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1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2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3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4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5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6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7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8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近作品,初读感知,精读品味,领悟诗情,渡荆门送别,渡乘舟远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这首诗的背景,把握借景抒情表现手法及诗中的修辞手法。
    2、感悟诗人奋发进取的精神及作者思念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代表诗作《行路难》《望庐山瀑布》《蜀道难》《将进酒》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李白25岁时出属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诗人青少年时期在蜀中度过的,他把属地当做自己的故乡,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别故乡漫游全国,从三峡出属,面对江汉平原,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借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
    诗仙李白:浪漫洒脱的一生
    开元十二年(724),李白离开故乡,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一带)。次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定居安陆美满幸福26—39岁
    供奉翰林名满长安41—43岁
    天宝元年(742),唐玄宗召李白入京,令他供奉翰林。李白以国士自诩,渴望施展政治抱负,但唐玄宗仅以文士待之,让他写诗作乐。不到两年他就被“赐金放还”。
    站队永王入狱流放56—58岁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南奔避难。至德二载(757),李白因参与永王之乱,被判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乾元二年(759),朝廷大赦,李白重获自由。
    矢志平乱壮志未酬59—60岁
    上元二年(761),60岁的李白由当涂北上,请缨杀敌,但行至金陵,因病折返,投奔当涂县令李阳冰。宝应元年(762),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诗文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后去世。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荆门:山名,湖北宜都,长江的南岸。荆门以西是三峡地区,是属地,地势险要,有楚蜀咽喉之称。
    送别:为将离别的人送行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译:我乘舟远渡荆门关以外,要去往楚国漫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译:群山随着荒野的出现渐渐逝尽,长江仿佛流入辽远无际的原野。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江上云霞美丽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译: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多变的云层构造出海市蜃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我依然喜爱这来自故乡的水,不远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首联点题,交代远渡的地点和事由。
    “送别”表面指故乡水送别自己,实际指的是自己作别故乡。
    “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
    颔联营造出雄浑开阔的意境,传达出诗人闯荡世界的喜悦与豪情。
    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原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的情形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承】写景景物变化(化静为动)
    一个“入”字,写出了江水流入辽远无际的荒原的开阔境界。
    【转】写景江上美景(比喻、对偶)
    颈联描摹江上的美景,展现出诗人喜悦开朗的心境。
    诗人在此展开想象,将水中的月影比作明镜,用海市蜃楼形容云霞之美,想象大胆奇特。
    【合】抒情思乡惜别(拟人)
    “送”字表达巧妙,本来是“我”依恋故乡水,却变换角度说是故乡水恋恋不舍地“送”“我”,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尾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送”赋予故乡水以人的情态,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思乡之叹。
    展现喜悦心境抒发思乡之情
    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诗人初出荆门时的喜悦和对家乡恋恋不舍之情。展示了诗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志向和蓬勃朝气的形象。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送别——尾联:思乡、惜别
    本文描绘了荆门一带壮阔、奇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和依依不舍之情。
    抒情:表达思乡之情,抒发远大志向、奋发进取的精神
    (十堰中考)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两幅画面,请任选一幅进行赏析。
    可从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
    结合语句体会诗人情感。
    [参考答案] [示例一]选择“水中映月图”。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出江水的澄澈明净,抒发诗人出游的欣喜之情。 [示例二]选择“天边云霞图”。以静观的视角,描写黄昏时江上云霞的变幻多姿,令人陶醉。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名句。
    (1)(南充中考)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意境相似。(2)一轮明月,照亮了夜空,也启迪了诗人。李白泛舟江上,欣喜地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的奇幻一幕。
    (3)(恩施州中考)李白出蜀入楚,写下了《渡荆门送别》,诗中由描写美景转入抒发思乡之叹,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不写自己思念家乡,而写家乡之水对自己恋恋不舍,遥遥相送。
    2.(湘潭中考)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诗人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到湖北、湖南一带游览。诗中“随”字描绘出山脉的走向与趋势,富有流动感和空间感,仿佛一幅图画在你面前徐徐展开。“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了对偶、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月夜江水的平静美丽和云霞的变幻多姿。尾联借写故乡水不远万里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以及思念之情。
    【解析】“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了比喻、对偶的手法,没有用拟人。
    3.(襄阳中考)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中哪个字用得好?试做简要赏析。
    “随”字用得好。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的情形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21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渡荆门送别课文内容ppt课件</a>,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渡荆门送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21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渡荆门送别课堂教学ppt课件</a>,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渡荆门送别,理解诗意,水中映月图,天边云霞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21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使至塞上精品ppt课件</a>,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使至塞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