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 (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 第0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练)(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 第0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练)(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第01讲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原卷版doc、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第01讲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答案】B
【解析】可燃冰是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燃烧时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A不选;利用罗盘辨明方向没有生成新物资,是物理变化,故B选;火药在适当条件下自身迅速燃烧生成大量气体,是化学变化,故C不选;
粮食发酵淀粉经过一系列变化生成乙醇,是化学变化,故D不选;故选B。
2.下列物质按酸、碱、盐分类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食盐
B.盐酸、生石灰、醋酸钠
C.醋酸、烧碱、硫酸铜
D.磷酸、石灰石、苛性钠
【答案】C
【解析】纯碱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不属于碱,A不正确;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不属于碱,B不正确;醋酸、烧碱、硫酸铜分别属于酸、碱、盐,C正确;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不属于碱,苛性钠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不属于盐,D不正确;故选C。
3.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胶体在电场中可作定向移动,是因为胶体带电
C.将含0.1ml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形成的胶体粒子数目为
D.向胶体中逐滴滴入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答案】D
【解析】分散系的划分是以分散质颗粒大小来区分的,胶体粒子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溶液溶质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粒子直径大于100nm,故A错误;胶体显电中性,Fe(OH)3胶体粒子带电,故B错误;
胶体粒子是多个微粒的聚合体,将0.1ml FeC13 滴入沸水中,形成的胶体粒子数目少于0.1NA,故C错误;
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2ml/LH2SO4发生胶体的聚沉,继续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铁沉淀被硫酸溶解,故D正确;故选D。
4.下列制备物质的转化关系不合理的是
A.制:
B.制:
C.制NaOH:海水NaCl溶液NaOH
D.制Mg:海水溶液
【答案】D
【解析】氮气和氢气生成NH3,氨和空气的混合气通入灼热的铂铑合金网,在合金网的催化下,氨被氧化成一氧化氮。生成的一氧化氮利用反应后残余的氧气继续氧化为二氧化氮,随后将二氧化氮通入水中制取硝酸,转化关系合理,故A不符合题意;S通过和氧气生成SO2,SO2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SO3,SO3通入水中得到,转化关系合理,故B不符合题意;海水提纯可获得NaCl溶液,电解NaCl溶液可制备NaOH,转化关系合理,故C不符合题意;电解饱和氯化镁溶液,在阳极处产生氯气,阴极处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镁,因此不能用这种方法获得镁,转化关系不合理,故D符合题意;故选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2.5是指微粒直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电泳
D.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
【答案】A
【解析】A.PM2.5是指微粒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A项正确;
B.Fe(OH)3胶体为红褐色,B项错误;
C.血液透析利用的是胶体的渗析而不是电泳,C项错误;
D.铁粉与重金属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而不是物理吸附,D项错误;
故选A。
6.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文献记载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周礼》中“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灰”的主要成分为
B.《本草纲目》中记载:“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文中对硝酸钾的提取涉及溶解、蒸发、结晶操作
C.《抱朴子》中“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
D.《梦溪笔谈》中“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与化学反应无关
【答案】B
【解析】A.牡蛎壳的主要成分为,灼烧生成,则“灰”的主要成分为,故A错误;
B.“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是指扫取后用水溶解,然后加热蒸发结晶得到硝酸钾晶体,涉及溶解、蒸发、结晶操作,故B正确;
C.“丹砂()烧之成水银”即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和S又反应生成,两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而“升华”、“凝华”为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B。
7.下列诗词的描述与物质变化不对应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黑火药受热爆炸
B.日照香炉生紫烟——碘升华
C.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石分解
D.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金属的冶炼
【答案】B
【解析】A.爆竹爆炸是爆竹中的黑火药受热爆炸,诗词的描述与物质变化存在对应关系,故A不选;
B.日照香炉生紫烟是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这里的“紫烟”其实是水雾,而不是真正的烟,更不是碘的升华,诗词的描述与物质变化不存在对应关系,故B选;
C.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碳酸钙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特征,属于分解反应,诗词的描述与物质变化存在对应关系,故C不选;
D.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过程中金属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属于金属的冶炼,诗词的描述与物质变化存在对应关系,故D不选;故选B。
8.劳动场景是古代诗人常描写的画面,刘禹锡在《浪淘沙》中描写道“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雾属于胶体,日照可以出现丁达尔现象B.浪沙中淘金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C.真假黄金(假黄金为铜锌合金)可以用灼烧鉴别D.江水属于分散系
【答案】B
【解析】A.雾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是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故A正确;
B.沙中淘金只是将金子从沙子中找出,属于物理变化,即沙里淘金的原理是金子的密度比沙子的密度大得多,在水的冲击下沙粒被水流带走,而金就留在容器里,故B错误;
C.在空气中灼烧黄金无颜色变化,假黄金是铜锌合金,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所以假黄金能变黑,可以鉴别,故C正确;
D.江水是含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属于分散系,故D正确;
答案为B。
9.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碘的升华、石油的分馏
B.NH4Cl溶液除铁锈、食盐水导电
C.蛋白质溶液中加饱和(NH4)2SO4溶液、蓝色的胆矾常温下变白
D.热的饱和KNO3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
【答案】C
【解析】A.碘的升华是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分离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用NH4Cl溶液除金属表面的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食盐水导电,是电解食盐水,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蛋白质溶液中加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蛋白质的盐析,是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度,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蓝色的胆矾常温下变白,是失去了结晶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热的饱和KNO3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2个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
10.表中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A.Na2O2是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
B.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属于电解质,B错误;
C.NH3·H2O在水中能够微弱电离产生、OH-,存在电离平衡,NH3·H2O属于弱电解质,C错误;
D.选项物质符合物质的分类标准,D正确;故选D。
11.实验室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淀粉和食盐的混合液,其装置如图所示。Na+与Cl-能穿过半透膜进入烧杯,而淀粉高分子则留在半透膜袋中。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中,与渗析操作的原理相似的是
A.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分离溴和水
B.用层析的方法分离溶液中的Cu2+和Fe3+
C.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甲醇和乙醇
D.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碳酸钙固体和氯化钙溶液
【答案】D
【解析】A.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而提取出来的过程,和渗析原理不同,故A错误;
B.层析利用物质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不同的分配比例,达到分离目的技术,和渗析原理不同,故B错误;
C.蒸馏是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和渗析原理不同,故C错误;
D.过滤是用滤纸或其他多孔材料分离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固体颗粒、有害物质的一种方法,与渗析相似,故D正确;故选D。
12.国防科大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型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制出一种具有超强吸附能力的新型超轻纳米材料(基本微粒直径为1~100nm)。这种材料结构上由一维氮化硼纳米管和二维氮化硼纳米晶片复合而成,整个材料内部充满气孔。这种材料耐高温,且用它吸附完有机物后,可以通过点燃的方式实现重复使用。下列关于该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将该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丁达尔效应
B.该材料的基本微粒不能透过滤纸
C.该材料在2000℃的高温下,还可以保持结构完整,可正常使用
D.该材料在航空航天高温热防护、有毒化学物质吸附和清除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答案】B
【解析】A. 因为新型超轻纳米材料的基本微粒直径为1~100nm,将该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形成胶体,所得混合物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 因为新型超轻纳米材料的基本微粒直径为1~100nm,该材料的基本微粒能透过滤纸,故B错误;
C. 因为这种材料耐高温,且用它吸附完有机物后,可以通过点燃的方式实现重复使用,该材料在2000℃的高温下,还可以保持结构完整,可正常使用,故C正确;
D. 因为整个材料内部充满气孔,且这种材料耐高温,且用它吸附完有机物后,可以通过点燃的方式实现重复使用,所以该材料在航空航天高温热防护、有毒化学物质吸附和清除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故D正确;答案B。
13.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
B.反应②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图中的部分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
【答案】A
【分析】各反应如下:①CaO+H2O=Ca(OH)2;②可以是Ca(OH)2与碳酸盐反应,也可以是Ca(OH)2与CO2反应;③CaCO3CaO+CO2↑;X可以与CaCO3相互转化,故X可能是CO2也可能是CaCl2,同时X可以与Ca(OH)2反应,故X应为CO2,则反应④Ca(OH)2+CO2=CaCO3↓+H2O;⑤CaCO3CaO+CO2↑或CaCO3+2HCl=CaCl2+CO2↑+H2O⑥Ca(OH)2+CO2=CaCO3↓+H2O。
【解析】A.物质X是CO2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A项正确;
B.②可以是Ca(OH)2与CO2反应,B项错误;
C.若Ca(OH)2溶液饱和,加入CaO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项错误;
D.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为酸、碱、盐、酸性氧化物之间的反应,不可能存在置换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A。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卤水点豆腐和静电除尘都利用了胶体聚沉的性质
B.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C.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溶液制备胶体时,要边滴溶液边搅拌,防止液体飞溅
D.《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晩》中写到“就砚旋研磨”形成墨汁,墨汁具有胶体的性质
【答案】D
【解析】A.卤水点豆腐利用了胶体聚沉的性质,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电泳性质,A项错误;
B.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B项错误;
C.制备胶体时不能搅拌,防止胶体聚沉,C项错误;
D.墨汁具有胶体的性质,D项正确。答案选D。
15.下列制备物质的转化关系不合理的是
A.制:
B.制:
C.制NaOH:海水NaCl溶液NaOH
D.制Mg:海水溶液
【答案】D
【解析】A.氮气和氢气生成NH3,氨和空气的混合气通入灼热的铂铑合金网,在合金网的催化下,氨被氧化成一氧化氮。生成的一氧化氮利用反应后残余的氧气继续氧化为二氧化氮,随后将二氧化氮通入水中制取硝酸,转化关系合理,故A不符合题意;
B.S通过和氧气生成SO2,SO2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SO3,SO3通入水中得到,转化关系合理,故B不符合题意;
C.海水提纯可获得NaCl溶液,电解NaCl溶液可制备NaOH,转化关系合理,故C不符合题意;
D.电解饱和氯化镁溶液,在阳极处产生氯气,阴极处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镁,因此不能用这种方法获得镁,转化关系不合理,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6.“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⑥
【答案】B
【解析】胶体的分散质直径在1-100nm之间,则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是胶体,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现象,能够透过滤纸,静置后不会析出黑色沉淀,则②③④正确,故答案选:B。
17.“全碳气凝胶”是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的一种材料,取名“碳海绵”,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可任意调节形状,弹性也很好,被压80%后仍可恢复原状。它的内部有很多孔隙充满空气,它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能吸附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已被报道的吸油力最强的吸油材料。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碳海绵”放在水中会沉入水底
B.“碳海绵”净水原理与胶体吸附净水原理相似
C.用激光笔照射“碳海绵”可能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碳海绵”是理想的催化剂载体材料
【答案】A
【解析】A.“碳海绵”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所以其密度很小,不会沉入水底,故A错误;
B.“碳海绵”的净水原理是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能吸附污水中的悬浮物质,明矾净水的原理是明矾与水反应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强的吸附能力,故二者的净水原理相似,故B正确;
C.“碳海绵”内部充满空气,属于气溶胶,激光照射时,会产生丁达尔效应,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故C正确;
D.“碳海绵”内部有很多孔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催化剂,是理想的催化剂载体材料,故D正确;故选A。
18.“神舟”四号上,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太空进行了用于“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的空间分离提纯”的电泳实验。下列有关电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泳现象是胶体表现出的性质
B.电泳可以用于某些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C.氢氧化铁胶体电泳时,其胶体微粒向电源的正极移动
D.因为胶体微粒带有电荷,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答案】C
【解析】A.胶体可以产生电泳现象,因此电泳现象是胶体表现出的性质,A正确;
B.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因此电泳可以用于某些物质的分离和提纯,B正确;
C.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因此氢氧化铁胶体电泳时,其胶体微粒向电源的负极移动,C错误;
D.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由于胶体微粒带有电荷,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D正确;故选C。
19.下列有关分散系说法正确的是
A.从外观上无法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B.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
C.将碳酸钙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
D.Fe(OH)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证明Fe(OH)3胶体带正电
【答案】C
【解析】
A.FeCl3溶液呈黄色,Fe(OH)3胶体呈红褐色,从颜色上即可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A错误。
B.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直径大小,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现象,B错误。
C. 碳酸钙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纳米碳酸钙,颗粒大小变化了,发生了物理变化,但组成微粒没有变化,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C正确。
D. Fe(OH)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证明Fe(OH)3胶粒带正电,胶体本身不带电,D错误;答案选C。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②是由和组成的混合物③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④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⑤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⑥根据酸分子中含有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⑦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⑧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⑨能与溶液反应生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⑩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A.全部B.①②③④⑤⑥C.⑦⑧⑨⑩D.⑧⑨
【答案】D
【解析】①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属于两种物质,二者组成的物质却是混合物,①错误;
②结晶水合物中的“H20”非游离水,所以结晶水合物属于纯净物,②错误;
③氧化物一定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不是氧化物,③错误;
④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分别是两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④错误;
⑤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C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⑤错误;
⑥根据酸分子中可电离出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⑥错误;
⑦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⑦错误;
⑧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⑧正确;
⑨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溶液反应生成和水,因此是酸性氧化物,⑨正确;
⑩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性氧化物+碱→盐+水,⑩错误;
故选D。
选项
A
B
C
D
应用
开采可燃冰用做新能源
利用罗盘辨明方向
火药用作武器
粮食酿酒
电解质
强电解质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H2SO4
NaOH
Na2O2
CO2
B
盐酸
纯碱
CaO
SO2
C
CH3COOH
NH3·H2O
Na2O
SO3
D
NaHSO4
Ba(OH)2
Fe2O3
P2O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 第10讲 氯及其化合物(练)(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第10讲氯及其化合物练原卷版doc、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第10讲氯及其化合物练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 第08讲 金属材料(讲)(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第08讲金属材料讲原卷版doc、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第08讲金属材料讲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 第08讲 金属材料(练)(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第08讲金属材料练原卷版doc、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第08讲金属材料练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