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2025学年新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2025学年新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01
    2024-2025学年新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02
    2024-2025学年新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03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共3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单元知识建构,课标导向,学情分析,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任务,教学实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简析】
    本单元选编了一组表现亲情之爱和家庭生活的多体裁文章,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方式,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课文有2篇现代散文,2篇散文诗(其中1篇外国作品),2篇(段)文言文,内容均与亲情有关,《秋天的怀念》通过写母亲对患病儿子的关照表现母爱的无私与深沉,表达儿子对母亲的歉疚与感谢;《散步》通过写解决一家人散步时出现的分歧表现母子之爱、父子之爱、夫妻之爱、婆媳之爱,表达中国人其乐融融的家庭伦理;《金色花》通过写调皮的孩子的游戏表现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表达母爱;《荷叶·母亲》由荷叶为荷花遮风挡雨,感悟到母亲对女儿的荫蔽,表现女儿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以此表达对母爱的歌颂;《咏雪》通过家庭中长辈与晚辈间闲谈,表现我国古时少年的聪慧,从中可以感受魏晋士族家庭文化修养和生活情趣;《陈太丘与友期行》通过写元方应对父友对父亲的指责一事,表现元方的方正守礼,透过儿子对父亲正义之举的维护,从中可以感受到儿子对父亲的尊敬。这样的篇章,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形成对人类文化的认同。
    单元要求在第一单元朗读训练的基础上,继续强化朗读训练,把握全文的情感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并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不同文章的抒情特点。此外,本单元还设置了写作任务《学会记事》,要求能够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事情,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把事情写清楚,同时,还要注意锤炼语言,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贴切地表达情感。
    单元整体设计的核心任务是“写一则亲情故事作品,参加主题为《亲情寻踪》的班刊稿件评选活动”。这一核心任务的落点是写作,既契合了本单元的写作任务“学会记事”,又对应了本单元课文“人间亲情”这一主题。学生可以学习《秋天的怀念》一文开篇奠定情感基调,抓住感人的细节的写法,让平静的语言蕴含感人至深的力量;可以模仿《散步》一文将一件小事的来龙去脉条理清晰地写清楚、写具体,也可以模仿本文多用对称句和回环句的语言表达特点,让文章语言更有质感;还可以模仿《金色花》一文充分发挥想象,模仿儿童的口吻和心理,以想象虚拟之境表现平淡真切的亲情;也可以学习《荷叶·母亲》,寻找情感的凝聚物,运用象征的手法,表现真挚亲情……单元课文不但是亲情主题的范本,更是写作手法的典型范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掌握不同文章、不同文体不同的抒情笔法和抒情方式,从而更好地记叙亲情故事,表达真挚情感。
    基于此,单元学习过程按照“单元导读”“单篇精读”“整合联读”“读写共生”“单元小结”五种课型展开学习,逐层深入,学以致用。
    【单元知识建构】
    【课标导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学生能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表达与交流”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创意”。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散文,“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通过朗读对作品的理解,“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式呈现对作品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能借鉴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表达,能根据需要,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表达”。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散文时,应关注朗读、赏析与表达三个方面的内容。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过第一单元写景抒情类文章,虽初步学习了朗读技巧,感受了汉语声韵之美,但朗读需长期训练,语感需不断培养。在写人记事类文本理解上,学生有小学学习基础,但需进一步培养感知文本、理解与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在写作上,学生初步掌握记叙文写作的格式与方法,但在结构、积累等方面不够清晰与全面。因此,体悟语气、节奏的变化,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品读文章语言的独特之处;抓住感人细节,贴切有条理地抒写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是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单元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体会词义、语境在朗读中的作用,体悟语气、节奏的变化,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2.通过批注式阅读,对课文中对称句式、诗化的语言等内容进行品读赏析,把握文章独特言语形式中彰显的抒情张力。
    3.能运用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抓住感人细节,条理清楚地抒写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二、思维目标
    1.能够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提升发散思维能力。
    2.能够有顺序有条理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三、价值目标
    感受和理解各篇课文所表现的亲情,唤醒和丰富自己的亲情体验。
    【单元学习任务】
    【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
    学习目标:
    1.通过速读课文,梳理、识记重点词语。
    2.朗读课文,进一步掌握重音、停连等朗读技巧。
    3.能够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任务:
    任务一:记一记
    任务二:读一读
    任务三:试一试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记一记
    速读课文,梳理重点字词。
    互学:小组内交流、补充。
    展学:小组代表班级交流。
    评学:其他小组评价或补充。
    任务二:读一读
    1.回顾第一单元所学朗读技巧,自由朗读《秋天的怀念》《散步》《金色花》《荷叶﹒母亲》,注意重音、停连、语气。
    [重音]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语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一般用着重号“.”标示在词语下面。
    [停连]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的中断即停顿,声音的延续即连接。无论是停还是连,都要与文章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要求相适应,不是任意的。停顿,用ˇ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不限于标点处,句中有时也有小停顿;连接,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表明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此处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有标点也不停顿。
    [语气]是朗读时运气发声的微妙技巧,如抑扬顿挫、以气带声等,不能用符号完全表示。我们可以学会用↘↗→ 表示语调的上扬、下降和延长。
    2.学生自由选取课文片段进行朗读展示,注意把握感情基调。
    知识链接:
    感情基调,是指一篇文章整体的、基本的感情色彩和声音语调。有人把文章的感情色彩分为挚爱
    和憎恨、悲哀和喜悦、惊惧与欲求、急切和冷漠、愤怒和疑惑等不同种类。
    朗读时,内心对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和提示,才能准确而充分地传达出恰如其分的
    感情。比如,《春》的感情基调是轻松、愉快、热烈、充满希望的,《济南的冬天》的感情基调则是温和、明净、亲切、眷恋的。
    任务三:试一试
    快速阅读《秋天的怀念》《散步》《金色花》《荷叶﹒母亲》,试着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预设:
    《秋天的怀念》:通过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散步》:通过记叙一家四口在初春的原野散步的生活画面,为我们描绘了亲情之美。
    《金色花》:通过写一个孩子和妈妈嬉闹的事,展现了美好的亲情。
    《荷叶母亲》:写自己看到雨打红莲,心绪不宁,后来看到荷叶荫蔽红莲,内心感动。
    三、课堂小结
    如何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需要我们掌握语气、节奏的变化,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而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四、课后延学
    朗读《<世说新语>二则》,完成课前预学作业。
    第二课时 《<世说新语>二则》单篇精读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
    感。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品行,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学习任务:
    任务一:整体感知
    任务二:精读研析
    任务三:演读课文
    学习过程:
    谈话导入
    历史上有关儿童早慧的故事有很多,请简要说说下面文字记录的人物故事。
    1.出示原文。问:同学们知道这个故事吗?
    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世说新语》)
    明确:孔融让梨。孔融四岁,和他的兄弟吃梨,自己拿了小的吃。人家问他:“为什么拿小的
    梨啊?”孔融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2.出示原文,教师指着文中词句,问:“路边的李子树挂满了李子,别的孩子都跑去摘了,为
    什么王戎不动呢?”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 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
    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
    明确:王戎认为树在路边,又满是果子,李子一定是苦的,没人吃。
    这两个故事都来自《世说新语》,主人公分别是孔融、王戎。 我们今天来认识这本书中另外两
    个聪明智慧的孩子。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 :整体感知
    1.学习文言文,我们可以采用朗读、积累、品读的方法来学习。
    (1)自由放声朗读,读准字音。请一生朗读,正音后,全班齐读。
    例:雪骤(zhòu) 差(chā)可拟
    (2)请一生示范读,其他同学听读。检查是否读准了节奏。
    知识链接:
    节奏,是朗读全篇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所构成的整体感。节奏要与全篇的逻辑思路、感情基调统一。
    出示句子: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白雪纷纷/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明确:可从文意、句子成分或词性等角度去判断句中须停顿处。
    2.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画出来,准备交流。
    预设:
    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辈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谢太傅听了开心地大笑起来。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请两位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力求讲得生动有趣。
    任务二:精读研析
    1.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
    预设1:我认为“柳絮因风起”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柳絮”是轻盈的。“盐”是颗粒状,沉沉的,缺乏美感。
    预设2:我认为“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见雪粒片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撒盐空中”的比喻,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
    明确:从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认为“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更好。文章结尾只对谢道韫作了介绍,也隐含着谢安对谢道韫“咏絮之才”的肯定。这是咏雪,更是咏才情。
    2.《咏雪》记述的是一次家庭聚会,哪些地方透露出了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
    预设1: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把玩诗句的雅兴。
    预设2:“公欣然曰”和“大笑乐”,可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
    预设3:谢安“大笑乐”,并没有让胡儿难堪,可以看出他在讲论文义时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室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
    出示PPT:
    谢安的提问是对诸人想象能力的考验,想象力的活泼表现出创造力的活泼。对白雪的比喻重要的不在于比拟的相似性,而在于给人在心理感受上所带来的快乐和美感。
    ——骆玉明《《世说新语)精读》
    明确:这是咏雪,也是咏才情,更是咏家风。
    任务三:演读课文
    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设计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并在小组内进行演读。
    示例:
    场景一:
    谢太傅:(面带微笑,手摇羽扇)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 朗:(抬头望天,若有所思)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道韫:(不置可否,傲气回话)未若柳絮因风起。
    三、课堂小结
    《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练含蓄,隽永传神。明代胡应麟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
    四、课后延学
    1.朗读课文,尝试背诵。
    2.预习《陈太丘与友期行》。
    第三课时 《<世说新语>二则》单篇精读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
    感。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品行,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3.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注意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在言语交际中恰当
    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学习任务:
    任务一:整体感知
    任务二:精读研析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儒雅的谢太傅,“咏絮才女”谢道韫,活泼可爱的谢朗。这节课,我们将再去认识几位非常有个性的人物。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整体感知
    1.自由放声朗读,读准字音。请生齐读,再请一生点评齐读情况。再次齐读,读顺语句。
    预设: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默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小组合作,并尝试用以下方法积累文言词汇。
    (1)说文解字
    ①汉字“引”的演变
    根据“引”字的演变,推测本义是拉开弓,就是“将军夜引弓” 的“引”。引申义是牵、拉,如“下车引之”。
    ②汉字“页”的写法

    页,头。由“页”构形的字都与头有关。如颠(头顶)、题(额头)、颜(眉目之间)、领(脖子)、颈(脖子前部)、顾(回头看)等。
    成语“瞻前顾后”,文中“入门不顾”中的“顾”都是回头看的意思。
    (2)联系成语
    联系熟悉的成语,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文言词汇。如下表所示:
    (3)比较归纳。
    积累文言词汇还要关注一些常见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古今 异义、一词多义等。根据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关例子。(至少一例)
    ①“通假”就是“通用、假借”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如:“不”通“否”。
    ②古今异义是指古汉语中有一些字词随着词汇发展,词义发生了变化转移。
    如:“去”“委”“引”。
    ③两个字形不同而意义相同的字,如“舍”和“委”。
    ④两个分别表示敬与谦的字,如“尊君”与“家君”。
    预设: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任务二:精读研析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
    预设1: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
    预设2: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2.《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陈元方的“方正”?
    预设:
    陈元方据理抗辩,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
    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父亲依照约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决然舍去。元方也从父亲身上知道了“交友以信”的道理。
    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友人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元方据理抗辩,有理有据,有礼有节,落落大方。
    第三,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3.读完文章后,你对友人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预设:
    友人问元方“尊君在不”这一句中,“尊君”是一个敬辞,友人用语文雅,有很高的修养;当友人得知陈太丘没有等他时,他便“怒”,又可见他是个急脾气的人,率性而为;当他听完元方有理有据的反驳时,他不仅“惭”而且“下车引之”,可见他是一个知错就改、知书达礼的客人。
    三、课堂小结
    结合教材补白了解并积累古代常见的敬辞和谦辞。
    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千百年来,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体现出个人的文化修养,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特点。
    四、课后延学
    《世说新语》分“德行”“言语”“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记述汉末至晋宋间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比如,你想了解魏晋士人们是怎样对待学习问题的,你可以读《世说新语》的“文学”篇,走近勤奋的殷仲堪;如果你想了解有关“正直”的故事,你可以读《世说新语》的“方正”篇,走近不趋炎附势的宗世林;如果你想了解魏晋士人们广阔的胸襟和做人的智慧,你可以读《世说新语》的“德行”篇,走近身无长物的王恭。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好好去读一读整本书!
    第四课时 《秋天的怀念》单篇精读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深沉含蓄的抒情特点,深入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
    2.学习朗读,把握本文感情基调的变化,注意语气、节奏。
    3.理解本文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母爱和生命。
    学习任务:
    任务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任务二:研读课文,探讨主题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中国当代文坛有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他双腿瘫痪,常年患病,一边和病魔抗争,一边用笔来书写对人生、生命的思考,活出了不一般的生命姿态,他就是史铁生。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自测,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准备:3分钟。
    2.请一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静静聆听。
    3.朗读评价。
    (1)请该生进行朗读自评。可从字音、停连、语气、节奏等角度进行自评。
    (2)其他学生说说听读感受,可从字音、停连、语气、节奏等角度进行补充。
    (3)师生共同评点学生朗读情况。
    4.学生自读课文,交流阅读感受。
    预设1:我读到了母爱,史铁生的母亲很爱自己的儿子。
    预设2:我读到了史铁生对母亲的爱。
    预设3:我读到了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
    预设4:我读到了史铁生对自己当初不理解母亲而感到悔恨。
    预设5:我读到了史铁生对生活的态度由消极、悲观转为积极、乐观。
    任务二:研读课文,探讨主题
    1.文中多次出现“好好儿活”,你觉得史铁生有没有“好好儿活”?
    (1)小组合作,明确观点,找出文中相关语句来印证并进行朗读展示。
    ◆要求:
    ①明确观点,并找出相关语句印证。一人汇报。
    ②小组讨论,进行朗读设计,说明设计理由。一人汇报。
    ③小组合作朗读展示。
    ④组内一位成员从重音、停连、语速、语调等角度点评本组朗读。
    预设:
    史铁生一开始没有“好好儿活”,后来才做到了“好好儿活”。
    ①当初,史铁生没有“好好儿活”。第1段中,从一些副词 (“突然”等)、动词(“望着望着”等)和语言描写(“不!我不去!”) 中可以看出史铁生在双腿瘫痪后是很痛苦、很绝望的,而且他还直接说了“我可活什么劲儿”,并且运用了一个“!”,这更表明他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是非常痛恨的,完全是自暴自弃。
    ②朗读设计理由。总体来讲,是要读出“我”的“暴怒无常”和母亲的“小心翼翼”。
    关于“我”的部分:“望着望着”“听着听着”这些词语时需要读得稍微轻一点,慢一点,表示时间的无声延长,为下面“我”“暴 怒无常”的行为蓄势。“突然”“猛地”“狠命地”稍重读,这样更能体现“我”的“暴怒无常”。“不,我不去!”这里需要重读,语速快,语调下降。因为那个时候的“我”内心其实是暴怒、痛苦与绝望的。“我”就如同一只找不到出口的满身是刺的困兽,怒得热血沸腾,也无助得胡乱挣扎。
    关于母亲的部分:“悄悄地”“偷偷地”“红红的”这些词语需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以显示母亲的小心翼翼。“总是”需要读重音,音拖长。“在一块儿”后面的停顿时间稍长一点,以表示母亲对儿子的安慰。两个“好好活儿”更是母亲对儿子的理解、鼓励与期待,两个都要稍微读慢一点、轻一点,而且声音要越来越轻,以体现母亲的隐忍与克制,同时也体现母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
    ③小组合作朗读展示。教师与其他学生仔细聆听,关注朗读的优缺点,并能引导学生在书中做好相应朗读标记,如重音、停连、语调、节奏快慢等。
    ④组内一位成员点评本组朗读。
    (2)教师点评与朗读指导。
    ①教师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点评。重点点评小组合作朗读板块。
    ②指导重点语句的朗读,并请全体学生分角色朗读。
    第一组: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第二组:不,我不去! 我可活什么劲儿!
    (3)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教师从感情基调把握的角度进行点评。
    明确:本文感情基调——深沉、含蓄。
    (4)小结并过渡。史铁生是不幸的,年纪轻轻就双腿瘫痪,生活给他的猛击让他措手不及,他愤怒、痛苦,甚至喊出了“我可活什么劲儿”的绝望。对啊,当时的他确实没有做到“好好儿活”,后来才做到了“好好活儿”。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好好儿活”呢?文中有个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好好儿活”的内涵,她就是史铁生的母亲。
    2.品析母亲的“好好儿活”。
    (1)请两位学生分别朗读第1段和第3段,其他学生圈画出描述母亲为了让史铁生“好好儿活”而做的努力的语句。挑选最能触动自己的一句话或几个词,结合语句说说触动自己内心的原因。
    预设1:第1段“悄悄地”“偷偷地”,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母亲为了不打搅内心无比痛苦的“我” 而一直小心翼翼地、默默地关注“我”,照顾“我”的暴怒无常的情绪。
    预设2:“总是”表明母亲一有机会就会努力试着帮助儿子走出困境,想着推儿子出去散散心,看看北海开了的花。
    预设3:第3段中,“挡在窗前”,是为了不让“我”因窗前飘落的树叶而伤感。
    预设4:第3段“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这一句平缓、温暖的话语推动 “我”走出房间,走出困境,走向那个充满阳光与花香的天地之间。如此宽和而又坚韧的母 爱,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敲开了“我”紧闭的心房。
    预设5:第3段中,母亲因为“我”答应让她推出去看花而“喜出望外”,两个“一会儿”就明显看出母亲高兴得手足无措。
    预设6:第3段倒数第二行“忽然”二字,表明母亲立刻意识到自己提“跑”“踩”等词语会触及双腿瘫痪的儿子那脆弱的神经,马上就不说了。可见母亲时时刻刻照顾着儿子的内心。
    (2)教师出示文中关键句,引领学生比较赏析其表达效果的不同之处。
    ①“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第1段)
    ②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
    求般的神色。(第3段)
    学生活动:朗读以上两个句子,试着找出两句话的异同,并说说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预设:
    母亲说的话非常相似,第一句语气较为平缓。第二句结尾部分多了个语气词 “吧”。“吧”在这里表示母亲的询问与央求。从语境上看,母亲担心儿子看到窗前落叶而伤感,提出去北海看菊花的建议;从节奏上看,相较第一句,第二句的语词节奏拉长了。语词节奏的拉长表现的是母亲央求的语气,传递的是母亲对儿子的担忧,对“我”内心的关注与期待,对自我禁锢的“我”的小心探寻,这就是平凡而伟大的母爱的体现。
    三、课堂小结
    为了唤醒儿子能够“好好儿活”,母亲百般努力、精心陪伴。史铁生终于打破原先对现实世界的回避,转而开始走向一条与世界握手言和的道路。
    四、课后延学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五课时 《秋天的怀念》单篇精读
    学习目标:
    1.学习朗读,把握本文感情基调的变化,注意语气、节奏。
    2.理解本文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母爱和生命。
    学习任务:
    任务一:研读课文,探讨主题
    任务二:拓展延伸,感悟母爱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为了唤醒儿子“好好儿活”下去,母亲百般努力、精心陪伴。那么,面
    对被病痛折磨的儿子,同样被病痛折磨着的母亲是如何用行动来诠释“好好儿活”呢?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研读课文,探讨主题
    1.品味母亲的“好好儿活”。
    (1)朗读第2、4、5、6段。母亲的艰难无处不在,挑选其中一处,体会史铁生母亲的内心世界,并用母亲的口吻来述说。
    预设1: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母亲的内心世界:不行,不能发出声音,不能让我儿子听到,他已经够痛苦了,我不能让他知道我的疼痛。
    预设2: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母亲的内心世界:我不能倒下,千万不能,我还得继续活着,好让我的儿子重新振作起来。我可怜的儿啊!
    预设3: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母亲的内心世界:这可怎么办呢?我不甘心啊,我那有病的儿子和那未成年的女儿,该由谁照顾啊?不行,再艰难的生活,我都要挺过去!
    (2)教师小结并提问:如果说,上一节课中我们认识到的母爱是隐忍,是陪伴,那么,现在你认识到的母爱多了哪些内涵呢?
    预设:母爱是牵挂,是无条件付出,是沉甸甸的责任。
    (3)师生合作朗读第6段,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付出与责任。
    2.“我”所理解的“好好儿活”。
    (1)文中三次写到看花,背景和结果都不同。请选择相关的语句,自由朗读。
    问题:从这三次看花的描述中看出“我”有哪些变化?
    ①第一次,“我”暴怒无常,无心看花,厌世、沮丧。
    第二次,“我”终于在母亲的哀求下答应了去看花的请求,表明“我”开始感受到母亲的良苦用心,开始试着接受现实。
    ②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些花带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预设:
    作者着重写了花的颜色与品性,还写了花的姿态。黄色,白色,紫红色,这些都是非常明亮的色彩,带给人一种活泼与明朗的感觉。作者写花“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我觉得是在写母亲的淡雅、高洁,写母亲对“我”的爱热烈而深沉,写母亲对哪怕是再艰难的生活,都心怀热爱与感恩,都爱得热烈而深沉。
    (2)出示补充资料,请学生思考:作者最后一次写到看花时,加了一句母亲曾经说过的话“好好儿活”,你觉得这里的“好好儿活”内涵是什么?
    【材料一】
    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噪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 史铁生《病隙碎笔》
    【材料二】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 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通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做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预设:
    “我”真正理解了母亲的用心,开始明白,面对生活的不幸,人更应懂得对美好生命的珍惜与感恩,任何时候都把自己当作幸运者,顺境时笑迎春风,逆境时乐对风霜。
    (3)师生合作齐读,体会花与人的统一,体会生命绽放的姿态,领悟作者对生命的认识。
    任务二:拓展延伸,感悟母爱
    1.假设史铁生站在母亲的墓旁,你觉得史铁生会跟母亲说些什么?请用第一人称来写,字数50字左右。
    2.如果史铁生能收到你的来信,你会给史铁生写些什么呢?请写一写,字数50字左右。
    以上话题选择其一,准备时间5分钟,选择典型的片段进行全班交流。
    三、课堂小结
    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有缺憾有痛苦,史铁生在无法弥补的身体缺憾中依然能找到生命的价值,我们也应该对生活、对克服困难抱有信心,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
    四、课后延学
    推荐阅读:《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第六课时 整合联读
    学习目标:
    1.感受和理解不同课文所表现的亲情,唤醒和丰富自己的亲情体验。
    2.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来深化自己的理解,尝试读出亲情之外的情感内涵。
    3.继续学习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学习任务:
    《秋天的怀念》《散步》整合阅读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朗读课文《散步》片段,引入新课。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比标题
    1.快速阅读《散步》,对比上节课学习的《秋天的怀念》,说说对两篇文章标题的理解。
    自学:学生自主阅读,完成任务。
    互学:小组内交流讨论,完善自己的答案。
    展学:教师组织随机抽取学生在全班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倾听、补充。
    预设:
    (1)题目“秋天的怀念”内涵比较丰富
    表层:
    ① 点明故事发生的时节。
    ② 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深层:
    ③“秋天”常常隐喻着生命与思想的成熟,“秋天的怀念”暗示着作者经过残酷命运的打击,终于走出暴躁绝望,在母亲去世后,在菊花绽放的秋天,才真正体会了母亲的坚忍与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④标题简明而又意蕴悠长,“怀念”直接指向母亲,“秋天”则蕴含着“生命”的意味。
    (2)题目“散步”直接点明了本文叙述的主要事件,没有说破文章主旨,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回味思考的空间。
    2.再次阅读课文,思考:作者在表达亲情之外,文章是否还可以挖掘出更深层的主题意蕴?你的依据是什么?

    预设:
    3.《散步》这篇课文,如果换一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
    预设:
    基于对文章所需事件和细节不同关注点,可以拟出《一家人》《三代》《儿子和母亲》《初春的田野》等题目,也可以基于对主旨的不同理解《和谐》《孝道》《责任》《选择》等。
    任务二:比情感
    《秋天的怀念》《散步》同为散文,都是写人间的挚爱亲情,却有着不同的感情基调,再读课文,体会不同的感情基调。
    预设:
    ①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深沉、纯粹的爱与期望)
    ②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体会到了母爱的坚韧与伟大,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秋天的怀念》的感情基调是:深沉、感伤、悲慨、压抑,结尾处又有一种达观释然的宁静。
    ①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景物描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烘托人物愉悦的心情。)
    ②但是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情思隽永,富含哲理,肩负家庭责任的小心稳重。)
    《散步》的感情基调是:清新、明朗、愉悦、亲切、舒缓、从容,有些语句也有含蓄未言的深意。
    任务三:练朗读
    运用在《秋天的怀念》中学习的朗读技巧,在课文《散步》中划出自己最有感触的语段,标出朗读语气和节奏,小组内进行朗读分享。
    示例:
    在《散步》这篇课文中,我最有感触的片段是,“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春天景色的清新与明丽,让读者感受到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烘托出一家四口散步的惬意与幸福。
    三、课堂小结
    朗读时,内心对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和提示,才能准确而充分地传达出恰如其分的感情。每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一个整体,是各个部分、层次、段落、语句的具体感情的综合表露,总体的感情基调并不否定不同段落有感情的起伏变化。缺少整体感的朗读,容易支离破碎;没有具体段落语句的感情色彩的变化,整体感也会显得呆板僵化。
    四、课后延学
    朗读课文,体会对称句式的作用。
    预设:
    对称句,把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着说,从语义表达上,增加了思想内涵的张力;从语音美感上,句式整齐,有着对称之美,两句相互映衬,很有情趣。
    ①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 也是妈妈和儿子!”
    对称式的语句出自孩子之口,充满童趣,尽显孩子的 天真可爱、聪明机灵,展现了一幅幸福和谐的生活图景。
    ②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③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④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⑤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第七课时 整合联读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2.反复朗读,在朗读中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作品的美好境和语言风格。
    3.初步感知散文诗的特点。
    学习任务:
    《金色花》《荷叶·母亲》整合阅读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可以说是赞美母爱的千古绝唱。提到母爱,你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那么,怎样写母爱呢?是写冷暖问候,还是写病痛关爱?有没有一种新颖的写法呢?
    今天,我们一起品读两位大师笔下的母爱,看看他们是如何描绘母爱的。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比较阅读,分析异同
    自学: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比较《金色花》《荷叶·母亲》的异同。
    互学:小组内交流讨论,完善自己的答案。
    展学:教师组织随机抽取学生在全班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倾听、补充。
    预设:
    相同点:
    1.主题:表达母爱。
    2.表现手法:运用象征手法。(金色花:孩子的天真;荷叶:母爱厚重)
    3.语言风格:清新雅致(金活泼、口语化;荷典雅、书面化)
    不同点:
    1.构思:金以儿童口吻和心理,通过特有的奇思妙想,表达母爱和童真;荷写眼前之景,现实之事,直抒对母亲的感情。
    2.金为虚拟情境;荷为真实情境。
    任务二:对比分析,把握形象
    思考:这两篇散文诗都是表达母爱的,如何理解《金色花》中的孩子形象和《荷叶·母亲》中的母亲形象?
    预设:
    《金色花》:世人总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了孩子的纯洁可爱,孩子为什么那么活泼可爱快乐天真?因为沐浴在母爱中。诗中的孩子跟妈妈三次捉迷藏,主要出于孩子活泼调皮,机灵可爱的天性,同时,他对母亲无时无刻的关注也见出对母亲的热爱和亲密。
    《荷叶·母亲》中的母亲没有正面出场,只写到一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作品写母亲完全使用象征手法,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象征了母亲对女儿的心灵庇护,对雨中红莲与荷叶情态的细腻描写是作品的精彩之处,包含情感的文字,表现出母爱的动人,母亲正是这样一个母爱的化身。
    任务三:感知散文诗的特点
    小组归纳总结散文诗的特点,全班交流,教师补充。
    预设:
    散文诗兼具散文和诗的特点,既是散文和诗的结合,也是从散文和诗中蜕化、分裂出来的一种文学体裁。苏联作家普里什文曾说:它(散文诗)不是出于诗意,而是出于学者的思考,也许还出于追求真理的探索,如同屠格涅夫评论乌斯宾斯基的随笔时说的话:“这不是诗,但是也许超出诗。”
    三、课堂小结
    两首散文诗内容上都表达了动人的母爱,写法上都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金色花》通过孩子的想象,模仿孩子的口吻,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热爱与依恋,语言轻松活泼;《荷叶·母亲》通过描写眼前的自然景象,以少女的口吻,热烈赞美了伟大的母爱,语言清新典雅。冰心的创作其实深受泰戈尔的影响,课后再阅读他们的诗作,感受他们作品的特点。
    四、课后延学
    课外阅读《新月集》,进一步感受散文诗的特点。
    第八——九课时 读写共生课
    学习目标:
    1.结合阅读课文,了解记叙的六要素,学会有详有略、条理清晰地叙写事件。
    2.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注意锤炼语言,融入真情实感。
    3.根据提纲完成写作任务,在评价修改后升格作文,做到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学习任务:
    从亲身经历中选取感受深切的事情,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亲情类记叙文。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文就不在话下。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写清楚,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完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亲情类记叙文。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把握思路写清楚
    1.写作有顺序
    (1)文本示范。
    根据下列表格中关于课文《散步》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把“散步”一事讲清楚的。
    预设:
    作者将“散步”时发生分歧的原因、解决分歧的经过和分歧事件的结果写清楚,从而表现一家人浓浓的亲情和对生命的感慨。
    (2)归纳梳理。
    从《散步》这篇课文中,我们发现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首先要讲清什么?
    预设:
    交代事件的六要素,重点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清晰地叙述出来,做到有详有略。
    2.写作有波折
    (1)对比探究,文贵有“曲”。
    如果把《散步》改成下面这段文字,与原文相比,哪一篇叙事更清楚有趣?
    课件出示: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预设: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段只写散步过程的其乐融融,很一般。相反,原文把解决分歧的过程写得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更能突出中年人的责任意识与家人之间的和谐之乐。
    (2)梳理思考,“曲”在得法。
    ①对照表格内容,看看课文《散步》写散步写了哪几次波折。
    课件出示:
    一家人散步——出现矛盾(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我”陷入两难(母亲与儿子之间)——解决矛盾(选择委屈儿子)——母亲决定走小路——结局(“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
    ②结合《散步》一文中出现的波折,你发现怎样才能写出事件的波澜呢?
    预设:
    情节突转,变化不断,制造波澜。
    有很多方法可以使文章波澜起伏,如设置悬念法、倒叙法、欲扬先抑等。
    小结:讲清一件事情,首先要讲清六要素,详写事情的经过。同时还可以设置波折,把事情讲得更生动些。
    任务二:融入感情写真切
    1.《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感人的散文。文中写母亲两次央求“我”去看菊花,对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读来令人感动不已。
    2.结合表格内容,思考《秋天的怀念》是运用什么方法写出真情的。
    预设:
    ①抓住细节,用词准确。如写母亲的词“悄悄地、偷偷地、眼边儿红红的、扑、抓”等。
    ②景物描写,加以烘托。如写窗外飘落的树叶。
    ③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3.归纳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预设:
    ①抓住细节,用词准确。
    ②景物描写,加以烘托。
    ③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任务三:范文引路明方向
    1.写作实践
    (1)审题立意。
    中心是“亲情”,通过叙写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事情,来表现和歌颂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2)选定素材。
    回忆家庭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情,围绕中心选定素材。
    (3)理清思路。
    运用“六要素法”“情节突转法”理清行文思路,写在稿纸上。
    方法提示: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重点是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情节波折:情节突转法、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等。
    列表格:理出行文思路,标注详略安排。
    (4)写出真情。
    运用细节描写、景物烘托、修辞手法等写出真情,写出关键词句。
    方法提示:
    细节描写:对动作、语言、神态、外貌和心理的细微刻画。
    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感受或形象。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2.范文引路
    阅读例文,说说文章好在哪里。
    我们是一家人
    家是圆心,我们都是圆内的点,爸爸、妈妈和我,我们围着圆心在走,走出一个圆满的家。(开篇点题。)
    清风摇曳梧桐树的小时候——(独立成段,设置场景,富有意境。)
    月亮又悄悄爬上了窗外的梧桐树,我靠在床头,该是听妈妈讲故事的时候了,可是妈妈又晚督班去了。妈妈是一名老师,每天兢兢业业,总有忙不完的事情。每次回家,总是带着匆匆的脚步,充斥着紧张的氛围,有时怀里还抱着几本厚厚的书。
    “妈妈,你不爱我了吗?为什么不在我身边?”我握住妈妈的手,她的手上还有白色的粉笔灰。“孩子……”妈妈哽住了,转过头去,眼里含着透明的水珠。她摸了摸我的头,指了指窗外的月亮:“月儿圆的时候,妈妈就会回来。”
    我蹦蹦跳跳跑到窗前,每个夜晚不停地寻找那圆圆的月亮——那是妈妈回来的希望。在梧桐摇曳,月儿圆圆缺缺的岁月里,充满了等待的苦涩、团聚的欢乐。(写“我”等妈妈回家,叙事清楚。描写了妈妈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妈妈的忙碌和因此不能陪伴“我”的愧疚之情,表现一家人的相互牵挂、关爱。)
    星星点缀夜空的回家路——
    读初中了,有了晚自修。为了节约时间,让我尽快回到家,爸爸担起了开车接送的任务,他推掉很多应酬,每晚准时在校门口等我。熟悉温暖的笑脸,热乎乎的点心,一路上我说着今天的烦恼和趣事,那条通往家的路上总是充满温馨与欢乐。
    风里飘来桂花的清香,望着车窗外,黑色的天幕中闪动着一颗颗明亮的星星,星星沿着它的轨迹运行,我们沿着家的方向飞驰。(写爸爸接“我”回家,叙事中穿插写景,情景交融,表现家人之间的关爱,充满温馨。)
    白米粥飘香的寒夜——
    今年寒假的最后两天,妈妈旅游要回来了,说好晚上十点到的,不知怎么延迟了,爸爸关好我的房门,叮嘱我早点睡觉,他自己就在餐厅等着。
    我在沉沉的梦里听到一些细碎的声音,妈妈回来了?推开房门,果然,门柜边摆满了大包小包的东西。
    新春的夜里颇有些寒意,黑暗的夜里,家中餐厅里亮着一盏橘红的灯,灯下,有两碗热腾腾的白米粥,桌边是我的爸爸妈妈。(写“我”和爸爸等妈妈的情景,体现一家人的相互牵挂。)
    看见我,他们很惊讶,责备我,责备他们自己,但语气里满是开心。爸爸又盛来一碗白米粥,我们一家三口就在寒夜的灯下一人捧一碗白米粥吃了起来,笑容像灯光一样温馨。这碗白米粥啊,特别的香甜、特别的温暖,一直暖到心窝里,因为,里面有爱的味道。(详细描写一家人在一起吃粥的感受,表现“我们”是幸福的一家人。)
    一路走来,日月轮回,春秋变换,我们一直围着同一个圆心在走,无论风雨,不管苦乐,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
    (学生交流)
    师点评:文章分别从“我与妈妈”“我与爸爸”“爸爸妈妈与我”三个角度选材,三个生活场景鼎立而成一个相互关爱、相互扶持的“一家人”。结构上采取“一线串珠”的写法,以家人之间的爱为红线,用“清风摇曳梧桐树的小时候”“星星点缀夜空的回家路”“白米粥飘香的寒夜”三个句子提示内容层次,按照时间顺序有序展开,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3.完善提纲,完成写作。
    任务四:评价修改助升格
    1.交流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亲情故事记叙文评价量表》,提出修改意见。
    示例:
    亲情故事记叙文评价量表
    2.自主修改。
    在方法总结的基础上,完成自主修改。修改好后,交由老师评价。
    3.师生共改。
    教师选择一篇文章,全班集体修改。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结合具体语句,对习作进行客观点评。 勾画精彩之处,指出修改之处,运用所学方法,全班集体修改。
    三、课堂小结
    四、课后延学
    自主梳理单元知识。
    第十课时 单元小结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回顾,能够准确评价自己。
    2.通过班级讨论,对朗读技巧更加熟悉。
    学习任务:
    单元回顾、总结提升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和努力?今天我们一起来总结。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自我评价
    单元学习自我评价表
    任务二:总结提升
    1.再次梳理本单元文章内容,感受文章的丰富内涵。
    预设:
    2.小组合作,回顾一二单元的学习,归纳提升朗读能力的方法。
    预设:
    三、课后延学
    再次修改自己写的亲情故事作品,完成《亲情寻踪》班刊稿件评选。
    核心任务
    课型安排
    学习任务
    课时
    安排
    写一则亲情故事作品,参加主题为《亲情寻踪》的班刊稿件评选活动。
    单元导读课
    任务一:记一记
    任务二:读一读
    任务三:试一试
    1课时
    单篇精读课
    任务一:《<世说新语>二则》精读
    任务二:《秋天的怀念》精读
    4课时
    整合联读课
    任务一:《秋天的怀念》《散步》
    整合阅读
    任务二:《金色花》《荷叶·母亲》
    整合阅读
    2课时
    读写共生课
    任务一:把握思路写清楚
    任务二:融入感情写真切
    任务三:范文引路明方向
    任务四:评价修改助升格
    2课时
    单元小结课
    任务一:自我评价
    任务二:总结提升
    1课时
    课文
    易错字音
    易写错字
    重点词语
    《秋天的怀念》
    《散步》
    《散文诗两首》
    《<世说新语>二则》
    文言词汇
    例句
    成语
    释义

    元方入门不顾
    瞻前顾后
    回头看

    期日中
    不期而遇
    约定

    太丘舍去
    舍己为人
    舍弃
    课文题目
    亲情之外的情感或主题
    原文依据
    秋天的怀念
    散步
    课文题目
    亲情之外的情感或主题
    原文依据
    秋天的怀念
    对生命沉淀之后的思考与感悟。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散步
    1.生命的感悟。
    2.人生的选择。
    3.人到中年特有的责任。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2.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3.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时间
    初春
    地点
    田野
    人物
    我、母亲、妻子、儿子
    起因
    母亲病体刚刚康复,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
    经过
    出现矛盾
    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解决矛盾
    “我”陷入两难。
    “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
    母亲心疼孙儿,决定走小路,并让“我”在走不过去的地方背起她
    结果
    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一家人稳稳地走在小路上
    “我”的情况
    母亲的表现
    母亲的话
    “我”的表现
    母亲的表现
    第一次
    暴怒无常
    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
    狠命捶打两条腿。
    “我可活什么劲儿!”
    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第二次
    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什么时候?”“好吧,就明天。”
    喜出望外
    维度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评价说明
    抓要素,写清楚
    能够交代清楚事件的六要素,理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按照一定的顺序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
    ☆☆☆☆☆
    1.六要素交代不够清楚,得1颗星及以下;
    2.六要素交代清楚,得2-3颗星;
    3.有一定的记叙顺序,得4-5颗星。
    抓细节,写具体
    能够加入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将事情写具体。
    ☆☆☆☆☆
    1.有细节描写,但不够恰切生动,得1颗星;
    2.每1处恰切生动的细节描写,增加1颗星。
    融情感,写真切
    全文有明确的情感基调,能够选用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采取合适的表现手法,真切地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
    1.全文有明确的情感基调,得1颗星;
    2.能选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得2-3颗星;
    3.能够选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突出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得4-5颗星。
    内容
    完成情况
    能在课文学习中,掌握朗读的技巧,把握重音、停连,注意语气和节奏,读出情感。
    很好[ ]还不错[ ]有待提升[ ]
    能在学习中揣摩和品味散文语言形式,体会作者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中所蕴含的情感。
    很好[ ]还不错[ ]有待提升[ ]
    在文言文学习中,能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在言语交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很好[ ]还不错[ ]有待提升[ ]
    能根据课文所学,掌握叙事的方法,从亲身经历中选取感受深切的事情,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亲情类记叙文。
    很好[ ]还不错[ ]有待提升[ ]
    能和小组成员很好地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很好[ ]还不错[ ]有待提升[ ]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76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教学设计</a>,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精要提示,设计依据,活动任务,活动策略,活动安排,活动样例,活动定位,活动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写作 学会记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yw/tb_c405078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写作 学会记事教案设计</a>,共5页。

    语文人教部编版天上的街市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天上的街市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