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 (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 第20讲 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讲)(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 第20讲 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讲)(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第20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讲原卷版doc、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第20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讲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从化学平衡常数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解决问题。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的转化率,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平衡的移动,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必备知识解读】
一、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
(1)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K=eq \f(cp(C)·cq(D),cm(A)·cn(B))(计算K利用的是物质的平衡浓度,而不是任意时刻浓度,也不能用物质的量。固体和纯液体物质的浓度视为常数,通常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2)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化学反应方向改变或化学计量数改变,化学平衡常数均发生改变。举例如下:
3.注意事项
(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3)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对化学平衡常数无影响。
4.应用
(1)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K值大,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反应物的转化率高;K值小,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小,反应物的转化率低。
(2)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对于可逆反应aA(g)+bB(g) cC(g)+dD(g),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有如下关系:
Q=eq \f(cc(C)·cd(D),ca(A)·cb(B)),称为浓度商。
(3)判断可逆反应的热效应
二、化学反应进程的方向
1.自发过程
(1)含义
不用借助外力就可以自动进行的过程。
(2)特点
①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放出热量)。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性(无序体系更加稳定)。
2.熵与熵变
(1)熵
描述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S。
熵值越大,体系混乱度越大。
(2)熵变
ΔS=S(反应产物)-S(反应物)。
3.反应进行的方向
(1)判据
(2)规律
①ΔH<0,ΔS>0的反应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②ΔH>0,ΔS<0的反应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③ΔH和ΔS的作用相反,且相差不大时,温度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当ΔH<0,ΔS<0时,低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当ΔH>0,ΔS>0时,高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
【特别提醒】对于一个特定的气相反应,熵变的大小取决于反应前后的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大小。
【方法技巧】焓变、熵变和温度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
【关键能力拓展】
一、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相关计算
1.明确三个量——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N2 + 3H2eq \(,\s\up7(催化剂),\s\d5(高温、高压))2NH3
起始量 1 3 0
变化量 a b c
平衡量 1-a 3-b c
①反应物的平衡量=起始量-转化量。
②生成物的平衡量=起始量+转化量。
③各物质变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变化浓度是联系化学方程式、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率、化学反应速率的桥梁。因此抓住变化浓度是解题的关键。
2.掌握四个公式
(1)反应物的转化率=eq \f(n转化,n起始)×100%=eq \f(c转化,c起始)×100%。
(2)生成物的产率:实际产量(指生成物)占理论产量的百分数。一般来讲,转化率越大,原料利用率越高,产率越大。产率=eq \f(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3)平衡时混合物组分的百分含量=eq \f(平衡量,平衡时各物质的总量)×100%。
(4)某组分的体积分数=eq \f(某组分的物质的量,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100%。
3.答题模板
反应:mA(g)+nB(g) pC(g)+qD(g),令A、B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a ml、b ml,达到平衡后,A的转化量为mx ml,容器容积为V L,则有以下关系:
mA(g)+nB(g) pC(g)+qD(g)
起始/ml a b 0 0
转化/ml mx nx px qx
平衡/ml a-mx b-nx px qx
对于反应物:n(平)=n(始)-n(转)
对于生成物:n(平)=n(始)+n(转)
则有:①K=eq \f(\b\lc\(\rc\)(\a\vs4\al\c1(\f(px,V)))p·\b\lc\(\rc\)(\a\vs4\al\c1(\f(qx,V)))q,\b\lc\(\rc\)(\a\vs4\al\c1(\f(a-mx,V)))m·\b\lc\(\rc\)(\a\vs4\al\c1(\f(b-nx,V)))n)
②c平(A)=eq \f(a-mx,V) ml·L-1
③α(A)平=eq \f(mx,a)×100%,α(A)∶α(B)=eq \f(mx,a)∶eq \f(nx,b)=eq \f(mb,na)
④φ(A)=eq \f(a-mx,a+b+(p+q-m-n)x)×100%
⑤eq \f(p平,p始)=eq \f(a+b+(p+q-m-n)x,a+b)
⑥eq \x\t(ρ)混=eq \f(a·M(A)+b·M(B),V) g·L-1[其中M(A)、M(B)分别为A、B的摩尔质量]
⑦平衡时体系的平均摩尔质量:
eq \x\t(M)=eq \f(a·M(A)+b·M(B),a+b+(p+q-m-n)x) g·ml-1
二、平衡转化率的分析与判断方法
(1)反应aA(g)+bB(g)cC(g)+dD(g)的转化率分析
①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达到平衡后,它们的转化率相等。
②若只增加A的量,平衡正向移动,B的转化率提高,A的转化率降低。
③若按原比例同倍数地增加(或降低)A、B的浓度,等效于压缩(或扩大)容器容积,气体反应物的转化率与化学计量数有关。
eq \a\vs4\al(同倍增大,c(A)和c(B))eq \b\lc\{(\a\vs4\al\c1(a+b=c+d A、B的转化率不变,a+b>c+d A、B的转化率增大,a+b<c+d A、B的转化率减小))
(2)反应mA(g)nB(g)+qC(g)的转化率分析
在T、V不变时,增加A的量,等效于压缩容器容积,A的转化率与化学计量数有关。
增大c(A)eq \b\lc\{(\a\vs4\al\c1(m=n+q A的转化率不变,m>n+q A的转化率增大,m<n+q A的转化率减小))
【核心题型例解】
高频考点一 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例1】(2023·湖北卷第14题)为某邻苯二酚类配体,其,。常温下构建溶液体系,其中,。体系中含Fe物种的组分分布系数δ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布系数,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时,体系中
B. pH在9.5~10.5之间,含L的物种主要为
C. 的平衡常数的lgK约为14
D. 当时,参与配位的
【答案】C
【解析】从图给的分布分数图可以看出,在两曲线的交点横坐标值加和取平均值即为某型体含量最大时的pH,利用此规律解决本题。从图中可以看出Fe(Ⅲ)主要与L2-进行络合,但在pH=1时,富含L的型体主要为H2L,此时电离出的HL-较少,根据H2L的一级电离常数可以简单计算pH=1时溶液中c(HL-)≈10-9.46,但pH=1时c(OH-)=10-13,因此这四种离子的浓度大小为c(H2L)>c([FeL]+)>c(HL-)>c(OH-),A错误;根据图示的分布分数图可以推导出,H2L在pH≈9.9时HL-的含量最大,而H2L和L2-的含量最少,因此当pH在9.5~10.5之间时,含L的物种主要为HL-,B错误;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当[FeL2]-与[FeL]+分布分数相等时,可以将K简化为K=,此时体系的pH=4,在pH=4时可以计算溶液中c(L2-)=5.0×10-14.86,则该络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10-14.16,即lg K≈14,C正确;根据图像,pH=10时溶液中主要的型体为[FeL3]3-和[FeL2(OH)]2-,其分布分数均为0.5,因此可以得到c([FeL3]3-)=c([FeL2(OH)]2-)=1×10-4ml·L-1,此时形成[FeL3]3-消耗了3×10-4ml·L-1的L2-,形成[FeL2(OH)]2-消耗了2×10-4ml·L-1的L2-,共消耗了5×10-4ml·L-1的L2-,即参与配位的c(L2-)≈5×10-4,D错误;故选C。
【变式探究】(2022·湖南卷)向体积均为1L的两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和发生反应:,其中甲为绝热过程,乙为恒温过程,两反应体系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C. a点平衡常数:D. 反应速率:
【答案】B
【解析】甲容器在绝热条件下,随着反应的进行,压强先增大后减小,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知,刚开始压强增大的原因是因为容器温度升高,则说明上述反应过程放热,即<0,故A错误;根据A项分析可知,上述密闭溶液中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图中a点和c点的压强相等,因甲容器为绝热过程,乙容器为恒温过程,若两者气体物质的量相等,则甲容器压强大于乙容器压强,则说明甲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此时相比乙容器在减小即气体总物质的量:na<nc,故B正确;a点为平衡点,此时容器的总压为p,假设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则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所以可设Y转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ml∙L−1,则列出三段式如下:,则有,计算得到x=0.75,那么化学平衡常数K=,又甲容器为绝热条件,等效为恒温条件下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减小即平衡常数K<12,故C错误;根据图像可知,甲容器达到平衡的时间短,温度高,所以达到平衡的速率相对乙容器的快,即Va正>Vb正,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
【变式探究】一定温度下,有两个体积均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Ⅰ和Ⅱ,向Ⅰ中充入1ml CO和2ml,向Ⅱ中充入2ml CO和4ml,均发生下列反应并建立平衡:。测得不同温度下CO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
B.L、M两点容器内正反应速率:
C.曲线①表示容器Ⅱ的变化过程
D.N点对应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答案】C
【解析】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错误;M点容器内反应物浓度比L点容器内反应物浓度大,且M点对应的反应温度更高,反应速率更快,即,B项错误;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故曲线①表示容器Ⅱ的转化过程,C项正确;N点对应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与M点相同,,D项错误;故选C。
高频考点二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例2】(2023·湖南卷第13题)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lCH4和一定量的H2O,发生反应:。CH4的平衡转化率按不同投料比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反应速率:
C. 点a、b、c对应的平衡常数:
D. 反应温度为,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B
【解析】一定条件下,增大水的浓度,能提高CH4的转化率,即x值越小,CH4的转化率越大,则,故A正确;b点和c点温度相同,CH4的起始物质的量都为1ml,b点x值小于c点,则b点加水多,反应物浓度大,则反应速率:,故B错误;由图像可知,x一定时,温度升高CH4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K增大;温度相同,K不变,则点a、b、c对应的平衡常数:,故C正确;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反应进行时压强发生改变,所以温度一定时,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B。
【变式探究】(2022·江苏卷)用尿素水解生成的催化还原,是柴油机车辆尾气净化的主要方法。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
B. 上述反应平衡常数
C. 上述反应中消耗,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D. 实际应用中,加入尿素的量越多,柴油机车辆排放的尾气对空气污染程度越小
【答案】B
【解析】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即熵增的反应,反应△S>0,故A错误;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平衡常数,故B正确;由方程式可知,反应每消耗4ml氨气,反应转移12ml电子,则反应中消耗1ml氨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ml×4××6.02×1023=3×6.02×1023,故C错误;实际应用中,加入尿素的量越多,尿素水解生成的氨气过量,柴油机车辆排放的氨气对空气污染程度增大,故D错误;故选B。
【变式探究】在含HgI2(g)的溶液中,一定c(I-)范围内,存在平衡关系:;;;;,平衡常数依次为。已知、,、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线表示的变化情况
B.随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C.
D.溶液中I元素与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为
【答案】B
【分析】由题干反应方程式可知,K1=,则有c(Hg2+)=,则有lgc(Hg2+)=lgK1+lgc(HgI2)-2lgc(I-),同理可得:lgc(HgI+)=lgK2+lgc(HgI2)-lgc(I-), =lgK3+lgc(HgI2)+ lgc(I-), ==lgK4+lgc(HgI2)+ 2lgc(I-),且由可知K0=为一定值,故可知图示中 曲线1、2、3、4即L分别代表、、、,据此分析解题。
【解析】由分析可知,线表示的变化情况,A正确;已知的化学平衡常数K0=,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随增大,始终保持不变,B错误;由分析可知,曲线1方程为:lgc(Hg2+)=lgK1+lgc(HgI2)-2lgc(I-),曲线2方程为: lgc(HgI+)=lgK2+lgc(HgI2)-lgc(I-)即有①b= lgK1+lgc(HgI2)-2a,②b= lgK2+lgc(HgI2)-a,联合①②可知得:,C正确;溶液中的初始溶质为HgI2,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该溶液中I元素与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为,D正确;故选B。
高频考点三 转化率及其计算
【例3】(2023·全国甲卷第28题)甲烷选择性氧化制备甲醇是一种原子利用率高的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
②
反应③的_______,平衡常数_______(用表示)。
(2)电喷雾电离等方法得到的(等)与反应可得。与反应能高选择性地生成甲醇。分别在和下(其他反应条件相同)进行反应,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的曲线是_______(填“a”或“b”。、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列出算式)。
【答案】(1)-307 或
(2) b
【解析】
(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③= EQ \f(1,2)(反应②-①),所以对应;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与热化学方程式之间的关系可知,对应化学平衡常数或;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纵坐标表示-lg(),即与MO+的微粒分布系数成反比,与M+的微粒分布系数成正比。则同一时间内,b曲线生成M+的物质的量浓度比a曲线的小,证明化学反应速率慢,又因同一条件下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所以曲线b表示的是300 K条件下的反应;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图像可知,、时-lg()=0.1,则=10-0.1,利用数学关系式可求出,根据反应可知,生成的M+即为转化的,则的转化率为;
【变式探究】(2022·江苏卷)乙醇-水催化重整可获得。其主要反应为,,在、时,若仅考虑上述反应,平衡时和CO的选择性及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CO的选择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曲线①表示平衡时产率随温度的变化
B. 升高温度,平衡时CO的选择性增大
C. 一定温度下,增大可提高乙醇平衡转化率
D. 一定温度下,加入或选用高效催化剂,均能提高平衡时产率
【答案】D
【解析】根据已知反应①,反应②,且反应①的热效应更大,故温度升高的时候对反应①影响更大一些,即CO2选择性增大,同时CO的选择性减小,根据CO的选择性的定义可知③代表CO2的选择性,①代表CO的选择性,②代表H2的产率,以此解题。由分析可知②代表H2的产率,A错误;由分析可知升高温度,平衡时CO的选择性减小,B错误;两种物质参加反应增大一种物质的浓度,会降低该物质的平衡转化率,C错误;加入与水反应放热,对反应①影响较大,可以增大产率,或者选用对反应①影响较大的高效催化剂,也可以增大产率,D正确;故选D。
【方法技巧】转化率大小变化分析
判断反应物转化率的变化时,不要把平衡正向移动与反应物转化率提高等同起来,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形:
【变式探究】时,存在如下平衡:。该反应正、逆反应速率与的浓度关系为:,(是速率常数),且与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的是线Ⅱ
B.时,往刚性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平衡后测得为,则平衡时
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D.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某时刻,则此时的转化率为
【答案】C
【分析】因,则;,同理可得:,由函数关系可知的斜率大于,结合图像可知线Ⅰ应为,线Ⅱ应为,据此分析解答。
【解析】A.由以上分析可知线Ⅰ应为,故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线Ⅱ应为,又,结合图像可知当=0时,=a,则,平衡后测得为,则平衡时,故B错误;
C.线Ⅰ应为,,当=0时,=a+2,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100,故C正确;
D.某时刻,此时,则此时的转化率=,故D错误;故选C。
高频考点四 平衡常数与转化率的相关计算
【例4】(2023·新课标卷第29题)氨是最重要的化学品之一,我国目前氨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首位。回答下列问题:
(4)在不同压强下,以两种不同组成进料,反应达平衡时氨的摩尔分数与温度的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一种进料组成为,另一种为。(物质i的摩尔分数:)
①图中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②进料组成中含有情性气体Ar的图是_______。
③图3中,当、时,氮气的转化率_______。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化为最简式)。
【答案】(4) 合成氨的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压强越大平衡时氨的摩尔分数越大 图4
【解析】(4)①合成氨的反应中,压强越大越有利于氨的合成,因此,压强越大平衡时氨的摩尔分数越大。由图中信息可知,在相同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氨的摩尔分数,因此,图中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判断的依据是:合成氨的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压强越大平衡时氨的摩尔分数越大。②对比图3和图4中的信息可知,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下,图4中平衡时氨的摩尔分数较小。在恒压下充入情性气体Ar,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减小,各组分的分压也减小,化学平衡要朝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因此,充入情性气体Ar不利于合成氨,进料组成中含有情性气体Ar的图是图4。
③图3中,进料组成为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3:1。假设进料中氢气和氮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l和1ml,达到平衡时氮气的变化量为x,则有:
当、时,,解之得,则氮气的转化率,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其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则该温度下因此,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变式探究】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是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高速消耗的有效措施,我国科学家研究CO2加氢制备甲醇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CO2加氢制备甲醇的过程中主要发生如下三个反应,反应I、II、III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和。
I.
II.
III.
回答下列问题:
(1) ;、和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
(2)为提高甲醇的平衡产率,可通过 (填“升高”或“降低”)温度, (填“增大”或“减小”)压强来实现。
(3)在两种不同的条件下,CO2的平衡转化率和的选择性如下表所示。条件 (填“1”或“2”)中甲醇的产率更高。
(4)T℃时,将的混合气体充入压强为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①
②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和的分压相等,甲醇的选择性是CO的2倍,则的平衡转化率为 ,反应②的 (列出计算式即可,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答案】(1) (2) 降低 增大 (3)2
(4)50%或0.5
【解析】(1)利用盖斯定律,反应Ⅲ=反应Ⅰ+反应Ⅱ,解出。平衡常数;
(2)反应Ⅰ和反应Ⅲ中,均在低温和增压条件下,有利于提高甲醇的平衡产率,降温,反应Ⅱ平衡逆移,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增大压强对反应Ⅱ无影响;
(3)比较条件1和条件2时甲醇的产率,根据信息可知,受的平衡转化率和甲醇的选择性共同影响,将两者相乘,计算数值越大,甲醇产率越高,故答案为2;
(4),设,。依据题给信息的选择性是CO的2倍,设转化生成的为,则生成的CO为。列三段式:
依据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和的分压相等,则,,解得,代入三段式: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的物质的量分数为,的物质的量分数为,的物质的量分数为,在下进行反应,代入反应②的表达式即可,,同时,计算出的平衡转化率为;
高频考点五 压强平衡常数(Kp)的相关计算
【例5】(2023·全国乙卷第28题)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有许多用途,如可用作农药防治小麦黑穗病,制造磁性氧化铁、铁催化剂等。回答下列问题:
(3)将置入抽空的刚性容器中,升高温度发生分解反应:(Ⅰ)。平衡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时,该反应的平衡总压_______、平衡常数_______。随反应温度升高而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提高温度,上述容器中进一步发生反应(Ⅱ),平衡时_______(用表示)。在时,,则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
【答案】 (3)3 增大
(4) 46.26
【解析】
(3)将置入抽空的刚性容器中,升高温度发生分解反应:(Ⅰ)。由平衡时的关系图可知,时,,则,因此,该反应的平衡总压3、平衡常数。由图中信息可知,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增大。
(4)提高温度,上述容器中进一步发生反应(Ⅱ),在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压之比,由于仅发生反应(Ⅰ)时,则,因此,平衡时。在时,,则、,联立方程组消去,可得,代入相关数据可求出46.26,则,。
【方法技巧】
1.理解Kp含义
在化学平衡体系中,用各气体物质的分压代替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叫压强平衡常数。
2.运用计算技巧
【举一反三】(2023·辽宁卷第18题)硫酸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1)我国古籍记载了硫酸的制备方法——“炼石胆(CuSO4·5H2O)取精华法”。借助现代仪器分析,该制备过程中CuSO4·5H2O分解的TG曲线(热重)及DSC曲线(反映体系热量变化情况,数值已省略)如下图所示。700℃左右有两个吸热峰,则此时分解生成的氧化物有SO2、_______和_______(填化学式)。
(2)铅室法使用了大容积铅室制备硫酸(76%以下),副产物为亚硝基硫酸,主要反应如下:
NO2+SO2+H2O=NO+H2SO4
2NO+O2=2NO2
(ⅰ)上述过程中NO2的作用为_______。
(ⅱ)为了适应化工生产的需求,铅室法最终被接触法所代替,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接触法制硫酸的关键反应为SO2的催化氧化:
SO2(g)+O2(g)SO3(g) ΔH=-98.9kJ·ml-1
(ⅰ)为寻求固定投料比下不同反应阶段的最佳生产温度,绘制相应转化率(α)下反应速率(数值已略去)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b.α=0.88的曲线代表平衡转化率
c.α越大,反应速率最大值对应温度越低
d.可根据不同下的最大速率,选择最佳生产温度
(ⅱ)为提高钒催化剂的综合性能,我国科学家对其进行了改良。不同催化剂下,温度和转化率关系如下图所示,催化性能最佳的是_______(填标号)。
(ⅲ)设O2的平衡分压为p,SO2的平衡转化率为αe,用含p和αe的代数式表示上述催化氧化反应的Kp=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
【答案】(1)CuO SO3
(2)催化剂 反应中有污染空气的NO和NO2放出影响空气环境、NO2可以溶解在硫酸中给产物硫酸带来杂质、产率不高(答案合理即可)
(3)cd d
【解析】
(1)根据图示的热重曲线所示,在700℃左右会出现两个吸热峰,说明此时CuSO4发生热分解反应,从TG图像可以看出,质量减少量为原CuSO4质量的一半,说明有固体CuO剩余,还有其他气体产出,此时气体产物为SO2、SO3、O2,可能出现的化学方程式为3CuSO4eq \(=====,\s\up7(700 ℃))3CuO+2SO2↑+SO3↑+O2↑,结合反应中产物的固体产物质量和气体产物质量可以确定,该反应的产物为CuO、SO2、SO3、O2,故答案为CuO、SO3。
(2)(i)根据所给的反应方程式,NO2在反应过程中线消耗再生成,说明NO2在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
(ii)近年来,铅室法被接触法代替因为在反应中有污染空气的NO和NO2放出影响空气环境、同时作为催化剂的NO2可以溶解在硫酸中给产物硫酸带来杂质影响产品质量、产率不高(答案合理即可)。
(3)(i)a.根据不同转化率下的反应速率曲线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先加快后减慢,a错误;
b.从图中所给出的速率曲线可以看出,相同温度下,转化率越低反应速率越快,但在转化率小于88%的时的反应速率图像并没有给出,无法判断α=0.88的条件下是平衡转化率,b错误;
c.从图像可以看出随着转化率的增大,最大反应速率不断减小,最大反应速率出现的温度也逐渐降低,c正确;
d.从图像可以看出随着转化率的增大,最大反应速率出现的温度也逐渐降低,这时可以根据不同转化率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以减少能源的消耗,d正确;故选cd;
(ii)为了提高催化剂的综合性能,科学家对催化剂进行了改良,从图中可以看出标号为d的催化剂V-K-Cs-Ce对SO2的转化率最好,产率最佳,故选d;
(iii)利用分压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反应的平衡常数Kp===;设SO2初始量为m ml,则平衡时n(SO2)=m·αe,n(SO3)=m-m·αe=m(1-αe),Kp==。
高频考点六 焓变和熵变以及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例6】(2022·浙江卷)AB型强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可视作特殊的化学反应)表示为AB(s)=An+(aq)+Bn-(aq),其焓变和熵变分别为ΔH和ΔS。对于不同组成的AB型强电解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和ΔS均大于零 B.ΔH和ΔS均小于零
C.ΔH可能大于零或小于零,ΔS大于零 D.ΔH和ΔS均可能大于零或小于零
【答案】D
【解析】强电解质溶于水有的放热,如硫酸铜等;有的吸热,如碳酸氢钠等,所以在水中溶解对应的ΔH可能大于零或小于零。熵表示系统混乱程度。体系越混乱,则熵越大。AB型强电解质固体溶于水,存在熵的变化。固体转化为离子,混乱度是增加的,但离子在水中存在水合过程,这样会引发水的混乱度的变化,让水分子会更加规则,即水的混乱度下降,所以整个溶解过程的熵变ΔS,取决于固体转化为离子的熵增与水合过程的熵减两个作用的相对大小关系。若是前者占主导,则整个溶解过程熵增,即ΔS>0,反之,熵减,即ΔS<0。综上所述,D项符合题意。故选D。
【变式探究】(2021·浙江卷)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关于物质熵的大小比较,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和物质的量相同,且均为气态,含有的原子总数多,的摩尔质量大,所以熵值,A错误;相同状态的相同物质,物质的量越大,熵值越大,所以熵值,B正确;等量的同物质,熵值关系为:,所以熵值,C错误;从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组成上来看,金刚石的微观结构更有序,熵值更低,所以熵值,D错误;答案为B。
【变式探究】对于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
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体系的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浓度能提高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的焓变
【答案】C
【解析】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反应的ΔS<0,A错误;B.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体系的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减小,B错误;C.O2是反应物,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O2浓度,能提高反应物SO2的反应速率,同时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导致SO2的平衡转化率提高,C正确;D.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因此不能降低反应的焓变,D错误;故选C。
化学方程式
平衡常数
关系式
N2(g)+3H2(g) 2NH3(g)
K1=eq \f(c2(NH3),c(N2)·c3(H2))
K2=eq \r(K1)
K3=eq \f(1,K1)
eq \f(1,2)N2(g)+eq \f(3,2)H2(g) NH3(g)
K2=eq \f(c(NH3),c\f(1,2)(N2)·c\f(3,2)(H2))
2NH3(g) N2(g)+3H2(g)
K3=eq \f(c(N2)·c3(H2),c2(NH3))
K
<10-5
10-5~105
>105
反应程度
很难进行
反应可逆
反应可接近完全
Q<K
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v正>v逆
Q=K
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v正=v逆
Q>K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v正<v逆
ΔH
ΔS
ΔH-TΔS
反应情况
-
+
永远是负值
在任何温度下均自发进行
+
-
永远是正值
在任何温度下均非自发进行
+
+
低温为正,高温为负
低温时非自发,高温时自发
-
-
低温为负,高温为正
低温时自发,高温时非自发
反应类型
条件的改变
反应物转化率的变化
有多种反应物的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
恒容时只增加反应物A的用量
反应物A的转化率减小,反应物B的转化率增大
同等倍数地增大反应物A、B的量
恒温恒压条件下
反应物转化率不变
恒温恒容条件下
m+n>p+q
反应物A和B的转化率均增大
m+n<p+q
反应物A和B的转化率均减小
m+n=p+q
反应物A和B的转化率均不变
只有一种反应物的可逆反应:mA(g)
nB(g)+pC(g)
增加反应物A的用量
恒温恒压条件下
反应物转化率不变
恒温恒容条件下
m>n+p
反应物A的转化率增大
m<n+p
反应物A的转化率减小
m=n+p
反应物A的转化率不变
条件
的平衡转化率/%
的选择性/%
1
27
68
2
21.3
97.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 第19讲 化学平衡(讲)(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第19讲化学平衡讲原卷版doc、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第19讲化学平衡讲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0讲 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 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文件包含第20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讲-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原卷版docx、第20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练-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原卷版docx、第20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讲-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解析版docx、第20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练-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解析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0讲 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练)- 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专题】,文件包含第20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练-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原卷版docx、第20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练-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