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兼爱》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56505/0-172673540437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兼爱》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56505/0-172673540451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兼爱》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56505/0-1726735404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兼爱》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56505/0-172673540458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兼爱》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56505/0-172673540461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兼爱》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56505/0-172673540463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兼爱》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56505/0-172673540466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兼爱》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56505/0-172673540469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7 兼爱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7 兼爱课前预习ppt课件,文件包含专题07对联排序等-备战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练习北京专用教师版pdf、专题07对联排序等-备战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练习北京专用学生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能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通读选文,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 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了解《墨子》的有关知识。体会墨子的思想,辩证分析墨 家文化在当时和现代的意义。学习本课中说理的方法和论证逻辑。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战国之际著名 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墨家 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逻辑学集大成者。墨子出身卑微,是一个熟悉木工技巧的工匠,后来 成为一位博通古代典籍的“士”。在当时“百家争鸣”中,是唯一代表劳动人民利益并为劳动人民呼喊奔波的思想家。墨子生活在文人气息浓厚的鲁国,他也曾“学儒者之业, 受孔子之术”。后来因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 创立了墨家学派,聚徒讲学,与儒家抗衡,在当时影响很 大,世称“儒墨显学”。( 通常是指与现实联系密切、引 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学问)。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 称。
小孔成倒像,现代照相技 文化自信术原理的起源2016、8、161时40分,酒泉发射中心,我国自主 1.哲学成就:①创立墨家学说。 研制的世界上首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②中国逻辑学的奠基者。2.科学成就:“科圣”【小孔成像实验、“墨子号”量子卫星】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圆的定义:“圆,一中同长也。”②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力学、光学、声学等分支。③精通机械制造的大家,曾精心研制出一种能够飞行的木鸢(风筝)3.军事成就:① 《墨子》的军事防御理论与孙子以进攻为主的作战理论形成互补②几乎谙熟了当时各种兵器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术,并有不少创造
墨子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编成了《墨子》一书,该书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 言论两部分组成。该书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 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先秦的 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现存《墨子》— 书,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典型如 《非攻》。语言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之交、社会大变革时期,这时奴隶制度已经开始崩溃,封建制度 正在逐步建立,礼崩乐坏、王权衰败、生灵涂 炭,到处充满着大国攻小国、大家篡小家、强 凌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的不合理现象。 甚至出现下层人民被迫“易子而食”的惨状。社会的动荡给人民带来极大的苦恼。墨子有极 强的忧患意识、入世风骨及救世精神,积极寻 找着救世的药方,他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 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兼爱”、“非 攻 ” 等主张。
①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 身”且不分尊卑贵贱、平等无差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 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国家之间无战事,和平共处。②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 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 罚暴。尚贤是要求君上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③节用节葬 。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 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欲。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④天志明鬼。宜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大特点。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 焉能治之;把 … 作 为 治 : 治 理 ; 自:从; 于 是事:事务 起:发生,兴起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所自起:从哪里兴起 好比、就像 治疗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疗 否定副词,相当于“不”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何尝 这样起,则弗能治。
中 心句: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开门见山)论证方法:1.正反对比论证,论证“知乱之所起”对于治理天下的必
要性和重要性。2.类比论证,以大家熟知的医生治病需要明确病因,来写 圣人治国须知混乱产生的原因。
“ 察 ” 层层深入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 爱,不爱父,故亏 父而自利;
孝敬 爱自己【实语前置】 使受损失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 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考察,明察
指出天下混乱的根源在于人 们“不相爱”,由“知”到
察乱何自起?同“尝”, 尝试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即使主谓 慈爱取独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使儿子受损失而使自己得利
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这是为什么呢?
因是人们《号人自利? 不
层层推进,得出结论:何为
按照亲疏关系,反复论证,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即使是 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 家 偷窃以利其室。贼 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使……得利 名词,劫夺财物的人 动词,伤害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互相侵犯 卿大夫 诸侯的封地的封地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 物,具 此而已矣。纷乱之事 全都在这里,具:完全、齐全
臣子之不孝君父子自爱,不爱父弟自爱,不爱兄臣自爱,不爱君父自爱,不爱子兄自爱,不爱弟君自爱,不爱臣盗爱其室,不爱异室 贼爱其身,不爱人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 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
思考探究(第二段)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本段中有哪些“乱”?“乱”之因?
●· · · · · · · · ·
窃货日盗一一《荀子.修身》害良为贼一一《荀子.修身》盗 :1.偷窃;2.偷东西的人;3.谗佞小人贼 :1.害,祸害,害人的人;2.杀,暗杀,杀人的人, 作乱等危害国家的人;3.强盗。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看待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假使 互相关爱 像 还弟弟和儿子若其身,恶丽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 怎么实行 恶:相当于“何”“怎么施不慈?故不孝不慈盲。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亡:同“无”,没有视人身若其身,谁贼? 故 盗 贼有亡。动词,伤害 同 (又》
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 亡。亡 :同 “ 天 ”,没有若 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假使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形容词,治理得好,安定太平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互相扰乱 相互攻伐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
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中心论点:若使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 √ 论证方法:若使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
铺排正面论证反问第二段反面论证
10个“若”4个“犹有” 3个“谁”
鼓励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 恶wū得不禁恶wù而劝爱?怎么 动词,憎恨,讨厌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 相 恶wù 则乱。则:就 互相 动词,憎恨,讨厌劝:鼓励故子墨子曰不可 以不劝爱 人 者 ,此 也。墨子的弟子对墨子的尊称 就是这个道理
本文认为“乱”起于人们的“不相爱”,人们损人害人以求自爱自利。墨子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从而实现“天下治”的政治蓝 图。
结论为: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即统治者要鼓励人与人相亲相爱。
[君臣、父子、兄弟互相损害 盗贼侵夺财物,杀伤性命L(1)大夫、诸侯之间相乱、相攻爱人若爱其身视人之室若其室(2 ) 视人家国若其家国
导图引路,理清文脉《兼爱》围绕“兼相爱”的观点,分析了兼爱对治理天下的重要性,提出了 践行兼爱之道的具体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补写下面的结构导图。
分析问题:乱“皆起不相爱解决问题:践 行兼爱之道
提出问题:圣人治天下,“必知乱之所自起”
得出结论:(3)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1.有人说,墨子的《兼爱》语言不简洁,有絮叨之感。你怎样看待墨子语言 的絮叨?2. “兼爱”的思想可谓是墨子为当时的乱世开出的药方,它在当时的社会可 能实现吗?3.儒墨两家一度被认为是先秦时期两大“显学”,试比较:墨子的“兼爱” 和孔孟的“仁爱”有何异同。
仁:会意字,从人,从二。《说文解字》:仁,亲也。亲者,密至也。 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说文 · 秆部》:“兼,并也。兼持二禾。” “兼收并蓄”、“兼容并包”。
1.有人说,墨子的《兼爱》语言不简洁,有絮叨之感。你怎样看待墨子语 言的絮叨?钱振锽在《名山小言》中说:“文章有为我与兼爱之不同。为我者只 取我自家明白,虽无第二人解,亦何伤哉,老子古简,庄生诡诞,皆是 也。兼爱者必使我一人之心共喻于天下,语不尽不止,孟子详明,墨子 重复,是也。”《墨子》 一文质朴充实,直言不讳,不重文采,不加修 饰,通俗易懂,有一说一,重在以理服人。总是把一种观念、一种逻辑贯 穿到底,绝不旁生枝节。不但用语浅显,还唯恐说不清,往往正面说一 遍,反面又说一遍;一个观点总结过了,下一段落还要再总结。这种文风与墨家的思想主张和受众群体有关。墨家主张人人平等相 爱,反对侵略战争;强调节俭,反对铺张浪费;注重道德实践,反对纸上谈 兵。从这些思想倾向和历史记载的“巨子”事迹来看,墨家代表的是社 会中下层人民的政治诉求,他们“传道”的对象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 种文风既契合他们的功利实用主义思想,也利于作者期待的读者群体接 受 。
2.“兼爱”的思想可谓是墨子为当时的乱世开出的药方,它在当时的社会可能实现吗?不可能实现。一是时代特征。当时墨子所处的时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奴隶 制度迅速瓦解,残酷的战争屡见不鲜,统一是必然的趋势。各国国君都希望通过战 争兼并其他国家,使自身强大从而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墨子“兼爱”的思想在那 个战火纷飞、利益重组的时代是不合时宜且没有立足之地的。二是阶级局限。墨子提出“兼爱”的思想时,是站在当时社会弱势群体的角度, 客观地反映了身处贫困与战乱的人们的愿望。但是,这种“兼爱”的思想在等级社 会中是难以施行的,墨子的“兼爱”思想超越了阶级局限,他希望各国的国君通过 实施“兼爱”的主张来减少战争,爱别人的国家,爱他国的国民。墨子试图调和统 治阶级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他希望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维护各方的利益,但 是 ,这只是墨子的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而且,此时所出现的社会动乱并不是墨 子简单理解的由各方不兼爱,“交相恶”引起的,其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因此,墨子这种“兼爱”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是不可能实现 的 。
>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兼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 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 亡。(《兼爱》)>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梁惠王上》) >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 ·尽心上》)
比较分析墨家“兼爱”与儒家“仁爱”的异同点
【相同之处】1.内涵一致二者都显出了爱的普遍性。孔子的“泛爱众”、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 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天下之人皆相爱”“爱人者此为博焉”等都体现了爱的普遍性、广泛性。2.社会背景和基本目标相同都产生于春秋战国的社会动乱时期,都怀着安邦定国、终止混乱纷争的理想。儒家“仁爱”所追求“天下归仁”的理想境界,墨子“兼爱”倡导“天下治”的盛世局面,都体现出一种“大同社会”的理想。
3.墨子的“兼爱”和孔孟的“仁爱”有何异同?
3.墨子的“兼爱”和孔孟的“仁爱”有何异同?【相同之处】3.均注重个人内在修养“仁爱”与“兼爱”都把个人内在修养放在重要的地位,借此来是实现各自“爱” 的理想。孔子主张要“吾日三省吾身”“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孟子主张人要养成浩 然之气,“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 也 。 ”墨子说“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 行修矣。谮慝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 心,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君子要察明身边人的善行并予以借鉴,看到 品行差的人要反省自己,以此修正自己的不足,即使有恶人影响,也不会起 作用。君子如果想要有所作为,要先修身。
墨子的“兼爱”和孔孟的“仁爱”有何异同?【不同之处】1.爱的基础① 兼爱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 站在功利的角度。墨子强调的“利”,不是维护一己私利,更强调“利他”和 “公利"的思想。人与人相互帮助,恰如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与人方便,与 己方便”“互利互惠”等② 仁爱是建立在血缘的基础上的儒家的爱,爱是以自己为中心,从天性中的情感出发,强调推己及人。 “仁”首先见之于“亲亲”,爱始于血缘,先爱自己的父母兄弟,才能去爱众 生一切,才能“泛爱众”(双亲—民众—万物)(推己及人—差序格局)
【不同之处】2.爱的关系① 兼爱一定是双向交互的。墨子的兼爱思想站在功利的角度,提出对等互报的原则“兼相爱,交相利”。② 仁爱则不一定,也可以是单向不求回报的。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主张尽心,不言回报,只求尽职尽责,不问自己的权利。3.爱的含量① 兼爱是无差等的,均衡的“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无差等的爱冲破等级的枷锁,冲破血缘的坚冰,爱人 如己,尤其去爱那些最可怜、最卑下、最被社会践踏的人。② 仁爱是有差等的,不均衡的。儒家将“仁爱”分为三个等级“亲亲”“仁民”爱物”,有先后次序和轻重之分。
墨子“兼爱”思想对当今社会有何意义?斯人已逝,思想和精神永存。心存兼爱,我们的生命弹出一支支悦耳 动听的妙曲;心存兼爱,我们的生命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兼相爱,交相利,奏响生命的最美和弦。墨子像
兼相爱 怎么做?“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兼爱”思想的现实价值1.“兼爱”思想对社会具有教化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 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人,人们确实是富裕了,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日渐淡化。我们应该加强社会道德建设, 从墨子那里批判地吸收“兼爱”的伦理恩想,弘扬互相友爱的传统美德,让“兼爱”大放
2 . 其次,“ 兼爱”思想是保障社会和谐有序的法宝。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要素。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人要在社会中营造出适宜栖居的环境,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 秉持“兼爱”的精神,有助手人们友好亲善、互帮互助、以诚 相待,实现人与人之同的和睦相処。唯有做到兼爱,人与人之 问才能平等和谐地相处。平等待人,与他人和睦相处,这是通 往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3.再次,“兼爱”思想有助于处理国家之间的问题。国家之间难 免会有文化的碰撞甚至冲突,“兼爱”思想中体现的相互融合、 兼容并蓄的积极态度,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的文化:差异问题。4 . 最后,“兼爱”思想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兼 爱 ” 思 想倡导的不仅是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之间的相爱互利,而且 包括人与自然的相爱互利。在处理自然环境的问题时,我们同样 应该运用“兼爱“思想,去爱护大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与大自 然和谐共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7 兼爱示范课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文本研读,1知人论世,整体感知,拓展延伸,字词梳理,文意疏通,“兼爱”不可能实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7 兼爱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作者简介,题目解说,写作背景,课文探究,深入探究,内容小结,通假字,故不孝不慈亡,当察乱何自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7 兼爱获奖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题解读》,主要思想,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