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
(1)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借夕阳西下抒发游子之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是王湾借北雁远飞寄托思乡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上受降城闻笛》)是李益因笛声而引发的征人之愁。
(2)古人常以日月为意象表情达意。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夸张手法写日月,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李白《峨眉山月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柔和月光,尽显夜色的清朗秀美。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li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lǎn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节选自《朝花夕拾》)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鼓lì ____ 教诲_____ 收藏____ 偷lǎn ___
(2)小伟同学收集了《朝花夕拾》中的三张插图(如下图),其中出自选段所属篇章的一张插图是_____(填写字母)。三张插图依次出自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阿长、衍太太中任选一个人物,参照下面的示例,仿写句子。
示例:寿镜吾老先生是鲁迅的启蒙老师,他是一位学识渊博、方正质朴、严而不厉的人。
3. 进入中学后,同学们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对此,七(2)班举办了“有朋自远方来”主题班会,请你参与。
(1)以下是同学们在班会上展示的甲骨文“朋”字和小篆“友”字的写法,请你结合字形,说说两个字的内涵。
(2)班级准备邀请德育老师张老师参加此次班会,小语同学拟写了下面的邀请函,请你帮他修改。
尊敬的张老师:
我班将于明天下午两点在本班教室举行“有朋自远方来”主题班会,诚邀您前来参加。同学们特别希望听取您的拙见,衷心期待您的莅临。
2023年9月20日
七(2)班
①画线句有一处词语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②邀请函有一处格式错误,请你修改。
(3)自我介绍是一种向别人展示自己的途径,也是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在“展示自我”的环节中,你会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呢?请写出两点。
(4)在“我的交友之道”环节中,同学们各抒己见。请你写一则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并阐述你的交友之道。
二、阅读(55分)
【一】(23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窗
刘平
①袖子指着床边那面墙上的窗户对爷爷说:“爷爷!我想把上面那扇窗户开低一点儿。”袖子的目光里,充满了一种渴望。
②爷爷叹口气,说:“请人改一扇窗户很麻烦,要花不少钱,爷爷没钱请人改窗户。”爷爷又说:“等爷爷有钱了,就请人来改窗户。”袖子感到很失望,可她不怨爷爷。
③三年多来,十五岁的袖子一直躺在床上,一间小屋,就是她全部的世界。小屋只有一扇窗且很小,开得太高,袖子根本够不着。那天上午,她让爷爷把她抱起来,那小小的窗口令袖子眼前一亮:曾经熟悉的河滩,长高了的苦楝树……这一切,勾起了她三年前快乐的回忆。苦楝树的叶子黄了,开始掉落,袖子问:“爷爷!是冬天了吗?”爷爷说:“再过几天就入冬了。”
④爷爷放袖子躺下,端来熬好的药让袖子喝。喝了药,袖子问:“爷爷!我的腿会好起来吗?”这话,袖子已经问过无数次了。“会好起来的。”爷爷每次都这样说。
⑤袖子开始很相信爷爷的话,可天天喝药,腿还是一点儿没有好转,她就有些不相信了。可她又知道爷爷不会骗她,爷爷那么爱她,咋会骗她呢?所以袖子还是每天乖乖地喝药,她不想让爷爷失望。
⑥每隔几天,爷爷就会把自己的手机给她,让她和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说说话,听到爸爸妈妈的声音,袖子心里总是很激动。前不久,一个小学时的伙伴来看袖子,袖子知道了一件新鲜事:手机可以微信聊天,还可以视频。于是,袖子向爷爷要来手机,让小伙伴教她,袖子想和爸爸妈妈视频一下。小伙伴说:“这个手机是老年机,要智能手机才可以视频。”爷爷问袖子的小伙伴:“智能手机贵不?”小伙伴说:“一千多元就可以买。”
⑦日子还是老样子,他们的生活充满艰辛但又充满希望。袖子日复一日地躺在床上,她太孤独了,就想象着外面的世界,想象着窗外的河滩,那个曾经的乐园……
⑧袖子突然发现爷爷爱喝酒了,每天早晨和中午都要喝,喝完,就出去了。爷爷的身体不好,爸爸妈妈在家时,一直劝爷爷少喝点儿酒。袖子心疼爷爷,说:“爷爷!您少喝点酒。”爷爷笑了笑,说:“天冷,喝点儿酒暖和。”
⑨那天中午,爷爷回来得有些晚,给袖子端药进来时,袖子发现爷爷的嘴唇被冻得发乌,脚上穿着一双雨靴,湿漉漉的,裤腿卷得老高。袖子问:“爷爷!您在干啥呀?”爷爷微微一笑,说:“我在河里看见一条大鱼,下河去逮,鱼却跑了。”袖子说:“爷爷!这么冷,逮啥鱼呀?感冒了咋办?”爷爷说:“是有点儿冷。袖子,你快喝药,我出去喝点儿酒。”
⑩成天待在屋里,袖子不知道外面的变化,只是感到越来越冷。这天傍晚,爷爷给她换了床厚棉被,袖子顿时感觉舒服了很多。
⑪突然,爷爷摸出一件东西递给袖子,说:“袖子!给你的。”袖子一看,是一部崭新的智能手机!袖子心里一喜,继而又有些不安,问:“爷爷!您哪来这么多钱呀?”爷爷咧开嘴笑了,说:“你爸妈寄回来的。”又说,“袖子!你放心吧,他们寄了很多钱回来。”
⑫第二天,爷爷又请了人来改窗户,那是村里手艺最好的泥瓦匠。窗户的位置改得恰到好处,袖子靠在床头上,就可以看见外面的河滩、树、飞过的鸟儿……
⑬袖子的世界,一下大了许多,生动了许多……
⑭但袖子不知道,爸爸妈妈并没有寄很多钱回来。入冬后的一个多月,爷爷都在屋后冰冷刺骨的河里背石头,一块块背上来码在路边,有人来收。就这样,他才有了可以微信聊天和视频的智能手机。那时候,爷爷不能给袖子改窗户,__________。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1年第13期,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善于设置悬念,如开头写袖子想改窗户,第⑧段写袖子发现爷爷突然爱喝酒。
B. 第④段写“爷爷每次都这样说”,表现了爷爷对袖子相同的提问感到不耐烦的心理。
C. 第⑨段画线句子运用外貌描写,表现了爷爷赚钱的艰辛,突出了爷爷对孙女深沉的爱。
D. “河滩”一词意蕴丰富,既承载着袖子的快乐回忆,也表现了袖子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5. 好的结尾要与文章整体思路和行文风格一致,有时还会照应文中的某个情节。请阅读全文,在文章末尾的横线处把小说结尾补充完整。
6. 小说中的袖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7. 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第⑦段为什么说“他们的生活充满艰辛但又充满希望”。
8. 小语同学想把本文推荐给学校文学社的“至爱亲情”栏目,请帮他给文学社写一段推荐语。(120字左右)
【二】(16分)
半个父亲在疼
葛亚夫
①这些年,我感觉时间在不停地提速,尤其是对父亲。在他身上,岁月的沙漠化一年深过一年,从牙齿到骨骼,他所有坚硬的部分,都迅速钝化,脆弱。走在路上,每遇见老人,我总会忍不住多看几眼,有时,还会从他身后追到身前——我总觉得,他是我父亲。
②老了的父亲,失去辨识度,老成所有老人的样子——干瘦,呆滞,不苟言笑。但年轻时,他棱角分明,一顶光头,哪怕在十里外咳嗽一声,我也辨得出是他。
③小时候,我的调皮“有口皆碑”。基本上,只要有摩擦,罪就在我,且总以我被父亲摁在地上打作为结束。这俗套的剧情,常让我怀疑父亲是假的。有一次,我跟着父亲压红芋,甚得他欢心。老师路过地头,随口说我两句。父亲顺手抄起扁担抽向我。我眼疾手快,但大长腿没能跟上,被铁钩抽到,划出一道血印。
④我抱着腿,疼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蹦蹦跳跳。父亲捉住我,把我摁到地上,揽一把萋萋芽,嚼碎,敷在伤口上。我不经意看见,他向来稳健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还厉害。
⑤原来,当我疼时,父亲也在痛。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
⑥父亲脾气暴躁,一半是母亲点燃的,一半是因癣疾煎熬的。年复一年,开春,癣就援着他的身体开枝散叶。不知听谁说的,用烧红的铜钱烫,就能把癣斩草除根。在一盏抖动的灯火前,他捋起袖子,让我烧铜钱给他烫癣。我做不到,他就自己来。他牙一咬,眉一竖,火红的铜钱往手臂上一摁。一股焦肉味吱吱乱窜,撕咬得灯火弓起腰,啃噬得我心如刀绞。
⑦父亲拍拍我的头,满面春风地说,一点也不疼。我满脸泪痕,痛得不能自已。
⑧我从未想过,当父亲疼时,我也会痛。父亲的一半疼痛,从此由我默默领受。
⑨做了父亲后,我回去得少了,但经常念及父亲,想象在我这个年龄时的父亲,想象在孩子这个年龄时的父亲。起初是把他当成反面教材,警醒自己别像他。慢慢地,我谅解了父亲,开始与他和解。无论在基因上,还是在生活里,我身上都有他的影子。
⑩前不久,父亲的腿不堪劳损,闹起罢工。我带他看医生,背他上楼、下楼。起初他很不适应,肌肤和骨骼都极力地抗拒我。很快,他认了。回家时,他竟趴在我的背上睡着了。在家门口,我扭头看他,他酣睡得像个孩子。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
⑪家里的地板刚拖过,很滑。我和父亲摔成一团。父亲醒了,龇牙咧嘴地问我,摔得痛吗?孩子一手扶着我,一手打地板,念念有词。我满面春风地对他们说,一点也不疼。
(选自《读者》2021年第24期,有删改)
9.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中的“有口皆碑”是褒词贬用,表现出小时候的“我”出了名的顽皮。
B. 父亲为“我”敷伤口时,他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还厉害,可见他性格软弱。
C. 文中“我”对父亲的情感经历了从“不满——理解——心疼——谅解”的变化过程。
D. “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挚爱亲情,父子之间已能相互体贴。
10.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围绕“疼痛”写了“我”与父亲的哪些事情。
11. 品味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2. 文中两次出现“满面春风”地说“一点也不疼”,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两处的理解。
【三】 (16分)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咏雪》)
【乙】
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䣛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③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④?”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⑤。”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慧》)
[注]①晋明帝:司马绍,晋元帝司马睿的长子。②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此时洛阳被匈奴占领)。③以东渡意:晋王朝东渡的情况。④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⑤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
13.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俄而雪骤_____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
③具以东渡意告之_____ ④不闻人从日边来_____
14.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明 日 集 群 臣 宴 会 告 以 此 意
15.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16. 【甲】文中的谢道韫与【乙】文中的晋明帝在形象上有什么异同?
三、写作(55分)
17.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劳动,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中学生正处在成长的黄金期,成长意味着希望。只要我们深入到劳动现场,劳动必然会赋予我们更多的成长力量。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你联系自己参加劳动的故事和体会,或者让你感动的有关劳动的人和事,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3)不少于600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