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试卷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
    • 答案
      新高二开学考语文试题 -答案.docx
    • 练习
      新高二开学考试 语文答题卡_.pdf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
    新高二开学考语文试题 -答案第1页
    新高二开学考试 语文答题卡_第1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新高二开学考语文试题-答案docx、新高二开学考试语文答题卡_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预习检测: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本题共8小题,24分)
    1.下列对《论语》语句的理解与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吾日三省吾身”是通往美德的途径。反省是一面镜子,能清清楚楚地照出我们的错误,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做学问应学思兼顾,学而不忘思,思而不忘学,才能学到切实而有用的知识。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任何学科和技艺,都要先了解、入门,然后方可谈喜爱、入迷。
    D.“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改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直面自己的错误,勇于改过。
    2.《论语》的成语,给人以丰富的教益。对相关成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鼓励大家追求无拘无束、无欲无求的生活。
    B.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单一的用途。启示我们不囿于一技之长,应求“道”。
    C.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周而不比:团结而不勾结。使人认识到要以公正之心待人,不怀成见及私心,不徇私护短。
    D.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见义勇为:见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奋勇地去做。启发我们要勇担道义和职责,成为仁义之人。
    3.下列《论语》中的语句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周:周济、救济
    B.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说:通“悦”,喜欢
    C.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务:提倡、倡导
    D.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病:担忧
    4.下列《论语》中的读音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孝弟(dì)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巧言令色,鲜(xiǎn)矣仁!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父没(méi),观其行
    C.贫而无谄(chǎn),富而无骄。 有酒食,先生馔(zhuàn),曾是以为孝乎?
    D.退而省(shěnɡ)其私,亦足以发。 揖(jī)让而升,下而饮。
    5.《论语·季氏篇》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 ),友多闻。益矣。”
    A.友善柔 B.友便辟 C.友谅 D.友便佞
    6.下列对《论语》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译:一个君子,尊崇贤者,同时也宽容一般人;应该嘉许贤善人,也怜悯那些能力差的人。
    B.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定自己的意志;诚恳地提问,而且深刻地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C.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子夏说:“做官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可以做官。”
    D.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译:孔子说:“君子给人民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自己劳苦,却不会心生怨恨;有欲望却不贪心;安详坦然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
    7.下列选项中的“贵”字,与“不义而富且贵”中“贵”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达官显贵 B.洛阳纸贵 C.物以稀为贵 D.春雨贵如油
    8.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理解,正确的是( )(3分)
    A.蔬菜米饭冷水,弯臂枕书苦读,读书的快乐是人生至乐。
    B.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乐趣。
    C.健康的饮食习惯、劳逸结合的生活状态,是快乐的源泉。
    D.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人获得心理的满足,从而得到乐趣。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 灯
    刘帆
    雾峰山下,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个传家宝,附近人家基本上都知道。
    山里人烟稀少,住户大多散落在各个平坝之处。有峡谷山涧,溪水流泻。怪石嶙峋,树木繁森。山下一片开阔处,池塘水清,树木葱茏,有传家宝的人家就在一座庙宇前的水塘边。
    这户人家和别人家不同,门楣上挂着一盏马灯。
    这马灯,并不总是闲着。漆黑的夜晚,它的用处就十分明显。屋里哪个人晚回家,屋里的人就总是提着它去接人。
    这户人家有一副好心肠。只要哪家有什么事上门求急,哪怕是报丧之类,户主都会即刻提起马灯,随之而去。
    村子后有一段羊肠小道,凸凹不平,路旁山石嶙峋,沟底溪水潺潺流淌,树木遮天蔽日的,人在路上行走,却难见到太阳。
    一日,户主的儿子迎娶远处田峒一位唤作朵云的姑娘。她说话声音很好听,虽然穿着极其普通,但端茶倒水的架势,竟不像小户人家的闺女。出阁前,男人长得咋样,她印象中基本上就是母亲的絮叨和媒人的描绘。
    过门那天,一路鞭炮声噼里啪啦。走到村后树木遮阳蔽日的那三里路,鞭炮声基本没有了。送亲的人住惯了平坦的田峒,在山路上行走不习惯,队伍越拉越长。朵云看到如此阴森森的一段路,就哭了起来,而且哭得很厉害。
    这个时候,朵云的男人走上起来,到朵云面前一蹲,身着花红衣服、扭扭捏捏的朵云就上了他的脊背。
    男人的父亲到村口瞭望,看到迎亲的队伍远远逶迤而来,一声呼哨,一字排开的一队年轻人,在一领头人带领下,手提马灯,走向迎亲队伍。男人的父亲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儿子,好不容易从山外给儿子娶来媳妇,内心自然十分重视。
    送亲的人以朵云的舅舅为首,他与男人的父亲很要好,这门亲事毫无悬念地决定下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两个老爷子。事实上,看到满山阴郁的路,朵云的心里很不乐意,但拗不过舅舅的威严,一路上别别扭扭的,直到迎亲的男人愿意背她。
    朵云在自己为人妇之后,对那一背才觉出意味,明白其中的情爱。
    朵云过门那天,当着朵云舅舅的面,男人的父亲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将他珍爱一生的马灯,正式交给了朵云的男人。
    席间,很多人朵云根本不认识,后来才明白,都是一帮老战友,包括自己的舅舅。
    那天,老人们都喝了很多酒,随着马灯交接,再也无法掩埋的掏心窝子的话,仿佛烈酒一样燃烧,终于都给哇啦哇啦吐了出来。
    酒桌上,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到了掌灯的时候。
    朵云的舅舅就讲了这个马灯的故事。
    鬼子投降的那年八月,天气还很热,但雾峰山却比较凉爽。鬼子大白天走进阴暗的林地,一个个害怕,一下子竟然不敢前行。山里的村民早就得到鬼子要来“扫荡”的消息,已经躲进了山林。只有由赤卫队队员为主组成的马灯队的人没有撤走,他们一个个手提马灯,在溪流两边的密林里穿梭晃动,灯光明晃晃的。他们打着呼哨,隔空喊话,几十杆猎枪时不时朝溪底射击,声音清脆恐怖。鬼子不敢贸然前进,朝亮灯的地方胡乱放枪,却总是伤不到人。灯火忽明忽暗,鬼子担心遭到游击队的埋伏,后来竟然悄悄后撤,离开了雾峰山。
    “血洗村庄”的危机化解,马灯队声威大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灯队自动解散。朵云的家公对马灯非常钟爱,他父亲看到儿子喜爱,内心很欣慰,就郑重地交给了他。老人家离世前一再交代,队里有什么活动,马灯要在田间小路引路。
    朵云记得舅舅说过一句话:“你进了这个老赤卫队员的家,灯,后继有人了。”
    雾峰山的雾有一年更大了。朵云的家公说马灯坏了,很不适应。那时,朵云和男人远在岭南做工。一天,他们特意寄回一样东西。镇上的邮递员跟朵云的家公很熟,笑说老爷子收到了一件宝贝。整个下午,朵云的家公没有出门。老伴儿进屋,发现他手拿一个好看的马灯在研究。可是这盏马灯和旧式马灯不一样,这盏马灯的操作使用比较复杂,老爷子竟然没看出门道。
    周末,朵云住校的女儿回家,一进屋就嚷嚷,说母亲寄了东西回来,问爷爷奶奶收到没有。奶奶拿出马灯说:“这是新技术,咱们不懂也动不了。”
    孙女觉得好奇,趴在桌上仔细观察马灯的构造,又看了说明书,不一会儿,她告诉他们:“这是一盏多功能的新型马灯,既可充电当一般灯用,还可吸收太阳光线,当太阳能灯用。”
    “那要是遇到停电充不成电呢?”老人问。
    “直接拿到外面有阳光的地方就好了!”孙女回答。
    两位老人一听,高兴得两眼直放光!
    几天后,朵云和男人回家。镇上离家太远,没有车,两人摸黑走到快要到家门口的时候,他们眼前突然一亮,看到门楣上又挂上了马灯。
    灯光明亮,温馨又养眼。
    (选自《小小说选刊》)
    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朵云看到阴森森的一段路后就哭了起来,表现出内心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周围环境的恐惧,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丝迷茫。
    B.婚嫁路上,“朵云的男人走上起来,到朵云面前一蹲”。一个“蹲”字,生动表现出男人忠厚实诚的特点。
    C.随着故事情节的步步推进,朵云内心对待婚事的态度发生微妙的变化,经历了从起初反抗、到被迫答应、再到接受的过程。
    D.小说结尾“灯光明亮,温馨又养眼”一句,既表达了朵云一家人生活的温馨幸福,也表明“马灯”有了更好的传承。
    10.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地处偏僻,清冷萧索,为后文写朵云的婚事做了铺垫。
    B.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围绕马灯讲述故事,客观全面地展现了文中人物丰富多彩的生活风貌和内心世界。
    C.小说时代特色鲜明,情节内容包含了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眼前新时代,使读者在情节推进中感受到时代变迁。
    D.小说人物除朵云外皆没有名姓,这样安排能突出人物的群体性特点,如朵云男人的忠厚实诚的性格就是一类人的代表。
    11.请简要分析文中朵云舅舅讲马灯故事这一情节的效果。(4分)
    12.文章以“马灯”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郗鉴字道徽,高平金乡人。少孤贫,博览经籍,躬耕陇亩,吟咏不倦。以儒雅著名,不应州命。赵王伦辟为掾,知伦有不臣之迹,称疾去职。及伦篡,其党皆至大官,而鉴闭门自守,不染逆节。于时所在饥荒,州中之士素有感其恩义者,相与资赡。鉴复分所得,以恤宗族及乡曲孤老,赖而全济者甚多。遂共推鉴为主,举千余家俱避难于鲁之峰山。
    咸和初,领徐州刺史。及祖约、苏峻反,鉴闻难,便欲率所领东赴。诏以北寇不许。于是遣司马刘矩领三千人宿卫京都。寻而王师败绩,矩遂退还。中书令庾亮宣太后口诏,进鉴为司空。鉴去贼密迩,城孤粮绝,人情业业,莫有固志,奉诏流涕,设坛场,刑白马,大誓三军,登坛慷慨,三军争为用命。乃遣将军夏侯长等间行,谓平南将军温峤曰:“今贼谋欲挟天子,东入会稽,宜先立营垒,屯据要害,既防其越逸,又断贼粮运,然后静镇京口,清壁以待贼。贼攻城不拔,野无所掠,东道既断,粮运自绝,不过百日,必自溃矣。”峤深以为然。
    时贼帅刘征聚众数千,浮海抄东南诸县。鉴遂城京口,加都督扬州之晋陵吴郡诸军事,率众讨平之。进位和字。后以寝疾,上疏逊位。鉴寻薨,时年七十一。帝朝晡哭于朝堂,遣御史持节护丧事。初,塞在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沐鉴名德,传共饴之。时兄子迈、外甥周翼并小,常携之就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贤,欲共相济耳,恐不能兼有所存。”鉴于是独往食讫以饭着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迈位至护军翼为县令 鉴之薨也,翼追抚育之恩,解职而归,席苫心丧三年。
    (节选自《晋书·郗鉴传》,有删改)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鉴于是独往食讫/以饭着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迈位至护军/翼为到县令/
    B.鉴于是独往/食讫/以饭着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迈位至护军/翼为到县令/
    C.鉴于是独往食讫/以饭着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迈位至护军/翼为到县令/
    D.鉴于是独往/食讫/以饭着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迈位至护军/翼为到县令/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郗鉴博学儒雅,能够洁身自好。他虽出身贫寒,但喜好耕读,学识广博;被征召担任掾吏,生怕玷污自身名节,称病离职,闭门自修。
    B.郗鉴重情守义,深得乡人拥戴。在遭遇饥荒时,他因为平时扶危济困、恩义卓著,被推举为首领,率领一千多家乡民到外地避难。
    C.郗鉴善于领兵,军事才能卓异。祖约、苏峻反叛,郗鉴机智果断,派刘矩守卫京都,虽然遭遇败绩,但仍能保全而还。
    D. 郗鉴为国尽忠,深受敬重追念。他忠勇报国,被提拔为太尉;卧病在床,上疏请求让位;去世后皇帝痛哭不止,为他举行隆重葬礼。
    15. 把下列教材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4分)
    (2)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4分)
    16. 郗鉴接到太后口诏后是如何应对祖约、苏峻作乱的?(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①
    李白
    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
    全胜若耶②好,莫道此行难。
    猿啸千溪合,松风五月寒。
    他年一携手,摇艇入新安③。
    [注]①此诗作于李白赐金放还后。量移:官吏因罪远谪。东阳,和诗中的“金华”都指东阳郡。②若耶:若耶溪,风光韶秀。③新安:位于钱塘江上游的新安江流域。
    1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用“金华渡”“五百滩”照应题目中的“东阳”,同时引出下文的议论。
    B. 颔联将东阳郡风景与若耶溪进行了比较,衬托出韦参军迁谪之地景色的秀美。
    C. 颈联寓情于景,将真挚感情融入对猿啸千溪、松风清寒眼前情景的描写之中。
    D. 被赐金放还的李白与遭遇迁谪的韦参军,有着相似的人生际遇和深厚的情谊。
    18. 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19.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师说》用“ , ”,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2)在《赤壁赋》一文中,写作者与友人在江中驾着一叶小船,饮着美酒的句子是“ ,
    ”。
    (3)《论语·雍也》有这样的句子“质胜文则野, 。 ,然后君子”。
    四、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共9分)
    数千年来,秦人在史家笔下一直没有缺席,他们总被作为历史的参照,有人批判他们残暴失德,也有人赞扬他们奋勇尚武,可真正的秦军究竟是何模样?没有人见过。1974 年,秦陵兵马俑重见天日,给予世界 的同时,也解开诸多历史之惑。
    站在兵马俑遗址之上居高临下望,( )。但它更让人震撼的地方不在于规模,而在于每一个个体细节——千人千面,无一重样。如果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你一定会发现浩瀚军阵中那些军士,无论将军俑、军吏俑还是武士俑,每一个都雕刻细腻、制作精美, 身材高矮胖瘦、容貌装扮长幼贵贱不同,而且数千军俑的容貌也无一撞脸。再仔细观察,还能发现陶俑的发纹、指甲,甚至他们鞋底的针脚、手掌上的掌纹以及铠甲编缀细节,都一一被刻画出来。不仅这些细节显示出秦代高超的烧造技术,更体现出工匠们令人叹服的精湛雕刻艺术。当然,不容忽视的是,如此精细的作品也是在秦政高压之下完成的,秦代土木工程有明确立法,尤其以陵园工程较为 ,从主管到工匠,每个人都承担着法律责任,工期也有严格规定,一旦出现一点 ,都会被追责,而惩罚往往十分严厉,甚至因此丢掉性命。可以说,这些栩栩如生的兵马俑,是秦代工匠们用生命雕刻出来的作品。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震动 不仅 严格 疏漏
    B.震撼 不仅 严厉 疏忽
    C.震动 尽管 严厉 疏漏
    D.震撼 尽管 严格 疏忽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映入眼帘的是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的大秦帝国军阵
    B.映入眼帘的是大秦帝国军阵的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C.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的大秦帝国军阵立刻映入眼帘
    D.大秦帝国军阵的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立刻映入眼帘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仅这些细节显示出秦代高超的烧造技术,更使工匠们令人叹服的精湛雕刻艺术体现
    B.这些细节不仅体现出秦代高超的烧造技术,更显示出工匠们令人叹服的精湛雕刻艺术
    C.这些细节不仅显示出秦代高超的烧造技术,更体现出工匠们令人叹服的精湛雕刻艺术
    D.不仅这些细节体现出秦代高超的烧造技术,更使工匠们令人叹服的精湛雕刻艺术显示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睛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纵横交错的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件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篱。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23. 文中第一段有两个重叠形式“紧紧、狠狠”,说说它们和“紧、狠”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4分)
    24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苇叶”意象的运用增强了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5分)
    五、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期盼追求和美的人生。那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祝福》《哈姆雷特》《红楼梦》这样的悲剧作品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试卷

    安徽省宣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高二语文试题pdf、高二语文试题答题卡pdf、高二语文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A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建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A卷,共4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