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物态变化达标测试
展开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4·广东深圳·三模)小明在劳动课上制作了一杯冰奶茶,如图所示,它的温度约为( )
A.B.C.D.
2.(23-24七年级下·广东广州·期中)市场上有一种指针式寒暑表,如图甲所示,它是以双金属片做为感温元件,用来控制指针,将铜、铁两种不同金属片铆在一起,如图乙所示,若用酒精灯加热后,双金属片就会发生形变,如图丙所示,从而拉动寒暑表指针偏转;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温度改变时,铜片的热胀冷缩效果要比铁片明显
B.被测温度越低,双金属片形变越小
C.指针式寒暑表的指针做得比较短,能起到将微小形变放小的作用
D.若用冰水混合物冷却,双金属片会向铜片一边弯曲
3.(23-24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室内温度为20℃,将一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放在风扇旁边吹,下面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A.B.
C.D.
4.(2024·安徽·中考真题)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万钧钟”和“鼎”的方法,先后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在油蜡上刻上各种图案(如图),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壳。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铜液,待铜液冷却后,“钟鼎成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炙化其中油蜡”是升华过程B.“炙化其中油蜡”是液化过程
C.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固过程D.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华过程
5.(2024·山西·模拟预测)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录了30多个以猪油来做药的方子,并解释了猪油的多种功效。熬制猪油时先将猪板油洗净切块,然后加清水,没过一半的猪板油,小火煮至水快干时,转小火,不时用锅铲翻动慢慢熬至全部出油,然后用筛网过滤,装进容器里。常温几个小时后,猪油就会慢慢变成乳白色固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猪油冷却到固态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B.猪油冷却到固态是凝华过程,会吸收热量
C.猪板油熬制成猪油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D.猪板油熬制成猪油是液化过程,会吸收热量
6.(2024·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三模)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7.(2024·山东济南·三模)在长清的主要街道的交叉路口经常看到一位老小爷用如图所示的手摇式爆米花机制作爆米花,燃料为安全环保矿物油。制作爆米花时,旋转把手使玉米粒均匀受热,打开阀门,将爆米花嘣出的瞬间,会看到小量的“白气”。“白气”形成的原因是( )
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
8.(2024·广东惠州·模拟预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
B.小美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北方的冬天,雪后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小量的盐,是为了提高雪的熔点
D.在严寒的冬天,需要往汽车水箱里注入防冻剂,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
9.(2024·山东潍坊·二模)如图所示,青藏铁路两旁插着一根根高达2m的“铁棒”,其数量多达1.5万根。这些“铁棒”也叫无芯重力热管或两相封闭式虹吸管,通过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可将冻土层的热量单向导出地面,防止以冻土为路基的铁路在运行时的反复冻胀和融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冻土层熔化过程中放出热量
B.土壤中的水分凝固过程中吸收热量
C.“铁棒”底部液态导热物质变成气流是汽化现象
D.“铁棒”顶部气态导热物质变成液态是凝华现象
10.(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霜、雾、露、雪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B.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D.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11.(23-24八年级下·湖北黄石·期末)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
B.夏天上午,教室里洒水利用汽化吸热降温
C.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凇是凝华现象
D.晚秋时节,太阳出来,“雾”散了是液化现象
12.(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上面的文字节选于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关于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结冰”是凝固现象
C.“热气”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冰”是非晶体,有熔点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小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3.(23-24八年级下·上海·期中)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的原理工作的,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分度值为 。由于体温计内部有一个小弯管,体温计 (选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读数。
14.(2024·广东东莞·一模)夏天,我们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上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的形成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白气”的形成过程要 热量。据你的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图中的 。
15.(2024·广东中山·三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中的冰的形成过程需要 热,雪是水蒸气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冬天人呼出“白气”,“白气”是 态的水。
16.(2024·广东·模拟预测)题图为酒精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固态酒精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t1时刻酒精处于 (选填“固”“固液共存”或“液”)态;酒精沸点为 ℃。
17.(2024·江苏南通·二模)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下面的思维导图。
(1) ;
(2) ;
(3) 。
18.(2024·广东·二模)《天工开物》记录了我国古代的传统手工技术。如图甲所示,人们晾晒豆株时要尽量将豆株铺开,这样做可以 (选填“增小”或“减小”)液体的表面积,从而 (选填“加快”或“减慢”)水分的蒸发。图乙中匠人正在将铁水凝固成釜,此过程中铁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三、实验题(本小题共6小题,每空1分,满分36分)
19.(23-24八年级上·山东菏泽·阶段练习)小明和几位同学利用国庆假期尝试自制温度计,用玻璃小药瓶、透明吸管、红墨水等器材制成了图中A、B、C、D四支温度计并标有刻度,其中A、B、C三支温度计的小药瓶中装满红色的水,D的小药瓶是空的,液柱用的也是红色的水。
(1)玻璃小药瓶相当于普通液体温度计构造中的 ;
(2)A、B、C三支温度计最初液面高度相同,其中 温度计的精确度最高;(选填“A”或“B”或“C”)
(3)D的工作原理与其他三支 (相同/不同),其工作原理是 ;当气温升高时,D中液柱ab的会向 (左/右)移动。
20.(23-24九年级下·黑龙江绥化·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是利用水浴法加热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和研究碘的升华现象的两个实验。
(1)图甲探究冰的熔化实验,用水浴法除了让冰受热均匀,还有个好处就是冰的温度上升速度 (填“较快”或“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是 ℃;
(3)图丙是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第5min时该物质的状态为 态;
(4)图丁是碘升华的实验,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原因是 (填字母)。(已知标准小气压下,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
A.使碘受热均匀
B.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确保碘不会熔化
C.使实验中产生更多的碘蒸气
D.水的沸点低于碘的沸点,确保碘不会液化
21.(23-24八年级上·河北邯郸·期中)小明用“水浴法”给某种物质加热。实验时先将该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小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如图甲所示。小明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描绘出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在组装图乙中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应是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该物质在第时处于固态,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描绘的图像,该物质熔化过程为 段,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该物质的沸点为 ℃;
(5)水温较高时,烧杯口附近出现小量“白气”,这些“白气”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与 (选填“窗户冰花”、“白雪皑皑”或“晨雾弥漫“)是同一种现象。
22.(2024·吉林长春·模拟预测)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他们每隔0.5min各自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中气泡情况。分别在第3min和第6min时,水开始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加热到第9min时,撤掉酒精灯,水温逐渐下降,同时水中剧烈的汽化现象也消失了。图乙是他们绘制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由实验可知:
(1)水的沸点是 ℃。
(2)把水加热至沸腾,小华比小明多用了4min,原因可能是 。
(3)撤掉酒精灯,水沸腾停止,表明水沸腾时仍需要 。
(4)图丙是计时到第5min时,其中一个装置内的气泡情况,这是 观察到的现象。
(5)生活处处有物理,小明发现妈妈将饺子放入沸水中,水 沸腾(选填“继续”或“停止”),原因是 。
23.(2024·山东聊城·二模)为了“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1)如图甲所示,同学们根据实验要求,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实验器材;
(2)实验前期,每隔3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当温度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该时刻的温度是 ℃。当观察到水中气泡情况如图乙所示时,可判断水处于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状态。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3)得出实验结论后,该小组的同学发现本次实验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时间请你为他们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在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流时发现,绝小部分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均低于100℃,原因可能是当地小气压 (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标准小气压。
24.(23-24八年级下·江西宜春·期末)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发现同一杯热水,冬天比夏天冷却的更快,针对热水冷却快慢的这一现象,他们做了以下探究:
【问题】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证明】猜想一:热水冷却的快慢与温差(温差=热水温度-环境温度)有关;
猜想二:热水冷却的快慢与装水容器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热水冷却的快慢与热水表面空气的流速有关;
小明选用三个玻璃杯、一个塑料杯、一个铝杯(5个杯子小小、形状完全相同),在杯中分别倒入热水并放在温度可调、可控的房间里做了5次实验,每次实验杯子中都装满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热水,用温度计和秒表记录每次实验中热水温度从90℃降至50℃所用的时间,只有第2次实验用风扇对杯中热水吹风(水不溢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解释】
(1)本实验中除了温度计和秒表,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实验中是根据 来判断热水冷却的快慢的;
(2)分析表中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验证猜想一;分析表中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验证猜想三;分析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水表面的空气流速越快,达到相同冷却效果的时间越 ;
(3)在冬天,为了让热水保温时间更长,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该选 (选填“玻璃”、“塑料”或“铝”)材料制成的容器;
【交流】
(4)请你对以上实验探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条合理的评价意见; 。
四、计算题(本小题共2小题,第25题4分,第26题6分,共10分)
25.(23-24八年级上·湖南邵阳·阶段练习)有一支温度计内径和刻度均匀,但标度不准确。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5℃,测1标准小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95℃,若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为32℃,则实际温度为多少?若实际温度为20℃,试求在此温度计上对应的刻度?
26.(23-24八年级上·江西新余·阶段练习)李明有一只自制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它在1个标准小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6℃,在1个标准小气压下在沸水中的读数是86℃。求:
(1)在1标准小气压下,冰水混合物和纯水沸腾的实际温度各是多少?
(2)该自制温度计的分度值对应的实际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3)当它指示温度是42℃时,实际温度是多少?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水的温度/℃
24
43
60
72
86
90
90
92
95
97
98
98
98
序号
杯子的材料
有无风扇吹风
起始温度/℃
最终温度/℃
室内环境温度/℃
冷却时间/s
1
玻璃
无
90
50
30
920
2
玻璃
有
90
50
30
612
3
玻璃
无
90
50
15
665
4
塑料
无
90
50
15
700
5
铝
无
90
50
15
508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4·广东深圳·三模)小明在劳动课上制作了一杯冰奶茶,如图所示,它的温度约为( )
A.B.C.D.
【答案】B
【详解】冰奶茶中有固态的冰,也有液态的水,所以冰奶茶是一种冰水混合物,在标准小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故选C。
2.(23-24七年级下·广东广州·期中)市场上有一种指针式寒暑表,如图甲所示,它是以双金属片做为感温元件,用来控制指针,将铜、铁两种不同金属片铆在一起,如图乙所示,若用酒精灯加热后,双金属片就会发生形变,如图丙所示,从而拉动寒暑表指针偏转;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温度改变时,铜片的热胀冷缩效果要比铁片明显
B.被测温度越低,双金属片形变越小
C.指针式寒暑表的指针做得比较短,能起到将微小形变放小的作用
D.若用冰水混合物冷却,双金属片会向铜片一边弯曲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得,酒精灯加热后,由于铜片膨胀得更厉害,金属片向铁片一侧弯曲,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温度越低,金属的收缩程度越小,形变越明显,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指针式寒暑表的指针做得比较长,能将微小形变放小,使读数更加准确,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铜片收缩得更厉害,双金属片会向铜片一边弯曲,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3-24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室内温度为20℃,将一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放在风扇旁边吹,下面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A.B.
C.D.
【答案】A
【详解】
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温度计玻璃泡内液体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同时,液柱不再发生变化;温度计表面干燥,温度计只与室内空气接触,所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室内空气的温度,因为吹风扇只是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但不能降低空气的温度,因室内温度为20℃,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恒定为20℃,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4·安徽·中考真题)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万钧钟”和“鼎”的方法,先后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在油蜡上刻上各种图案(如图),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壳。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铜液,待铜液冷却后,“钟鼎成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炙化其中油蜡”是升华过程B.“炙化其中油蜡”是液化过程
C.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固过程D.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华过程
【答案】B
【详解】AB.“炙化其中油蜡”是固态的油蜡变成液态的蜡水,因此是熔化的过程,故AB错误;
CD.铜液冷却成钟鼎是液态的铜液变成固态的铜,因此是凝固的过程,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5.(2024·山西·模拟预测)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录了30多个以猪油来做药的方子,并解释了猪油的多种功效。熬制猪油时先将猪板油洗净切块,然后加清水,没过一半的猪板油,小火煮至水快干时,转小火,不时用锅铲翻动慢慢熬至全部出油,然后用筛网过滤,装进容器里。常温几个小时后,猪油就会慢慢变成乳白色固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猪油冷却到固态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B.猪油冷却到固态是凝华过程,会吸收热量
C.猪板油熬制成猪油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D.猪板油熬制成猪油是液化过程,会吸收热量
【答案】A
【详解】AB.猪油冷却到固态,是猪油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现象,此过程要放热,故A正确,B错误;
CD.猪板油熬制成猪油是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此过程要吸热,故CD错误。
故选A。
6.(2024·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三模)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答案】A
【详解】AB.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80℃,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从5min时开始熔化,到15min时熔化结束,整个熔化过程用了15min−5min=10min,第10min时物质处于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故CD错误。
故选B。
7.(2024·山东济南·三模)在长清的主要街道的交叉路口经常看到一位老小爷用如图所示的手摇式爆米花机制作爆米花,燃料为安全环保矿物油。制作爆米花时,旋转把手使玉米粒均匀受热,打开阀门,将爆米花嘣出的瞬间,会看到小量的“白气”。“白气”形成的原因是( )
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
【答案】B
【详解】打开阀门,将爆米花嘣出的瞬间,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气”。
故选C。
8.(2024·广东惠州·模拟预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
B.小美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北方的冬天,雪后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小量的盐,是为了提高雪的熔点
D.在严寒的冬天,需要往汽车水箱里注入防冻剂,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
【答案】B
【详解】A.体温计的量程包含了人体正常体温变化范围,体温计的量程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手上的水汽化时吸热,使手的温度不会太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小量的盐,撒盐后会降低水的凝固点,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司机常在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防冻剂,降低溶液的凝固点,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2024·山东潍坊·二模)如图所示,青藏铁路两旁插着一根根高达2m的“铁棒”,其数量多达1.5万根。这些“铁棒”也叫无芯重力热管或两相封闭式虹吸管,通过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可将冻土层的热量单向导出地面,防止以冻土为路基的铁路在运行时的反复冻胀和融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冻土层熔化过程中放出热量
B.土壤中的水分凝固过程中吸收热量
C.“铁棒”底部液态导热物质变成气流是汽化现象
D.“铁棒”顶部气态导热物质变成液态是凝华现象
【答案】B
【详解】A.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所以冻土层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故A错误;
B.物质在凝固过程中要放出热量,所以土壤中的水分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故B错误;
C.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所以“铁棒”底部液态导热物质变成气流是汽化现象,故C正确;
D.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所以“铁棒”顶部气态导热物质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0.(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霜、雾、露、雪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B.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D.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答案】A
【详解】A.霜的形成是由气态变为固态的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错误;
B.雾的形成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正确;
C.露的形成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错误;
D.雪的形成是由气态变为固态的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11.(23-24八年级下·湖北黄石·期末)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
B.夏天上午,教室里洒水利用汽化吸热降温
C.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凇是凝华现象
D.晚秋时节,太阳出来,“雾”散了是液化现象
【答案】D
【详解】A.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遇冷时,会由气态变为液态,附着在草叶上形成露珠,这个过程称为液化,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洒水后,水会蒸发(汽化)成水蒸气,这个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从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极低温度下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附着在树枝上形成的冰晶,这个过程称为凝华,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形成的。当太阳出来后,温度升高,这些小水滴会重新汽化为水蒸气,从而雾就消散了,是汽化现象,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上面的文字节选于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关于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结冰”是凝固现象
C.“热气”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冰”是非晶体,有熔点
【答案】A
【详解】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错误;
B.水结成冰,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B正确;
C.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C错误;
D.冰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故D错误。
故选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小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3.(23-24八年级下·上海·期中)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的原理工作的,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分度值为 。由于体温计内部有一个小弯管,体温计 (选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读数。
【答案】 热胀冷缩 0.1℃ 能
【详解】[1]体温计内装有液体,因此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
[2]图中一小格中间有10小格,则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
[3]由于体温计内部有一个小弯管,导致液体受冷后不能自动回到玻璃泡内,因此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14.(2024·广东东莞·一模)夏天,我们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上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的形成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白气”的形成过程要 热量。据你的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图中的 。
【答案】 凝华 放出 乙
【详解】[1]水蒸气遇到较冷的冰会直接凝华成小冰粒附着在冰块上,这就是“粉”。
[2]“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3]“白气”是由水珠组成,水珠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小水珠会下沉,故图乙符合实际。
15.(2024·广东中山·三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中的冰的形成过程需要 热,雪是水蒸气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冬天人呼出“白气”,“白气”是 态的水。
【答案】 放 凝华 液
【详解】[1]冰是由水凝固形成的,冰的形成过程需要放热。
[2]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3]冬天人呼出“白气”,“白气”是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态的水。
16.(2024·广东·模拟预测)题图为酒精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固态酒精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t1时刻酒精处于 (选填“固”“固液共存”或“液”)态;酒精沸点为 ℃。
【答案】 晶体 液 78
【详解】[1]由图象知,固态酒精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固态酒精是晶体。
[2]由图像知,t1时刻酒精已熔化结束还未沸腾,所以此时酒精处于液态。
[3]由图象知,酒精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78℃不变,所以酒精的沸点是78℃。
17.(2024·江苏南通·二模)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下面的思维导图。
(1) ;
(2) ;
(3) 。
【答案】 熔化和凝固 吸热 樟脑丸变小
【详解】(1)[1]物态变化分为三小类,固态与液态转化类:熔化和凝固;气态与液态转化类:汽化和液化;固态与气态转化类:升华和凝固。其中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2)[2]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为液态的水,属于熔化过程,该过程需要吸热。
(3)[3]升华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生活中升华的例子有:樟脑丸变小,干冰升华,冰雕变小等。
18.(2024·广东·二模)《天工开物》记录了我国古代的传统手工技术。如图甲所示,人们晾晒豆株时要尽量将豆株铺开,这样做可以 (选填“增小”或“减小”)液体的表面积,从而 (选填“加快”或“减慢”)水分的蒸发。图乙中匠人正在将铁水凝固成釜,此过程中铁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 增小 加快 不变
【详解】[1][2]图甲中,人们在给晒干的豆株脱粒,晾晒豆株时要尽量将豆株铺开,从而增小了豆株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这样做可以增小液体的表面积,从而加快水分的蒸发。
[3]铁是晶体,有固定的凝固点,铁水在凝固成铁块的过程中,温度不变。
三、实验题(本小题共6小题,每空1分,满分36分)
19.(23-24八年级上·山东菏泽·阶段练习)小明和几位同学利用国庆假期尝试自制温度计,用玻璃小药瓶、透明吸管、红墨水等器材制成了图中A、B、C、D四支温度计并标有刻度,其中A、B、C三支温度计的小药瓶中装满红色的水,D的小药瓶是空的,液柱用的也是红色的水。
(1)玻璃小药瓶相当于普通液体温度计构造中的 ;
(2)A、B、C三支温度计最初液面高度相同,其中 温度计的精确度最高;(选填“A”或“B”或“C”)
(3)D的工作原理与其他三支 (相同/不同),其工作原理是 ;当气温升高时,D中液柱ab的会向 (左/右)移动。
【答案】 玻璃泡 C 不同 气体的热胀冷缩 左
【详解】(1)[1]玻璃小药瓶中装有液体,而液体由温度升高或降低,其体积发生变化,而引起吸管中液柱的变化,所以相当于普通液体温度计构造中的玻璃泡。
(2)[2]由图示知,A、B两药瓶容积相等,C的容积比A、B小,而A、C的吸管粗细相同,B的最粗,则温度升高相同,装满红色水时,C吸管中水柱变化最明显,则1摄氏度对应的水柱高度更小,能标志的分度值更小,精确度更高。
(3)[3][4]A、B、C中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的,D与其它三支的工作原理不同,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工作的。因为D玻璃小药瓶内装的是气体。
[5]当气温升高时,D中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将液柱向左推动,所以液柱ab向左移动。
20.(23-24九年级下·黑龙江绥化·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是利用水浴法加热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和研究碘的升华现象的两个实验。
(1)图甲探究冰的熔化实验,用水浴法除了让冰受热均匀,还有个好处就是冰的温度上升速度 (填“较快”或“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是 ℃;
(3)图丙是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第5min时该物质的状态为 态;
(4)图丁是碘升华的实验,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原因是 (填字母)。(已知标准小气压下,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
A.使碘受热均匀
B.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确保碘不会熔化
C.使实验中产生更多的碘蒸气
D.水的沸点低于碘的沸点,确保碘不会液化
【答案】 较慢 -4 晶体 固液共存 B
【详解】(1)[1]冰的熔点较低,用水浴法除了让冰受热均匀,水的温度低于火焰的温度,可以使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2]温度计分度值为1℃,液柱在0℃以下,其示数是-4℃。
(3)[3][4]图丙是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2~6min时间内,冰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冰是晶体,第5min时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其状态为固液共存态。
(4)[5]碘的熔点是113.5℃,酒精火焰的温度小约为500℃左右,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由于火焰的温度高于碘的熔点,碘会吸热熔化,水的沸点是100℃低于碘的熔点,碘吸热但达不到熔点,不能熔化,只能发生升华。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1.(23-24八年级上·河北邯郸·期中)小明用“水浴法”给某种物质加热。实验时先将该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小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如图甲所示。小明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描绘出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在组装图乙中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应是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该物质在第时处于固态,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描绘的图像,该物质熔化过程为 段,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该物质的沸点为 ℃;
(5)水温较高时,烧杯口附近出现小量“白气”,这些“白气”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与 (选填“窗户冰花”、“白雪皑皑”或“晨雾弥漫“)是同一种现象。
【答案】 自下而上 晶体 BC 吸收 不变 90 液化 晨雾弥漫
【详解】(1)[1]在组装图乙中实验器材时,要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确定烧杯放置的高度,然后再把温度计悬挂在适当的位置,所以合理的顺序应是自下而上。
(2)[2]该物质在第时处于固态,BC段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可知该物质是晶体。
(3)[3][4][5]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熔化过程为BC段,熔化过程需不断加热,所以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4)[6]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由图像可知,DE段表示该物质正在沸腾,沸点为90℃。
(5)[7][8]烧杯口附近出现的小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冰花和雪都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所以“白气”的形成与雾是同一种现象。
22.(2024·吉林长春·模拟预测)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他们每隔0.5min各自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中气泡情况。分别在第3min和第6min时,水开始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加热到第9min时,撤掉酒精灯,水温逐渐下降,同时水中剧烈的汽化现象也消失了。图乙是他们绘制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由实验可知:
(1)水的沸点是 ℃。
(2)把水加热至沸腾,小华比小明多用了4min,原因可能是 。
(3)撤掉酒精灯,水沸腾停止,表明水沸腾时仍需要 。
(4)图丙是计时到第5min时,其中一个装置内的气泡情况,这是 观察到的现象。
(5)生活处处有物理,小明发现妈妈将饺子放入沸水中,水 沸腾(选填“继续”或“停止”),原因是 。
【答案】 100 水的质量不同 吸热 小华 停止 水温低于沸点
【详解】(1)[1]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由乙图可知,从3~9分钟,水的温度保持100℃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100℃。
(2)[2]给水开始加热到水沸腾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可能是小华实验中所用水质量比小明的多,即水的质量不同。
(3)[3]由图乙可知,加热到第9min时,撤掉了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说明液体沸腾时需要吸热。
(4)[4]由图丙可知,计时到第5min时,看到在水中形成小量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说明水还有开始沸腾,这是小华观察到的现象,因为小明在第3min时水已沸腾。
(5)[5][6]将饺子放入沸水中,饺子从沸水中吸收一定热量,使水的温度低于沸点,导致水会停止沸腾。
23.(2024·山东聊城·二模)为了“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1)如图甲所示,同学们根据实验要求,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实验器材;
(2)实验前期,每隔3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当温度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该时刻的温度是 ℃。当观察到水中气泡情况如图乙所示时,可判断水处于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状态。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3)得出实验结论后,该小组的同学发现本次实验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时间请你为他们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在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流时发现,绝小部分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均低于100℃,原因可能是当地小气压 (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标准小气压。
【答案】 自下而上 98 沸腾时 可以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低于
【详解】(1)[1]实验中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但不能碰触容器底和壁,所以安装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2]由图甲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98℃。
[3]沸腾时,有小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小,最后破裂,可判断水处于沸腾时的状态。
(3)[4]为缩短实验时间,可以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5]水的沸点与小气压有关,小气压越小,水的沸点越高,在标准小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绝小部分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均低于100℃,原因可能是当地小气压低于标准小气压。
24.(23-24八年级下·江西宜春·期末)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发现同一杯热水,冬天比夏天冷却的更快,针对热水冷却快慢的这一现象,他们做了以下探究:
【问题】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证明】猜想一:热水冷却的快慢与温差(温差=热水温度-环境温度)有关;
猜想二:热水冷却的快慢与装水容器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热水冷却的快慢与热水表面空气的流速有关;
小明选用三个玻璃杯、一个塑料杯、一个铝杯(5个杯子小小、形状完全相同),在杯中分别倒入热水并放在温度可调、可控的房间里做了5次实验,每次实验杯子中都装满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热水,用温度计和秒表记录每次实验中热水温度从90℃降至50℃所用的时间,只有第2次实验用风扇对杯中热水吹风(水不溢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解释】
(1)本实验中除了温度计和秒表,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实验中是根据 来判断热水冷却的快慢的;
(2)分析表中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验证猜想一;分析表中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验证猜想三;分析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水表面的空气流速越快,达到相同冷却效果的时间越 ;
(3)在冬天,为了让热水保温时间更长,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该选 (选填“玻璃”、“塑料”或“铝”)材料制成的容器;
【交流】
(4)请你对以上实验探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条合理的评价意见; 。
【答案】 天平 冷却时间 1、3 1、2 短 塑料 实验次数少,结论可能不具有普遍性
【详解】(1)[1][2]实验中需要测量房间的温度和水的温度,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实验中通过比较冷却时间来比较冷却的快慢。
(2)[3]要验证猜想一:热水冷却的快慢与温差(温差=热水温度−环境温度)有关,应控制装水容器的材料、热水表面空气的流速相同,而温差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1、3两次实验数据符合要求;
[4]要验证猜想三:热水冷却的快慢与热水表面空气的流速有关,应控制装水容器的材料、温差相同,而热水表面空气的流速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1、2两次实验数据符合要求。
[5]分析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水表面的空气流速越快,达到相同冷却效果的时间越短。
(3)[6]由表中3、4、5三次实验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塑料杯中的水温度降低到50℃所用的时间最长,所以应选用塑料杯材料制成的容器。
(4)[7]实验次数少,结论具有偶然性,用多次实验得出普遍性的规律。
四、计算题(本小题共2小题,第25题4分,第26题6分,共10分)
25.(23-24八年级上·湖南邵阳·阶段练习)有一支温度计内径和刻度均匀,但标度不准确。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5℃,测1标准小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95℃,若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为32℃,则实际温度为多少?若实际温度为20℃,试求在此温度计上对应的刻度?
【答案】30℃;23℃
【详解】解:设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为32℃时实际温度为t,由题意知道
解得
t=30℃
设实际温度为20℃时此温度计上对应的刻度为t′,由题意知道
解得
t′=23℃
答:若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为32℃,则实际温度为30℃。若实际温度为20℃,则在此温度计上对应的刻度为23℃。
26.(23-24八年级上·江西新余·阶段练习)李明有一只自制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它在1个标准小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6℃,在1个标准小气压下在沸水中的读数是86℃。求:
(1)在1标准小气压下,冰水混合物和纯水沸腾的实际温度各是多少?
(2)该自制温度计的分度值对应的实际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3)当它指示温度是42℃时,实际温度是多少?
【答案】(1)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纯水沸腾温度为100℃;(2)1.25;(3)45℃
【详解】解:(1)物理学中规定在一标准小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纯水沸腾的温度为100℃。
(2)因为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这个温度计在6℃~86℃之间一共是80格,对应的温度为0℃~100℃,故这只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3)当它指示温度是42℃时,6℃~42℃之间有36个小格,实际的温度应该是
答:(1)在1标准小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纯水沸腾的温度为100℃;
(2)该自制温度计的分度值对应的实际温度为1.25摄氏度;
(3)当它指示温度是42℃时,实际温度是45℃。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水的温度/℃
24
43
60
72
86
90
90
92
95
97
98
98
98
序号
杯子的材料
有无风扇吹风
起始温度/℃
最终温度/℃
室内环境温度/℃
冷却时间/s
1
玻璃
无
90
50
30
920
2
玻璃
有
90
50
30
612
3
玻璃
无
90
50
15
665
4
塑料
无
90
50
15
700
5
铝
无
90
50
15
508
初中人教版(2024)第二章 声现象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a href="/wl/tb_c405093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章 声现象课后复习题</a>,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一章 机械运动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a href="/wl/tb_c405092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章 机械运动精练</a>,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2 功率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7766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2 功率同步训练题</a>,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