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期中]山西省朔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阶段评估(F)期中试题(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生物][期中]山西省朔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阶段评估(F)期中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共两大题,18小题,满分50分,作答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框内)
1.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鸡飞狗跳B. 花谢花飞
C. 大雁南飞D. 冬去春来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鸡和狗作为生物体,它们的飞行和跳跃是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属于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
B.“花谢”指的是花朵的凋谢,“花飞”则可能是指花瓣等随风飘落。花朵的凋谢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与植物的繁殖和更新有关,因此也属于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
C.大雁作为候鸟,每年会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迁徙。这种迁徙行为是大雁为了寻找更适宜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生命活动,显然属于生命现象,C不符合题意。
D.描述的是季节的更替,是地球公转和自转等天文现象导致的自然现象,与生命活动无直接关联。它并不涉及任何生物体的生长、繁殖、代谢等生命过程,因此不属于生命现象,D符合题意。
故选D。
2. 胡杨树在肥沃和贫瘠的土壤中都能生长,这体现了( )
A. 环境能改变生物B.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生物会影响环境D. 环境会影响生物
【答案】B
【分析】在自然界中,一方面生物的生活和分布受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详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可见,胡杨树在肥沃和贫瘠的土壤中都能生长,这体现了生物能适应环境。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诗句中提及了两类生物——动物和植物,下图是这两类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细胞甲取自动物体、细胞乙取自植物体
B. 细胞甲、乙的控制中心都是结构②
C. 图乙中的结构③在黄鹂鸟细胞中不存在
D. 动物的所有细胞中都有图甲中的结构②
【答案】D
【分析】图中:①细胞膜;②细胞核;③叶绿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明显区别,植物细胞通常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大多数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但某些特化的细胞(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
【详解】A.细胞甲是动物细胞模式图,取自动物体;细胞乙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是植物细胞模式图,取自植物体,故A正确。
B.细胞甲、乙的控制中心都是结构②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故B正确。
C.图乙中的结构③是叶绿体,黄鹂鸟是动物,动物细胞中不存在叶绿体,故C正确。
D.动物细胞中的红细胞等没有细胞核,所以不是动物的所有细胞中都有图甲中的结构②细胞核,故D错误。
故选D。
4. 下列人体器官与构成它的主要组织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胃黏膜——结缔组织B. 大脑—一神经组织
C. 唾液腺——上皮组织D. 心脏——肌肉组织
【答案】A
【分析】人体的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详解】A.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胃壁的内表面的黏膜等,A错误。
B.大脑能够传递神经冲动,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B正确。
C.唾液腺能够分泌唾液,主要由上皮组织构成,C正确。
D.心脏能够不断的收缩和舒张,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D正确。
故选A。
5.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通过根毛吸收水分B. 通过筛管散失水分
C. 通过导管运输水分D. 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答案】B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都有其特定的途径和方式。
【详解】A.植物通过根毛吸收水分,根毛增大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水分,A正确。
B.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蒸腾作用的主要结构是气孔,水分通过气孔散失,筛管运输有机物,B错误。
C.植物通过导管运输水分,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C正确。
D.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还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D正确。
故选B。
6. 下列有关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受精卵是人个体发育的起点
B. 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相遇并结合
C. 进入青春期开始出现性别差异
D. 进入青春期代谢速度逐步增强
【答案】C
【分析】人的生殖和发育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器官和生理变化。
【详解】A.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是人个体发育的起点,A正确。
B.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B正确。
C.人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经确定,进入青春期时,男女第二性征出现明显差异,但性别差异并非此时才开始出现,C错误。
D.进入青春期,身体生长发育迅速,代谢速度逐步增强,D正确。
故选C。
7. 下列关于平衡膳食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糖尿病人应该少吃谷类食物
B. 果蔬类食物摄入不足易使人患口腔溃疡
C. 缺铁性贫血的人应多补充油脂类食物
D. 青少年应多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答案】C
【分析】平衡膳食是指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并且各种营养素之间保持适当比例的膳食。
【详解】A.糖尿病人应该控制糖类的摄入,谷类食物富含糖类,所以应该少吃谷类食物,A 正确。
B.果蔬类食物富含维生素,摄入不足易使人患口腔溃疡,B 正确。
C.缺铁性贫血的人应多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而油脂类食物主要提供脂肪,对改善缺铁性贫血作用不大,C 错误。
D.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应多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以满足身体生长的需要,D 正确。
故选 C。
8. 打羽毛球时,球由远及近,运动员始终能看清球的位置,此过程运动员眼球中晶状体和睫状体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
A. 晶状体曲度(凸度)由大变小,睫状体收缩
B. 晶状体曲度(凸度)由小变大,睫状体收缩
C. 晶状体曲度(凸度)由大变小,睫状体舒张
D. 晶状体曲度(凸度)由小变大,睫状体舒张
【答案】B
【分析】眼睛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小。
【详解】A.球由远及近,晶状体曲度应由小变大,睫状体应收缩,A 错误。
B.球由远及近,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才能看清球,B 正确。
C.球由远及近,晶状体曲度应增大,睫状体应收缩,C 错误。
D.球由远及近,睫状体应收缩,晶状体曲度应增大,D 错误。
故选 B。
9. 对呼吸、心搏骤停的患者进行急救时,采取的措施不恰当的是( )
A. 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B. 实施心肺复苏前必先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
C. 可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心肺复苏
D. 先做30次人工呼吸,再做2次胸外心脏按压
【答案】D
【分析】对呼吸、心搏骤停的患者进行急救时,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详解】A.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这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方法,A 正确。
B.实施心肺复苏前必先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保证人工呼吸的效果,B 正确。
C.可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心肺复苏,有助于恢复正常心跳,C 正确。
D.心肺复苏时,应先做 30 次胸外心脏按压,再做 2 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D 错误。
故选 D
10.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下列有关大熊猫说法,正确的是( )
A. 胎生、哺乳B. 具有社会行为
C. 牙齿无分化D. 属于变温动物
【答案】A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哺乳、胎生。
【详解】A.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胎生、哺乳,可以提高成活率,故A正确。
B.大熊猫是独居动物,不具有社会行为,故B错误。
C.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故C错误。
D.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故D错误。
故选A。
11. 关于下列四种野生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山羊体表被毛,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
B. 黄河鲤鱼游泳时,只依靠鳍的摆动提供动力
C. 普氏野马胎生、哺乳的特征,能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D. 杜鹃鸟的肺与气囊相通,气囊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答案】B
【分析】生物与环境相适应,每一种生物都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本题考查爬行动物、鱼类、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特征。
【详解】A.山羊作为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这层毛发不仅有助于保护皮肤免受外界伤害,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体温,使山羊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维持体温恒定,A正确。
B.鱼类的游泳动力主要来自于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躯干部和尾部的肌肉收缩和舒张,使得鱼体产生前进的动力,而鳍则起到保持鱼体平衡和改变运动方向的作用,B错误。
C.普氏野马作为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这种生殖方式使得幼崽在出生后能够得到母体的保护和营养供应,从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C正确。
D.鸟类的肺与气囊相通,这使得鸟类在呼吸时能够进行双重呼吸。气囊并不直接参与气体交换,而是起到储存空气和辅助呼吸的作用。尽管如此,气囊的存在确实提高了鸟类呼吸的效率,使得鸟类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空气中的氧气,D正确。
故选B。
12. 下列关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 化石是推断生物进化过程的唯一证据
C. 米勒模拟实验证明了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生命
D. 生物的进化只受遗传变异的影响
【答案】A
【分析】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和理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化石是推断生物进化过程的重要证据之一,但不是唯一证据,分子生物学、比较解剖学等也提供了重要证据。生物的进化不仅受遗传变异的影响,还受自然选择、基因漂变、基因流动等因素的影响。
【详解】A.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它们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A 正确。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还有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B 错误。
C.米勒模拟实验证明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合成有机小分子,但并没有证明能形成生命,C 错误。
D.生物的进化受到遗传变异、自然选择、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不只是受遗传变异的影响,D 错误。
故选 A。
13. 病毒性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不可控,危害极大。患者通常出现高烧,伴有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和疲劳等症状,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出现肺炎、中耳炎、脑炎和其他并发症。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流感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
B. 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流感病毒属于传染源
C. 在流感高发期,对公共场所进行严格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 流感康复者的血浆中含有一种抵抗流感病毒的特殊蛋白质——抗体
【答案】B
【分析】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A.流感病毒是病毒,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故A正确。
B.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而不是传染源,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故B错误。
C.在流感高发期,对公共场所进行严格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C正确。
D.流感康复者的血浆中含有抗体,抗体是一种抵抗流感病毒的特殊蛋白质,故D正确。
故选B。
14. 白化病是由一对基因(用D,d表示)控制的遗传病,下图表示某家庭白化病的遗传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肤色白化是隐性性状
B. 该家庭中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组成都是Dd
C. 该家庭中父母均为正常肤色,儿子患白化病,这种子一代现象称为遗传
D. 父亲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女儿的性染色体是X,传递给儿子的性染色体是Y
【答案】C
【分析】(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
(2)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详解】A.根据遗传图,父母双方均为正常肤色(即非白化病),但他们的儿子却患有白化病。这表明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因为只有当两个隐性基因(dd)同时存在时,才会表现出白化病的症状。所以,肤色白化是隐性性状,A正确。
B.由于父母双方均为正常肤色,但他们的儿子患有白化病(dd),子代的dd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因此,可以推断出父母双方的基因型都是Dd,B正确。
C.遗传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遗传信息(即基因)传递给后代的过程。但子一代(即儿子)出现了与父母不同的性状(白化病),这种现象是变异,C错误。
D.在人类的性别决定中,男性有XY两种性染色体,而女性有XX两种性染色体。父亲作为男性,他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在生殖细胞(精子)形成过程中,父亲的性染色体会分离,每个精子只获得一条性染色体。因此,父亲可以通过精子将X染色体传递给女儿(形成XX的女性后代),或者将Y染色体传递给儿子(形成XY的男性后代),D正确。
故选C。
15. 诺如病毒和幽门螺杆菌均会引起传染性肠胃炎,目前相对应的疫苗还未上市,下列有关这两种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与幽门螺杆菌相比,诺如病毒无细胞结构
B. 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诺如病毒是传染性肠胃炎的病原体
C. 实行分餐制和使用公筷是预防这类疾病的有效措施
D. 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可以用于抑制诺如病毒,而不能抑制幽门螺杆菌
【答案】D
【分析】细菌有细胞结构;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会变成结晶体。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与幽门螺旋杆菌相比,诺如病毒在结构上最主要的特征是无细胞结构,A正确。
B.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诺如病毒是传染性肠胃炎的病原体,B正确。
C.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实行分餐制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C正确。
D.抗生素只对细菌等具有细胞壁的病原体起作用,对病毒引起的疾病没有疗效。所以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可以用于抑制幽门螺杆菌,而不能抑制诺如病毒,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分)
16. 生态系统及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请分析以上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1)图一所包含的食物链有_____条,图中的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
(2)进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是通过______获得的。
(3)若图一中的虫为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则该种昆虫生长过程中要经过______发育,幼虫只是该发育中的一个阶段。由此推测图一中的虫属于____动物。
(4)如果大量捕杀图一中的鸟类,会造成害虫大量增多,导致水稻减产。这说明动物在维持______中起重要作用。
(5)资料2中画线部分体现了_____的多样性。
(6)孝河湿地等众多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有“___”之称。
(7)图二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___生殖,确保接穗成活的关键是使接穗和砧木的___紧密结合。
(8)图三所示潜叶蛾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比,特有的发育阶段是____(填序号)。图四中的结构___(填序号)将来能发育成大杜鹃的雏鸟。
【答案】(1)①. 1 ②. 分解者
(2)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答出生产者或光合作用都给分)
(3)①. 完全变态 ②. 节肢
(4)生态平衡 (5)生态系统
(6)地球之肾 (7)①. 无性 ②. 形成层
(8)①. ③ ②. ⑤
【分析】(1)在图一中,只有一条食物链:水稻→虫→鸟。这条食物链都清晰地展示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同时,图中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它们负责将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等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给自然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进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获得的。生产者,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些有机物随后成为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
(3)若图一中的虫为鳞翅目昆虫的幼虫,那么该种昆虫的生长过程会经过完全变态发育,其中幼虫只是该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发育方式被称为完全变态发育。由此可以推测,图一中的虫属于节肢动物,因为节肢动物中的许多种类都经历类似的变态发育过程。
(4)如果大量捕杀图一中的鸟类,会造成害虫大量增多,进而导致水稻减产。这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鸟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通过捕食害虫等方式调节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5)资料2中画线部分提到了多种山地、森林、湖泊、河流生态系统,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孝河湿地等众多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有“地球之肾”之称。湿地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净化环境、蓄洪防旱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地球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
(7)图二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中的嫁接。嫁接是一种将一株植物上的芽或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上,使它们愈合后长成新植株的繁殖方法。确保接穗成活的关键是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因为形成层是植物体内细胞分裂和生长最活跃的部分,它能够促进接穗和砧木的愈合和生长。
(8)图三所示潜叶蛾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比,特有的发育阶段是蛹期(图中序号为③)。潜叶蛾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而蝗虫则只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在图四中,结构⑤是胚盘,它含有细胞核和遗传物质,是胚胎发育的起点和中心,将来能发育成大杜鹃的雏鸟。
17. 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和人体的生命活动
(一)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多处乡村因地制宜成功建成了多个桑椹生产基地,吸引了众多市民观光采摘,带动了观光农业的发展。为探究桑树的生命活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请据图回答问题:
(1)把图一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桑树幼苗在黑暗中进行的生理活动可用图二中的_______(填字母)表示;图二中B表示______作用。
(2)将图一所示装置由黑暗环境移到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氧气含量升高的装置是______(填标号),这是因为该桑树幼苗进行了______作用,进行该生理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
(3)图三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桑树叶片对二氧化碳相对吸收量的变化曲线。若要使叶片能积累有机物,则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______点。
(二)无论是学习,还是运动都离不开营养物质、氧气和能量的供应。下图是与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部分结构与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4)我们在体育课上消化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中的_______,该成分的最终分解产物在图四中的______(填序号)被吸收。
(5)小明同学在打篮球时,氧气通过吸气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的变化是________,该血液流回心脏的_______。
(6)流入左心室的血液通过图五中的[ ]____将氧气送至肌肉细胞处;图五中血液流经③④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
【答案】(1)①. A ②. 蒸腾
(2)①. 乙 ②. 光合 ③. 叶绿体
(3)B (4)①. 淀粉##糖类 ②. ⑦
(5)①. 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②. 左心房
(6)①. ③主动脉 ②. 体循环
【分析】图二表示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A 表示呼吸作用,B 表示蒸腾作用,C 表示光合作用。在黑暗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
图三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桑树叶片对二氧化碳相对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在B 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当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叶片能积累有机物。
图四:①唾液腺、②口腔、③食道、④肝脏、⑤胃、⑥胰腺、⑦小肠、⑧大肠。
图五:①肺静脉、②肺动脉、③主动脉、④上下腔静脉。
(1)在黑暗中,桑树幼苗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此时,它主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图一中的两个装置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后,桑树幼苗的生理活动可用图二中的A(呼吸作用)来表示。而图二中的B则表示光合作用,这是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生理活动。
(2)当将图一中的装置移到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由于光照的存在,桑树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因此,在图一的两个装置中,甲含有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二氧化碳,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只有乙装置的氧气含量会升高,这是因为乙装置中的桑树幼苗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3)图三表示了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桑树叶片对二氧化碳相对吸收量的变化曲线。要使叶片能积累有机物,即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要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那么光照强度必须足够强以支持光合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光照强度大于B点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开始大于0,这意味着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开始积累。因此,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B点。
(4)我们在体育课上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中的淀粉。淀粉是一种多糖,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作用后,最终分解为葡萄糖并被小肠吸收。在图四中,葡萄糖的吸收发生在序号⑦所示的小肠部位。
(5)当小明同学在打篮球时,他会通过吸气将氧气吸入肺部。在肺泡处,氧气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从而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这种富含氧气的血液随后流回心脏的左心房,准备被泵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
(6)流入左心室的血液富含氧气,它通过主动脉(图五中的③)被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包括肌肉细胞。在肌肉细胞处,氧气参与有氧呼吸过程,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同时,图五中血液流经③主动脉和④上下腔静脉的过程被称为体循环。体循环是血液在全身各组织器官中循环的过程,它实现了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以及代谢废物的排出。
18. 洛阳市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牡丹花色”的研究,同学们发现校园花圃里的牡丹花有红色和白色两种颜色,在生物老师的带领下,该兴趣小组开展了相关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1)牡丹花的红色和白色是一对________。
(2)根据表中的实验________可以判断出牡丹花的________色是显性性状。
(3)若花色受一对基因控制(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实验一中子代红色牡丹花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实验二中子代白色牡丹花的比例大约占________。
(4)实验二的亲代牡丹花都是红色,子代出现白色牡丹花。这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
【答案】(1)相对性状
(2)①. 二 ②. 红
(3)①. Aa ②. 25%##
(4)变异
【分析】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
(1)生物体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牡丹花的红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因此,可以由实验二可知,亲代均为红色,子代出现了白色,因此,白色为隐性性状,红色为显性性状。
(3)由(2)小题分析可知,白色为隐性性状,因此其基因型为aa,子代白色的aa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因此,亲带红色牡丹花基因型为Aa,遗传图谱如下:
实验二中遗传图谱如下:
由遗传图谱可知,子代白牡丹的比例为25%。
(4)变异是指亲子代以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亲代牡丹花均为红色,而子代出现了白色,这种现象叫做变异。
资料1 某同学在自家门口开辟了一块水稻种植试验田。下图为该试验田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资料2 山西省一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省域内山地、森林、湖泊、河流交错分布。境内拥有孝河湿地等众多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拥有大量的珍稀动植物,其中核桃楸、青檀、刺五加、野大豆、黄檗、太行花、紫椴等珍稀植物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野生植物。
资料3 临汾市襄汾县蜜桃色泽艳丽,果肉细腻,汁甜如蜜,个大味香,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图二表示临汾蜜桃常采用的一种生殖方式;图三表示一种蜜桃害虫—--桃潜叶蛾的生殖发育过程,图四为捕食潜叶蛾的大杜鹃的鸟卵结构示意图。
实验组
亲代
子代
实验一
红色×白色
红色、白色
实验二
红色×红色
红色、白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期中]河南省焦作市文昌初级多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玉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0页。
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评估生物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