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期中]湖北省荆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时间是在( )
A. 581年 B. 589年 C. 618年 D. 689年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589年(公元6世纪80年代),隋灭陈,结束自西晋末年以来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长达2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A项是隋朝建立的时间,不是统一的时间;CD项不符合6世纪80年代这个事件。故选B。
2. “自隋以来,平民社会,穷困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穷困子弟“跃登上第”的途径是( )
A. 军功大小B. 门第高低C. 地方推举D. 科举考试
【答案】D
【解析】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所以材料表明穷困子弟“跃登上第”的主要途径是科举考试,D项正确;军功大小、门第高低、地方推举,都不符合科举制,排除ABC项。故选D项。
3. 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 )
A. 提倡节俭B. 爱民如子
C. 善于纳谏D. 勤于政事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引文的内容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唐太宗时期重贤纳谏的治国风范,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经常通过大臣的谏言进行自我对照,发现过失及时修正。他的这种胸襟犹为可贵。对于有时直言进谏到当众冒犯篾君的大臣魏征,唐太宗非但没有定他的罪,还非常器重他,材料就是魏征死后,唐太宗所说,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C。
4. 下列四种工具中,属于唐朝时发明的灌溉农田工具的是( )
A. 耧车 B. 筒车 C. 曲辕犁 D. 水排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它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选项B符合题意;耧车是西汉时期的畜力条播机;曲辕犁是唐朝的耕作工具;水排是汉朝利用水力进行鼓风的冶铁设备。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 (2016·山东潍坊·4)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这一变化导致了( )
A. 隋朝短命而亡B. 唐诗繁盛辉煌
C. 市民文化兴起D. 科学技术发展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并以诗赋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促进了唐诗的繁荣,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 下列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 “贞观之治”B. 黄巢起义C. 安史之乱D. 鉴真东渡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C符合题意;“贞观之治”是唐朝的盛世局面,不是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A不符合题意;黄巢起义是唐末农民起义,发生在安史之乱之后,C不符合题意;鉴真东渡是唐朝对外交往,不是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 转运使是我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实行这一措施的最主要目的是( )
A. 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B. 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
C. 避免地方官吏的腐败D. 解决支付给辽、西夏岁币的财源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宋政府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其它指定地点,由中央掌管,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加强了皇权,B项正确;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是目的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排除A项;避免地方官吏的腐败不是转运使设立的最主要目的,排除C项;解决支付给辽、西夏岁币的财源不是转运使设立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
8. 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D.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916年契丹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辽),1005年北宋与辽达成澶渊之盟,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宋元时期,出现了辽、宋、夏、金、蒙古等政权,民族战争曾一度频繁,但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完成,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达到再度大一统。因此,宋元历史的基本特征是由多民族政权的并立,C项正确;中华文明的起源指的是先秦时期,排除A项;统一国家的建立指的是秦朝,排除B项;繁荣与开放是隋唐朝时期,与题干所述的时间冲突,排除D项。故选C项。
9. 袁腾飞在《百家讲坛》讲到“塞北三朝”,这指的是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分别是( )
A. 辽、西夏、清B. 大理、金元C. 金、西夏、元D. 辽、西夏、金
【答案】D
【解析】由题干材料“袁腾飞在《百家讲坛》讲到“塞北三朝”,这指的是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并结合所学可知,在中国历史上,与两宋(北宋和南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政权分别是辽、西夏和金。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这三个政权在地理上位于宋朝的北方和西北方,因此被称为“塞北三朝”,D项正确;清朝则是在明朝之后建立的,与宋朝没有同时存在,排除A项;大理国位于云南地区,与宋朝并立,但不属于“塞北三朝”,排除B项;元朝则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取代了南宋,排除C项。故选D项。
10. 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所做的是否符合人民要求,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
A. 岳飞廉洁正直的品格B. 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C. 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D. 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兵大举南下,对宋朝百姓烧杀抢掠,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岳飞坚持抗金,维护了人民的利益,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D项正确;岳飞廉洁正直的品格、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都是对岳飞的描述,但都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不能体现材料中强调“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 我国古代在促进对外贸易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的港口设立的机构是( )
A. 都护府B. 市舶司C. 宣政院D. 海关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贸易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B项正确;都护府是汉唐时期管辖西域的机构,排除A项;宣政院是元朝时期管辖藏族地区事务的机构,排除C项;海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行使进出口监督管理职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2.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这种评价的主要依据是铁木真( )
A. 灭掉陈朝,统一全国B. 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C. 建立元朝,统一全国D. 率部多次征讨,统一蒙古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其杰出首领铁木真曾多次率部征讨,最终完成了蒙古统一大业。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D项符合题意;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A项不符合题意;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B项不符合题意;建立元朝,统一全国是在元世祖时期,C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实行独相制,宰相事实上是中央的最高行政长官。而隋唐时期,变独相制为集体宰相制,变乾纲独断为集体议政。例如,唐朝前期,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和左、右仆射在政事堂讨论国政,集体作出重大决策,后来由皇帝指定参加政事堂会议行使宰相职权的官员也可参加政事堂会议,他们成为事实上的宰相。这就使参政议政的人员范围明显扩大,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摘编自杨峰飞《论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寒门子弟也谋求更高的政治地位,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其他方式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秦汉相比,唐代宰相制度的变化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分析此时期科举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变化:集体宰相制代替独相制;宰相的人数变多;宰相的权利被削弱。
(2)原因:门阀士族衰落;寒门子弟希望提高政治地位;九品中正制弊端明显被废除。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唐朝诗人杜甫在《后出塞》中写道:“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描写了北京地区的社会风貌。北京房山云居寺的唐代石经记载了唐代北京地区有米行、肉行、油行、五熟行、果子行等30多种行业。各类行业繁多,行业分工很细。市场上出售从南方贩运而来的茶叶,反映了与南方的经济联系。唐代时北京地区居住着契丹、靺鞨等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共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你从图1、图2、图3中分别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概括唐代的社会风貌。
【答案】(1)图1:唐朝出现了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或答“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图2:唐朝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或答“社会风气兼容并蓄”);
图3: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和亲(或答“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和吐蕃友好交往”、“唐朝绘画成就斐然,阎立本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都可)。
(2)社会风貌: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南北经济联系密切;民族交融和中外交流频繁;社会风气开放包容等。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整理出以下学习资料(部分)。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两宋货币演变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的图片显示了我国古代哪一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
【答案】(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流通量增加;金属货币不便携带;四川交通不便不利于金属货币运输;四川印刷技术与造纸技术先进。
(2)经济现象:经济重心的南移;
原因: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资源;北方人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两点)
16. 论述题
材料一:隋唐是中国境内许多民族乘势兴起的重要发展阶段,封建社会后半期的主要少数民族,大都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在强盛国力的影响和吸引下,突厥、西域各族、回纥、吐蕃、南诏、契丹、靺羯等少数民族与隋唐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联系紧密。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唐太宗获得了北边各民族的尊重,被尊奉为“天可汗”。唐代疆域较以前更加辽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稳固,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摘编自《简明中国史读本》
材料二:随着历史的进展……每一个阶段,辽宋夏金元时期尤甚,中原汉族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的接触与交换,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族群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也占有更大的地理空间。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请结合上述材料,任选角度,自拟标题,综合运用材料及所学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答案】【示例】
观点:民族间的交往交融能够促进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观点正确)
论述:唐朝时期,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民族的尊重,被尊奉为“天可汗”;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历法、医药、科学技术等书籍,影响并推动了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权并立,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但和是主流,和平时期,边界商业往来频繁,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加深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结论:综上所述,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因而要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呼应观点,总结升华得当)时期
两宋
语文
《水浒传》:林冲发配,路经柴进庄上,庄客拿盘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当时一斗米约合今天十四斤,铜钱十贯约重七十斤,两者相加,重八十多斤。礼可谓“重”矣,可是披枷带锁的林冲如何带走呢?
历史
商业贸易发展使货币流通量开始大幅增长。流通的货币以铜钱和铁钱为主,跨区域贸易需要远途运输和大量货币
地理
四川盆地边缘地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山地为主,个别山峰超过了4000米
科技
四川的雕版印刷业发达,所生产的纸是印制纸币的上佳原料
湖北省荆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广水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广水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广水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广水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