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学生版+解析)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2 功率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2 功率同步训练题,共27页。
1.理解功率的概念;
2.会利用功率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
3.认识生活中常见功率值;
4.能进行功率的简单计算。
【知识导图】
【基础知识】
知识点一、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比值定义法)
做功有快慢之分,那么,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呢?下面我们类比速度的定义进行说明。
知识点二、功率
1.功率的概念
【典例1】甲、乙两人爬楼比赛,同时从一楼出发跑上五楼,结果甲先到而获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功多, 甲的功率大;
B.乙做功多,乙的功率大;
C.若两人的体重相同,则甲做的功多,甲的功率大;
D.若两人做的功相同,则甲用时少,甲的功率大
2.功率的定义式
(1)功率的定义式为(在t时间内的平均功率)。
(2)用公式计算功率的注意事项
①解题时一定要弄清三个物理量的对应关系,功W一定是对应时间t内完成的,这样算出来的功率才是时间t内的功率。
②可以变形为W=Pt和,两变形式可分别用于求功和做功所用时间。
3.功率的单位
(1)根据功率的定义式可以推导出功率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时间单位是秒(s),则功率的单位是焦耳/秒(J/s)。为了纪念英国著名发明家瓦特,给功率单位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瓦特,简称瓦,符号为W,即1W=1J/s。瓦特是焦耳每秒的专用名称。
(2)功率的常用单位还有千瓦(kW)、兆瓦(MW)。1kW=103W,1MW=106W。
4.功率计算的推导公式P=Fv
(1)当物体在力F作用下,以速度v沿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力F做功的功率可以表示为,即功率的大小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速度的乘积。
(2)由P=Fv可知,当机车的输出功率P一定时,机车速度v越小,机车发动机输出的牵引力F越大。
(3)应用P=Fv进行计算时,力的单位为N,速度的单位为m/s,这样计算出的功率的单位才是W。
(4)P=Fv在生活中的应用
某些阻力较大的情况下,当发动机输出功率不能改变时,人们常常通过降低速度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所以,当汽车要爬又长又陡的坡时,司机常换低挡位,以获得更大的牵引力从而顺利上坡。
5.功和功率的比较
【典例2】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v1F2;
D.0~6s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
知识点三、功率的测量
1.功率的测量
【实验原理】
由可知,要测量功率,必须测物体(或机械)所做的功W和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t。如果我们要测自己上楼的功率,需测出自己的重力G(或质量m)、楼层的高度h和上楼所用时间t。
【实验器材】
体重计(或磅秤),皮尺(或米尺),计时器(停表、手表等)。
【实验步骤】
(1)体重计(或磅秤)测出自己的质量(m),求出自己的重力G。
(2)用皮尺(或米尺)测出所登楼层的高度h(或测出一个台阶的高度h0,然后数出楼梯的台阶数n,则所登楼层高度为h=nh0)。
(3)用停表(或手表)测出自己上楼所用时间t。
功率的计算式为:或。
2.实验注意事项
(1)测量人上楼的功率时,登楼梯是克服人自身重力做功。
(2)测量过程中,应测量楼层的高度,而不测量楼梯的长度。
(3)做功的时间越短,测量误差越大,因此在测量时要适当增加做功所用时间,以减小测量误差。
【典例3】小明想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估测自己跳绳时克服重力的平均功率(不计绳重)。
(1)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①用______(填测量器材)测量自己的质量m;②测自己平均每次跳起的高度h(人的重心上升的高度);③用______(填测量器材)记录跳n次绳所用的______(填物理量与其对应字母)。
(2)跳绳时平均功率表达式:P=______。
(3)若小明的质量m=50kg,他跳绳时的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所给条件可估算出他每跳一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_J,在1min内,他跳绳的个数是______个,在1min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W。(g取10N/kg)
(4)小明和小华两人想比较跳绳的平均功率(假设两人跳起的平均高度相同),则______;
A.频率相同,体重大的功率大
B.频率相同,跳的时间长的功率大
C.体重相同,频率高的功率小
D.体重相同,跳的时间长的功率大
【方法帮】
题型一: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比较不同物体做功的快慢,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比较相同时间做功的多少,或比较做同样的功所用时间的多少。如果时间不同,做的功也不同,则需要通过比较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来比较做功的快慢。
【典例4】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时,相继经过B、C两点,如图所示,已知AB=BC,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功率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W1= W 2,P1>P2B.W1= W 2,P1=P2
C.W 1=W2,P1<P2D.W1≠W 2,P1≠P2
题型二:对功率计算公式的理解
由功率公式可知,功率大小是由做功多少与做功所用时间共同决定的。
【典例5】甲、乙两个集装箱质量相同。先用起重机将甲集装箱以1m/s的速度提升10m,再将乙集装箱以2m/s的速度提升10m,那么起重机( )
A.第一次做功多,功率大B.第二次做功多,功率大
C.两次做功一样多,功率一样大D.两次做功一样多,第二次功率大
题型三:功率的计算
【角度1】功率的估测
对于估测题,应该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物理知识对身边的物理量有大致的了解。例如,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1.6m,质量大约是50kg;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为250g;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典例6】某九年级同学家住5楼,一天,他提着装有1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1楼走到家里过程中,下列估算不合理的是( )。
A.他提鸡蛋的力做的功约为60JB.他提鸡蛋的力做功的功率约为10W
C.他爬楼做的功约为6×103JD.他爬楼做功的功率约为1×102 W
【角度2】功率大小的比较
【典例7】如图所示,AC>BC,在相同时间内把同一物体分别沿斜面AC、BC匀速推上顶端,推力分别为F1、F2,功率分别为P1、P2,推力做功为W1、W2,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F1______F2,P1______P2,W1______W2(均选填“>”“P2
【答案】D。
【解析】A.由图像可知,当t=8s时,s1=0.8m,s2=0.4m,根据可得v1=0.1m/s,v2=0.05m/s,v1>v2,故A错误;
B.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等于摩擦力,又因为是同一物体、同一水平面,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是相等的,故两次的拉力F1=F2,由图可知,0~6s第一次运动距离s1=0.6m,第二次运动距离s2=0.3m,所以
W1=F1s1=0.6F1,W2=F2s2=0.3F2
所以W1>W2,故B错误;
C.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等于摩擦力,又因为是同一物体、同一水平面,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是相等的,故两次的拉力F1=F2,故C错误;
D.第一次做功功率
第二次做功功率
又因为F1=F2,所以P1>P2,故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三、功率的测量
1.功率的测量
【实验原理】
由可知,要测量功率,必须测物体(或机械)所做的功W和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t。如果我们要测自己上楼的功率,需测出自己的重力G(或质量m)、楼层的高度h和上楼所用时间t。
【实验器材】
体重计(或磅秤),皮尺(或米尺),计时器(停表、手表等)。
【实验步骤】
(1)体重计(或磅秤)测出自己的质量(m),求出自己的重力G。
(2)用皮尺(或米尺)测出所登楼层的高度h(或测出一个台阶的高度h0,然后数出楼梯的台阶数n,则所登楼层高度为h=nh0)。
(3)用停表(或手表)测出自己上楼所用时间t。
功率的计算式为:或。
2.实验注意事项
(1)测量人上楼的功率时,登楼梯是克服人自身重力做功。
(2)测量过程中,应测量楼层的高度,而不测量楼梯的长度。
(3)做功的时间越短,测量误差越大,因此在测量时要适当增加做功所用时间,以减小测量误差。
【典例3】小明想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估测自己跳绳时克服重力的平均功率(不计绳重)。
(1)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①用______(填测量器材)测量自己的质量m;②测自己平均每次跳起的高度h(人的重心上升的高度);③用______(填测量器材)记录跳n次绳所用的______(填物理量与其对应字母)。
(2)跳绳时平均功率表达式:P=______。
(3)若小明的质量m=50kg,他跳绳时的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所给条件可估算出他每跳一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_J,在1min内,他跳绳的个数是______个,在1min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W。(g取10N/kg)
(4)小明和小华两人想比较跳绳的平均功率(假设两人跳起的平均高度相同),则______;
A.频率相同,体重大的功率大
B.频率相同,跳的时间长的功率大
C.体重相同,频率高的功率小
D.体重相同,跳的时间长的功率大
【答案】磅秤;秒表;时间t ; ;25;180;75;A。
【解析】(1)[1][2][3]实验中,除了测出人的质量和起跳高度外,还要用秒表记录跳一定次数时所用的时间t。①用磅秤测出质量m,则重力为G=mg;②测自己平均每次跳起的高度h(人的重心上升的高度),则每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W=Gh=mgh;③用秒表记录跳n次所用的时间t。
(2)[4]跳绳时平均功率
(3)[5]该同学的重力
由图可知,起跳的最大高度h=0.5m,他每跳一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6]由图可知,跳一次所用的时间,1min内,他跳绳的个数
[7]在1min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4)[8]AB.频率相同,体重大的,在相同时间里做的功多,功率大,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体重相同,频率高,在相同时间里做的功多,所以功率大,故C不符合题意;
D.体重相同,只要跳频率相同,功率与跳的时间长短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方法帮】
题型一: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比较不同物体做功的快慢,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比较相同时间做功的多少,或比较做同样的功所用时间的多少。如果时间不同,做的功也不同,则需要通过比较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来比较做功的快慢。
【典例4】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时,相继经过B、C两点,如图所示,已知AB=BC,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功率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W1= W 2,P1>P2B.W1= W 2,P1=P2
C.W 1=W2,P1<P2D.W1≠W 2,P1≠P2
【答案】A。
【解析】物体在AB和BC段,距离相同,重力相同,根据W=Gh,重力做功相同,所以W1=W2
物体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物体质量不变,动能增大,所以v1<v2
因为AB=BC,所以t1>t2
又因为W1=W2
根据P=,所以P1<P2
答案C。
题型二:对功率计算公式的理解
由功率公式可知,功率大小是由做功多少与做功所用时间共同决定的。
【典例5】甲、乙两个集装箱质量相同。先用起重机将甲集装箱以1m/s的速度提升10m,再将乙集装箱以2m/s的速度提升10m,那么起重机( )
A.第一次做功多,功率大B.第二次做功多,功率大
C.两次做功一样多,功率一样大D.两次做功一样多,第二次功率大
【答案】D。
【解析】由于起重机匀速提升集装箱,故起重机对集装箱的拉力等于重力;甲、乙两集装箱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提升高度相同,由W=Fs可知起重机两次做的功相同。起重机提升乙集装箱的速度大于提升甲的速度,根据P==Fv=mgv
知,第二次功率大。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题型三:功率的计算
【角度1】功率的估测
对于估测题,应该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物理知识对身边的物理量有大致的了解。例如,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1.6m,质量大约是50kg;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为250g;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典例6】某九年级同学家住5楼,一天,他提着装有1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1楼走到家里过程中,下列估算不合理的是( )。
A.他提鸡蛋的力做的功约为60JB.他提鸡蛋的力做功的功率约为10W
C.他爬楼做的功约为6×103JD.他爬楼做功的功率约为1×102 W
【答案】B。
【解析】A.两只鸡蛋的重力大约为1N,提着10个鸡蛋的力大约为5N;住宅楼每层楼高大约3米,家住5楼,此同学实际爬楼高度h=43m=12m
故提鸡蛋的力大约做的功为
故A合理,不符合题意;
B.从1楼到5楼的时间大约t=1min=60s
则他提鸡蛋的力做功的功率
故B不合理,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他爬楼做的总功W总=W1+W=6000J+60J=6060J,故C合理,不合题意;
D.爬楼做功的功率
故D合理,不合题意。
故选B。
【角度2】功率大小的比较
【典例7】如图所示,AC>BC,在相同时间内把同一物体分别沿斜面AC、BC匀速推上顶端,推力分别为F1、F2,功率分别为P1、P2,推力做功为W1、W2,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F1______F2,P1______P2,W1______W2(均选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11.2 功率巩固练习,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11.2 功率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8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1 功优秀练习,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时112功率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时112功率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