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课件、学案及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3 庖丁解牛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3 庖丁解牛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1页。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人,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抱着无可奈何、玩世不恭的态度,宣扬并追求一种完全恢复人的“天然本性”的精神。他的散文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说理,构思巧妙,描绘生动,想象奇特,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庖丁解牛》节选自《庄子·养生主》。题目是后来加的,文章主旨在于以牛的筋骨盘结来比喻社会的复杂,告诫世人处理世事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并持“怵然为戒”的审慎、关注的态度,应以藏敛(“善刀而藏之”)为自处之道,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天年的目的。
【目标一】 整体感知文章,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1.文章的结构思路是怎样的?【答案】 第一部分(第1段):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作者从绘形和摹声两个方面运用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把庖丁解牛的技术写得超凡入圣。这一段句式整齐,把解牛场面进行了诗意化处理,写成了一支劳动交响曲,一支劳动赞歌。
第二部分(第2~4段):记叙了文惠君和庖丁的对话。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2段):文惠君的称赞。第二层(第3段):记叙了庖丁的经验之谈。第三层(第4段):文惠君“得养生焉”,点出本文主题,即庄子的一切顺乎自然的思想。
2.第2段写文惠君的夸赞和提问有何作用?【答案】 从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同时,“技盖至此乎”这句发问,开拓了文路,引出了下面庖丁的议论,因此又起着承接下文的作用。
【目标二】 感受作品的形象,探究作品的思想内涵1.庖丁所谈的解牛之道包含了哪三重境界?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答案】 第一重境界:臣之解牛之时——无非全牛。(不懂规律)庖丁学解的头三年,心无旁骛,精力高度集中,达到对外物(除牛之外)无所感知的境界。第二重境界:三年之后——目无全牛。(懂得规律)庖丁动手解牛时,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头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类似积木之类可以拼装、拆卸的东西。这说明他行将踏进自由王国的境界了。
第三重境界:方今之时——游刃有余。(运用规律)十九年后,当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时,进入了一个异乎前两个境界的崭新境界:此时的庖丁依天理,因固然,完全靠精神活动批郤、导窾,避开技经肯綮与大车瓜,从容来往于彼节者之间,游刃有余。这种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只有通过长期的解牛实践,才能获得解牛之“道”。规律的洞悉、掌握和娴熟的运用,全在于长期的专注与实践。
2.文章第3段中是如何描写庖丁的“游刃有余”的状态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从庖丁的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来描写庖丁解牛的娴熟。“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写其小心翼翼、高度警惕的专注态度,“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写出了庖丁观察的谨慎细致、遇难时的从容淡定、一丝不苟。“讠桀然已解,如土委地”则从动刀之结果来写出庖丁解牛的熟练、轻松。“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则刻画了庖丁解牛的驾轻就熟、怡然自得之神态。
“善刀而藏之”则写出庖丁的收敛锋芒、低调做人的特点。这些描写是对上文说理部分的补充,正因为庖丁爱好的是研究解牛的规律,并且在实践中掌握了这一规律且能娴熟运用,所以才能有解牛之后的轻松、愉悦、自豪。这就突出了“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一中心。
【目标三】 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体味其艺术魅力庄子散文说理,不仅善用比喻,也常常运用对比的手法。本文中庖丁将良庖、族庖和自己的用刀方法进行了比较,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 “良庖岁更刀”——“割”;“族庖月更刀”——“折”;“臣之刀十九年”“刃若新发于硎”——“解”。
将良庖、族庖和自己不同的用刀方法进行比较,用前二者反衬庖丁。庖丁之刀用了十九年,刀刃却犹如刚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似的,其主要原因在于解牛时的“以无厚入有间”,避开“技经肯綮”和大的骨头,“每至于族”时不盲干。对比三者不同的用刀方法割、折、解,意在说明“有道”和“无道”的不同,强调解牛要悟“道”、循“道”而行的重要,切忌不懂规律地固执莽撞。
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这个寓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答案】虽然庖丁所好的“道”和文惠君所说的“道”(实质上也是庄周所讲的“道”)所指不一样,但在后者看来,社会如牛体,尽管矛盾复杂,斗争激烈,但总有间隙可寻,只要像庖丁那样,“以无厚入有间”,顺应环境,随俗沉浮,回避矛盾,就能保全性命,养护精神。这种消极颓废的处世之道,理所当然为今人所抛弃,其实这不是庖丁解牛经验本身所固有的,而是道家用此来宣扬其人生哲学。今人则可以从故事本身所反映的客观内容得到有益的启示。从故事中我们也许能得到这样的启示:只有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客观事物,才能掌握科学规律。
条分缕析,生动简练 庄子认为社会上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人生活于其中极易受到损害,要想保全自己,就得用逃避现实的办法以求得个人的生存。且不论这番道理积极或消极,单单想把这一番道理阐释得清楚便属不易。而庄子偏偏是说理的高手——
一、条分缕析,结构严密。全文分两大部分,先讲述故事,再点明寓意。就故事说,又分两层,即由写“技”到说“道”。先描述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艺,再写庖丁阐述他的解牛之道。写庖丁的技,先是直接描写,再通过文惠君的赞叹加以小结,并转入庖丁的谈道。对道的阐述又分为三个方面:(1)从纵的方面介绍掌握道的三个阶段,突出掌握道以后的特点;(2)从横的方面将庖丁与良庖、族庖进行比较,以说明得道与否的异同;(3)说明成功地解决了难以处理的“族”的问题。这是从一般写到特殊。
这三个方面都紧紧扣住“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之“道”进行阐述。庖丁答文惠君的第一句话,将写技与谈道两方面自然地联系起来。文惠君所说由庖丁之言获得养生之道的话,又起到统摄全文、揭示主题的作用。全文围绕解牛的事件,阐述一个“道”字,由具体到抽象,条分缕析,环环相扣,将道理说得晓畅透彻。
二、描述生动,语言简练。如写庖丁解牛时手、肩、足、膝的动作,只用触、倚、履、踦四字,便反映出各自的特色。用“嘻,善哉!技盖至此乎?”这么八个字(实词、虚词各半),就将文惠君看到庖丁高超的解牛技术而产生的惊异、赞叹与疑惑不解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出来。“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几句,将庖丁解决特殊困难时那种专心致志、小心谨慎而又充满信心的内心活动、目光和动作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又与后面写庖丁因困难得到解决而悠然自得的动作、神态形成鲜明对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齐桓晋文之事评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激趣导航,语言素养目标,思维素养目标,文化素养目标,审美素养目标,课文·内容研读,基础·清单检查,“已”读yǐ,“悦”读yu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2* 齐桓晋文之事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课时,激趣导航,语言素养目标,思维素养目标,文化素养目标,审美素养目标,任务群阅读与实践,任务设计,素材的积累的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3 庖丁解牛图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3庖丁解牛,第1课,晨学任务单,预学任务单,研学任务单,固学任务单,任务单,一词语积累,二名句识记,三主题悦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