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2025届高考部编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含答案)
展开1.[2024江西名校摸底]汉初,贾谊认为只要不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与游食之民没有什么区别,都在助长“淫侈之俗”;晁错认为一旦百姓离乡从商,就会像“鸟兽”一样难以禁止,对统治者构成威胁。这些主张( )
A.汲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B.着眼于西汉经济的恢复
C.总结了七国之乱的教训 D.得益于盐铁官营的经验
2.[2023广东六校联考]汉初文献将汉朝中央政府直接统治区域的人称为“汉民”,将其他诸侯国人称为“吴人”“楚人”“齐人”等。这些不同的称谓( )
A.有利于洞察汉初的国家结构
B.表明王国力量严重威胁中央
C.说明国家统一观念尚未出现
D.揭示汉初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3.[2024河北保定月考]西汉中期以来,普遍采用“二步操作法”,淬火柔化处理铸铁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铁农具的种类大大增多,既有犁、铧,又有用于播种的铁耧足及用于深耕犁沟的大型全铁犁。除农具以外,铁兵器也逐渐代替了铜兵器,生活器皿和杂用器物也多使用铁制品。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西汉( )
A.边疆军事的需要 B.盐铁官营的政策
C.传统农业的转型 D.王国问题的解决
4.[2024山东日照开学考]自春秋战国至西汉前期(汉武帝以前),士人一直为游士,其社会角色游移不定。自汉武帝时始,“游士”逐渐成为“儒士”,到东汉前期,最终演变为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士大夫”。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阶层流动的加速 B.大一统政局已开始形成
C.儒学主流地位的确立 D.选官用人标准发生转变
5.[2024天津月考]王莽颁布“王田令”,要求按照《周礼》的井田制模式,实行“均田”。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作为征收田赋和征发徭役的依据。据此可知,两者旨在( )
A.实行土地国有 B.限制土地兼并
C.减轻农民负担 D.打击豪强地主
6.[2024广东汕头期中]汉初诸侯王墓葬中随葬乐器相当丰富,如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编钟、编磬等共计138件;西汉晚期至东汉,诸侯王墓葬中礼制乐器骤减,仅山东济宁东汉任城孝王墓残存有做工粗糙的陶钮钟3件。这种变化反映了汉代( )
A.诸侯王政治地位的衰落 B.儒家思想逐渐出现危机
C.政府强力抑制奢靡之风 D.社会动荡影响艺术发展
7.[2024湖南岳阳月考]东汉时期,以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为特征的大土地所有制田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闭门自市”的农工商相结合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 )
A.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B.加强了城乡经济联系
C.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D.提高了工商业者地位
8.[2023沈阳质监]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3 000年的历史。《史记》文字精练,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由此可见,《史记》( )
A.具有较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B.堪称纪传体断代史典范
C.真实还原了历史发展的面貌
D.成为儒家经典代表作品
9.[2024江苏质监]《九章算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归纳成246个例题,主要解决土地的丈量与赋税计算,粮食加工与兑换比率,徭役均输的征发摊派,沟洫开挖和土方工程的修筑,纺织与制造业的生产,商品流通与关税等问题。由此可知,《九章算术》( )
A.与我国古代国家治理密切相关
B.在中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C.佐证两汉民众赋役负担较沉重
D.说明古代基层治理水平臻于完善
10.[2023辽宁模拟]《汉书·魏相传》载,魏相升迁为扬州刺史,“考案郡国守相,多所贬退”;《汉书·何武传》载,何武做扬州刺史,二千石官吏有罪,“应时举奏,其余贤与不肖敬之如一,是以郡国各重其守相,州中清平”。这表明汉代刺史的设置( )
A.有助于维护地方吏治清明
B.建立了系统完善监察体系
C.提升了地方政府行政效率
D.实现了地方机构分权制衡
11.[2024福建联考]汉武帝时在全国大规模兴修水利。在长安附近开凿白渠,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在东泰山下引汶水灌溉农田﹔在甘肃境内引黄河水灌田﹔在安徽境内引淮水灌溉。其他新开水渠、陂池也很多,溉田各在数千顷或万顷以上。这反映出当时( )
A.国家经济重心南移 B.江南地区开发加速
C.政府厉行重农抑商 D.国家治理能力增强
12.[2024山东联考]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的西汉海昏侯墓葬,不仅出土了具有典型北方和西北风格的银质车马器山羊纹银当卢,还出土了骆驼造型的编钟架构件鎏金青铜钩,这是长江流域较早出现的骆驼形象的文物。这反映了汉代( )
A.游牧民族的南下较为频繁
B.南方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与骆驼
C.江南地区手工业领先北方
D.陆上丝绸之路对江南地区的影响
13.[2024安徽阶段检测]东汉官吏诈病现象是东汉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诈病期间官吏们拥有一种“病人”身份,在行政程序上他们能够合理地拒绝进入或退出官僚队伍。下表是有记录的东汉“诈病官员”人数统计,表格数据体现了( )
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
B.统治者清除政治的异己势力
C.儒家学者的消极避世
D.黄老之学影响士人价值取向
14.[2024重庆七校开学考,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理念贯穿于中华数千年文明的全过程,经过历朝历代的总结和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先秦时期的“大一统”强调统治权的至高无上,其直接表现为强调政权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从空间上看,“大一统”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形式上主张中央对地方(包括四夷之地)的绝对权威。从时间上看,“大一统”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和谐的“太平世”。“大一统”理念从秦朝到汉朝时期经历了“实践”“成熟”两个主要阶段的演进过程。
——摘编自李龙、刘玄龙《“大一统”理念的法学解读和时代底蕴》
提取材料中关于“大一统”理念演进过程的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的秦朝或者汉朝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版
1.[2024江西名校摸底]汉初,贾谊认为只要不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与游食之民没有什么区别,都在助长“淫侈之俗”;晁错认为一旦百姓离乡从商,就会像“鸟兽”一样难以禁止,对统治者构成威胁。这些主张( B )
A.汲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B.着眼于西汉经济的恢复
C.总结了七国之乱的教训 D.得益于盐铁官营的经验
2.[2023广东六校联考]汉初文献将汉朝中央政府直接统治区域的人称为“汉民”,将其他诸侯国人称为“吴人”“楚人”“齐人”等。这些不同的称谓( A )
A.有利于洞察汉初的国家结构
B.表明王国力量严重威胁中央
C.说明国家统一观念尚未出现
D.揭示汉初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3.[2024河北保定月考]西汉中期以来,普遍采用“二步操作法”,淬火柔化处理铸铁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铁农具的种类大大增多,既有犁、铧,又有用于播种的铁耧足及用于深耕犁沟的大型全铁犁。除农具以外,铁兵器也逐渐代替了铜兵器,生活器皿和杂用器物也多使用铁制品。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西汉( B )
A.边疆军事的需要 B.盐铁官营的政策
C.传统农业的转型 D.王国问题的解决
4.[2024山东日照开学考]自春秋战国至西汉前期(汉武帝以前),士人一直为游士,其社会角色游移不定。自汉武帝时始,“游士”逐渐成为“儒士”,到东汉前期,最终演变为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士大夫”。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C )
A.社会阶层流动的加速 B.大一统政局已开始形成
C.儒学主流地位的确立 D.选官用人标准发生转变
5.[2024天津月考]王莽颁布“王田令”,要求按照《周礼》的井田制模式,实行“均田”。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作为征收田赋和征发徭役的依据。据此可知,两者旨在( B )
A.实行土地国有 B.限制土地兼并
C.减轻农民负担 D.打击豪强地主
6.[2024广东汕头期中]汉初诸侯王墓葬中随葬乐器相当丰富,如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编钟、编磬等共计138件;西汉晚期至东汉,诸侯王墓葬中礼制乐器骤减,仅山东济宁东汉任城孝王墓残存有做工粗糙的陶钮钟3件。这种变化反映了汉代( A )
A.诸侯王政治地位的衰落 B.儒家思想逐渐出现危机
C.政府强力抑制奢靡之风 D.社会动荡影响艺术发展
7.[2024湖南岳阳月考]东汉时期,以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为特征的大土地所有制田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闭门自市”的农工商相结合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 A )
A.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B.加强了城乡经济联系
C.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D.提高了工商业者地位
8.[2023沈阳质监]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3 000年的历史。《史记》文字精练,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由此可见,《史记》( A )
A.具有较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B.堪称纪传体断代史典范
C.真实还原了历史发展的面貌
D.成为儒家经典代表作品
9.[2024江苏质监]《九章算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归纳成246个例题,主要解决土地的丈量与赋税计算,粮食加工与兑换比率,徭役均输的征发摊派,沟洫开挖和土方工程的修筑,纺织与制造业的生产,商品流通与关税等问题。由此可知,《九章算术》( A )
A.与我国古代国家治理密切相关
B.在中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C.佐证两汉民众赋役负担较沉重
D.说明古代基层治理水平臻于完善
10.[2023辽宁模拟]《汉书·魏相传》载,魏相升迁为扬州刺史,“考案郡国守相,多所贬退”;《汉书·何武传》载,何武做扬州刺史,二千石官吏有罪,“应时举奏,其余贤与不肖敬之如一,是以郡国各重其守相,州中清平”。这表明汉代刺史的设置( A )
A.有助于维护地方吏治清明
B.建立了系统完善监察体系
C.提升了地方政府行政效率
D.实现了地方机构分权制衡
11.[2024福建联考]汉武帝时在全国大规模兴修水利。在长安附近开凿白渠,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在东泰山下引汶水灌溉农田﹔在甘肃境内引黄河水灌田﹔在安徽境内引淮水灌溉。其他新开水渠、陂池也很多,溉田各在数千顷或万顷以上。这反映出当时( D )
A.国家经济重心南移 B.江南地区开发加速
C.政府厉行重农抑商 D.国家治理能力增强
12.[2024山东联考]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的西汉海昏侯墓葬,不仅出土了具有典型北方和西北风格的银质车马器山羊纹银当卢,还出土了骆驼造型的编钟架构件鎏金青铜钩,这是长江流域较早出现的骆驼形象的文物。这反映了汉代( D )
A.游牧民族的南下较为频繁
B.南方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与骆驼
C.江南地区手工业领先北方
D.陆上丝绸之路对江南地区的影响
13.[2024安徽阶段检测]东汉官吏诈病现象是东汉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诈病期间官吏们拥有一种“病人”身份,在行政程序上他们能够合理地拒绝进入或退出官僚队伍。下表是有记录的东汉“诈病官员”人数统计,表格数据体现了( A )
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
B.统治者清除政治的异己势力
C.儒家学者的消极避世
D.黄老之学影响士人价值取向
14.[2024重庆七校开学考,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理念贯穿于中华数千年文明的全过程,经过历朝历代的总结和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先秦时期的“大一统”强调统治权的至高无上,其直接表现为强调政权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从空间上看,“大一统”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形式上主张中央对地方(包括四夷之地)的绝对权威。从时间上看,“大一统”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和谐的“太平世”。“大一统”理念从秦朝到汉朝时期经历了“实践”“成熟”两个主要阶段的演进过程。
——摘编自李龙、刘玄龙《“大一统”理念的法学解读和时代底蕴》
提取材料中关于“大一统”理念演进过程的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的秦朝或者汉朝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 示例一 观点:秦朝是“大一统”理念的实践期。(2分)
论证: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了中国, 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一统天下,真正意义上推动了“大一统”理念从理论到整个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实践。秦朝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首创皇帝制度,强调皇权至上,建立三公九卿制的中央政府,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有效管辖。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实现了车同轨。思想文化上,实行书同文,加强思想控制。上述措施都是秦朝对“大一统”理念的实践,有助于巩固大一统的局面。 这些制度和措施符合历史潮流,对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朝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是“大一统”的初步形成期。(10分)
示例二 观点:两汉是“大一统”理念的成熟期。(2分)
论证:两汉国家政权在形式上基本延续了“大一统”的局面。 政治上,汉代的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基本解决王国对中央的威胁。经济上,通过盐铁官营等措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控。在民族关系上,汉代加强对西南、华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设置西域都护,西域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管辖。经过两汉的努力,基本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保护了农耕文明。“大一统”理念成熟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董仲舒将“大一统”思想系统化, 形成一个全面、严密的理论。随着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大一统”的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
由此可见,两汉从国家治理和民族关系上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大一统”理念, 而“大一统”理念的内涵也在汉代得以系统化,所以两汉是“大一统”理念的成熟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影响深远。(10分)
由此可见,两汉从国家治理和民族关系上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大一统”理念, 而“大一统”理念的内涵也在汉代得以系统化,所以两汉是“大一统”理念的成熟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影响深远。(10分)时期
“诈病官员”人数
东汉前期
(光武至和帝)
30
东汉后期
(殇帝至献帝)
91
时期
“诈病官员”人数
东汉前期
(光武至和帝)
30
东汉后期
(殇帝至献帝)
91
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课题训练4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课题训练4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讲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讲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共6页。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讲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讲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西汉的建立,汉初的统治,东汉衰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