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第一中学等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第一中学等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本卷命题范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化学反应表示错误的是,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硝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巴黎奥运赛场上中国运动健儿绽放异彩,“中国科技”闪耀赛场内外。下列所涉及的材质为无机非金属的是
A. 射击比赛服采用特制帆布和牛皮等材料
B. 奥运会场馆中的紫色跑道使用可循环橡胶材料
C. 乒乓球比赛用球采用高品质ABS塑料材料
D. 自行车采用航空级纳米碳纤维材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A.帆布的主要成分是较粗厚的棉织物或麻织物。牛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有机物,故A项错误;
B.橡胶材料属于有机物,故B项错误;
C.ABS塑料材料属于有机物,故C项错误;
D.航空级纳米碳纤维材料属干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项正确;
故本题选D。
2.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乙醇可作液体燃料,也可作消毒剂
B. 葡萄糖溶液可以为运动员补充电解质
C. 石灰石是制造玻璃和水泥的主要原料之一
D. 工业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醇能燃烧可作液体燃料,乙醇能杀灭病菌也可作消毒剂,A正确;
B.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葡萄糖不是电解质,B错误;
C.石灰石为碳酸钙,是制造玻璃和水泥的主要原料之一,C正确;
D.生石灰能和二氧化硫反应,减少硫氧化物排放,减少酸雨的形成,D正确;
故选B。
3. 下列鉴别或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
A. 用灼烧法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
B. 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氯化钠两种固体
C.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D.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Br2(g)和NO2
【答案】D
【解析】
【详解】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A正确;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B正确;
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丝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C正确;
D.Br2(g)和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都可将KI氧化为I2,都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不能鉴别,D错误;
答案选D
4. 物质的转化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甲、乙、丙所代表的物质符合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图中的箭头均表示一步转化)
A. NaCl、NaHCO3、Na2CO3B. N2、NO2、NO
C. SO2、H2SO4、BaSO4D. Al、AlCl3、Al(OH)3
【答案】A
【解析】
【详解】A.饱和氨盐水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A正确;
B.氮气和氧气生成一氧化氮而不是二氧化氮,B错误;
C.二氧化硫可以被次氯酸等氧化剂氧化为硫酸,硫酸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硫酸钡不能转化为硫酸,C错误;
D.铝和氯气生成氯化铝,氯化铝和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和盐酸生成氯化铝,氢氧化铝不能一步转化为铝单质,D错误;
故选A。
5. 灵芝酸B是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结构简式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灵芝酸B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B. 1ml灵芝酸B中含有5ml碳氧π键
C. 灵芝酸B能发生加聚反应
D. 灵芝酸B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sp3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分子中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和溴单质加成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A正确;
B.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1个π键,1ml灵芝酸B中含有4ml碳氧π键,B错误;
C.分子中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故灵芝酸B能发生加聚反应,C正确;
D.灵芝酸B中饱和碳原子为sp3,碳碳双键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D正确;
故选B。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碳元素被誉为“生命的核心元素”。12C、13C和14C是3种常见的碳元素核素;由于碳原子能通过单键、双键、三键等形式成键,形成了数目繁多的有机物。CO2是常见的含碳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日益加剧,针对CO2处理和利用有多种方法:可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利用CO2和H2反应生成甲醇;还可以使CO2在电解条件下生成C2H4、HCOOH、尿素等多种物质。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原子杂化轨道中s轨道成分占比:-C≡C->-CH=CH-
B. 碳单质的晶体类型均为共价晶体
C. 12CO2、13CO2、14CO2互为同素异形体
D. CO2是非极性分子,因此可制备尿素
7. 下列化学反应表示错误的是
A. CO2和H2合成甲醇:CO2+3H2=CH3OH+H2O
B. 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CO2+2OH-=CO+H2O
C. 泡沫灭火器原理:Al3++3HCO=Al(OH)3↓+3CO2↑
D. CO2通过电解法转化为HCOO-:2H++CO2+3e-=HCOO-
【答案】6. A 7. D
【解析】
【6题详解】
A.碳碳三键中C原子杂化方式为sp杂化,碳碳双键中C原子杂化方式为sp2杂化,故碳原子杂化轨道中s成分占比:-C≡C->-CH=CH-,故A正确;
B.碳元素的单质有多种,金刚石为共价晶体,石墨为混合晶体,C60为分子晶体,故B错误;
C.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12CO2、13CO2、14CO2都是化合物,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
D.CO2制备尿素与其是非极性分子无关,故D错误;
答案选A
【7题详解】
A.CO2和H2合成甲醇,根据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故A正确;
B.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应该用足量NaOH,生成碳酸钠,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H2O,故B正确;
C.泡沫灭火器原理是利用Al3+和HCO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Al(OH)3↓+3CO2↑,故C正确;
D.CO2通过电解法转化为HCOO-,CO2中C为+4价,HCOO-C为+2价,得到2个电子,电极反应式为H++CO2+2e-=HCOO-,故D错误;
答案选D。
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16g肼(N2H4)分子中含σ键数目为2.5NA
B. 0.5ml异丁烷、正丁烷混合物中含共价键的数目为6.5NA
C. 34gNH3中氮原子上孤电子对的数目为NA
D. 1LpH=3的NH4Cl溶液中H+数目为0.001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1ml肼(N2H4)分子中含有5mlσ键,16g肼(N2H4)的物质的量为0.5ml,含σ键数目为2.5NA,故A正确;
B.每个正丁烷和异丁烷中都含有13个共价键,0.5ml异丁烷、正丁烷混合物中含共价键的数目为6.5NA,故B正确;
C.1个NH3中的N原子含有1个孤电子对,34gNH3为2ml,氮原子上孤电子对的数目为2NA,故C错误;
D.pH=3的NH4Cl溶液中c(H+)=0.001ml/L,故1LpH=3的NH4Cl溶液中H+数目为0.001NA,故D正确;
答案选C。
9.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硝酸(加热装置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制得的硝酸可盛装在无色透明的洁净试剂瓶中
B. KNO3换成KCl即可制备HCl
C. 冷却水的作用是促进硝酸蒸气冷凝,避免形成酸雾
D. 反应温度如果过高,制得的HNO3可能会呈现黄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硝酸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盛装在棕色的洁净试剂瓶中,故A错误;
B.HCl也具有挥发性,故KNO3换成KCl,同样符合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的原理,可以制备HCl,故B正确;
C.硝酸挥发易形成酸雾,冷却水可以促进硝酸蒸气冷凝,避免形成酸雾,故C正确;
D.反应温度如果过高,制得的HNO3会分解得到NO2,NO2溶解在硝酸中会使溶液显黄色,故D正确;
答案选A。
10.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氯水会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铁离子和KSCN溶液变红色,但是实验操作错误,可能原溶液中本就有铁离子,不能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A错误;
B.挥发的乙醇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则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能说明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B错误;
C.浊液变清,说明苯酚和硫化钠反应转化为苯酚钠,则C6H5O-结合H+的能力比S2-弱,C正确;
D.氨水少量的话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也不溶于乙醇,D错误;
故选C。
11.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密度最小的金属;Y与Z同主族,且基态Y原子中p能级和s能级上的电子数相同;X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晶胞边长为ap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Y)<r(Z)<r(W)
B. 第一电离能:I1(X)<I1(Y)<I1(Z)
C. 晶胞中Z的配位数为12
D. 晶体的密度为g•cm-3
【答案】D
【解析】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密度最小的金属,X是Li,基态Y原子中p能级和s能级上的电子数相同,Y为O,Y与Z同主族,Z为S,W是Cl;即X、Y、Z、W分别是Li、O、S、Cl;
【详解】A.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r(O)<r(Cl)<r(S),故A错误;
B.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第一电离能:I1(Li)<I1(S)<I1(O),故B错误;
C.由晶胞示意图可知,晶胞中Z的配位数为8,故C错误;
D.由晶胞示意图可知,晶胞中含有4个Li2S,晶胞的质量为,晶胞的体积为,故晶胞的密度为==g•cm-3,故D正确;
答案选D。
12. 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W(g),发生如下反应:
2W(g)4X(g)+Y(g)2Z(g)
反应②和③的反应速率分别满足v2(X)=k2c2(X)和v3(Z)=k3c(Z),其中k2、k3分别为反应②和③的速率常数,反应③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②。测得W(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0~2min内,W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0ml•L-1•min-1
B. 若增加Y的浓度,v2不变
C. 若k2=k3,平衡时c(X)=c(Z)
D. 若升高温度,平衡时c(Z)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表知内∆c(W)=0.08ml/L,则v(W)==0.040ml•L-1•min-1,故A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增加Y的浓度,v2不变,故B正确;
C.由速率之比等于系数比,平衡时2v逆(X)=v正(Z),即2v3=v2,2k3c(Z)= k2c2(X),若k2=k3,平衡时2c(Z)= c2(X),故C错误;
D.反应③活化能大于反应②,∆H=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Mn-55 Bi-209, 硫及其化合物部分转化关系如图,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下列分离提纯的方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叙永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Ag-108,5ml 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叙永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Ag-108,5ml 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