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随堂小练(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随堂小练(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随堂小练(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随堂小练(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随堂小练(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当堂检测题
展开A.政权与族权相结合B.郡县制
C.皇权独尊至高无上D.中央集权
2.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
A.贵族生活腐化B.血缘色彩浓厚
C.音乐发展迅速D.社会等级森严
3.秦朝的国家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
A.君权遭到了一定程度弱化
B.政治民主的观念开始萌发
C.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有利于减少专制决策失误
4.秦统一全国后,确立了“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是( )
A.三公九卿制度B.三省六部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D.猛安谋克制度
5.“汉承秦制”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汉朝( )
A.废分封,设郡县B.设立中朝和外朝C.实行三省六部制D.实行行省制度
6.唐朝前期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当时所有以皇帝诏敕形式颁行的政府诏令,既须皇帝画敕,又须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并经政事堂盖印,否则便不具有合法性。由此可知( )
A.皇帝与宰相的权力都受到了限制B.政事堂会议形成了民主政治的雏形
C.朝议制度减少了君主的决策失误D.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决策机构已形成
7.元朝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大都依次为路、府、州、县,但边疆行省则有所不同。如图为云南行省管理层级结构示意图。该图表明元朝的行省制度( )
A.完善了少数民族地区郡县设置B.具有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特点
C.扩大了地方行省的民政事务权D.运用犬牙相入原则以节制边疆
8.秦朝设丞相,唐朝增加宰相人数,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中央集权的加强B.君主专制的强化C.丞相制度的改革D.地方权力的增大
9.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为了巩固统治,历代统治者设计出各种政治制度,尽显治国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失在于制,不在于政……(秦)失在于政,不在于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狗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候王……
——摘编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也加受节度使官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酿成藩镇割据。宋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西周、秦朝和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并指出汉武帝为制“侯王”采取的行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与宋朝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加强对地方财政、军事控制的举措。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所谓西周的宗法制度,就是用‘大宗’和‘小宗’的层层区别把奴隶主贵族联系起来。周王自称为‘天子’,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可知,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西周政治方面的体现,周天子既是天下共主,又是天下大宗,说明西周政治制度具有政权与族权相结合特点,A项正确;郡县制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项;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其特点是皇权独尊至高无上,排除C项;秦朝确立了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D
解析:表格中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使用乐器和乐舞的规模不同反映出西周分封制下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故D项正确。A该项不能明显体现,故排除A;血缘色彩浓厚,只是表现,故排除B;材料不能证明音乐发展迅速,排除C。
3.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秦朝的军国大事先由三公九卿讨论,然后再由皇帝决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减少了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故D正确;秦朝建立君主专制制度,A“弱化”表述错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没有民主观念,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秦朝的中央官制,而不是地方管理制度,所以不会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排除C。
4.答案:C
解析:据材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说明该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C项正确;三公九卿制是中央官制,材料说明的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隋唐时期,才正式形成三省六部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猛安谋克制是金朝的政治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朝“中外朝”制度。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承秦制”表现为既继承又创新,“中朝”属于创新,“外朝”就是原来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故属于继承,综上可知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错误,是秦朝“废分封,设郡县”;C项是隋唐时期实行的制度,与题干“汉朝”不符,排除;D项提及的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故选B。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当时所有以皇帝诏敕形式颁行…合法性”可得出皇权要受到相权的一定制约:根据“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可知政事堂会议商定的事务需要由皇帝批准,相权受到皇权的制约。由此可得出,皇帝和宰相权力都受到了限制,故A项正确;政事堂会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皇权,唐朝的政治制度仍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不是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朝议”是指皇帝临朝听政与朝会日期的制度,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政事堂会议的职权范围仍然在皇权限制之下,并不是决策机构,故D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元朝云南行省的地方设置有别于其他省路、府、州、县的设置方式,采用地方少数民族进行因俗而治,具有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特点,B项正确;A项错在“完善”,排除;材料与“扩大了地方行省的民政事务权”无关,排除C项;“犬牙交错”即不按山川的自然位置,而是有意地使各行政区域的边界犬牙交错,以此防止地方割据,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从分割宰相权力到废除宰相,再到军机处的设立,体现的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不是中央集权的加强,B项正确,A项错误。清朝设立军机处时,宰相制度已被废除,C项错误;材料信息与地方权力无关,D项错误。
9.答案:(1)制度: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
行动:推恩令。
(2)不同:唐朝设置节度使;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
举措: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解析:本题考查从西周到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身份
使用乐器
乐舞的规模
天子
“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
64人
诸侯
“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
48人
卿大夫
“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
32人
士
“特悬”:悬挂的乐器一面排列
16人
设问关键词
材料关键句/所学知识
答案要点
地方行政制度
关键句:“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所学知识:西周与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西周地方行政制度为分封制,秦朝地方行政制度为郡县制,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为郡国并行制
行动
关键句:“不制其侯王”
所学知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推恩令
不同
关键句:“盛唐年间...在边地设节度使……宋朝统治者……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
唐朝:设置节度使
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
举措
关键句:“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所学知识: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北宋在地方财政上,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军事上,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a href="/ls/tb_c400367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时作业</a>,共7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a href="/ls/tb_c400366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后测评</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练习题: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a href="/ls/tb_c400366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练习题</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