主④以多层建筑为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A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冬季盛行东北风,居住片区I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地区,有防冬季风的设计需要,建筑密度大和以高层建筑为主,有利于增加建筑体量,阻挡冬季风,A正确,B、C、D错误。
    26.(2020课标Ⅰ,6,4分)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 )
    A.春季盛行风B.夏季盛行风
    C.秋季盛行风D.冬季盛行风
    答案 D 据图可知该居住区出入口设计方位与盛行风风向垂直,可以很好地避开寒冷的冬季盛行风,利于人们出行,D正确;夏季盛行风能很好地起到通风散热的效果,不需要避开,B错误;东北平原春季、秋季无明显盛行风向,无需考虑避开,A、C错误。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在盐碱荒滩上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城。下图为四幅能反映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景观照片。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27.(2020天津,1,3分)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描述中,与上图中的景观依次对应的是( )
    A.智慧城市、低碳环保、高新产业、生态宜居
    B.生态宜居、高新产业、低碳环保、智慧城市
    C.高新产业、智慧城市、生态宜居、低碳环保
    D.低碳环保、生态宜居、智慧城市、高新产业
    答案 C 动漫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智能公交站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便利,属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堤滨海步道公园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利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太阳能发电具有低碳环保的优点,C正确。
    下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28.(2020天津,10,3分)图中虚线圈内区域最可能的城市功能是( )
    A.商业和住宅B.工业和行政
    C.旅游和休闲D.仓储和物流
    答案 A 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可知,图中虚线圈内区域交通设施和金融设施的分布密度均以高密度区为主,医疗设施和文化设施均以中密度区为主,故虚线圈内区域最可能的城市功能是商业和住宅,A项正确;工业、仓储与物流的交通设施以高密度区为主,但金融设施不一定为高密度区,B、D项错误;旅游和休闲可能是文化设施高密度区,C项错误。
    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29.(2020浙江7月选考,1,2分)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 C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的一种经济形式。因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故商品价格低,让居民享受更多实惠,能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其服务对象为居民,故四地中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位于居民区的丙地,C项正确。
    30.(2020浙江7月选考,2,2分)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生产效率B.增加就业岗位
    C.优化城市布局D.改善城市交通
    答案 B 地摊经济是城市的一种边缘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容环境,发展地摊经济会增加城市交通压力,D错;地摊经济主要分布在居民区,发展地摊经济不能优化城市布局,C错;地摊经济是服务业,发展地摊经济对生产效率影响不大,A错;地摊经济创业门槛低,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失败风险低,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在疫情影响、失业人员增加的特殊背景下,发展地摊经济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B项正确。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图1
    图2
    31.(2019课标Ⅱ,1,4分)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 )
    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
    32.(2019课标Ⅱ,2,4分)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
    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
    33.(2019课标Ⅱ,3,4分)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
    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
    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
    答案 D B A 本题组以长三角城市群及其协调发展为情境,考查区域城市化相关知识;利用区域城市分布及等级差异,重点考查了学生获取、解读图示信息的能力;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分布、位置差异和相互合作,体现了地理学科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利用城市协调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其变化,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观点、区域合作的态度分析实际问题。
    第31题,从图1可知,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的城市主要有上海、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宁波;这些城市中上海、南京、合肥、杭州是该区域省级行政中心,行政等级较高,D项正确;上述城市只有上海、杭州、宁波是海港城市,并不是多数城市处于沿海,A项错误;上述城市中位于长江沿岸的是南京、苏州、上海,在Ⅰ型城市中数量不占优势,B、C项错误。
    第32题,图中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主要有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从图2中可以看出,这些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处于以上海为核心城市群的外围,即边缘地区,故B项正确;同时可看出,Ⅳ型城市的分布存在着不均衡性、分散性和零乱性的特点,则A、C、D项错误。
    第33题,读图可知,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主要有苏州、杭州、宁波、扬州、嘉兴、舟山;这些城市在空间位置上多与上海邻近,有利于承接上海扩散的产业,促进其发展水平的提高,A项正确;这些城市性质不同,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B、C项错误;同时,这几个城市产业部门各异,如苏州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舟山重点发展海洋产业和旅游业,D项错误。
    思维延伸 区域城市群内各城市因历史背景差异、区域位置不同,各城市特点、功能、产业选择、发展模式都存在差异,故城市群内各城市应加强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过程中应避免“千城一面”的现象。
    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下图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4.(2018海南单科,4,3分)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
    A.公园B.工业园区
    C.住宅D.物流园区
    答案 A 图示甲地位于城市中心附近且地价较低,增建公园绿地可以缓解材料中所述“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的现状,故A正确。工业园区占地面积大且对环境有一定污染,不适宜建在市中心附近;建住宅区会导致城市中心附近人口更加集中;物流园区一般建在城郊交通通达度较高的地区,若建在城市中心附近,会加剧交通拥堵,故B、C、D错误。
    35.(2018海南单科,5,3分)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 )
    A.仓储用地B.公共绿地
    C.工业用地D.居住用地
    答案 D 图中乙地附近地价仅次于市中心,且占地范围广,则最可能为居住用地,故D正确。仓储用地一般位于靠近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且地价相对便宜的城郊;乙地附近地价较高,因此不适于建设公共绿地;工业用地一般位于城郊;故A、B、C错误。
    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某大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空间差异示意图
    36.(2018北京文综,10,4分)该城市( )
    A.Ⅰ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
    B.Ⅱ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
    C.Ⅲ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
    D.Ⅳ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
    答案 A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越大,说明土地利用强度越大。Ⅰ区土地利用强度最大,应该是商业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商业网点最为密集,A项正确,C项错误;Ⅱ区土地利用强度较大,生活、经济活动较为密集,不宜建垃圾填埋场(易造成污染),B项错误;Ⅳ区土地利用强度小,生产、生活活动少,释放废热少,热岛效应弱,D项错误。
    知识拓展 垃圾填埋场的选址条件
    必须远离饮用水源,尽量少占农田,利用荒地和当地地形。一般选择在远离居民区的位置,填埋场与居民区的最短距离为500米。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地带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37.(2018北京文综,11,4分)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建设民俗博物馆
    B.划定耕地保护区
    C.增加种植业投入
    D.扩大卫星城规模
    答案 D 本题考查城市化。卫星城规模扩大会导致土地利用强度增大,D项正确;民俗博物馆的建设不会引起土地利用强度的明显增大,A项错误;保护耕地和种植业投入增加会导致土地利用强度减弱,与题意不符,B、C项错误。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8.(2017课标Ⅲ,4,4分)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
    答案 B 本题考查城市交通。地铁是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站点综合服务等级高低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周边的人流量。
    解题指导 注意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高低与人流量大小的关系。人流量大的地方,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高,反之则低。
    39.(2017课标Ⅲ,5,4分)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
    答案 A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读图可知,甲、乙、丙站点距离近且级别都较高,说明沿线区域人流量大,且地处内环线附近,应该为中心商务区,A项正确。
    40.(2017课标Ⅲ,6,4分)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答案 C 本题考查城市空间形态。读图可知,城市环线中心为一级站点,人流量大,为一个核心,沿地铁线的方向又出现了多个一级站点,说明这些站点处也是城市发展核心,故该城市空间形态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C项正确。
    知识拓展 城市多核心模式的形成过程:随着城市的扩展,城区范围越来越大,由于原有的市中心地价高、交通拥堵和住房紧张等,远离中心的区域也出现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核心,发展形成多核心模式。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1.(2016课标Ⅰ,4,4分)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
    答案 A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由此可知该地区的城市职能明确,这限制了各核心城市服务种类的随意变动,故A项正确。
    审题方法 本题关键信息是“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说明各城市职能不同,即通过分工限制了服务种类。
    42.(2016课标Ⅰ,5,4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
    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
    答案 B 由于各核心城市分工明确,所以该地区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了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故B项正确。分工明确对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产品升级影响很小,故A、C、D项错误。
    43.(2016课标Ⅰ,6,4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答案 D 该地区城市在外围,中心有面积较大的“绿心”,且各城镇之间有不可侵占的绿地,这种规划有利于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故D项正确;提高乡村人口比重与城市化水平有关,和经济发展有关,与城市空间规划无关,故A项错误;地区人口密度变化与人口增长有关,与城市空间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该地区空间规划的实施,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各城市,加强了地区内各城市的协作,而不是竞争,并由此提高了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形成了城市群,故C项错误。
    信息解读 “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这些信息表明该地城乡用地结构得到很好的规划与限定,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与保持。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某市中心城区地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44.(2016天津文综,6,4分)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答案 C 本题考查对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规律的分析。地租等值线稀疏的区域与距市中心相同距离的其他区域相比,地租更高,是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较好的区域,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其交通设施较好,故C项正确;等值线越密,梯度越大,故该城市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小于南部地区,A项错误;地租相同的区位,正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故B项错误;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其环境质量较差,故D项错误。
    45.(2016天津文综,7,4分)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答案 A 本题考查城市工业区位的选择。图中甲地的地租等值线向郊区凸出,表示其地租与距市中心等距离的其他区域相比更高,表示甲地环境质量较好,交通通达度较高,符合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对环境和交通的高要求,故A项正确。钢铁、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产业园区通常规模较大,占地较多,应布局在地租相对较低的区域。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46.(2016江苏单科,13,2分)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A 住宅区是城市各功能区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一般占地面积达40%~60%;图中唯有①符合,故A项正确。
    审题技巧 读图找出各功能区分布位置、范围,比较面积比例。
    47.(2016江苏单科,14,2分)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 )
    答案 C 图中甲侧有山脉,此处气温应明显低于两侧;同时功能区②应为工业区、③应为商业区,商业区地租最高。据此可判断C项正确。
    图甲、图乙分别表示H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甲 H市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图乙 H市城区变化示意图
    48.(2015天津文综,6,4分)结合图甲中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 )
    A.西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答案 B 本题考查人口的变化。结合人口密度图例,从图中可看出,全市人口密度绝大部分地区有所增加,东北部人口密度增加明显,因此B项正确。
    49.(2015天津文综,7,4分)结合图乙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答案 D 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根据图中信息不能判断出商业区的分布状况;与15年前相比,现在工业区布局分散;从人口分布来分析,也不能判断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据图分析,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D项正确。
    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0.(2015四川文综,5,4分)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
    A.行政区B.商务区C.住宅区D.工业区
    答案 C 由两幅图对比可以读出甲地带在0:00时人口较密集,而10:00时人口非常稀疏;且中心城区10:00时人口变得更为密集,因此推测甲地带为住宅区,上午10:00绝大部分居民由住宅区转移到中心城区工作。故选C。
    51.(2015四川文综,6,4分)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 )
    A.丘陵地区B.平原地区C.山地地区D.沟谷地区
    答案 B 由图读出该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是集中紧凑布局,路网密集,因此推断该城市位于平原地区。故选B。
    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52.(2015北京文综,3,4分)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是 ( )
    A.⑥①②B.⑤③⑥C.③②④D.①④⑤
    答案 B 本题考查城市等级体系。读图可知,⑤级别最高,②③次之且级别相同,④⑥比②③级别低且④与⑥级别相同,①级别最低。博物馆服务范围最大,乡(镇)行政机构次之,集贸市场服务范围最小,B项正确。
    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3.(2015江苏单科,1,2分)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
    A.文化底蕴深厚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D.水陆交通便利
    答案 D 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据图可知,当时东京城有河流流经,可推断东京城是水陆交通枢纽,水陆交通便利,人口高度集聚,商业繁荣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反映的是东京城形成之后的发展景象,而不是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故正确选项为D。
    54.(2015江苏单科,2,2分)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
    A.行政功能为主B.军事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D.经济功能为主
    答案 A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东京当时为北宋都城,以行政功能为主,A项正确。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5.(2014大纲全国,10,4分)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D.港口
    答案 D 图中显示区域中唯一的港口位于甲城附近,而甲地所在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故港口是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
    知识总结 城市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交通等)。其中对城市具体位置影响明显的是资源和交通,交通枢纽位置易于形成城市,如河流交汇处、道路交会处等;港口是河运或海运的枢纽,易形成城市。
    56.(2014大纲全国,11,4分)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位置适中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D.经济中心
    答案 D 本题考查城市的区位因素。依上题分析,该国的主要收入在于甲城的港口,故甲城是该国的经济中心,因经济地位重要而成为首都。
    信息解读 注意材料中“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而甲港口收入必然是该国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则依托甲港口的城市必然是该国经济中心。
    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7.(2013海南单科,11,3分)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
    A.紧临河岸以方便取水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答案 D 根据材料信息“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可知,紧临河岸容易遭受洪水的影响;黄土高原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坡地中部和上部不适合聚落的分布;聚落应分布在缓坡底部,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58.(2013海南单科,12,3分)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
    A.河流水量B.土壤肥力
    C.川地面积D.林木蓄积量
    答案 C 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料。所以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川地面积。川地地区土壤都较为肥沃,水源都较为充足。
    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下面两题。
    59.(2014山东文综,3,4分)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答案 B 组团式城市布局分散了城市功能区,且穿插布局绿地,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但是会增加各区的距离、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弱化各区之间的联系。故选B。
    60.(2014山东文综,4,4分)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
    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
    答案 A 物流园区要靠近交通便利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化工园区要布局在盛行风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和城区河流的下游河段,以便减少对城区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从等高线分布可见,图示区域河流总体由东向西流;从风频玫瑰图可见,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是西北方向,因此分别选①和③。故选A。
    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61.(2014四川文综,9,4分)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A.2千米附近B.4千米附近
    C.8千米附近D.10千米附近
    答案 D 本题考查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和读图比较分析能力。由图可知,2010年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在2千米和4千米处比1990年减少,A、B项错误。10千米处与8千米处相比,10千米处两线差值更大,故D项正确。
    62.(2014四川文综,10,4分)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答案 D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A项错误。由图可知,该时间段,郊区人口密度不断增加,而市中心及附近人口密度不断降低,是由于城市中心地区以商业等活动为主,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断调整的反映,D项正确。城市中心商业活动发展,地租水平也会不断提高,B项错误。城市等级与城市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等方面有关,与城市人口密度变化和城市等级相关程度不大,C项错误。
    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63.(2013山东文综,7,4分)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答案 D 读图可知,图中③代表的区域位于城市外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方向、在河流下游并靠近铁路,故③代表的应是工业区;①代表的区域在城市外围,靠近电车轨道,应为别墅区;②代表的区域均介于①和③之间,应为工业区和别墅区之间的绿化区,故D项正确。
    64.(2013山东文综,8,4分)该城市( )
    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
    答案 C 读图可知,城市地租最高的应是零售区,故A项错误。城市中心由老城区向东南方向移动,故B项错误;城市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明显,故C项正确;仓储式购物中心在城市边缘并且交通便利的M处,并没有在市中心,故D项错误。
    图a是2005年某城市新区规划图。针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2010年对原规划进行了修编(图b),该城市盛行西北风。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65.(2012海南单科,11,3分)按主导职能,该新区规划为( )
    A.居住区B.文化区
    C.政务区D.工业区
    66.(2012海南单科,12,3分)在图b中的M处适宜修建( )
    A.自来水厂B.垃圾焚烧厂
    C.污水处理厂D.热电厂
    67.(2012海南单科,13,3分)据图文资料推测,该新区规划实施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A.交通拥堵B.环境破坏严重
    C.公共服务配套不足D.工业用地不足
    答案 D C C 本题组考查城市规划及合理布局,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第26题,从图中信息来看,规划新区面积最大的是工业区,因此选择D项。第27题,合理的工业布局,要求污染最小,考虑风向、河流流向,M处位于西北部,地处盛行风上风向,因此污染大的企业不能布局,又因位于河流下游,因此选择C项。第28题,结合新区的规划,公共绿地增加,因此最有可能是公共服务配套不足,这也是新区最常见的问题,因此本题选择C项。
    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68.(2012天津文综,4,4分)对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
    B.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
    C.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
    D.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
    答案 C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图中该城市的商业区并非高度集中,而商业区的服务范围与其等级有关,与其是否集中关系不大,A项错误;住宅区远离海岸,是为了增加安全性,B项错误;文教区分散利于就近提供服务,并不会降低其服务功能,D项说法错误。故选C。
    69.(2012天津文综,5,4分)高雄的石化工业最适宜布局在图中的 ( )
    A.a地B.b地C.c地D.d地
    答案 D 本题考查城市工业区的合理布局。石化工业占地规模大并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应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盛行风的下风方向,d地最适宜。
    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下图是2000年和2009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70.(2012江苏单科,11,2分)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 )
    A.2000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
    B.2000年以来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地区差异没有变化
    C.2009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2000年总体提升
    D.长春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
    答案 C 本题以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为背景,考查学生读图能力。由图可知吉林省不符合A选项中的变化趋势;2000年以来吉林省中部的土地利用集约度明显提高,故B项错误;吉林市、通化市、辽源市和松原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故D项错误。
    71.(2012江苏单科,12,2分)城市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 )
    A.工业区B.中心商务区
    C.住宅区D.文化教育区
    答案 B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判断。根据材料中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相关知识,结合中心商务区多高层建筑和服务业及以企业总部为主的事实,可知中心商务区集约度最高,B项正确。
    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下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2.(2011福建文综,5,4分)该国公共住房( )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答案 D 从材料和图来判断,该城市岛国为新加坡,其公共住房没有明显的等级分布,中心城区位于中南部,公共住房不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呈环状分布,故A、B、C三项都不正确;公共住房都有巴士线或快速交通线连接,故可以认为其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D项正确。
    73.(2011福建文综,6,4分)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答案 A 依图可看出该国公共住房所在地都有巴士线或快速交通线及站点分布,且在中心城区外围,主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基础设施,而非人口分布、产业结构、土地价格、环境质量等。
    下图示意某城市交通、工业区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4.(2011海南单科,19,3分)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地形影响B.运输方便
    C.考虑盛行风向D.接近居住区
    75.(2011海南单科,20,3分)该城市新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在于接近( )
    A.高速公路B.市中心
    C.运河D.机场
    答案 B A 图中显示传统工业区沿运河布局,而新工业区沿高速公路分布,据此可得出答案。
    76(2023北京,20,7分)小微绿地是斑块状散布 在城市内部的开放空间 。 下图示意我国不 同区域小微绿地的探索和实践。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通过见缝插绿、留白 增绿等途径,为公众 提供多样化的游憩场 所,传承历史文脉, 创造优美人居环境, 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打造城市微
    成部
    在城 中心区建 设多种类型的小: 微绿地,改善城 ;市局地小气候。
    ;延河两岸通 |过街头建绿 立体增绿等 方式,扩大
    ;了城市绿色 :生态空间。
    ;以体育文化 |为主题建设 社区绿色开 ;放空间,形! ;成15分钟休 闲生活圈,

    小微 绿地
    城市 内部
    结合实例,论述不同区域尺度合理利用小微绿地对拓展城市空间的意义。
    参考答案 充分利用城市空间,提高了城市土地资源 的利用率;扩大城市的绿地面积,改善了城市小气候和 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改善了生活条件;增加城 市休闲娱乐的空间,有利于城市居民锻炼身体;可以作 为城市的紧急避难场所,方便市民紧急避难疏散;有利 于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知名度,从而带动旅游业的
    发展。
    解析 通过阅读图文信息中呈现的我国不同区域小微绿 地的探索和实践,以及不同城市功能区的小微绿地特 点,从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城市休闲空间 增加、知名度提高等方面,论述合理利用小微绿地对拓 展城市空间的意义。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论述观点
    明确,能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论述即可。
    77.[2023全国乙,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库里蒂巴是巴西东南沿海城市。自20世纪60年代,为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该城市编制了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并得以实施。经过多年建设,库里蒂巴形成了5条由市中心向外辐射的基于快速交通线的发展轴,同时有多种类型的公交线与快速交通线相连。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发展轴间为绿地。快速交通线使用大容量低排放公交车辆。目前,库里蒂巴人均小汽车拥有量位居巴西前列,但公交出行率远高于其他城市。库里蒂巴将工业区布局在郊外快速交通线附近,发展低污染工业。下图为库里蒂巴公交网络模式图。
    (1)指出库里蒂巴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方式对解决城市问题的作用。(6 分)
    (2)指出与地铁相比,库里蒂巴建设地面快速公交的优点。(4 分)
    (3)说明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对城市发展的作用。(6分)
    (4)说明库里蒂巴工业区布局的优点。(6分)
    (1)提高了交通流量和通行速度,减少城市的交通拥堵;减少了私人汽车的使用量,减轻了大气污染。
    (2)公交与快速交通线相连,利于产业和人口外迁,缓解城市住房紧张局面;建设成本低、难度小、周期短;与其他运输方式联系紧密,换乘方便。
    (3)促进了沿交通走廊的集中开发,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有利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以快速交通线为发展轴,降低了两侧高密度开发区的交通成本,利于提高城市经济效益;发展轴之间为绿地,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4)位于快速交通线附近,方便工人上下班,缩短通勤时间;工业的性质为低污染工业,对城市污染较小;位于快速交通线附近,有利于工业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节省运输成本;布局在郊区,地价低,节约用地成本,分散城市职能,缓解城市问题。
    解析 (1)从公交的特点(大容量、低排放)、公交线路布局、常见的城市问题(交通拥堵、大气污染、人口密度大而住房紧张等)进行分析即可,同时注意前后的逻辑对应关系。(2)地铁线路一般建在地下,建设难度大,资金、技术要求高;库里蒂巴的公交系统在地上进行建设和运营,与地铁进行对比可得出公交的优点。(3)可从城市发展轴及轴之间形成绿地两个方面分析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对城市经济、环境的好处。(4)从材料中可知,工业区布局在郊外快速交通线附近,而且是低污染工业,可以从通勤时间、城市环境、用地成本、运输成本、缓解城市问题这几个方面入手分析。
    78.(2022北京,19,12分)美国塔科马市(47°17'N,122°28'W)是位于北太平洋东岸的港口城市,人口约21.9万(2020年)。该市一位名叫约克的年轻人非常喜爱中国文化,工作之余经常前往图书馆读书,或漫步公园游憩。1873年,横贯美洲大陆的北太平洋铁路建成。这条铁路成了分处铁路两端的约克曾祖父母缔结姻缘的纽带。他们初识时,位于铁路西端的塔科马仅千余人,到1889年人口达3.6万。下图示意塔科马市内部空间结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该市兴起与发展的过程。(5分)
    (2)归纳该市商业区的分布特征。(3分)
    (3)说明该市适宜步行的原因。(4分)
    19.答案 (1)北太平洋铁路建成后,人口数量增多,城市逐步兴起,海运和陆运交通联系日益紧密,带动产业发展,城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用地规模逐渐扩大,城市进一步发展。
    (2)临近港口和城市中心集中成片,沿主干道呈带状,在街角和居住区呈点状分布。
    (3)城市环境宜人,建有步行道,步行范围内的设施较为便利、公园绿地分布广。
    解析 (1)交通发展,人口增多,城市兴起。交通发展,区域联系增强,带动产业发展,吸引人口迁入,促进城市规模扩大,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城市进一步发展。(2)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可以从分布区域形态、面积、集散程度等角度分析。(3)适宜步行,结合情境,可以从距离、基础设施、环境等角度分析。由图可知,该市步行、骑行道较多,步行距离内医院、图书馆、商业网点等基础设施完善;公园与绿地较多,环境优美,适合步行。
    解题指导
    新高考对于现实问题解决的考查增强,考生在遇到这类题目的时候要置身其中,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同时充分提取图文信息。
    79.(2021河北,1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堡(州)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世界级城市,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在老港外迁后,启动汉堡新城建设项目(下图)。汉堡新城将半荒废的老港工业区设计成10大特色板块,在突出板块主要功能的基础上,融入居住、办公、零售、餐饮、休闲、教育等功能,保留较大面积的广场、步道、绿地,将红砖结构工业遗产重新改造利用。
    (1)推测老港外迁的主要原因。(4分)
    (2)简述利于汉堡新城建设的区位条件。(8分)
    (3)说明特色板块空间利用方式对汉堡新城发展的作用。(4分)
    78.参考答案(1)泥沙淤积,水深变浅;政策、规划因素;交通运输的发展。
    (2)距离汉堡市较近,地理位置优越;半荒废的老港区面积大、地价低;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完善;可利用原有的工业遗址;政策支持。
    (3)特色板块建设,利于汉堡新城土地合理利用;特色板块空间的有机组合,利于汉堡新城健康发展;特色板块中融入各种基础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命题意图本题以德国汉堡新城建设为情境,考查港口变迁、城市新区建设与发展等知识;同时考查了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论证与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蕴含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地理学科素养,属于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试题。
    解题思路(1)港口外迁与原港口运输能力下降有关;材料“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在老港外迁后,启动汉堡新城建设项目”说明汉堡新城建设是为了促进汉堡的发展,体现了政策、城市规划因素。
    (2)汉堡新城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可从地理位置、土地、交通、政策等方面回答。
    (3)可从特色板块对土地利用、产业整合的作用,以及特色板块融入居住、办公、零售、餐饮、休闲、教育等功能从而对社会和环境产生的作用的角度分析。
    知识总结 图解城市新区建设的区位条件
    80.[2019课标Ⅲ,36(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该区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该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100多家医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波鸿市人口近40万,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9年,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落户波鸿市,并新建保健园。图Ⅰ示意鲁尔区的城市建成区和波鸿市的位置,图Ⅱ示意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和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置。
    图Ⅰ
    图Ⅱ
    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6分)
    答案 (数量多,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密集(建成区连片,城市间距离近)。
    解析 读材料可知,鲁尔区目前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计算可知平均每座城市10万人,说明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特征是城市数量多,城市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结合图例可知,城市建成区连片,说明城市与城市之间距离近,区内城市分布密集。
    考点二 城镇化
    (2023广东,15—16,6分)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地 区某特大城市近几十年来城市各要素向郊区扩散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阶段 I
    阶段Ⅱ
    ○ 工业卫星城
    产业园、工业区 O 开发区、高新区
    新城、新区 →生产要素流动 —→居住要素流动 ----消费要素流动
    阶段Ⅲ
    1.由阶段 I 发展到阶段Ⅱ,城市各要素向郊区
    扩散的推动力主要是 ( )
    A.人口增长、社区改造
    B.社区改造、政府引导
    C.企业参与、人口增长
    D.政府引导、企业参与
    D 由图可知,阶段I向阶段Ⅱ转变主要表现为远郊 区产业园、工业区数量变多,规模变大,且远郊新建了开 发区、高新区,使得生产要素、居住要素、消费要素流动 更趋向于远郊。据此推断以上变化的推动力应为政府 的规划引导和企业的参与。故选 D。
    2.与阶段 I 相比,阶段Ⅲ郊区演变的最显著特
    征是 ( )
    A.产业分布均衡
    B. 产城融合加强
    C. 空间结构单一
    D. 居住功能弱化
    B 由图可知,阶段Ⅲ相较于阶段I, 远郊区出现了更 多产业园、工业区,形成了新城、新区,各要素流向新城、 新区,产城融合加强,B正确;产业分布并不均衡,A 错 误;各功能区融合,空间结构复杂而非单一,C 错误;新 城、新区的出现说明居住功能并未弱化,D错误。
    下图示意撒哈拉沙漠南缘某国1965—2005年间的城镇化发展状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 (2022海南,1,3分)下列关于该国1965—2005年间城镇化发展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产值高
    B.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低
    C.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增速快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
    D 从题中的信息可知,该国城镇化率低,应是发展中国家,其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占20%左右,因此其第一产业的产值也不会太高,A项错误。图中信息表明,其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口比重在2005年大约为40%,反映出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口比重高(约60%),B项错误。图中信息表明,1965—2005年该国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变化并不大,反映出增速并不快,C项错误。该国2005年的城镇化率不到40%,反映其城镇化水平不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故D项正确。
    4. (2022海南, 2,3分)该国该时期( )
    A.工业基础雄厚 B.服务业水平高
    C.就业机会充足 D.农业生产落后
    D 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2005年城镇化率不到40%,所以其工业基础、服务业水平、就业机会等经济要素都不会太理想,且图中已表明其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口比重约为40%,故A、B、C项错误。由材料可以看出该国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较低,但从业人口比重较大,说明其农业生产落后,故D项正确。
    易错警示
    题中该国非农产业的产值比重占80%左右,很容易误判该国是经济发达国家,必须仔细审题。城镇化率能客观地反映经济发展水平,而该国城镇化率低,表明其经济发展水平低,是欠发达国家。
    人口迁移影响着不同区域的城镇化进程。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2000年和2018年中国城市人口净流入量分布图
    5.(2021天津,9,3分)通过图6可以推断,城市规模扩张最显著的是( )
    A.西北内陆省会城市 B.东北边境口岸城市
    C.东部沿海大城市群 D.中部交通枢纽城市
    C命题意图本题以中国城市人口净流入量分布图为载体,考查了城镇化的表现,注重对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考查,突出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素养。
    审题指导据图读出人口净流入量增加明显的区域,如京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
    解题思路城市规模扩张的主要表现即城市人口规模扩大。由图可知,京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部沿海区域净流入人口数量多,东部沿海大城市群规模扩张最显著;西北、东北、中部区域净流入人口数量相对较少。故选C。
    名师点睛 城市规模扩张表现为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图中城市净流入人口数量大的区域,城市人口规模扩张显著。
    2014年,荷兰鹿特丹市政府将位于市中心的一个露天市场改建成“缤纷市场”。该市场是集居住、购物、餐饮、文物展示和地下停车等于一体的庞大拱形建筑(下图),已成为鹿特丹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 (2021重庆,5,3分)改建缤纷市场的好处是有利于( )
    A.减弱热岛效应 B.推动工业发展
    C.集约利用土地 D.减少交通流量
    7. (2021重庆, 6,3分)缤纷市场靠近鹿特丹市的( )
    A.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
    C.航空港 D.大型仓储区
    CB命题意图本题组以鹿特丹市改建“缤纷市场”为背景,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注重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审题指导解答本题需理解“缤纷市场”相对于露天市场功能的改变;并且要理解“缤纷市场”形成了庞大拱形建筑,增加了对空间的利用率。
    解题思路由题意可知,改建成缤纷市场增加了人类活动强度,不能够减弱热岛效应,A项错误;缤纷市场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对工业发展不具有推动作用,B项错误;缤纷市场由露天市场改建而成,提高了对空间资源的利用率,集居住、购物、餐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可以集约利用土地,C项正确;缤纷市场会吸引大量人流、物流,会增大交通流量,D项错误。
    审题指导解答本题需理解“缤纷市场”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需要考虑市场最优原则或交通最优原则。
    解题思路由题意可知,缤纷市场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需要靠近消费者较多的区域,工业区、航空港、大型仓储区位于城市边缘,人流量较少,消费者数量少,故A、C、D错误;中心商务区人流量大,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往缤纷市场,B项正确。
    知识归纳 中央商务区,简称CBD。一般而言,中央商务区位于城市中心,高度集中了城市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作为城市的核心,应具备金融、贸易、服务、展览、咨询等多种功能,并配以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信条件。
    中央商务区有以下的特征:建筑物高大稠密,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亦庄新城由1992年开始建设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发展而来,起步面积约4 km2,目前面积已达66 km2。根据《亦庄新城规划(2017年—2035年)》,未来将建成为面积达225 km2的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下图示意亦庄新城规划功能区布局。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8. (2021湖北,4,3分)图2所反映的城市化表现是( )
    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地价向北部地区递增
    用地规模不断扩张 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
    A. B.
    C. D.
    9. (2021湖北,5,3分)开发区发展成为亦庄新城的主要驱动力是( )
    A.劳动力丰富 B.市场广阔
    C.产业集聚 D.环境优美
    10. (2021湖北,4—6,3分)有利于亦庄新城未来建设的措施是( )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保障各功能区等量投入
    建立智慧交通体系 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A. B.
    C. D.
    BCC命题意图本题组以亦庄新城的发展过程为情境,考查城市化表现、区域城市化驱动力以及合理建设城市的措施等相关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体现了基础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6.审题指导需据图回答“城市化表现”。
    解题思路据材料可知,新城由起步面积约4 km2扩展至目前的66 km2,且未来建成面积将达225 km2,故建设用地规模在不断扩张,同时众多功能区的规划,利于吸引人口迁入,故正确;新城主要由开发区向四周拓展用地,说明中部地价较高,故错误;一方面,亦庄属于北京的卫星城,人口应由北京市区向新城迁移,另一方面,随着新城周边功能区的建设,人口和产业由开发区向外围转移,故错误。故选B。
    7.审题指导围绕城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进行思考。
    解题思路亦庄新城未来是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所以高科技产业的集聚是开发区发展成为亦庄新城的主要驱动力。故选C。
    8.审题指导本质上考查城市建设的合理措施。
    解题思路各功能区由于产业、人口以及发展基础不同,市政投入必然不同,②错,故选C。
    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安徽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2020山东,5,3分)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 )
    A.安庆—池州B.合肥—巢湖
    C.亳州—阜阳D.芜湖—铜陵
    答案 B 材料说明“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的现象”“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由此可知,两个相邻城市相互以对方为首位客运流向城市,说明两城市联系紧密,适宜推进同城化;图中具有这一公路客流特征的城市主要有淮北和宿州、合肥和巢湖,结合选项中四组城市,选择B项。
    12.(2020山东,6,3分)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 )
    A.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B.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
    C.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D.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
    答案 C 滁州在地理位置上与南京较近,且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故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滁州在行政上隶属安徽省,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城市,两城市之间行政联系紧密,故虽然合肥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C项正确。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及与滁州距离近是其成为滁州首位客运流向的原因,A、B项错误;南京是江苏省省会,与安徽省的滁州之间的行政联系少,D项错误。
    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读图回答下题。
    天津部分“沽”村落旧址示意图
    13.(2017天津文综,2,4分)目前,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上图所示)已难寻觅,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的扩展B.河流的改道
    C.人口的迁移D.文化的融合
    答案 A 本题考查城市化。读图可知,环线内为目前天津市的建成区,“沽”村落作为旧址分布在城市建成区内,故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已难寻觅的主要原因为城市的扩展,A项正确。
    “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4.(2017江苏单科,11,2分)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A.2000年B.2005年
    C.2007年D.2011年
    答案 D 本题考查城市环境问题及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小汽车在出行方式中所占比例大。“绿色出行”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应该是小汽车出行方式占比明显下降、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方式占比上升的年份,读图可知D项正确。
    13.(2017江苏单科,12,2分)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答案 B 本题考查城市环境问题。读图可知,市民出行方式中公共交通和自行车比重增大,小汽车比重先增(经济发展水平上升)后减(城市“绿色出行”方式盛行),该变化主要改善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
    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4.(2016海南单科,10,3分)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
    A.二环与三环之间B.三环与四环之间
    C.四环与五环之间D.五环与六环之间
    答案 C 根据职住比的计算公式,职住比在1.00左右最为平衡。读图可知,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四环与五环之间。故选C。
    15.(2016海南单科,11,3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答案 B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和产业向市中心集聚,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通达度好,形成典型商业区。由于城区出现各种城市问题,环线间的职住比差异不断加大,人口开始向市中心以外迁移,但产业多数在市中心,所以就业人群的出勤距离逐渐增加,故选B。
    16.(2016海南单科,12,3分)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
    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 A 分析得出,北京环线职住比差异加大,说明产业集中在城区,人口居住在外围,就业人群平均出勤距离增加,带来交通拥挤等问题。所以采取大力发展快速交通、部分产业迁至郊区等应对措施,以减少就业人群出勤距离,缓解交通拥挤等。故选A。
    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7.(2015课标Ⅱ,2,4分)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
    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
    答案 D 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花卉和蔬菜的市场需求量大增,桑基、蔗基鱼塘改为花基、菜基鱼塘可明显提升农产品的经济价值,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这种改变不会对土壤质量、劳动力数量、生态循环带来明显的影响,故D项正确。
    知识拓展 注意区别“花基、菜基”与“桑基、蔗基”,“花基、菜基”主要面向城市市场,经济效益高,需要的劳动力多。
    18.(2015课标Ⅱ,3,4分)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答案 A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渐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传统的基塘农业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故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
    审题技巧 材料中“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指出了当地农业地域类型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反映了当地的产业发展方向。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钟摆”交通现象。完成下面两题。
    19.(2015山东文综,3,4分)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
    A.8:00B.12:00C.14:00D.18:00
    答案 A 本题考查城市交通。读图可知,该时段总体来看,郊区进入城区方向的车道拥堵,应该是人口由郊区移向城市中心区的上班时间,即8:00左右,A项正确。
    20.(2015山东文综,4,4分)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答案 D 本题考查城市环境问题。由题干可知,北京市“钟摆”交通现象的形成原因是大量就业岗位位于城市中心地区,故解决该现象应该从减少城市中心地区就业岗位入手,D项正确。
    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下面两题。
    21.(2015安徽文综,25,4分)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答案 D 本题利用柱状图考查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由图可知,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故选D。
    22.(2015安徽文综,26,4分)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加
    答案 C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图示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硬化地面会使地表径流下渗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故排除A、D;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可能会因建设用地增加而增加,排除B;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人口增多,生产生活释放废热增多,最可能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增强,故选C。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3.(2015重庆文综,4,4分)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
    A.20%~30%B.30%~40%
    C.40%~50%D.60%~70%
    答案 B 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间为1965年,此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是城镇化率最高的国家,该国城镇人口比重为60%~70%,则其乡村人口比重为30%~40%,故选B。
    24.(2015重庆文综,5,4分)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
    A.工业化程度提高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答案 A 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为最下边曲线所代表的中国。该时段中国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是工业化程度提高促进城市化的结果,故选A。
    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 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5.(2014重庆文综,1,4分)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 )
    A.洪涝灾害更少B.淡水资源更多
    C.经济水平更高D.土地成本更低
    答案 C 本题考查地价对城市景观的影响。香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从而导致地价贵,因此楼房注重向高层发展。
    26.(2014重庆文综,2,4分)近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 )
    A.节约建筑用地B.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建筑能耗D.扩大用地规模
    答案 A 本题以“城市个头”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楼房越高,土地利用集约度越高,故A项正确,D项错误。楼房越高,通风照明、电梯等能耗越高,故C项错误。楼房越高,单位面积的人流量和车流量越多,交通压力越大,故B项错误。
    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下面两题。
    27.(2013四川文综,11,4分)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
    C.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
    答案 C 本题考查图表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城市化的人口及用地变化为切入点,来考查计算、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大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由此可判断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不断增加,因此C项正确。
    28.(2013四川文综,12,4分)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答案 D 本题考查城市化知识及读图表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我国1985年以来城市用地和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来看,城市用地不断增加,但城市用地中住宅用地是城市用地主体部分。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增加,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乡村人口数量减少,城市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属于人口迁移。农业用地转为城市用地,农业用地面积下降,因此D项正确。
    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29. (2012福建文综,3,4分)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 D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最高,对应图中甲折线;我国城市化具有起步晚、发展速度快的特点,对应图中丁折线;世界平均水平应介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对应图中乙折线,余下的丙折线则对应发展中国家。
    30. (2012福建文综, 4,4分)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答案 A 城市化水平提高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000年以后发达国家进入城市化停滞阶段,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中心的人口有所减少,环境有所改善。相对应的发达国家的产业构成特征是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最高,而工业产值比重相对下降。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31.(2012浙江文综,9,4分)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答案 A 本题是对城市化进程的考查。依示意图可看出在Ⅰ阶段城市带人口增长率变化不大,但五个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均为负值,说明市中心人口外迁较明显,即出现逆城市化,故A项正确;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由正值变为负值,故波士顿中心城区人口减少,B项错误;Ⅳ阶段后,费城和巴尔的摩的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仍为负值,故人口为负增长,仍为逆城市化现象,故C项、D项均错误。
    32.(2012浙江文综,10,4分)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状况B.产业结构
    C.人口政策D.自然环境
    答案 B 本题考查城市化。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应是社会经济因素,故D项错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交通条件普遍较好,故A项错误;美国在1970—2008年并没有颁布特殊的人口迁移政策,故C项错误;在此阶段引起人口从市中心到郊区迁移的只能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故B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3.(2011山东文综,7,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答案 D 由图可知,甲城市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在下降,而乙城市在上升;由图可知,两城市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均较1990年上升;由图可知,2000年甲城市人口密度大于乙城市,用地规模大于乙城市,故甲城市的人口规模大于乙城市,级别高于乙城市,服务范围大于乙城市。
    34.(2011山东文综,8,4分)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 B 依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可看出,甲城市中心商务区位于M外围;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乙城市还没有卫星城。
    35.[2023全国乙,36(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库里蒂巴是巴西东南沿海城市。自20世纪60年代,为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该城市编制了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并得以实施。经过多年建设,库里蒂巴形成了5条由市中心向外辐射的基于快速交通线的发展轴,同时有多种类型的公交线与快速交通线相连。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发展轴间为绿地。快速交通线使用大容量低排放公交车辆。目前,库里蒂巴人均小汽车拥有量位居巴西前列,但公交出行率远高于其他城市。库里蒂巴将工业区布局在郊外快速交通线附近,发展低污染工业。下图为库里蒂巴公交网络模式图。
    指出库里蒂巴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方式对解决城市问题的作用。
    提高了交通流量和通行速度,减少城市的交通拥堵;减少了私人汽车的使用量,减轻了大气污染。
    解析 从公交的特点(大容量、低排放)、公交线路布局、常见的城市问题(交通拥堵、大气污染、人口密度大而住房紧张等)进行分析即可,同时注意前后的逻辑对应关系。
    (2023 福建,18,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
    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开启了郊 区城镇化进程(下图),逐步在郊区规划建 设了许多功能区,促进各类要素在此集聚。 2001年后,上海在郊区建设新城,完善基础 设施和公共配套,布局大型购物中心,逐步 实现产城融合
    临港新城(L) 是上海产城融合的典范, 中国新闻网对此报道:“脚下是陶瓷废料制 成的再生地砖,蓝色透水沥青路旁边草木葱 茏。海风徐徐,树影婆娑,高达50%的森林 覆盖率让临港不仅空气清新,而且较别处更 多了几分清凉。围绕滴水湖,已经形成了功 能各异的城市环带。”
    阶段I:1949—1980年
    阶段Ⅱ:1981—2000年
    功能区
    e 工业区 ②卫星城
    开发区 O 新城
    阶段Ⅲ:2001—2020年
    →生产要素流动 --→居住要素流动 … 消费要素流动
    (1)归纳阶段 I 到Ⅲ上海郊区功能区演变
    1
    C
    2
    D
    13
    C
    4
    D
    散村是指村里每个农户的住宅零星分布,尽可能地靠近农户赖以生存的田地、山林或河流湖泊,聚落没有明显的中心。集村就是村里各户住宅集聚在一起而形成的大型村落。其规模相差极大,从数千人的大村到几十人的小村不等,但各农户集中,且以道路交叉点、溪流、池塘或庙宇、祠堂等公共设施作为标志,形成聚落的中心。
    5
    C
    堤围是沿河或沿海地区用来防水的建筑物,这里堤围的作用是防止洪水涌入村落,具有防洪作用。由于图中所有水闸都建在堤围上,因此水闸不仅可以防洪,还有排涝作用。
    城市功能区
    小微绿地特点
    商业区
    多位于商业街区入口或主要商店的 门前空地,透视性好,花卉类植物造 景与小雕塑结合,设置休息座椅、移 动货亭等服务设施。
    居住区
    利用社区闲置、零散空地,因地制 宜,种植便于养护的乡土植物,建有 游乐、健身、社区文化展示等设施, 可作为社区议事场所。
    工业区
    在工业园区干道两侧或企业入口街 角,选择除尘降噪效果好的乔、灌、 草等植物多元增绿,并利用数字媒 体墙等进行工业文化展示。
    77
    参考答案
    (1)高密度开发说明人口容量大,经济活动多。
    (2)结合材料和图,从该城市工业区布局的位置和性质切入,结合工业区的功能,然后分析优点。
    时期(年)
    1985—1990
    1990—2000
    2000—2011
    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6.49
    5.72
    6.22
    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3.77
    4.28
    3.79
    35
    参考答案
    的特点。(4分)
    (2)说明阶段Ⅲ各要素流动对上海人口流
    向郊区的拉力作用。(6分)
    (3)从集聚效应的角度,评价上海郊区大型
    购物中心对入驻商家的影响。(6分)
    (4)说明临港新城是如何实现自然环境调
    节功能的。(6分)
    答 案 (1)数量增加,类型增多,规模扩大,部分工业
    区、开发区和卫星城融合为新城。
    (2)生产要素流向郊区,郊区就业岗位增多;居住要素流 向郊区,郊区居住环境改善;消费要素流向郊区,郊区生 活更加便利。
    (3)利:大型购物中心使商家集聚,便于共享基础设施, 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降低交易成本;满足多样化的消 费需求,吸引消费者,提高商家经济效益。弊:大型购物
    中心同类商家集聚可能导致恶性竞争,推高店租。
    (4)合理布局功能区,保留生态涵养空间;利用海滨、湖 泊和森林,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铺设透水路面,增加下
    渗,减轻内涝;循环利用废弃物,减轻自然环境压力。
    解析 (1)读图可知解题关键信息: 一是要素的流动,要 素流动需要掌握的基本信息包括流动的方向以及阶段 I 到Ⅲ分别是哪些要素在流动;二是需要看到不同类型 的功能区在不同阶段类型和数量上的变化。此外,还需 要考虑到功能区的“融合”,在图中表现为各类型功能区 的套叠。结合设问,可以归纳出阶段 I 到Ⅲ上海郊区的 功能区(工业区、卫星城、新城)在数量和类型两个要素
    方面增多,部分功能区出现融合现象,从而规模更大、功
    能更加综合。
    (2)阶段Ⅲ是上海市郊区城镇化的现状阶段,从材料中 可以看出该阶段上海郊区各类要素和功能区进一步集 聚,通过郊区新城的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更 加完善,大型购物中心布局更加合理,逐步实现了产城 融合。结合设问,从生产、居住和消费三种要素类型结 合阶段Ⅲ郊区新城建设或产城融合的突出优势来分析。 从生产要素流动角度,郊区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从居 住要素流动角度,随着基础设施完善,郊区居住条件改 善;从消费要素流动角度,大量布局购物中心、郊区服务 业发展,吸引消费人群进行休闲娱乐、购物,促进人口 流动。
    (3)本题应围绕“集聚效应”和“大型购物中心”两个关 键信息来解答,并注意评价类题目需要从利与弊两方面 分析。通过集聚各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扩大知名度 和影响力,降低交易成本;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吸引 消费者,提高商家经济效益。同时,多家同类商家集聚 会带来恶性竞争,推高店铺租金。
    (4)自然环境的调节功能,即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 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 定的功能。自然环境的调节功能要围绕为人类提供相 对适宜的生存环境,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来思考,从临 港新城的具体措施中找寻相对应的自然环境调节功能。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海风、透水沥青路、森林、废料制成” 等有效信息,对应气候、水循环、植被和废弃物循环利用 等自然环境的功能,同时结合“产城融合”,进一步进行 要素拆分,即对应自然环境的功能,进而综合分析。
    考点三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舞龙、赛龙舟、武术等传统民间体育活动经申报批准后,方可列入各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体育非遗”)名录。龙常被先民视作“雨水之神”,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中龙元素体育非遗占到体育非遗总数的一半以上。下图示意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 (2022湖南,3,3分)对该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植被 C.河流 D.土壤
    1.C 读图可知,大多数体育非遗沿河流分布。
    方法技巧 在解答选择题时,正确答案往往来自图文材料中获取到的信息。如本题中,植被和土壤的信息无法从图中获取,从图中可以获取的信息仅有地理位置和河流。
    2. (2022湖南,4,3分)长沙市成为体育非遗密集区之一的重要条件是( )
    A.地形封闭 B.聚居民族多
    C.交通便利 D.经济实力强
    2.D 长沙市位于湘江下游,洞庭湖平原南部,为平原地形,地势较为平坦开阔,A错误;长沙市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较低,民族数量并不多,B错误;由材料可知,传统民间体育活动经申报批准后,方可列入各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体育非遗数量与交通条件并无关联,C错误;长沙市为湖南省省会,经济实力强,文体活动丰富,所以能够申报多项体育非遗,D正确。
    3. (2022湖南, 5,3分)关于该文化圈中龙元素体育非遗比重大的地理背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农耕文化发展历史悠久
    河流众多水量大,季节变化小
    先民们的生活稳定安逸
    受季风气候影响,多旱涝灾害
    A. B. C. D.
    3.C 湘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多旱涝灾害,正确;该文化圈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农耕文化发展历史悠久,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而龙常被先民视作“雨水之神”,因而导致该文化圈中龙元素体育非遗比重大,正确;大气降水是湘江干支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湘江流域大气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因此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也大,错误;湘江流域多旱涝灾害,先民们生活的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弱,农产品产量不稳定,生活并不安逸,错误。
    相关试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章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章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练习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40乡村和城镇: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40乡村和城镇,共5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第八九章人口乡村和城镇: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第八九章人口乡村和城镇,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九章 人口 乡村和城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八乡村与城镇练习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