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黄鹤楼》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黄鹤楼》课件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黄鹤楼》课件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黄鹤楼》课件第3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黄鹤楼》课件第4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黄鹤楼》课件第5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黄鹤楼》课件第6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黄鹤楼》课件第7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八年级上册黄鹤楼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黄鹤楼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15页。
    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历代有很多诗人都曾到这里游览,留下了不少诗篇。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也四处题诗,到湖北黄鹤楼之时又一次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这首《黄鹤楼》。看完后连说绝妙,相传李白写下了四句“打油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怀:“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然后就此搁笔,悻悻而去。不过,后人证实这首打油诗是一位禅师所作,但李白对这首诗佩服得五体投地却是真实的。李白自从崔颢题诗后,便不敢直接写关于黄鹤楼的律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崔颢的这首《黄鹤楼》,看看这是一首怎样的诗,竟能令李白折服。
    朗读诗歌,注意把握朗读时的节奏、韵律、声调和重音。学习诗歌,培养欣赏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
    崔颢(约公元704——754年)唐朝汴梁人,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极为失意。唐朝开科取士,每年也不过一二十人,当年白居易二十七岁的时候中了进士,他写了这样一句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而崔颢呢,还不到二十岁就中了进士,本以为是前程锦绣了,但是却是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崔颢生长在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开元、天宝年间。二十岁左右中进士,因干谒著名学者李邕(yōnɡ),不被赏识,自此“文誉”被毁。有二十年左右,多在京城以外做官或当外官的幕僚,一生漫游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 千载 萋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仙人已乘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剩下了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再回返,千百年来只有白云在此飘浮。
    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诗人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给黄鹤楼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令人遐想,心生天地悠悠、岁月不再、物是人非之感,为下文乡愁的抒发做铺垫。
    1、首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①第一个“空”字写鹤去楼空,传达出诗人吊古伤今的情感。②第二个“空”字写鹤去空余白云悠悠,虚中有实,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与怅惘。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长江中的小洲,在黄鹤楼东北
    晴日里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可见,芳草碧绿长满了鹦鹉洲。黄昏中看不到远方的家乡,烟雾笼罩的长江更激起思乡的哀愁。
    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绿树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
    3、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①此联所写为登高所见,境界阔达,色彩鲜明。②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音韵和谐,富于音乐美。
    “历历”,分明的样子;“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颈联的意思是: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蓊蓊郁郁,清晰可见,鹦鹉洲上芳草丛生,碧绿繁茂。“历历”和“萋萋”描绘出树木、芳草繁茂的美丽景象,为尾联诗人抒发无尽的乡愁做铺垫。此外,“历历”和“萋萋”两个叠音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增添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4、请分析颈联中运用“历历”“萋萋”两个叠词的作用。
    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5、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①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由感叹故事的结局自然回到现实情境——自己登高的地点黄鹤楼。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②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怀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6、全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和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黄鹤楼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黄鹤楼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黄鹤楼介绍,齐读诗歌,听范读划节奏,个人朗读,荣景反衬哀愁,思乡之愁,人生失意之愁,黄鹤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黄鹤楼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黄鹤楼一等奖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拓展,景物描写,巧用典故,引用神话传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黄鹤楼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黄鹤楼完美版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江南三大名楼,作者介绍,诗歌意境,诗歌赏析,中心思想,疑难探究,课堂小结,理解性默写,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