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野望》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野望》课件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野望》课件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野望》课件第3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野望》课件第4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野望》课件第5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野望》课件第6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野望》课件第7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野望》课件第8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野望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野望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赏析三部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代。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唐诗五首》,领略唐诗的风采。
    1.理解、感受诗人们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2.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难点)3.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感情。(素养)
    律诗是形成于唐初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通常的律诗规定八句;全诗通押一个韵,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三四两句、五六两句应是对仗句;字的平仄有定规。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律诗,七个字的叫七言律诗。 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一二句称“首联”(或起联),三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或结联)。
    一读:结合注释,读懂内容二悟:联系背景,把握情感三品:抓住关键,赏析写法
    王绩(约589—644),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清高自恃,放诞纵酒,其诗多写饮酒及隐逸田园之趣,赞美嵇(jī)康、阮籍和陶潜,嘲讽周、孔礼教,以抒怀才不遇之苦闷。语言朴素自然。有《王无功文集》。
    王绩,字无功,自号东皋子、五斗先生,初唐著名诗人。他出身官宦世家,性情简放,“不喜拜揖”,一生郁郁不得志,曾三仕三隐,最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诗人虽然归隐,却始终不是太彻底,所以在田园的景致描写中总笼罩着一种落寞和苦闷。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野 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东皋:地名,今属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皋,水边地。薄暮:傍晚。薄,接近。 徙倚:徘徊。
    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诗歌以《野望》为题,读首联,找找诗人“望”的时间、地点,感受诗人“望”的心境。
    既然点题,又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呼应尾联,表现诗人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诗人“望”到了怎样的景色?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这两联写景,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在夕阳的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牧人赶着牛群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鸟兽归来。 “秋色”“落晖”这些词充满了浓浓秋意,淡淡伤感。诗人举目四望,山、树都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返”“归”这些充满温情的词在诗人这里,却呈现出忧郁、孤独、清冷的色彩,这都是诗人心绪投射于外物的反映。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采薇: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尾联化用典故,你能找出来吗?这样写有何表达作用?
    借“采薇”的典故,表现诗人不得已辞官隐居的苦闷与惆怅之情。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方法,即在古诗词中直接或间接地引用或者化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用典可以使诗词凝练生动、含蓄蕴藉,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联系作者的生平,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
    1、诗歌首联“徙倚”二字,点明诗人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2、颔联和颈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但因诗人心绪的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冷清的色彩。3、尾联抒发感情,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从先贤那里寻找慰藉。4、诗人的彷徨、孤独和苦闷,可能因为仕途的不得志,诗人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
    全诗在萧瑟静谧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惆怅、孤寂的情怀。
    野 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野望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野望优秀课件ppt,共21页。

    语文人教部编版野望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野望备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唐诗五首,八年级语文上册,律诗结构,首联点题,写景叙事,转折变换,议论抒情,巧用典故,孤独无依前途渺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野望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野望课文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孤独无依前途渺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