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8)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练习(含答案)

    (28)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练习(含答案)第1页
    (28)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练习(含答案)第2页
    (28)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练习(含答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8)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8)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练习(含答案),共7页。
    一、传统农业生产工具的演进、特点及评价
    1.演进:在古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具的材料、形制和使用的动力不断进步,推动耕作方式经历了刀耕、锄耕和型耕三个不同的阶段。
    2.特点
    (1)制作材料:由骨、木、石等直接源于自然的材料到青铜、铁等需要加工的金属材料。
    (2)制作方法:从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
    (3)使用动力: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
    (4)农具种类: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变化.
    3.评价
    (1)传统农业工具是从事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手段,是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传统农业工具不断适应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要求,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提升练】
    1.下表是部分商周时期遗址的发掘情况。据此可知,此时期( )
    A.制陶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B.出现了专业性的区域经济
    C.贵族对平民的剥削很严重D.官营作坊垄断了陶器制造
    2.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较大发展D.铁器分布准确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3.据考古资料可知,西汉中期以后,从整地、播种、中耕、灌溉、收获到谷物的加工贮藏,一整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已经齐备,门类品种相当齐全。据此可知,汉代( )
    A.农业精耕细作获得了工具保证B.政府以官营方式垄断铁器的生产
    C.创新耕作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D.铁器时代的开启使粮食产量提高
    4.下表所示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设置的养牛官职(部分)。这些官职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B.汉族政治制度的熏染
    C.经济重心南移的促进D.南北民族交融的推动
    5.唐代型铧出土地点分布广泛,型铧大体有四种形式:尖锋、三角形、两翼突出、宽大于长;舌刃、铧身修长、后边内凹、长大于宽;尖锋、等腰三角形、铧面平直、銎身体薄;尖锋、三角形、体小、长銎。这反映出唐代( )
    A.铁业官营保证了产品质量B.冶铁业的技艺水平领先世界
    C.铁农具种类多且分工细致D.农业生产体现劳动人民智慧
    6.明代,用牛耕田,南北皆较普遍。但也有许多地方用人力耕具。如嘉靖年间,湖北郧阳一带使用人耕农具,“省力而功倍”,“百姓赖焉”;江南地区,有一种人力耕具,“一人一手之力,足抵两牛”。这主要表明当时( )
    A.重视发挥人力数量优势B.区域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C.传统农耕技术停滞不前D.坚持农业生产的集约化
    7.“何足挂齿”的“齿”原指织机上的定经齿,能挂在齿上的丝,就能被织成锦,后“挂齿”引申为“重要的事物”;“丝丝入扣”之“扣”通“筘”,原是织机上的主要机件,织布时每条丝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后引申为细致之意。这些成语的由来折射出古代中国( )
    A.手工业生产精益求精B.文人精通纺织技术
    C.纺织业生产效率高D.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
    8.2007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 B.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从海外进口的
    C.青瓷和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 D.南宋的青瓷和白瓷全部产于景德镇
    9.某学者将中国古代的某种经济模式概括如下:将有限的土地置于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中,从家庭或家族内部寻找生存的途径,解决自己的衣、食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这种经济模式的运作有赖于( )
    A.宗族义田的赈济活动B.赋税徭役的定期征调
    C.男耕女织的自然分工D.抑商政策的长期推行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出土于河南辉县的战国时期的铁犁铧。
    管子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夷、斤、劚,试诸壤土。”
    ——据《国语·齐语》
    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商朝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等,中国社会历史进入铁器时代。
    ——摘编自白云翔《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朝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摘编自徐勇等《新编中国史话·经济生活卷》
    (1)材料一中三则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的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则?你的理由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在部分商周时期遗址中,考古发现大量陶器碎片,推断存在大型窑场;陶器生产中,已有专门、比较规范的工具。综合而言,可以看出当时的制陶业已有一定规模,A项正确;“出现了专业性的区域经济”说法夸大,不能由材料得出,材料只是说明了部分地区的制陶业发展状况,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贵族、平民的信息,无法体现贵族对平民的剥削,排除C项:商周时期的手工业和商业实行“工商食官”,但不等于没有民营的手工业,排除D项。
    2.答案:D
    解析:从地图信息可以看出,铁器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分布较多,新疆地区也有零散分布,结合所学,生产工具(铁器)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且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是我国古代农业发达的地区,可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水平,故D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开始使用,并将其逐渐推广,因此“战国以前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说法错误,A项错误;在西汉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之前,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联系并不紧密,B项错误;材料中铁器实物只在部分地区的集中分布状况,无法说明冶铁技术的较大发展,C项错误。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一整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已经齐备”“门类品种相当齐全”等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铁农具得到广泛应用,其齐全的种类使农业精耕细作得到保证,故选A项。材料不能体现农具等铁器生产经营的方式,B项排除;铁农具种类齐全不代表耕作技术创新,C项排除;在汉代之前,中国已进入了铁器时代,D项时间错误,排除。
    4.答案:A
    解析:选择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设置了许多养牛官以促进官营养牛业的发展,进而为牛耕技术的推广提供保障。因此,这些官职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牛耕技术的传播。排除B、D:材料主旨与汉族政治制度的熏染无直接联系,也不是南北民族交融的结果。排除C:经济重心的南移与这些官职的出现没有必然联系。
    5.答案:D
    解析:分析材料,①犁铧出土地点分布广泛,即农业生产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②犁铧大体有四种形式,从对四种形式的描述可以看出,分别对应的是不同地形、环境下的农业生产的需要。这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中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生产工具,是劳动人民在劳动实践中智慧结晶的体现,D项正确;据材料不能看出铁业官营,且材料讲述的是犁铧的形式而非质量,“保证了”说法也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比较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无法得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仅仅反映了犁铧这一铁农具的不同形式和地点分布,并没有涉及其他铁农具,无法得出“种类多且分工细致”,排除C项。
    6.答案:D
    解析:据材料“使用人耕农具,‘省力而功倍’”“一人一手之力,足抵两牛”可知,当时农民注重提高耕作效率,体现了集约化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特点,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人力耕具效率更高,并非人力数量优势,排除A项;注重农耕效率,与区域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无关,排除B项;农耕技术停滞不前与材料及史实不符,排除C项。
    7.答案:A
    解析:“定经齿”“筘齿”都是织机上的主要机件,反映了古代中国纺织技术的水平,也折射出手工业生产的精益求精,故选A项;文人不一定精通纺织技术,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意在强调古代中国纺织技术水平高,而非生产效率高,故C项错误;古代中国,私营纺织业、家庭纺织业大量存在,且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
    8.答案:C
    解析:A.中国的制瓷技术开始于商代,排除;B.唐朝时期,我国已经形成南青北白的制瓷体系,错误;C.唐朝时期,我国已经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制瓷体系,正确;D.景德镇在元朝成为瓷都,排除。故选:C。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家庭式劳作。根据材料“从家庭或家族内部寻找生存的途径,解决自己的衣、食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经济模式强调自给自足、家庭经营,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其表现为男耕女织的自然分工,故C项正确。宗族义田的赈济活动得益于宗族对私田的占有,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小农经济稳定性差,赋税徭役的定期征调和抑商政策的实施都只是小农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非其赖以运行的基础,排除B、D两项。
    10.答案:(1)主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最有价值:河南辉县出土的铁犁铧。理由:第一手史料(或实物史料)的史料价值高。
    (2)特点:牛耕技术逐步推广普及;耕犁不断发展,耕作技术不断进步;因地制宜,出现适应不同地区土质特点的耕犁。影响:促进了农业发展;使南北差距逐渐缩小,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的生产工具及劳作方式。第(1)问,第一小问“主题”,根据材料一中的第一则材料为“战国时期的铁犁铧”,第二、三则材料均为铁器的相关史料,故主题应为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根据史学理论的相关知识,最有价值的是河南辉县出土的铁犁铧,理由是第一手史料或实物史料的史料价值高。第(2)问,具体分析如下,
    第二小问“影响”,可从促进了农业发展、使南北差距逐渐缩小从而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等方面总结回答。
    出土地点
    遗址年代
    出土物品
    江西鹰潭
    商早期至西周初期
    大量印纹陶,多为生活用具;在当时可能是大型窑场
    陕西长安张家坡
    西周晚期
    出土大量陶丽残片
    河南郑州
    商晚期
    出土陶压锤、印模等工具;大量的陶器废品,基本为烧造变形或有气泡粘连的陶盆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魏
    北齐
    北周
    驾部
    驾部郎
    驾部尚书
    驾部郎
    驾部尚书驾部郎中
    驾部郎中
    驾部中大夫
    太仆
    太仆卿
    太仆卿
    或置或省
    太仆卿
    太仆卿
    太仆卿
    牧官
    牧官都尉
    牧官都尉
    牧官都尉
    材料二
    特点
    “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
    牛耕技术逐步推广普及
    “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
    耕犁不断发展,耕作技术不断进步
    “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
    因地制宜,出现适应不同地区土质特点的耕犁

    相关试卷

    (38)文化的传承与保护——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38)文化的传承与保护——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练习(含答案),共6页。

    (36)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36)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练习(含答案),共8页。

    (32)医疗与公共卫生——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32)医疗与公共卫生——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练习(含答案),共6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