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创设,导入课题,师生合作,探究新知,反馈质疑,学有所得,课末小结,融会贯通,教海拾遗,反思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第12~13页例6、例7及相应的“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6通过介绍一小滴血液含有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说明生活中有些情况用准确数据来描述比较繁琐,有时为了读、写方便,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例7利用手机APP上的走路步数的知识,教学如何利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的数求近似数及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教学目标
1.掌握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改写,体会用“万”作单位计数的简捷性。
2.知道近似数的含义,理解“四舍五入”法,会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并会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在认识和应用大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比较的思维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及概括的能力和符号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
教法与学法
1.教学时,可采用调查法和直观描述法,让学生在调查和直观描述中了解近似数的用处,体会到近似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观察、比较、归纳这些活动,概括并体会本课两个知识点的特点。
承前启后链
延学:亿以上数的改写。
如:200000000=2亿。
复习:万以内数的改写。
如:20000=2万。
学习:亿以内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如:3450000=
345万,3456057≈346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直观感知法:
多媒体播放科教片《人体奥秘之细胞的暗战》片段,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投影出示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图片,介绍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液;红细胞:能输送氧气。一小滴血液含有:红细胞:25000000个,白细胞:30000个。 让学生把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个数读出来。 按照四位分级的方法把上面的两个数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2500┆0000,3┆0000 。让学生读出这两个数:二千五百万、三万。 读了这些数以后,你发现了什么?
【品析:利用科教视频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具体情境中,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体会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游戏引入:
师生同台竞技,随机从课前准备的卡片上找出一张,一人读,另一人写。卡片上是事先写好的整万的数字。每次都是一名学生读,另一名学生和老师同时写。共同比赛五场以上,通常都是教师写得又快又好。比赛结束,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老师的写法和学生的写法哪里不同?你发现以上各个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会发现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老师简单介绍:这些整万的数后面都有很多的零,写起来很费力,也容易出错。其实这些整万的数还有更为简洁的写法,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找出这种简单的写法。
【品析:从一些整万数引入,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特点,为接下来的“整万数”的改写做好知识铺垫。】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出示例6:红细胞:25000000个 白细胞:30000个
2.小组合作,出示探究要求:先把这两个数分级,再把这两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汇报交流,老师板书,再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
学生小组讨论:怎样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有时为了读写方便,我们会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只需要去掉万位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
思考:为什么可以把个级的“0”去掉,换成“万”字呢?
讨论,小结:
个级数位上的数全是0,去掉后加上“万”字,数的大小不变。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引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但有时有些数不需要知道准确数是多少,如在整个世界杯赛事举行期间,共有大约150万人通过航空电子系统在飞机上收看球赛。这时就需要近似数。怎么求近似数呢?接下来我们将要研究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课件出示例7情境图,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提示:这说明要省略这两个数万位后面的尾数,还要把它们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想一想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怎么求它的近似数。分小组讨论,然后试做。小组汇报结果:
182068≈18万 218309≈22万
说说自己的想法,老师用图例说明182068更接近18万,218309更接近22万。
【品析:求近似数,学生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已有一些粗浅地认识,因此,这里放手让学生说出这两个数的近似数,然后引导学生在数线图中找到这两个数,并通过观察进行验证,以培养学生的数感。】
提问:想一想,182068为什么约是180000,而218309约是220000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讲解“四舍五入”法。
思考、讨论:是“舍”还是“入”,哪一位上的数起了关键作用?用什么号连接?为什么?
小结: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等于或大于5就“入”。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作“四舍五入”法。因为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不是准确数,所以要用约等号“≈”连接。
【品析: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难点,因此结合数线图,将“四舍”和“五入”对比进行教学,便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看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及“舍”或“入”的原因。通过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时候“舍”,什么时候“入”,进而用自己的话归纳概括出“四舍五入”的含义。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概括能力。】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讨论交流,引导归纳
相同点:都是计数单位发生变化(从以“一”作单位变成以“万”作单位)
不同点:整万数的改写,改写前后数的大小不变,用等号连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值),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用约等号连接。
【品析:在最后引导学生找出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的区别和联系,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知识不会混淆,而且对各自的方法会记忆深刻而不会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以及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小结后教师做概括性的总结和评价。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让学生感受到整万的数在生活中运用不便的基础上,提出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能使读写方便的问题,进而引入将一个不是整万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因此,我先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通过预习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掌握新知,自己总结方法,自己掌握怎样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使学生在自己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尝试成功,体验学习的快乐。整节课下来,课堂氛围轻松,教学效果佳。
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而是要相信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在自信中求知,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使直观感受到的经验得以提升,进入学习数学化的过程。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创设,导入课题,师生合作,探究新知,反馈质疑,学有所得,课末小结,融会贯通,教海拾遗,反思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亿以上数的认识精品教案及反思,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