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家的意味》教案

    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家的意味》教案第1页
    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家的意味》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家的意味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家的意味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畅所欲言 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框 家的意味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的开篇内容,是学生成长的起点。本框内容首先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认识“家”是什么,讲述了家庭的含义、家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接着教材通过家风的讲述,让我们领悟到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本框内容由浅入深,为下框深入探讨如何建设美好家庭,以及培养学生学会表达爱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学会与他人积极交往,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本节课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与父母、家人交往知识的开端。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家的认识往往处于表层,仅从归属角度去认识家的存在,但是并不能深入把握家的内涵、家的功能,以及在中华文化中“家”所具有的深厚意味和“孝”的内涵,由此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初识家是什么,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家的意味。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建议
    1.利用家庭故事、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的意义。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增进对家庭多样性的认识。
    3.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小视频《回家的路》:
    数一数一生多少个寒暑/数一数起起落落的旅途/多少的笑,多少的哭/回家的路/数一数一年三百六十五/数一数日子有哪些胜负/又有哪些满足/回家吧,幸福/幸福,能抱一抱父母/说一说,羞涩开口的倾诉/灯火就在,不远阑珊处/回家吧,孤独……
    教师过渡:家,是什么?为什么吸引着我们走向回家的路?让我们一起在新的一课——《家的意味》中寻找答案。
    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
    探究 家的意味
    1.活动环节一:“我说我家”
    (1)多媒体出示教材P26“生活观察”:
    妹妹还有……是一家人
    思考问题:结合上述说法和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学生探讨、交流、分享。
    (2)课堂活动:请同学们来给大家分享家庭的幸福时刻:聊一聊你的家庭成员有哪些?请你画一幅全家福,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吧!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P27“相关链接”的内容来认识一下几种家庭关系。思考:这种关系又因何建立?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的家庭是如何建立的?
    学生交流、分享。
    教师总结: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不只是一所房子,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
    2.活动环节二:人生第一所学校
    多媒体播放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的故事,并出示教材P27“探究与分享”的相关内容:
    eq \(\s\up14(),\s\d5(孟母三迁)) eq \(\s\up14(),\s\d5(岳母刺字)) eq \(\s\up14(),\s\d5(画荻教子))
    思考回答: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说说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学生交流、分享、回答。
    教师总结: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父母等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3.活动环节三:传承优良家风
    多媒体出示教材P28“探究与分享”,思考回答:
    (1)分享你知道的优秀的家风故事。
    (2)优秀的家风有哪些重要意义?
    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回答。
    教师讲述: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在薪火相传中,我们不仅接续着祖先的生命,而且传承着家风。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4.活动环节四:阅读感悟
    多媒体出示材料:
    材料一 家庭乃是社会之缩影,事实上,家庭是具有自发维持能力的最小社会。
    ——康德
    天下之本在家。
    ——《申鉴·政体》
    材料二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中国人历来讲求精忠报国,革命战争年代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都体现着向上的家庭追求,体现着高尚的家国情怀。
    思考回答: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分享。
    教师总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三、畅所欲言 归纳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活化整合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感悟家的内涵和意义,畅所欲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的价值观得到了培养。
    道德修养
    理解家庭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自觉传承优良家风。
    法治观念
    知道孝亲敬老是公民的法定义务,自觉履行孝亲敬老的义务。
    健全人格
    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对个人性格和价值观的塑造作用,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责任意识
    树立孝亲敬老的责任意识,常怀感恩之心,为建设幸福和睦的家庭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
    家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家庭的感激之情,引导他们认识到维护家庭和谐的责任。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