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测试)-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测试)-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第1页
    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测试)-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第2页
    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测试)-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测试)-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9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测试)-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原创题】下图中四季的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缤纷D.冬天雪花飘飘
    【答案】B
    【解析】
    A.春天柳絮飞扬,柳絮的颗粒很大,不是分子级别的,故A错误;
    B.荷花飘香,是气味分子不断运动,故B正确;
    C.落英的颗粒也很大,不属于分子级别,故C错误;
    D.雪花的颗粒比较大,不是分子级别,故D错误;故选B。
    2、【原创题】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氢氧化钾B.铝C.金刚石D.甲烷
    【答案】D
    【解析】
    分子、原子或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金属和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一般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A、氢氧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D、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
    3、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黄金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分子在不断运动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人要实,火要虚” ——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答案】C
    【解析】A、“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高温下,也与氧气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不符合题意;
    C、冰是固态的水,冰和水均是由水分子构成,化学性质相同,但是物质状态不同,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符合题意;
    D、“人要实,火要虚”,是指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可燃物燃烧的更旺,不符合题意。故选C。
    4、【原创题】“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下列有关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原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B.一个钠原子变成钠离子失去1个电子
    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D.钠呈+1价与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关
    【答案】C
    【解析】A、钠原子核外共3层电子,第一层2个电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1个电子。A 正确。
    B、一个钠原子变成钠离子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变成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B正确。
    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所以C错。
    D、钠原子的最外层1个电子,形成化合物时,易失去1个电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化合价为+1价。所以钠呈+1价与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关。D正确。故选C。
    5、【原创题】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下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钛原子的电子数为22B.钛为非金属元素
    C.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D.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答案】A
    【解析】
    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钛原子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均为22,符合题意;
    B、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钛元素名称偏旁为金字旁,故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钛原子中子数为48-22=26,不符合题意;
    D、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而不是“g”,不符合题意。故选A。
    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都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常温下酸雨的pH③,符合题意;
    B、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不符合题意;
    C、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不符合题意;
    D、①→②,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美国科学家用某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C60制成了“纳米车”(如图所示),每辆“纳米车”是由一个有机分子和4个C60分子构成。“纳米车”可以用来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用肉眼可以清晰地看到“纳米车”的运动
    B.一个C60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
    C.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纳米车”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答案】B
    【解析】A、分子原子体积很小,科学家用某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C60制成了“纳米车”,用肉眼不可以清晰地看到,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C60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正确;
    C、C60中只有一种元素,是一种单质,错误;
    D、分子原子是不断运动的,“纳米车”不需要人为外力作用下就能运动,错误。故选B。
    13、【原创题】化学上可用符号“eq \\al(Z,A)M”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M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eq \\al(b,a)Xeq \\al(n+,)和eq \\al(d,c)Xeq \\al(m-,)的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a=d-cB. a-n=c+m
    C. a+n=c-mD. b-n=d+m
    【答案】B
    【解析】
    原子得到或者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由题干信息可知两种离子的核对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X、Y的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eq \\al(b,a)Xeq \\al(n+,)中所含核外电子数为a-n,eq \\al(d,c)Xeq \\al(m-,)中所含核外电子数为c+m,得出a-n=c+m,对比选项,故选B。
    14、电子总数相等的粒子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粒子中,不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
    A. CH4和NH3B. Ca2+与Cl﹣C. CO2与HClD. OH﹣与NH2﹣
    【答案】C
    【解析】A、CH4和NH3,质子数都是10个电子数也是10个,是等电子体,不符合题意;
    B、Ca2+与Cl-,质子数分别是20、17,电子数分别是20-2=18、17+1=18,是等电子体,不符合题意;
    C、CO2与HCl,质子数分别是6+8×2=22,1+17=18,电子数分别为:22、18,不属于等电子体,符合题意;
    D、OH-与NH2-,质子数分别是8+1=9、7+1×2=9,电子数分别为9+1=10、9+1=10,是等电子体,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晶体有规则几何外形,但有些晶体存在“缺陷”,从而引起含有的离子数量比发生变化,但整体仍呈电中性。如某种氧化镍(NiO)晶体中存在:1个Ni2+空缺,另有2个Ni2+被Ni3+取代,其组成可表示为Ni0.97O,则其中Ni3+和Ni2+的离子数比为( )
    A. 3:2B. 2:3C. 6:91D. 91:6
    【答案】C
    【解析】根据氧化镍其组成可表示为Ni0.97O,氧化镍样品组成中个数比97:100,氧离子所带的负电荷为2×100=200,设晶体中Ni3+的个数为x,Ni2+的个数为y,则有x+y=97,x+2y=2×100。解得x=6,y=91,所以x:y=6:91,答案为:C。
    二、填空题(本题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9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溴属于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乙中_________(填字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③溴元素与图乙中A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④若图乙中C表示离子,则x的值是_________。
    (2)现有A、B、C、D四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以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C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
    ①物质A是_________。
    ②若固体D可用做干燥剂,其不能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_。(填字母)
    a 二氧化硫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氨气
    ③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④写出一种能分别与 A、B、C、D 发生反应的物质_________。
    【答案】(1)①79.90 非金属 ②B ③KBr ④8
    (2)①CaO或氧化钙 ②ac ③Ca(OH)2+Na2CO3=2NaOH+CaCO3↓等 ④稀盐酸或稀硫酸等
    【解析】
    (1)①在元素周期中每一个方格中最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90,溴属于非金属元素;
    ②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故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与溴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与之相同,即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也应为7,故填B;
    ③A元素的质子数为19,是钾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溴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而显-1价,所以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Br;
    ④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最外层一般达到了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x=8;
    (2)C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则C是CaCO3,B是一种碱,并且B能生成C,B中阳离子化合价是+2,故B是Ca(OH)2,A是氧化物且能生成B,故A是氧化钙,D是一种碱,D中阳离子化合价是+1,故D为NaOH或KOH等;
    ①物质A是氧化钙;
    ②D是一种碱,其不能干燥酸性气体,ac是酸性气体,不能用碱干燥,故选ac;
    ③B是Ca(OH)2,C是CaCO3,故B →C的另一个反应物中含有CO32-,方程式为:Ca(OH)2+Na2CO3=2NaOH+CaCO3↓;
    ④BD是碱,C是碳酸盐,A是氧化物,故稀盐酸或稀硫酸等都可以与这四个物质反应。
    17、【新考法】与离子反应相结合
    (6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
    (1)已知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氯原子的核电荷数 x=______。
    ②氟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③氟原子和氯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
    (2)金属铁和 CuSO4溶液反应的示意图如图 1 所示。该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微观粒子是______。
    (3)某同学构建了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如图 2 所示。
    ①写出物质 X 的化学式:______。
    ②写出由物质 Y 转化为 Fe2(SO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
    (1)①17 ②F- ③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2)Fe和Cu2+(或铁原子、铜离子)
    (3)①FeO ②2Fe(OH)3+3H2SO4=Fe2(SO4)3+6H2O
    【解析】
    (1)①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核外有2+8+7=17个电子,由于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所以氯原子的核电荷数 x=17。②氟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氟离子,其离子符号为F-。③氟原子和氯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2)金属铁和 CuSO4 溶液反应的示意图如图 1 所示。反应后消失的粒子是参加反应的粒子,则该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微观粒子是Fe和Cu2+(或铁原子、铜离子)。
    (3)①物质 X 是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所以其化学式为FeO。
    ②物质 Y是碱,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所以物质 Y是Fe(OH)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物质 Y 转化为Fe2(SO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OH)3+3H2SO4=Fe2(SO4)3+6H2O。
    18、【新考法】与创新实验相结合
    (5分)如图为探究微粒性质的实验装置,操作过程如下:
    (1)连接好装置。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注入空气,若观察到_________(填现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再关闭止水夹,拔下注射器。
    (2)用注射器抽取30mL浓氨水,重新接入该装置。_________(填操作),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浓氨水通过导管挤入装置下端两侧玻璃管内,此时观察到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慢慢变红,该现象主要说明:氨水的性质是__________,微粒的性质是_________。
    (3)马上将装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时浸人装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发现________(选填“左侧”或“右侧”)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变红的速率加快,说明温度对微粒的运动速率产生了影响。
    【答案】
    (1)两侧气球变大,且一段时间内不缩小
    (2)打开止水夹 易挥发、碱性 不停运动
    (3)左侧
    【解析】
    (1)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注入空气,装置内气压变大,如装置气密性良好,两侧气球变大,且一段时间内不缩小。
    (2)打开止水夹才能将氨水注入装置内,故填打开止水夹。
    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慢慢变红是因为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不停运动,遇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该现象主要说明:氨水的性质是易挥发、碱性,微粒的性质是不停运动。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所以左侧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变红的速率加快。

    相关试卷

    专题07 常见的酸和碱(测试)-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07 常见的酸和碱(测试)-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06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2, 1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 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06 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