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修改病句-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精品课堂-备战2025年语文中考语法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159516/0-17262353100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5:修改病句-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精品课堂-备战2025年语文中考语法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159516/0-17262353102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5:修改病句-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精品课堂-备战2025年语文中考语法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159516/0-1726235310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5:修改病句-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精品课堂-备战2025年语文中考语法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159516/0-172623531029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5:修改病句-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精品课堂-备战2025年语文中考语法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159516/0-172623531032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5:修改病句-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精品课堂-备战2025年语文中考语法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159516/0-17262353103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5:修改病句-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精品课堂-备战2025年语文中考语法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159516/0-172623531035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5:修改病句-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精品课堂-备战2025年语文中考语法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159516/0-172623531038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精品课堂-备战2025年语文中考语法 课件
专题05:修改病句-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精品课堂-备战2025年语文中考语法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5:修改病句-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精品课堂-备战2025年语文中考语法 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病句类型归纳,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辨析病句的十种规律,综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错误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辨析病句是修改病句的基础,病句的种类虽多,但常考的大多有以下几种。1.语序不当(1)词序不当。 例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业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句中“发展和重视”,语序颠倒了,应改为“重视和发展”。
(2)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如:玛丽安在路边的碎石堆里偶然发现了几个形状奇特的化石牙齿,兴奋异常,却始终认不出那是属于什么动物的。句中定语中心语“化石”和定语“牙齿”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牙齿化石”。(3)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如:我们来了的消息传开了,村里的妇女、老人和孩子许多跑来看我们。句中的“许多”应放在“妇女、老人和孩子”前作定语,而不是放在后面作状语。
(4)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如:这次班会对怎样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也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句中的“广泛”应该修饰“交换”,而不是作“意见”的定语,应改为“也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5)主客倒置。 例如:那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改为“我与报纸接触”,因为“我”为主体“报纸’为客体。
2.搭配不当(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例如:狂风和暴雨哗哗地下。句中主语是“狂风和暴雨”,谓语是“下”,可以说“下雨”,但不能说“下风”,可以改为“狂风呼呼地刮,暴雨哗哗地下”。
(2)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例如:几声鸟叫从幽谷中传来,打破了沉寂的环境。句中的谓语“打破”与宾语“环境”不搭配,可以改为“打破了环境的沉寂”。
(3)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如: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句子中的定语“坚实的”与“基础知识”不搭配,可以把“基础知识”改为“基础”。(4)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例如: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北京”是“季节”,主宾不搭配,可以改为“北京的秋天是美丽的季节”。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如:只有恪守学术道德,就会消除学术腐败,净化学术界。句子中“只有”和“就”不搭配,可以把“就会”改为“才能”。
3.成分残缺(1)主语残缺。主要有两种情况:①介词与使令性动词连用,造成主语残缺;②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例如: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 介词“通过”与使令性动词连用使整个句子缺少了主语,所以可以把“使”字去掉让“我”作句子的主语;或者把“通过”去掉,让“学习”作句子的主语,变成“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
(2)谓语残缺。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例如: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句中的主语是“中国人民”,“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一个介词结构,它只能作状语,所以句子缺少谓语,可以在“强国”后面补上“而努力奋斗”,这样句子就有谓语了。
(3)宾语残缺。 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造成宾语中心语残缺,例如: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在“生产厂”后补上“的大型企业”。
(4)定语、状语缺失或者不完整。例如:我国鸟类工作者经过十余年的考察,已查明先后在贵州高原鸟类多达417种。句中的第二个“鸟类”前缺少修饰限制它的定语,可以在其前面补上“栖息的”,这样整个句子的意思就更完整准确了。
(1)主语有多余成分。例如:我们初中学生,一般来说,我们都有自学能力。句中的后一个“我们”是多余的,可以删去。(2)谓语有多余成分。例如: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到我校”即“光临”,两者都用造成赘余,应删去“光临”。
(3)宾语有多余成分。例如:大家响应上级的号召,又快又好地进行施工任务,争取提前完成工程。句中的“任务”一词多余,应删去。
(1)句式杂糅。例如: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拨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有。 该句把两种句式拼在一起造成了杂糅。一种是“客房内均设有……酒吧等”另一种是“客房内闭路电视……应有尽有”。
(2)前后牵连。例如:当学校宣布把照顾孤寡老人李奶奶的任务交给我们组时,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句中的“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前一句的结尾,又是后一句的开头,牵连在一起,造成了杂糅,可以在“感觉”后面加一个逗号,再加上“这种感觉”四个字。
6.表意不明(1)指代不明。例如:王新和李强赛跑,经过激烈的竞争,他终于取得了胜利。“他”是指王新还是李强,不明确。(2)歧义句。例如:请你代我买两张北京到西安的往返飞机票。此句有两种理解:其一,往、返共两张;其二,往两张,返两张。
7.不合逻辑(1)强加因果。例如:由于今天是公园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此句强加因果,游人寥寥无几”不一定是公园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两者不有关系。(2)前后矛盾。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存的一个。既然是幸存,就没有死,可又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
(3)概念误用。例如:农场决定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棉花”属于“经济作物”,二者不能并列。(4)否定不当例如: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认,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句应去掉“否认”前的“不”字。
8.关联词错误(1)关联词语滥用。例如:同学因为对语文不感兴趣,所以对数学很喜欢。“因为……所以……”表因果关系,而分句间没有因果关系,所以应该去掉。
(2)关联词语缺失。例如: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两个分句间很明显是转折关系,应加上“虽然……但是……”这一对关联词,同时需调整语序、补充主语,改为“这次学术会,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是我们收获很大”。(3)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如:鸟的翅膀不管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不管”应移到句首。再如“小玉不但会唱歌,而且小李也会唱歌”一句中,因为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不但”应移到句首。
句中如果出现了以下关键词,很有可能是病句,要特别注意。1.看到介词与使令动词连用不放过“通过(为了)”等介词与使令动词“使(让、令、给等)”同时出现的句子往往缺主语,应把“通过(为了)”或“使(让、令、给等)”去掉。例如:经过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此例滥用介词“经过”,致使整个句子主语残缺,应删去“经过”。
2.看到动词连用不放过动词连续使用,有时会导致语序混乱,先发生的动作在后,后发生的动作在前,这种情况应把两个动词的顺序互换。例如: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感触很多。“讨论”与“阅读”两个动词连用,导致语序混乱,应该先“阅读”再“讨论”。
3.看到否定词连用不放过否定词连用容易导致句子不合逻辑。遇到这种句子应先找出句中有几个否定词,单层否定表否定意义,双层否定表肯定意义。如果不当就删去一个否定词。审读否定词时一定要注意“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乏”等含有否定意味的词语。例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此例前面已用了“缺乏”这一含有否定意味的词语,后面“不足”和“不当”则为多余否定,应删去。
4.看到反问句中有否定词不放过如果反问句中出现了否定词,往往易出语病。如果出现语病,只要删去一个否定词即可。例如:雷锋精神当然要被赋予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此反问句的否定词有“否认”和“不”两个,这样,句子含三重否定,即等于否定,从而将句意搞反了。
5.看到两面词不放过一个句子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问题。遇上这样的病句,只要调整到前后一致即可,是肯定就全肯定,是否定就全否定。例如:要保证安全生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句中“安全生产”与“质量的好坏”犯了一面对两面的错误。
6.看到关联词不放过一个句子如果有关联词则可能会出现滥用、缺失、位置不当、搭配不当等问题。如果出现这样的语病应根据语意进行更改。例如:不但他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的各种服饰。此例中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第一个分句的关联词“不但”应放在主语“他”之后。
7.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照应不周的问题,遇上这样的病句,只要把搭配不当的内容删去即可。例如: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此句中的并列谓语“注视和倾听”中的“注视”不能与宾语“报告”搭配,应删去。
8.看到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不放过句中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常易与其他词语相矛盾。遇上这样的病句,只要把相矛盾的部分删去即可。例如: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1倍。“减少”“下降”“贬值”之类的词语不能与倍数搭配。只能与分数搭配。
9.看到表感情色彩的词语不放过如果句中出现了表感情色彩的词语,则要看该词的感情色彩与句子的感情色彩是否搭配。如果感情色彩不搭配,则要把这个误用感情色彩的词语换成与句意感情色彩相吻合的词语。例如: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加点词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可替换为“呕心沥血”。
10.看到指示代词不放过句中如果出现了指示代词,有可能出现指代不明的错误。例如: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她”有歧义,可指“三妹”也可指其他人。
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研制、运行和发射了多颗返回式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科学探测卫星。B.三个欧洲国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中国5G网络的传输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C.把新冠肺炎诊疗救治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确保患者、医院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救治,这是“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和社会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D.“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语序不当,应将“运行”和“发射”互换位置;B.表意不明,“三个”是形容国家、通讯公司,还是技术人员有歧义。“三个”可改为“三家”;D.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应在“规律”后加上“的理念”;故选C。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潮”节目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②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龙门金刚》、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引导传统文化节目的新风潮。③通过央视热播《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节目,使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对祖国辉煌历史文化充满自豪。④“国潮”的发展与兴起,彰显了大国文化魅力,引发了各国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关注。A.①B.②C.③D.④
【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通读所给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通过压缩句子,分析主要成分之间的搭配情况,来找出病因。B.有误,搭配不当,应把“引导”改成“引领”;C.有误,成分残缺,删去“使”;D.有误,语序不当,应该是“兴起”与“发展”。故选A。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B.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实施并制定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C.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于12月4日晚成功降落在寒风凛冽的东风着陆场。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济南的空气更加清新。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搭配不当。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应在“提高”前加上“能否”;B.语序不当。“实施”和“制定”应调换顺序;D.成分残缺。应删去“可以使”或“通过”;故选C。
4.下列句子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A.据统计,2020年“十一”假期,一些热门城市景点的人数出现了大幅增长,甚至翻倍30%以上。B.太极拳作为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能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C.穿越冰雪,无惧风雨,因为“中国号”列车跑出了中国速度,才让世人见到了瑰丽的中国风景。D.2020年贵阳市各级禁毒部门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贵阳因此被列为禁毒示范创建先进城市。
【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成分赘余,应删去“30%以上”;故选A。
5.【病句诊所】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停课不停学”网络学习,培养了我们自觉参与、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B.航天员邓清明为圆航天梦坚守24年,他坚持不懈、敬业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C.一个人能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D.为了防止树木在冬天不被病虫伤害,园丁们特意在树干上刷了一截白灰。
【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介词“通过”埋没了主语,可以删掉“通过”;C.两面对一面,可以将“能否”删掉;D.否定失当,“防止”“不”双重否定表肯定,句意发生变化,可以删掉“防止”或“不”;故选B。
6.下面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回首过往的学习生活,我们再一次明确了这样的道理:勤奋、踏实是学习成败的关键。B.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D.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使我有了很大进步。
【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两面对一面,勤奋、她是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可以把“成败”改为成功;C.搭配主不当,噪声不会污染环境,可以把“和噪声”去掉;D.缺少语,可以去掉“通过”或者“使”;故选B。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专题04:句子成分划分-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精品课堂-备战2025年语文中考语法 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句子概念,句子成分的符号,划分句子成分步骤,〈补语〉,形容词“的”,副词“地”,助词“得”,词性和句子成分关系,顺口溜,综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3:短语结构-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精品课堂-备战2025年语文中考语法 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短语的分类,辨析技巧,它有两种类型,短语的总结,综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2:词语成语理解-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精品课堂-备战2025年语文中考语法 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成语特点及来源,成语辨析方法,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综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