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请把所有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内,认真答题,祝大家好运!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图中A、B、C、D四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点位于西半球、中纬度、南半球B. B点位于C点的正北方
    C. 四点中全年昼夜平分的是C点D. 位于东半球的只有D点
    2. A点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地理坐标是( )
    A. (60°E,23.5°N)B. (120°W,23.5°S)
    C. (60°W,23.5°S)D. (120°E,23.5°N)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东经度向东增加,西经度向西增加,东半球经度为20°W-0°-160°E,西半球经度为160°E-180°-20°W,读图A点坐标为(23.5°S,60°W),位于西半球,低纬度,南半球,A错误;B点位于C点的东北方向,B错误;赤道上全年昼夜等分,C点昼夜等分,C正确;C点经度为30°W,B点经度为0°,D点经度为30°E,B、D位于东半球,D错误,该题选C。
    2题详解】
    读图A点坐标为(23.5°S,60°W),关于地心对称点和A点在一个经线圈上,纬度数相等,所在半球相反,所以关于A点对称点为(23.5°N,120°E),D正确,ABC错误,该题选D。
    【点睛】东经度向东增加,西经度向西增加,北半球向北纬度增加,南半球向南纬度增加,东半球经度为20°W-0°-160°E,西半球经度为160°E-180°-20°W,高中低纬度的分界线为60°,30°纬线。
    图示意地球的昼与夜;在图上标注了模拟算出的某年1月1日我国四地迎来第一缕阳光的北京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最早迎来该年第一缕阳光的是( )
    A. 抚远B. 北京C. 海马滩D. 台州
    4. 图中四地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纬度差异D. 海陆差异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位置越偏东,日出越早,读图可得,最早迎来该年第一缕阳光的是海马滩,该城市位置最偏东,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4题详解】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导致图中四地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A符合题意;与地球公转、纬度差异和海陆差异关系不大,排除BCD。故选A。
    【点睛】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地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从事户外运动必须具备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能力,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5.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图中溜索长度为1厘米,则实际距离为10千米
    B. 公路的走向大致是东西方向
    C. 在河流A、B漂流,更惊险刺激的是河流A
    D. 不考虑其他因素,假设度假村此时的温度是18℃,山峰C的温度大约是24℃
    6. 从事户外活动必须增强防灾抗风险意识,假如在A河O处遇到泥石流(见局部放大图),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附近,则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5. C 6. B
    【解析】
    【5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的比例尺为1:100000,因此图中溜索长度为1厘米,则实际距离为1千米,A错误;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出公路的走向大致是南北方向,B错误;在河流A、B漂流,更惊险刺激的是河流A,因为河流A所处的等高线更加稠密,坡度更陡,C正确;度假村的海拔为400米,山峰C的海拔为1410米,因此两地相差1010米,根据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C的规律,可以判断出当度假村的温度是18℃时,山峰C的温度大约是12℃,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由图可知,O点所处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因此O点位于山谷之中,在山谷中遇见泥石流时,最佳的逃生路线是向垂直于该地的山坡上逃生,图中四条逃生路线中,垂直于O点的为路线②,所以正确的逃生路线是路线②。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等高线地形图是指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线重合处,必为峭壁。若等高线成较小的封闭曲线时,这一地区便是山峰、洼地或小岛。等高线的形状是从山顶起逐渐向外凸出的为山脊,山脊的连线称为分水线。等高线形状逐渐向山顶或鞍部方向凹八的为山谷,谷地的连线私:为集水线。两条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称为山的鞍部。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7. 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大洋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太平洋、②北冰洋B. ②太平洋、③大西洋
    C. ①大西洋、③太平洋D. ①太平洋、③印度洋
    8. 下列对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B. 大洋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大洋②呈“S”形
    C. 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
    D.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答案】7. D 8. D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世界海陆分布,①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②是第二大大洋大西洋,③是印度洋。故排除ABC,D正确。故选D。
    【8题详解】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A正确;大洋①是太平洋,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B正确;大洋②是大西洋,呈“S”形,C正确;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但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而不是巴拿马运河,D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表面总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9%;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和北半球。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导致2022年3月16日日本东海岸发生6.0级地震的两大板块是( )
    A. 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B. 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
    C. 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D. 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
    10. 由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形成的地形是( )
    A. 喜马拉雅山脉B. 安第斯山脉C. 阿尔卑斯山脉D. 落基山脉
    【答案】9. B 10. A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因此导致日本发生此次地震的两大板块是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故排除ACD,选B。
    【10题详解】
    以上四座山脉中,由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是喜马拉雅山脉,A正确;安第斯山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挤压形成,B错误;阿尔卑斯山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处,C错误;落基山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处,D错误。故选A。
    【点睛】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喜马拉雅山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印度洋板块不断向北漂移,与亚欧板块相撞,板块之间互相挤压,亚欧板块上拱、抬升,最终形成了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
    世界降水量在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读“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所示的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
    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
    12. 导致四地降水量多少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D. 人类活动
    【答案】11. C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地中,③地深居内陆,距海较远,受海洋的影响较小,是图中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C符合题意。故选C。
    【12题详解】
    导致四地降水量多少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故选B。
    【点睛】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受纬度因素影响,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不足200mm。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地区,受海陆因素影响,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读“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日最高气温大致出现在( )
    A. 2时B. 8时C. 14时D. 20时
    14. 这天气温日较差约为( )
    A. 15℃B. 6℃C. 31℃D. 25℃
    【答案】13. C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日的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大约是31℃。最低气温出现在4时左右,约25℃。所以选C。
    【14题详解】
    气温日较差就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所以该日的气温日较差等于31℃减去25℃,等于6℃。所以选B。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气温曲线图的阅读和气温的日较差的计算。学会读图和理解气温日较差的定义即可解答。
    读“我国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从图中可以量出,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 哈尔滨B. 北京C. 武汉D. 广州
    16. 图中显示,四城市的降水多集中在( )
    A. 冬春季节B. 春夏季节C. 夏秋季节D. 秋冬季节
    【答案】15. D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广州位于东南沿海,纬度较低,距离夏季风源地最近,降水最丰富。故选D。
    【16题详解】
    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的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而冬春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由于四地都为季风气候,所以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故选C。
    【点睛】根据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
    夏威夷岛位于美国本土西南面,岛上可观沙滩、雨林、荒漠等风光,还能体验独特的草裙舞。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夏威夷岛位于( )
    A. 东半球B. 北半球C. 中纬度D. 大西洋
    18. 游客欲探险热带雨林,应去往该岛的( )
    A. 南侧B. 东南侧C. 西侧D. 东北侧
    19. 夏威夷岛的旅游内容不包括( )
    A. 欣赏美丽极光B. 享受阳光沙滩C. 品尝热带水果D. 体验海上冲浪
    【答案】17. B 18. D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夏威夷岛位于19°N~20°N之间,156°W~155°W之间,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游客欲探险热带雨林,应去往该岛的东北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夏威夷岛位于热带地区,可以享受阳光沙滩、品尝热带水果、体验海上冲浪,BCD正确;该地区没有极光,A错误;故选A。
    【点睛】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王明同学利用寒假时间先后到图中的甲、乙两地旅游,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甲地气候是(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D. 温带季风气候
    21. 到达乙地后,王明同学明显感觉乙地气温比甲地高。造成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陆因素B. 地形因素C. 人类活动D. 纬度因素
    【答案】20. C 21. D
    【解析】
    【20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欧洲西部,深受海洋的影响,形成了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C。
    【21题详解】
    乙地地处低纬度地区,纬度低气温高,甲地纬度高气温低,造成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跟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无关,故选D。
    【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②海陆位置: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海洋高于陆地;③海拔高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递减(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④洋流:同纬度暖流流经地区高于寒流流经地区,等温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⑤人类活动:同一城市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北京动物园迎来了图示地区的四位新成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四种动物原居住地的气候类型与北京相同的是( )
    A. 黑猩猩B. 骆驼C. 北极熊D. 东北虎
    23. 黑猩猩原居住在赤道附近,其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22. D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读图可知,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黑猩猩原居住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A错误;骆驼原居住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B错误;北极熊原居住地的气候类型是寒带气候,C错误;东北虎原居住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D正确。故选D。
    【23题详解】
    读图可知,黑猩猩原居住在赤道附近的非洲刚果盆地,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故选A。
    【点睛】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包括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平原等地区。其中面积最广的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24. 读“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据图推测,非洲人口增长率特点带来的影响是( )
    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大②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③劳动力短缺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非洲的人口出生率很高,死亡率很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很高,所以非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故①项正确;由于人口增长速度快,居民就业、教育都有很大难度,故②项正确;人口增长速度快,劳动力会比较丰富,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故③项错误;人口增长速度快,新增人口多,所以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不是很严重,故④项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大洲,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比较突出。
    读历届冬奥会举办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均位于( )
    ①北温带②低纬度③-10℃~10℃等温线之间④10℃~20℃等温线之间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④
    26. 北京冬奥组委会要求志愿者须具备能使用汉语或英语进行交流的条件,原因是( )
    ①英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②联合国只有这两种工作语言
    ③英语是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④汉语主要的分布地区为中国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25. C 26. D
    【解析】
    【25题详解】
    读图可知,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均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均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中纬度,主要位于-10℃-10℃等温线之间,C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排除ABD,故选C。
    【26题详解】
    英语是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①错误,③正确;联合国规定的工作语言有6种,分别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②错误;汉语主要的分布地区为中国,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语言。
    冷巷是我国传统庭院建设的精髓,其特点是“高墙窄巷”,仅容1~3人并排通行,巷内幽深,很少受到太阳直射,如图所示。冷巷有利于通风降温,这种现象被称为冷巷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冷巷主要分布于
    A. 南方地区B. 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
    28. 推测高墙在冷巷现象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 通风B. 防火C. 遮阳D. 防盗
    【答案】27. A 28. C
    【解析】
    【分析】根据冷巷主要位于南方的岭南地区,该地区气候湿热,降水多,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27题详解】
    冷巷主要位于南方地区,因为该地区气候湿热,有太阳直射现象,故巷内幽深,很少受到太阳直射,利于通风降温。故选A。
    【28题详解】
    冷巷位于南方地区,光照强,高墙在冷巷现象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遮阳。故选C。
    【点睛】根据自然环境与传统建筑之间的关系。
    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2年生效。该贸易区包含中国等15个成员国,覆盖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三分之一贸易量。下图为“RCEP成员国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RCEP成员国( )
    A. 都处于亚热带季风区B. 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
    C. 多以白色人种为主D. 都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30. 各国积极参与推动RCEP,其共同目的主要是( )
    A. 降低劳动力成本B. 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C. 提高本国教育水平D. 加强土地荒漠化治理
    【答案】29. B 30. B
    【解析】
    【29题详解】
    读图可知,在图中RCEP成员国中,中国大部分在温带,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在热带,故A不正确;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发达国家,其他都是发展中国家,故B正确;中国、日本、东南亚国家都是以黄种人为主,人数最多,故C不正确;日本、新西兰、菲律宾、中国东部等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B。
    【30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2年生效。说明RCEP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合作而建立的合作组织。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根据发展水平,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为了发展,都有必要参与国际合作。
    二、综合题 (共2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历届世界杯足球赛都是在“夏季”举行,而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于11月21日在多哈开幕,12月18日进行决赛,这是首次在北半球冬季举办世界杯。为了迎接世界杯,卡塔尔建设多座设有空调降温系统的足球场,每个足球场的温度不会超过22℃,并且足球场馆采用了比较明亮白色的外墙,增加球场顶棚。64场比赛中,有15场在当地下午举行,49场在夜晚举行。
    材料二: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参赛国家分布
    材料三:卡塔尔气候类型图:
    (1)2022年世界杯东道主卡塔尔位于_________洲,主要信奉________教,参加卡塔尔世界杯最多国家的大洲是________洲,加纳是_________洲的参赛国家。
    (2)11月21日至12月 18日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太阳直射_________半球(南、北),在一年之中此时卡塔尔气温较_________(高、低) 。
    (3)卡塔尔经济发达,主要是因为有丰富的________资源。
    (4)写出卡塔尔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5)简述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应对高温不利天气所采取措施。
    【答案】(1) ①. 亚 ②. 伊斯兰 ③. 欧 ④. 非
    (2) ①. 南 ②. 低
    (3)石油 (4)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
    (5)在北半球冬季举办世界杯,天气较凉爽; 球场带有空调降温系统; 足球场馆采用了比较明亮白色的外墙,增加球场顶棚:比赛多在夜晚举行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卡塔尔世界杯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大洲的分布、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气候类型判读、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卡塔尔位于亚洲西部,在阿拉伯半岛上,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参加卡塔尔世界杯最多国家的大洲是欧洲,加纳是非洲的参赛国家。
    【小问2详解】
    11月21日至12月18日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在一年之中此时卡塔尔气温较低,气候较凉爽,适合举办体育赛事。
    【小问3详解】
    卡塔尔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是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些资源为卡塔尔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得卡塔尔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卡塔尔位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上,是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该气候特点是全年炎热干燥。
    【小问5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应对高温不利天气所采取的措施有:在北半球冬季举办世界杯,天气较凉爽;球场带有空调降温系统,可以保障温度适宜;足球场馆采用了比较明亮白色的外墙,增加球场顶棚,反射阳光和遮阳;比赛多在气温较低的夜晚举行。
    32.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 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地形类型以________为主,虚线A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_。图中C、D两处适合修建水库大坝的是______。
    (2)乙村位于度假村的________方向。在乙村,测得最低温为2℃,则山顶B__________(有或者没有)结冰现象。
    (3)虚线E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
    (4)丙村计划修建①②两条引水路线,其中更合理的路线是_______线路并说明理由_____
    (5)简要分析图中丁村镇形成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答案】(1) ①. 山地 ②. 山谷 ③. D
    (2) ①. 西南 ②. 有
    (3)山脊 (4) ①. ① ②. 线路①地势由高到低,便于引水
    (5)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水运便利,水源丰富等
    【解析】
    【分析】该题以读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等高线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所以该地地形以山地为主。虚线A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明这里是山谷。由图可知D处河流较C处水量大,且位于盆地的最狭窄出口处,在盆地的最狭窄出口处修建水库大坝,即省工省力,储水量又大,所以D处适合修建水库大坝。
    【小问2详解】
    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乙村位于度假村的西南方向。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乙处海拔在300米—400米之间,山顶B处海拔为1004米,据此可推知山顶气温在0℃以下,所以山顶B有结冰现象。
    【小问3详解】
    虚线E处等高线弯曲部分低处凸出,表明这里是山脊。
    【小问4详解】
    ①引水路线是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可实现自流,省时省力;②线路是从海拔低处将水抽向海拔高处,成本较高,所以①②两条引水路线,其中更合理的路线①线路。
    【小问5详解】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丁村镇所在地区靠近水源,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所以容易形成聚落。

    相关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辽阳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阳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共2页。

    辽宁省辽阳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阳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共2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