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五 位置与顺序左右同步训练题
展开章节: 2.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名解:
(1).呼吸系统
(2).咳嗽
(3).咳血
(4).肺源性呼吸困难
(5).支气管哮喘
(6).慢性支气管炎
(7).肺气肿
(8).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9).支气管扩张症
(10).肺炎
(11).肺结核
(12).原发综合征
(13).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4).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15).霍纳综合征(Hrner综合征)
(16).呼吸衰竭
(17).三凹征
(18).窒息
(19).体位引流
(20).肺性脑病
(21).慢阻肺(COPD):
(22).气道高反应(AHR):
(23).科赫(Kch)现象:
(24).副癌综合征:
(25).每分通气量(MV或VE):
(26).肺泡通气量(VA):
答案如下:
(1).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胸膜组成。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亦有防御、免疫和代谢功能。
(2).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可借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道或肺部组织出血经口腔咯出。
(4).是指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病人自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张口或端坐呼吸。
(5).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易感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可逆性广泛气道阻塞的症状。
(6).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着缓慢进展,常 并发阻塞性肺气肿。
(7).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
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8).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疾病致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负荷增加,右心室肥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 的心脏病。
(9).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导致支气管腔扩张和变形的慢性化脓性疾病。临床表现以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及反复咳血为特征。
(10).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肺实质或间质内的急性渗出性炎症。
(11).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 咳嗽、咳血等呼吸系统表现,多呈慢性经过。
(12).指原发型肺结核中肺上叶结核灶、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三者的统称。
(13).。简称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一般认为其发病与吸烟、职业性致癌因子、大气污染、电离辐射,饮食与营养等因素有关。
(14).因癌肿侵犯纵隔,压迫上胜静脉使上腔静脉回流受阻所致,患者有头痛、头晕、嗜睡等症状,典型体征为面部、颈部和上肢瘀血、水肿和前胸部的静脉曲张。
(15).位于肺尖的癌肿侵犯交感神经节引起。表现为同侧眼睑下垂、瞳孔缩、眼球内陷。额部无汗或少汗。
(16).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气体交换,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综合征。
(17).呼吸困难患者在吸气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及腹上凹陷,此现象称三凹征。多见于气管以上的呼吸道狭窄或阻塞。
(18).大咳血患者在咳血过程中,喷射性大咳血突然中止或喷出少量血液后感到胸闷、张口坐起,继而气促、紫绀、牙关紧闭、表情恐怖、张口瞠目、两手乱抓、抽搐或神志突然丧失者,称为窒息。
(19).是将病人安置适当体位,利用地心引力引流特别需要引流的肺段,同时借咳嗽或抽吸技术来清除分泌物,一般适用于分泌物多的病人,如慢性支气管炎等。
(20).指呼吸衰竭时,由于机体严重缺氧和CO2潴留而形成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严重障碍,临床上所出现的一系列精神神经症状。
(21).由于大多数肺气肿病人伴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很难和慢性支气管炎截然分开,故临床上将具有气道阻塞特征的慢支和肺气肿统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
(22).是指气道对不同刺激的平滑肌收缩反应增高,是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23).机体对结核菌初感染与再感染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反应现象称为Kch现象。
(24).肿瘤作用于其它系统引起的肺外表现,包括内分泌—神经肌肉、结缔组织、血液系统和血管的异常改变,又称副癌综合征。
(25).是指静息状态下,每分钟进入或排出呼吸器官的总气量,正常值每分钟6-8L。
(26).是指在吸气时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又称有效通气量。
章节: 3.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名解
(1).循环系统
(2).心源性呼吸困难
(3).劳力性呼吸困难
(4).心源性水肿
(5).心悸
(6).心前区疼痛
(7).晕厥
(8).心力衰竭
(9).心律失常
(10).窦性心律失常
(11).过早搏动
(12).心房颤动
(13).心室颤动
(14).联合瓣膜病变
(15).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
(1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7).原发性高血压
(18).恶性高血压
(19).高血压脑病
(20).高血压危象
(21).肥厚型心肌病
(22).病毒性心肌炎
(23).阿.斯综合征
(24).心源性哮喘
(25).端坐呼吸
(26).急性心力衰竭
(27).异位性心动过速
(28).房室传导阻滞
(29).R-n-T (30).Durziez征
(31).心绞痛 (32).急性心肌梗死
(33).扩张型心肌病 (34).文氏现象
(35).预激综合征 (36).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37).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38).心脏电复律
(39).人工心脏起搏术
(40)心源性晕厥: (41)心跳骤停:
(42)、阿—斯综合征: (4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44)心力衰竭(45)奇脉(46)心跳骤停: (47) 心绞痛:(48)、阿—斯综合征
答案如下:
(1).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通过血液给组织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
并运走组织代谢产物,以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
(2).指由于各种心脏病发生左心和(或)右心功能不全时,使病人自觉空气不足,呼吸困难,出现紫绀,端坐呼吸、并可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3).心源性呼吸困难,在体力活动时发生或加重,系体力活动使静脉回流量增多加重肺瘀血的结果,常为左心衰竭早期表现。
(4).指由于心功能不全引起体循环静脉瘀血,使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
(5).指病人自觉心跳或心慌,伴心前区不适应。
(6).指由各种化学因素或物理因素刺激支配心脏、主动脉或肋间神经 感觉纤维引起的以前区或胸骨后疼痛。
(7).指由于暂时性脑缺血、缺氧所引起的急起而。
(8).指在静脉血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心室舒张受损或排血受阻,使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常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
(9).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10).正常窦性心律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频率为60-100次/min。当窦房结冲动形成过快、过慢、节律不规则或传导障碍时所致心律失常,统称为窦性心律失常。
(11).又称期前收缩,简称早搏。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脏搏动。
(12).是指起搏点在心房的异位性心动过速,房颤时心房发出350-600次/min不规则的冲动,引起心房不协调的乱颤,房室传导系统仅能接受部分心房兴奋的传导,故房颤时心室搏动也快而不规则,频率为120-180次/min。
(13).指心室各部分肌纤维发生极快而不协调的乱颤。其结果是心脏无排血,心、脑等器官和周围组织血液灌注停止,阿斯综合征发作或猝死,也是临终前循环衰竭的心律改变。
(14).指风湿性心瓣膜病同时具有2个或2个以上瓣膜损害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故常见。
(15).简称风心病,是指风湿热后所遗留下心脏病。
(16).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使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17).是指原因不明,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特征,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病理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根据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血压判别标准:①正常成人动脉的收缩压。≤18.6kPa,和(或)舒张压≤12.0kPa;②成人高血压为静息时收缩压≥21.3kPa,和(域)舒张压≥12.6kPa。
(18).多见于年轻人,起病急剧,突然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心悸汽促、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16.gkPa,短期内出现心、脑、肾、眼底改变。
发展迅速,病情严重,若不积极治疗,可死于肾功能衰竭或心力衰竭。
(19).指在高血压病程中脑小动脉持久严重痉挛,发生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可出现严重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心动过缓、视力模糊、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20).指在高血压病程中周围小动脉发生暂时性高引起头痛。烦躁、恶心、呕吐、多汗、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等征象。血压可达收缩压33.8kPa,舒张压≥15.6kPa以上。
(21).是以左心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原因不明的心肌病。
(22).是指由嗜心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
(23).又称心源性昏厥,是心排血量突然锐减,导致急性脑缺血所引起的厥和抽搐等表现,常见于严重心律失常,亦见于急性心脏排血受阻。
(24).即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常发生在夜间,于睡眠中突然憋醒,并被迫坐起,轻者坐起后数分钟可缓解,重者出现阵咳、咳泡沫痰,伴肺部哮鸣音。
(25).心功能不全后期,病人完全休息亦感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迫使其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
(26).是由于心肌遭受急性损害或心脏的负荷突然增加内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
(27).是指短暂或持续发作的快速和规则节律的异位心律,其发作与终止大多突然,发作时心率一般为160-220次/min,每次发作可持续数秒或更长时间可自动或经治疗后停止。 (28).为窦性冲动在房室传导过程中被异常地延迟或阻滞。
(29).R代表室性早搏的QRS波,T代表室性早搏前面的窦性搏动的T波,当前者提前到落在后者上时,即Rn-T。因T波顶峰处为心室易颤期,故此时极易导致心室颤动的发生,情况紧急,应立即作好必要的急救准备。
(30).即双重来回性动脉杂音,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周血管征象之一。当听诊器放在大动脉(股动脉)上并轻加压力时,可同时听到血管内血液倒流而产生的舒张期杂音和因听诊器胸件压迫造成的正常收缩期杂音。
(31).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32).是由于心肌持久、严重缺血而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多数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血管持续痉挛或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闭塞,相应心肌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所致。 (33).又称充血型心肌病,病因尚不清楚,以心脏常有附壁血栓,临床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常合并心律失常,死亡率较高。
(34).属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一种类型,亦称莫氏1型。病人可有心修?心搏脱漏感,听诊第一心音强度可随心率间期改变而改变。心电图特点为: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受阻,QRS波群脱漏,以后又周而复始地进行。
(35).是指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或心室冲动提前激动心房的一部分或全部。本身无任何症状,但常引起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与一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相似,亦可并发快速心房颤动。
(36).心肌梗死后数周内可发生体温升高、胸痛、心包炎、胸膜炎和肺炎等临床表现。可能与机体对坏死组织或受损心肌的一种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37).简称病窦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导致功能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主要特征为心动过缓,伴有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
(38).是用电能来治疗各类快速性异位心律,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一种方法。本法以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的转复为首选。
(39).是用一定形式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主 要用于治疗缓慢的心律失常,亦可用于治疗快速的心律失常,所用的仪器称为心脏起搏器。
(40).是由于心排血量突然骤减,中断或严重低血压而引起一时性脑缺血、缺氧,表现为突发的短暂意识丧失。
(41).指病人过去或无心脏病史,意外地发生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导致脑血流的中断,随之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42).心排血量突然骤减,中断或严重低血压引起一时性脑缺血,缺氧,表现为突发的短暂意识丧失。
(43).是由于肺阻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所致右心扩张、肥大或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44).可由各种心脏疾病而引起,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45).大量心包积液患者,触诊桡动脉搏动呈吸气性显著减弱或消失,呼气时复原的现象。
(46).指病人过去或无心脏病史,意外地发生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导致脑血流的中断,随之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47).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48).心排血量突然骤减,中断或严重低血压引起一时性脑缺血,缺氧,表现为突发的短暂意识丧失。
章节: 4.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名解
(1).消化性溃疡
(2).肝硬化
(3).原发性肝癌
(4).肝性脑病
(5).急性胰腺炎
(6).上消化道出血
(7).肝掌:
(8).肝性脑病:
(9).肝性脑病:
答案如下:
(1).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2).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3).指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
(4).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5).是指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
(6).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
(7).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8).手掌大小鱼际和指端腹侧部位皮肤发红称为肝掌。
(9).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章节: 5.肾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名解
(1).尿频
(2).尿急
(3).少尿
(4).无尿
(5).多尿
(6).慢性肾小球肾炎
(7).尿路刺激征
(8).慢性肾功能衰竭
(9).血液透析
(10).急性肾小球肾炎
(11).尿痛
(12)机械屏障
(13) 电荷屏障
答案如下:
(1)..正常人白天排尿3~5次,夜间0~1次,每次尿量约200~400ml。若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不多,且每日尿量正常,称为尿频。
(2)..指一有尿意即要排尿,并常伴有尿失禁则称为尿急。
(3)..指每日尿量少于400ml。
(4)..指每日尿量少于100ml。
(5)..指每日尿量超过 2500Inl。
(6)..简称慢性肾炎,是指起病隐匿,病情迁延、病变进展缓慢,最终将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小球疾病。
(7)..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感及下腹坠痛等。
(8)..简称慢性肾衰,见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晚期,为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慢性肾脏疾病发展的共同转归。由于肾功能缓慢进行性减退,最终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和全身各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9).简称血透,是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主要利用弥散和对流作用来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
(10).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的疾病。
(11)排尿时膀胱区和尿道有疼痛或灼热感称为尿痛。
(12)滤过膜仅允许一定大小的蛋白质分子通过。
(13)滤过膜中富含带负电共荷的盐酸蛋白和硫酸类肝素,可阻止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从滤过膜通过。
章节: 6.血液病病人的护理
名解:
(1).血液病
(2).贫血
(3).出血倾向
(4).缺铁性贫血
(5).白血病
(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7).缓解诱导治疗
(8).骨髓移植
(9).成分输血
(10).总铁结合力
(11).贮存铁
(12).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13).地中海贫血
(14).再生障碍性贫血
(1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16).贫血
(1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18).急性白血病
(19).再生障碍性贫血
答案如下:
(1).指原发于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的疾病,而造血系统包括血液、骨髓、脾、淋巴及分散在全身各处的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也称网状内皮)系统。
(2).指外周血液在单位容积内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低值的一种病理状态。
(3).指各种异常出血或易出血不止。
(4).是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所形成的一种胞低色素性贫血。
(5).是一类起源于造血(或淋巴)干细胞的恶性肿瘤、其?或其他造血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异常增生,并浸润破坏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受抑制。
(6).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出血性疾病。
(7).即采用某一化疗方案短期内尽快地杀灭白血病细胞,使机体正常造血恢复,达完全缓解。 (8).骨髓移植的目的是将供体正常骨髓中的造血于细胞移植到?组织中,以正常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
(9).是将血液中各种成分进行分离,加工成各?的实际需要,做针对性输注。
(10).指能与血清铁结合的转运铁蛋白(一种β1球蛋白?性44.6-69.3μml/L,女性35.5-76.8μml/L。
(11).健康成人体内含铁量男性为50wb,女性为35mg/kg,其中65%的铁贮存在于血红蛋白中,30%以铁蛋白的形式贮存于肝、脾、骨髓等处。
(12).白血病细胞浸润脑膜或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呕吐。嗜睡、视力障碍、瘫痪等表现,称之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发生在白血病缓解期。
(13)..当血红蛋白的肽链合成时,氨基酸的顺序颠倒或某一氨基酸被另一氨基酸置换时可发生肽链质的变化,称血红蛋白病,当合成肽链中氨基酸数量减少时称地中海贫血。
(14).是由多种原因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类贫血。
(15).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综合征,也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16).是指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
(17).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综合征,也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18).是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多器官、组织,使正常造血受抑制。
(19).是由多种原因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类贫血。
章节: 7.内分泌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
名解
(1).内分泌系统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糖尿病
(4).糖尿病足
(5).三多一少
(6).SLE
(7).甲亢
(8).糖尿病足
答案如下:
1、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及存在于机体某些脏器中的内分泌组织和细胞所组成的一个体液调节系统。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从而分泌甲状腺素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4、糖尿病足:糖尿病病人因末稍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各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
5、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6、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以病人体内存在有多种致病性自身抗体和病变累及全身多系统器官为特征。
7、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从而分泌TH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8、糖尿病病人因末稍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各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
章节: 8.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名解
(1).传染病
(2).流行性
(3).散发
(4).流行
(5).地方性传染病
(6).自然疫源地
(7).传染源
(8).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9).传播途径
(10).易感者
(11).显性感染
(12).稽留热
(13).毒血症
(14).脓毒血症
(15).保护隔离
(16).消毒
(17).化学消毒法
(18).检疫
(19).留验
(20).菌苗
(21).疫苗
(22)终末消毒 )
(23).传染性
(24).传染期
(25).大流行
(26).暴发
(27).季节性
(28).病原携带者
(29).发疹性传染病
(30).菌血症
(31).败血症
(32).传染性隔离
(33).医学观察
(34).隐性感染
(35)艾滋病
(36).麻疹
(37).流行性腮腺炎
(38).帕氏线
(39).猩红热
(40).假膜
(41).麻疹黏膜斑
(42).水痘
(43).猩红热黏膜内疹
(4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5).百日咳
(46).病毒性肝炎
(47).慢性迁延性肝炎
(48).霍乱
(49).细菌性痢疾
(50).中毒性菌痢
(51).肝肾综合征
(52).伤寒
(53).再燃
(54).相对缓脉
(55).肝性脑病
(56).流行性乙型脑炎
(57).疟疾
(58).脑型疟疾
(59).黑尿热
(60).疟疾复发
(61).流行性出血热
(62).酒醉貌
(63).低血压休克期
答案如下:
(1).是由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病。
(2).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病能在人群中广泛传播蔓延的特性。
(3).指某传染病在某地区常年的一般发病水平,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
(4).指某传染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常年的一般发病水平。在人群免疫水平或疾病的传播途径易于实现时,常易造成流行。
(5).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受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或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等,常局限在一定地区发生。
(6).存在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地区。
(7).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8).指在潜伏期即能排出病原体者。由于处于潜伏期尚未出现症状,故不易被发现。
(9).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10).指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
(11).又称临床感染或传染病发作。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由于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体防御能力弱,病原体在体内继续生长繁殖,病原体。毒素及机体的免疫反应,使发生组织损伤和病理变化,出现临床特有症候群。
(12).体温在39℃以上,24h体温相差不超过1℃。
(13).指病原体在局部组织内繁殖,它所产生的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14).指败血症病人出现化脓性转移病灶时。
(15).将抵抗力弱或易感染的病人安置在单间病室,与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之间形成障碍,以防感染。
(16).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消除或杀灭环境中的病
(17).用化学消毒药物作用于微生物和病原体,使其蛋白变性而死亡的方法。
(18).对接触者采取的防疫措施。
(19).又称隔离观察,是对接触者的日常活动加以行医学观察,确诊后立即隔离。
(20).用细菌制成的免疫制剂。
(21).用病毒制成的免疫制剂。
(22).是指传染原已离开疫源地所进行的最后一次彻底的消毒措施。以便杀灭残留在疫源地内各种物体上的病原体。
(23).病原体由一个宿主排出体外,经一定途径传给另一个宿主的特性。
(24).指传染病病人有传染性的时期。
(25).指某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蔓延,流行范围超出国界或洲界。
(26).指某传染病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短时间突然出现大批同类病例。
(27).指某些传染病的发病率,在每年一定季节出现升高的现象。
(28).指没有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依据携带病原体的不同,又可称为带菌者,带病毒者、带虫者。
(29).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皮疹。
(30).指细菌侵人血循环,但不在血液中繁殖。
(31).指细菌侵人血循环后,在血液中繁殖,中毒症状严重。
(32).将处于传染期内的病人或病原体携带者安置在指定的地方,与健康人和非传染人隔开,以防传染与扩散。
(33).指对接触者的日常活动不加限制,每日诊检查,以了解有无早期发病征象。
(34).又称亚临床感染。病原体侵人人体后,在人体致病理变化较轻,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只有通过病原学及免疫学检测才能发现。
(35).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临床以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为主要表现,死亡率高。
(36).是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37).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38).猩红热病人在腋下、肘窝、腹股沟等皮肤皱折处,皮疹密集,因压迫摩擦出血而呈紫色线状。
(39).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40).白喉病人上呼吸道黏膜炎症,是坏死细胞、纤维蛋白、白细胞、白喉杆菌凝固所形成的灰白色膜状物,与组织紧密粘连。
(41).麻疹初期病人,在口腔第一磨牙相对处双侧颊黏膜上可见针头大小的灰白色小点,周围绕以红晕,有时蔓延至口唇及牙龈等处。
(42).是由水痘一带状疤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病。
(43).猩红热病人前驱期软腭黏膜充血,可见红色小点或出血点。
(44).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经呼吸道传播而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
(45).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一种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46).是由多种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47).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以上,仍有食欲减退、乏力、腹胀、肝区痛及肝肿大等。
(48).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典型病人出现剧烈而频繁的腹泻及呕吐,严重脱水、低钾、低钠、肌肉痉挛、代谢性酸中毒等,可因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而死亡。
(49).是由志贺菌属所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腹痛、腹里急后重、排脓血样大便。常年散发,夏秋多见。
(50).患者急起高热,体温达40℃以上。中毒严重者,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四肢厥迅速出现循环衰竭及呼吸衰竭。但肠道症状轻微,甚至无腹痛,腹泻。
(51).肝功能衰竭时,因大量肠源性内毒素进人血流,使肾血管强烈收导致急性能不全,出现尿少、尿闭、尿素氮明显升高等。
(52).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症状、玫瑰疹、脾肿大及白细防减少等,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的严重并发症。
(53).当病情进入恢复期后,体温尚未稳定下降至正常时,发热等初发症状再度出现。
(54).是伤寒病人具有特征性的表现之一,即脉搏与发热不呈比例上升,体温每升高1℃,脉搏加快少于15-20次/min者。
(55).为肝功能衰竭最严重的表现,病人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精神改变、障碍。扑翼样震颤及脑电图异常。
(56).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重症常发生呼吸衰竭。
(57).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周期性寒颤、高热、大汗、脾肿大为主要特征。
(58).多由恶性疟原虫引起,它的发生与红内期裂体增殖引起有关,通过释放激肽类物质引起脑循环障碍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器官功能衰竭,表现为以谵语和昏迷为主要症状,伴有高热、抽搐。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等。
(59).多见于恶性疟,病人突然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与病人及疟色素、抗疟药。个体过敏反应有关。临床表现为急起寒战、高热、腰痛、酱油尿、急性贫血与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衰。
(60).指迟发型子孢子在肝脏经一段休眠期后,进行裂体、增殖,胀破肝细胞后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引起临床疟疾症状。
(61).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出血、肾损害为特征。
(62).流行性出血热因毛细血管损伤,出现面部颈部前胸部等部位充血发红,似酒醉貌。
(63).一般在病程第4-6天,患者热退、血压下降,四肢厥冷、脉细弱、口唇及指苍白发绀,同时出现气急、少尿等休克症状,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由烦躁不安转为据妄、抽搐、嗜睡,逐渐进入昏迷状态等。
章节: 10.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名解
1、命名性失语2、意识障碍3、癫痫4、周期性瘫痪5、感觉障碍6、震颤麻痹7、钩回发作
答案如下:
1、又称遗忘性失语,系优势半球颞中回及颞下回后部病变所致,病人不能说出物件的名称及人名,但可说该物件的用途及如何使用,当别人提示物件的名称时,他能辨别是否正确。
2、是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3、是一组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4、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迟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其发作多与血钾代谢有关
5、指机体对各种形式的刺激(如痛、温度、触、压、位置、振动等)无感知,感知减退或异常的一组综合征。
6、又称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肌强直和体位不稳为主要临床特征。
7、颞叶的前部病变影响内侧面的嗅觉味觉中枢(钩回)时出现特殊的症状,称钩回发作,为一种颞叶癫痫,病人有幻嗅或幻味,作舐舌、咀嚼动作。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练习题200道: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本册综合课时练习,共2页。
200道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10套): 这是一份200道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10套),共4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数的应用题,比的应用题,百分数的应用题,圆的应用题,六年级做好事件数的比是3︰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六上数学寒假口算200道: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上数学寒假口算200道,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