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广东省东莞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广东省东莞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选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 核电池寿命长,经常应用在航天领域。某核电池其能量来自钚发生衰变,反应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衰变为β衰变
B. X中质子数为2
C. 环境温度升高可以加快钚核的衰变
D. 若一次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则该过程放出的核能为
【答案】B
【解析】AB.由核反应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为,质子数为2,该衰变为α衰变,故A错误,B正确;
C.半衰期不受温度压强影响,故C错误;
D.若一次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则该过程放出的核能应为,故D错误。
故选B。
2. 人体的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双分子层之间存在电压(医学上称为膜电位),使得只有带特定电荷的粒子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如图初速度为零的正一价钠离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细胞膜外A点运动到细胞膜内B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B. 钠离子的电势能增大
C. 若膜内的电场可看作匀强电场,钠离子的加速度变大
D. 若膜电位上升但细胞膜厚度不变,钠离子进入细胞内的速度不变
【答案】A
【解析】A.初速度为零的正一价钠离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图中的A点运动到B点,则电场线由A到B,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所以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故A正确;
B.钠离子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B错误;
C.若膜内的电场可看作匀强电场,故电场强度不变,电场力不变,故加速度不变,故C错误;
D.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则膜电位上升时,钠离子进入细胞内的速度增大,故D正确。
故选A
3. 在匀强磁场中有一电阻忽略不计的矩形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正弦交流电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甲所示,把该交流电输入到图乙中理想变压器的A、B两端。已知R,为热敏电阻(其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R为定值电阻,图中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变压器A、B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 = 100sin50πt(V)
B. 图甲中t = 2 × 10−2s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C. Rt处温度升高后,电压表V1与V2示数的比值不变
D. Rt处温度升高后,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
【答案】B
【解析】A.根据图甲可知,Em = 100V,T = 0.02s,则
故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 = 100sin100πt(V),故A错误;
B.图甲中t = 2 × 10−2s时,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故B正确;
C.理想变压器匝数不变,输入电压不变,则电压表V1示数不变,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不变,Rt处温度升高时,Rt的阻值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副线圈回路中的电流I2增大,电压表V2测量Rt两端的电压,根据串并联电路规律及欧姆定律有
Ut = U2−I2R
则电压表V2示数减小,电压表V1示数与V2示数的比值变大,故C错误;
D.理想变压器匝数不变,输入电压不变,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不变,Rt处温度升高时,Rt的阻值变小,变压器的输出功率
输出功率变大,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故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4. 水晶球是用天然水晶加工而成的一种透明的球型物品。如图甲所示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透明水晶球,半径为a,过球心的截面如图乙所示,PQ为直径,一单色细光束从P点射入球内,折射光线与PQ夹角为37℃,出射光线与PQ平行。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sin37° = 0.6,cs37° = 0.8,则( )
A. 光束在P点的入射角为53°B. “水晶球”的折射率为1.6
C. 光在“水晶球”中的传播速度为D. 光在“水晶球”中的传播时间为
【答案】B
【解析】B.根据题意作出光路图如图
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射出时的折射角r为2θ,折射率
故B正确;
A.由图
β = r = 2θ = 74°
故A错误;
C.光在“水晶球”中的传播速度为
故C错误;
D.光在“水晶球”中传播的距离
时间
带入数据有
故D错误。
故选B。
5. 2023年,我国“双曲线二号”火箭完成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意味着运载火箭的可重复使用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试验过程中,火箭持续向下喷射燃气获得竖直向上的推力,若地面测控系统测出火箭竖直起降全过程的图像如图所示,火箭在时刻离开地面,在时刻落回起点。不计空气阻力及火箭质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时刻,火箭上升到最高位置
B. 在时间内,火箭受到的推力先增大后逐渐减小为零
C. 在时间内,火箭动能的减少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D. 在时间内,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C
【解析】A.时间内速度始终为正,说明火箭一直在向上运动,时间内火箭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时间内速度始终为负,说明火箭一直在向下运动,故时刻上升到最高点,故A错误;
B.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时间内,火箭加速度先增大后逐渐减小为零,则火箭受到的推力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在时刻,火箭受到的推力等于其重力,故B错误;
C.在时间内,根据动能定理,火箭受到的推力做功与其重力做功之和等于动能的变化量,所以火箭动能的减少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故C正确;
D.在时间内,火箭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6. 如图所示,图甲为一简谐横波在t=0.2s时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3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 当这列波遇到尺寸超过8m的障碍物时不能发生衍射现象
C. t=0.2s到t=0.3s,P点通过的路程为20cm
D. t=0.35s时,P点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同
【答案】D
【解析】A.由乙图可知,周期为0.4s,0.2s时,Q质点向下振动,根据同侧法可得,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故A错误;
B.由甲图可知这列波的波长为8m,所以,遇到尺寸超过8m的障碍物时能发生衍射现象,但不明显,故B错误;
C.在甲图中,由P质点的坐标,可知P质点偏离平衡位置个周期,0.3s时是在此图的基础上再振动周期,因为要向下运动跨越平衡位置,所以P质点通过的路程大于20cm,故C错误;
D.该波的波速为
从t=0.20s到t=0.35s,波传播的距离为
则根据波形平移法知,0.35s时P质点到达最低点,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7. 图甲为挂在架子上的双层晾衣篮。上、下篮子完全相同且保持水平,每个篮子由两个质地均匀的圆形钢圈穿进网布构成,两篮通过四根等长的轻绳与钢圈的四等分点相连,上篮钢圈用另外四根等长轻绳系在挂钩上。晾衣篮的有关尺寸如图乙所示,则图甲中上、下各一根绳中的张力大小之比为( )
A. 1:1B. 2:1C. 5:2D. 5:4
【答案】C
【解析】设一个篮子的质量为,连接下篮的绳子的拉力为,对下篮,根据平衡条件得
解得
设连接上篮绳子的拉力为,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对两个篮整体由平衡条件得
根据几何关系得
联立解得
则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选全得3分,有选错得0分)
8. 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实现了我国首次飞船径向对接,从发射到对接成功仅历时6.5小时,对接前两者稳定运行的圆周轨道如图所示,则两者稳定运行时( )
A. 天和核心舱运行周期更小
B. 天和核心舱加速度更小
C. 天和核心舱运行线速度更小
D. 神州十三号需在原轨道减速才能完成对接
【答案】BC
【解析】A.根据
可得
天和核心舱的轨道半径更大,则运行周期更大,故A错误;
B.根据
可得
天和核心舱的轨道半径更大,则加速度更小,故B正确;
C.根据
可知
神州十三号的轨道半径小,则线速度更大,故C正确;
D.变轨需要神州十三号的轨道半径变大,则需要加速做离心运动完成对接,故D错误。
故选BC。
9. 荡秋千是一项古老的休闲体育运动。如图所示,李明同学某次荡秋千时,O、A两点分别为其运动过程中的最低点和最高点,A到O的过程中,李明的身体姿势保持不变。已知李明和座椅的总质量为m,两根平行的秋千绳长均为L,A点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A位置时,该同学速度为0,处于平衡状态
B. A位置到O位置的过程中,该同学的机械能守恒
C. 在A位置时,每根秋千绳的拉力大小为
D. 在O位置时,每根秋千绳的拉力大小约为
【答案】BCD
【解析】A.在A位置时,该人受到重力和秋千绳的拉力,合力不为零,不是平衡状态,故A错误;
B.A位置到O位置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B正确;
C.在A位置时,已知绳子与竖直方向成θ,有
解得
故C正确;
D.在O位置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从A到O,由动能定理
可知每根秋千绳的拉力大小为
故D正确。
故选BCD。
10. 某科技馆设计了一种磁力减速装置,简化为如题图所示模型。在小车下安装长为L、总电阻为R的正方形单匝线圈,小车和线圈总质量为m。小车从静止开始沿着光滑斜面下滑s后,下边框刚进入匀强磁场时,小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斜面倾角为θ,磁场上下边界的距离为L,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斜面向上,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线圈通过磁场过程中,感应电流方向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方向(俯视)
B. 线框在穿过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C. 线框刚进入磁场上边界时,感应电流的大小为
D. 小车和线圈的总质量为
【答案】AD
【解析】A.线框刚进入磁场上边界时,根据楞次定律可得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从斜面上方俯视线框),穿出磁场时,根据楞次定律可得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故A正确;
BC.设线框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v0,自由下滑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解得
v0=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下边框刚进入匀强磁场时,小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功能关系可得线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故BC错误;
D.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故D正确。
故选AD。
三、实验题(共16分)
11. 学习了力学知识后,小王同学组装了图甲所示的装置,想利用它来测量一些物理量。他做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Ⅰ.将矿泉水瓶P和物块Q,分别与跨过滑轮的轻绳连接,滑轮通过竖直弹簧测力计悬挂,已知滑轮的质量为M;
Ⅱ.将纸带上端粘在Q的下面,下端穿过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往P中装适量水,接通电源,释放P后,P向下运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打出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
Ⅲ.逐渐往P中加适量水,重复实验(P始终向下运动,Q始终未跟滑轮相碰),获得多组实验数据。
(1)在图乙所示的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则Q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Q的加速度a随测力计示数F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k,图线在F轴上的截距为b,不计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Q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_。(以上两空均用字母k、b、M表示)
【答案】(1)1.0 (2)
【解析】(1)[1]根据题意可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而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相等,则根据逐差相等公式
取位移和位移,此为连续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则可得Q的加速度大小为
(2)[2][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Q有
T-mg=ma
对滑轮,由平衡条件
F=2T+Mg
整理得
所以
,
解得Q的质量为
重力加速度为
12. 半导体薄膜压力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其阻值会随压力变化而改变。某实验小组想测量某一薄膜压力传感器在不同压力下的阻值RN,其阻值约几十千欧,现有以下器材;
压力传感器;
电源:电动势6V,内阻不计;
电流表A,量程250μA,内阻约为;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为;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开关S;
导线若干
(1)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该选以下___________电路图进行测量,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填元器件符号),使用该电路得到的测量值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真实值;
A. B.
C. D.
(2)通过多次实验测得其阻值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该学习小组利用该压力传感器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自动分拣装置,可以将质量大于0.5kg的物体和小于0.5kg的物体进行分拣,图中为压力传感器,R'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动势为6V(内阻不计)。分拣时质量不同的物体通过传送带运送到托盘上,OB为一个可绕O转动的杠杆,下端有弹簧,当控制电路两端电压2V时,杠杆OB水平,物体水平进入通道1;当控制电路两端电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广东省湛江市某校2023_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解析版),共15页。
这是一份[物理]广东省东莞市某校2023_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半月考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湛江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