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九产业区位因素第二讲课件
展开考点1 工业区位因素一、工业生产活动1.概念:在工厂里,劳动力利用动力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的过程。2.生产过程
二、工业区位因素1.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土地、自然资源等。(2)人文因素:原料、市场、技术、劳动力、交通运输、能源(动力)、政策、集聚、环 境等。
2.工业的区位选择(1)经济因素
(2)环境因素①有空气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a.
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则工业部门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如上图中A处。
b.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如下图,由风向玫瑰图可 知,该地区最小风频的风是西风,最大风频的风是东北风,故有空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A处。
c.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右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空气污染企业的布局,此类企 业可布局在图中A、B两处。
d.在城郊热力环流显著的地区,宜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如右图中的A、B 处。
②有水体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如右图河流由A 流向B,自来水厂宜布局在C处,化工厂宜布局在D处。③地形影响对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部门要布局在通风良好的地形区,避免布局在通风效果不理想的山谷与盆地中,以免废气大量聚集而危害人体健康。
名师点睛 一般来说,工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具有地域和季节上的灵活 性。但少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其生产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影响工业的 区位因素有很多,但对某种工业区位选择起决定作用的往往只有一个,即主导因素。
3.工业区位条件的评价
归纳总结 判读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四种方法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 甲图中投入比重最大的是技术,其主导因素则是技术;乙图中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市场, 其主导因素则是市场。
2.根据原料及产品的性质(1)在生产过程中,所需原料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或运输成本较 高的产业,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例如水产品加工厂。(2)生产的产品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或运输成本较高的产业,多 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例如蛋糕厂。3.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1)运输环节①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时间运输的产业(如水产品加工业),应布局在原 料地附近,其产业主导因素为原料,如制糖厂。
②产品运输要求高(如食品厂),应布局在消费地附近,其产业主导因素为市场。(2)产品研发环节: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研发投入多,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3)工业布局转移中优越性增强的环节:如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后,海洋运输的优势 增强其主导因素是交通。4.根据分布地区判断(1)普通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但高档家具厂布局的主导因素 是原料。(2)新疆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而上海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3)某集团呼和浩特乳品生产基地属于原料导向型,而其在北京、大庆的液态奶基地属于市场导向型。
易混易错 工业类型及主导因素1.电子制造工业不同于电子装配工业。集成电路制造工业,技术要求高,属于技术导向 型工业;而电子装配工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技术要求并不高,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2.铜矿石品位低,运输量大,粗铜冶炼宜靠近原料产地,精炼铜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需要 靠近火电厂或水电基地,而铜制品厂则要靠近市场。3.瓶装饮料厂一般要靠近消费市场,但从长远来看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水源。4.影响大庆石油加工厂的主导因素是原料,影响上海石油加工厂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典例 [2019浙江4月选考,29(1),3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云南省略图。
材料二 云南铜矿资源丰富,有大中小型铜矿一百多处,铜矿的平均品位(单位重量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含量)0.98%。铜业生产包括采矿、选矿、冶炼,大型铜冶炼厂主要分 布在铜冶炼城市。分析云南大型铜冶炼厂布局的区位条件。(3分)
答案 接近铜矿产地,降低运输成本;有铁路或公路通过,运输比较便利;利用城市的劳动力、人才、科技和基础设施等。
解析 从影响有色金属冶炼的区位因素即矿产资源、电力能源、交通运输、市场需求、劳动力、土地等方面回答。
考点2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一、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趋势 1.原料、能源等要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减弱。 2.技术、市场、信息、集聚、环境、交通、劳动力素质等要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 响增强。
二、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影响 发达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工资上涨、劳动力数量短缺、土地资源供应紧张、环境保护 要求提高、市场趋于饱和、原料和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等导致企业转出;而发展中国 家或地区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资源充足廉价、环境保护要求低,并且基础设施日趋 完善,投资环境改善,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吸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 企业转入。
典例示范(2023湖南,18,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水磨坊是利用水能进行谷物加工的小型生产车间。波兰维斯瓦河下游位于波德平原, 年降水量不足500mm。从12世纪开始,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沿河(溪)流建设了大量水 磨坊,自18世纪末以来水磨坊逐渐被废弃。随着土地资源大规模开发,耕地面积增加, 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该地河流水文水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图1示意维斯瓦河下 游农业区水磨坊分布,图2示意水磨坊景观。
(1)指出早期在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建设水磨坊的有利条件。(4分)(2)说明自18世纪末以来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水磨坊逐渐被废弃的原因。(6分)(3)针对水磨坊被废弃的现状,请提出水磨坊景观开发利用的合理建议。(4分)
答案 (1)维斯瓦河下游水量充足,可满足水磨坊对水能的需求;河网密布,支流众多,节省建设投资;农业发达,谷物产量高,利用水磨坊对谷物进行加工的需求量大;地势平 坦,利于磨池及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2)机械化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水磨坊受到现代化磨面工具的冲击;水磨坊生产速 度较慢,逐渐被生产效率更高的大型机器取代;使用年限过长,设备老化;水磨坊生产规 模小,生产效率低,产量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3)加强水磨坊的保护力度,严禁过度开发;通过保护性开发为水磨坊的传承和保护提 供资金;规划建设以水磨坊文化为主体的历史文化长廊和文化广场,周边建设文化 柱、文化墙,设置水磨坊体验馆,满足外来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围绕水磨坊遗址,建设水磨坊文化陈列馆,复原水磨坊遗址风貌;为旅游参观和科学考察提供平台,吸引游客、 专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参观、学习和考察。(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解题思路 (1)由材料“水磨坊是利用水能进行谷物加工的小型生产车间”及图示可知,维斯瓦河 下游水量充足,修建堤坝后,可满足水磨坊对水能的需求;河网密布,支流众多,建设成本 低;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处温带,降水适中,适合谷物生长,谷物产量高,对水 磨坊的需求量大;地势平坦,利于磨池及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2)18世纪60年代,欧 洲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机械化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水磨坊受到现代化磨 面工具的冲击,逐渐被生产效率更高的大型机器取代;由材料可知,从12世纪开始建设 的大量水磨坊,到18世纪末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使用年限过长,设备老化;根据材料 “水磨坊是利用水能进行谷物加工的小型生产车间”可知,水磨坊生产规模小,生产
效率低,产量低,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多,粮食产量增加,水磨坊难以满足市场需 求。(3)由材料可知,水磨坊从12世纪开始建设,至18世纪末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有一定 的历史文化内涵,对水磨坊景观的开发利用既要注重保护,又要挖掘其历史文化内 涵。因此应加强水磨坊的保护力度,严禁过度开发对水磨坊景观的破坏;通过保护性 开发为水磨坊的传承和保护提供资金;规划建设以水磨坊文化为主体的历史文化长廊 和文化广场,周边建设文化柱、文化墙等设施,设置水磨坊体验馆,满足外来旅游者的 体验需求;围绕水磨坊遗址,建设水磨坊文化陈列馆,复原水磨坊遗址风貌;为旅游参观 和科学考察提供平台,吸引游客、专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参观、学习和考察。
考法提炼 1.工农融合的关系(1)工业改变农业生产模式利用现代化的工业设备和技术装备农业,比如用现代的生物技术、种植技术、信息技 术等改造农业,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利用现代工业的经营理念、组织方 式等,来管理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将工业生产资料与农业生产对接,实现工农联动。(2)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用工业科技手段可挖掘农产品在食用、康养等多方面的功能价值,并进行深加工,开 发涉及消费者生活方方面面的衍生产品,能够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同时利用
工业化思维改变农产品不能批量化、规模化、常规化生产的模式,以此来推动农业产 业的升级,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销量。2.加快工农融合发展的措施(1)健全政策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坚持以工带农、以工促农,推动工业反哺农业。(2)从区域主导产业入手,推进产业融合。抓好与农业紧密相关的农产品加工,如白 酒、精制茶、动植物制药、农机装备等产业发展。(3)加快基地发展,助推产业升级。推进农业产业园建设,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强 化科研创新能力,深化农业品牌创建。
(4)整合要素资源,打造融合平台。吸引人才,充分运用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科学合理地进行输出宣传和输入反馈,实现“农业+工业”的合作共赢。
考法实践(2023四川绵阳二诊,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马铃薯生长要求海拔在1 640—3 900米,是耐旱、喜光、喜低温、喜肥、生长周期 短、产量高的作物。甘肃省定西市地处黄土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四季分明,夏 无酷暑,冬无严寒。境内有渭河、洮河流经。甘肃定西马铃薯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当地种植马铃薯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甘肃定西已将马铃薯作为当地发展的“第一 名片”,发挥全国马铃薯产业重要科技研发推广中心优势,立足农业办工业,形成从种 苗到餐桌、从田间到工厂、从实验室到大市场的多元发展格局。下图为甘肃定西区 域图。
(1)分析甘肃定西种植马铃薯的区位条件。(4分)(2)简述甘肃定西“立足农业办工业”对当地的意义。(8分)(3)请为更好地发展“立足农业办工业”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九产业区位因素第三讲课件: 这是一份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九产业区位因素第三讲课件,共16页。
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九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讲课件: 这是一份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九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讲课件,共34页。
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九产业区位因素第三讲课件: 这是一份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九产业区位因素第三讲课件,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