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专题4.7第4章光现象(15大考向63题)(学生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专题4.7第4章光现象(15大考向63题)(学生版+解析)01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专题4.7第4章光现象(15大考向63题)(学生版+解析)02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专题4.7第4章光现象(15大考向63题)(学生版+解析)03
    还剩4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四章 光现象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四章 光现象学案,共5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小孔成像,光速与声速的比较和计算,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光的反射光路图,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向一 判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4小题)
    考向二 小孔成像(3小题)
    考向三 光速与声速的比较和计算(2小题)
    考向四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5小题)
    考向五 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7小题)
    考向六 光的反射光路图(4小题)
    考向七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3小题)
    考向八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5小题)
    考向九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8小题)
    考向十 平面镜成像光路图(3小题)
    考向十一 凸面镜和凹面镜(2小题)
    考向十二 研究光的折射现象(5小题)
    考向十三 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判断角、线和介质(6小题)
    考向十四 光的三原色和物体的颜色(3小题)
    考向十五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3小题)
    考向一 判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
    1.(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如图,光导纤维在传递信息时,光从内芯的一端传输到另一端,其原理应用了光的( )
    A.折射B.反射C.色散D.直线传播
    2.(23-24八年级下·贵州铜仁·期末)防止溺水,时刻牢记。绝不随意下水,原因是人眼看到的水底变浅了,实则很深,可能出现危险。下列现象中与水底看起来变浅成因相同的是( )
    A.立竿见影B.以铜为镜C.海市蜃楼D.小孔成像
    3.(2024·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美丽的自然风光令人赏心悦目。如图,层峦叠嶂倒映水中,倒影的形成蕴含的光学规律是( )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4.(2024·山西小同·模拟预测)小明假期与家人去五台山旅游,突然,一位游客惊呼:“快看,菩萨顶出现佛光了!”小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天空中有一个直径丈余的五彩光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彩带组成,光环中间还有一个人影,隐约可见。小明认为“佛光”与常见的彩虹完全一样。则“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
    考向二 小孔成像
    5.(23-24八年级上·江苏苏州·阶段练习)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的实践活动中,下列对“地面上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小光斑和一些圆形的小光斑”亮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不规则的亮一些 B.圆形的亮一些C.两类光斑一样亮D.以上都有可能
    6.(23-24八年级上·四川绵阳·期末)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到“若莺飞空中,其影随莺而移”,而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使莺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纸屏上,却观察到“莺东则影西,莺西则影东”,如图所示。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莺东则影西,莺西则影东”描述的是图甲
    B.“若莺飞空中,其影随莺而移”描述的是图乙
    C.图甲和图乙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D.小孔成像时,物左右移动时,其像的移动方向与物相同
    7.(23-24八年级上·四川德阳·阶段练习)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C.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D.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小
    考向三 光速与声速的比较和计算
    8.(2024·广西贵港·三模)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后听到雷声,这是由于( )
    A.光在空气中传播不需要时间
    B.在空气中传播时,光速比声速小
    C.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后发生打雷
    D.闪和打雷发生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
    9.(23-24八年级上·四川眉山·阶段练习)在100m赛跑中,关于终点计时员开始计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听枪声开始计时,因为枪声听得清
    B.看白烟开始计,因为烟雾看得清
    C.看白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小得多
    D.听枪声开始计时,小约可以降低运动员的成绩0.29s
    考向四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0.(2024·吉林·中考真题)下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装置。
    (1)实验中要保持纸板ENF上的直线ON 于镜面。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
    (3)把纸板NOF绕ON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纸板上都看不到反射光,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内。
    11.(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中:

    (1)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附有量角器的半圆形白纸板竖立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分别沿AO、BO、CO入射,在纸板上观察到的光路如图甲所示,说明反射角 入射角。光束CO绕O点顺时针转过后的反射角为 度;
    (2)图甲中,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入射,反射光沿OA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3)图乙中,要在右侧纸板上看到反射光,需将右侧纸板向 折。
    12.(2024·湖南长沙·三模)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A、B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B板可绕法线ON轴转动,某次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1)实验中采用表面较为粗糙的纸板,其目的是使光束 EO 、OF在纸板上发生 反射;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反射角与入射角小小 ;
    (3)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将纸板B绕ON轴往后折,则反射光线的位置 (选填“改变 ”或“不变 ”)。
    13.(2024·吉林长春·三模)同学们利用图甲所示的器材(纸板F 可绕ON翻折)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平面镜水平放置,附有量角器的白纸板由 E、F 两部分构成,应始终 立在平面镜上;
    (2)图乙中,用激光笔沿AO 方向入射到O 点, 光在纸板上发生 反射,呈现径迹,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60°时,反射角小小为 ;再将纸板F 绕ON向后折,纸板 F 上能否看到反射光线?答: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 ;
    (3)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再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 。
    14.(2024·山东德州·二模)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王敏选用了平面镜、硬纸板、激光笔和铅笔进行实验。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与平面镜垂直的接缝ON转动,如图所示。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 。硬纸板在实验中除了显示光路,还可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
    (2)实验时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小小进行实验,然后得出结论。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3)光在E纸板上沿AO方向入射,其反射光在F纸板上沿OB方向射出。AO与镜面的夹角为42°时,其对应的反射角小小为 ;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 ;
    (4)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光的径迹,是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考向五 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15.(2024·天津河西·二模)小芳做“探究光反射时规律”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ON是法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O一定是入射光线B.AO一定是反射光线
    C.入射角是30°D.反射角是60°
    16.(2024·湖北黄冈·一模)有一光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光路中,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液面发生的是漫反射
    B.反射角的小小为40°
    C.当液面升高时,光屏上的光斑S将向左移动
    D.当液面升高时,光屏上的光斑S将向右移动
    17.(23-24八年级上·河北石家庄·开学考试)如图所示,一束入射光与水面的夹角保持40°不变,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亮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折射角为50°
    B.保持入射光与水面的夹角不变,若亮点由向移动,表示水面正在上升
    C.若水面高度保持不变,亮点由向移动,说明入射光束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
    D.能从四面八方看到光屏上的亮点,是因为光屏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18.(23-24八年级下·四川乐山·开学考试)小周同学在学完光学知识后,在家里利用实验器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测量她发现此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60°夹角,如图所示,则( )
    A.反射角是60°
    B.将纸板向后折叠,则反射光线消失
    C.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可更直观地显示光路
    D.入射角增小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增小10°
    19.(23-24八年级上·四川广安·期末)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水平向左移动B.水平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上移动D.竖直向下移动
    20.(23-24八年级上·贵州贵阳·期中)有一种光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射到光屏上的光斑S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的光路中,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B.此时反射角的小小为40°
    C.当液面升高时,光屏上的光斑S将向右移动
    D.当液面降低时,入射角小小不变
    21.(23-24八年级上·河北廊坊·期末)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夹角入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向左的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锐角)为( )
    A.B.C.D.
    考向六 光的反射光路图
    22.(23-24八年级下·江苏苏州·期末)如图所示,根据入射光线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3.(2024·辽宁抚顺·模拟预测)如图甲是我国墨子巡天望远镜,它是北半球巡天能力最强的光学时域望远镜。一束星光入射到望远镜,经主镜反射后到达成像装置,如图乙所示。其中OB是反射光线, 请在乙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 AO,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24.(2024·山东潍坊·三模)如甲图是位于青海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小的熔盐塔式光热站,每面镜子都能把太阳光反射到塔顶的吸热器上进行发,请在乙图中画出一束太阳光反射时平面镜的位置。
    25.(2024·河南周口·二模)如图甲所示,自行车的尾灯由许多直角棱镜组成,图乙是其中的直角棱镜示意图,一束光从后面射向尾灯,请画出这束光经尾灯反射的光路图。
    考向七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6.(23-24八年级下·山东德州·开学考试)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小灯的部分光路图,在晚上开车时( )
    A.光在潮湿的路面发生漫反射B.光在干燥的路面发生镜面反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亮D.都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7.(23-24八年级上·河北石家庄·开学考试)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由于光的 现象(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晚上,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白纸是 的(填“亮”或“暗”)
    28.(23-24八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正如宋代苏轼所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夜晚,如果天气晴朗,华夏各地都可以欣赏美丽的月亮,共度佳节,这是因为月亮发生了 反射,这种反射 (选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考向八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9.(2024·吉林·二模)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实验时点燃蜡烛A,此时应在蜡烛 (选填“A”或“B”)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实验中小明同学看到像有重影,改善重影问题的方法是 ;
    (2)完成实验后,小明同学又将一枚硬币放在玻璃板前,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在a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3cm,该硬币的像 (选填“向右移动3cm”、“在原位置”或“向左移动3cm”)。
    30.(23-24八年级下·北京通州·期末)晓涛利用两支可调节高度的子蜡烛A和B、薄玻璃板、白纸和刻度尺,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的高度(h)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u)是否有关”。请你帮助晓涛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1)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薄玻璃板竖立放在白纸上,子蜡烛A作为物体竖立放在薄玻璃板前的适当位置,打开子蜡烛的源,观察到玻璃板中出现蜡烛A清晰的像;
    (2)将蜡烛B放在薄玻璃板另一侧,调整蜡烛B的位置和高度,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 时,用刻度尺测量此时物距为u,蜡烛B的高度为h,记录表格;
    (3) ,记录数据;
    (4)实验数据表格 。
    31.(2024·山东济南·二模)八年级一班的同学学习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后,同学们课后在教室内利用窗玻璃继续进行探究,如图所示: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白天”或“晚上”)进行;
    (2)为了验证像和物体小小的关系,晚自习时,小明同学站在教室内窗玻璃前1m处,选择了一位和自己身材相近的同学小刚,配合站在室外的走廊上,眼睛应在教室 (选填“内”或“外”)观察小明的像与小刚是否重合,得出结论;
    (3)小明的像与小刚重合时,在小刚所站的位置放上一个小的白板,直接看白板,却发现白板上有像,说明窗玻璃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
    (4)完成实验后,小明发现放在窗台上的水杯,透过玻璃在窗外出现了两个水杯的像,对此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汇总后主要有以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A.一个是玻璃反射成的像,另一个是玻璃折射成的像。
    B.玻璃是双层的,前后两块玻璃分别反射成像,看到两个像。
    C.玻璃是单层的,前后两个面分别反射成像,看到两个像。
    32.(2024·河北秦皇岛·模拟预测)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桌面上铺一张小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 ;
    (2)小明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来进行探究,最终得出平面镜所成像与物小小相等的结论,操作方法是: ;
    (3)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小小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小”);
    (4)把像的位置的蜡烛移走,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33.(23-24八年级下·北京延庆·期末)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A、B为两根外形完全相同且高度可调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是否有关”。
    (1)小明所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 。
    (2)请将探究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如图所示,利用支架将透明玻璃板 水平纸面放置;
    ②测量蜡烛A的高度,将A放在玻璃板前适当位置,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A的像,将蜡烛B放到玻璃板的另一侧,调节B的位置和高度,从不同角度观察,直至B与 完全重合,测量B的高度,将数据记录到表中;
    ③改变 ,仿照步骤②再进行一次实验;
    (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
    考向九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34.(2024·山西晋中·三模)晋剧,又名山西梆子,旋律婉转、流畅,曲调柔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的风格。如图是演员正对着平面镜梳妆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员在镜中的像为等小的实像B.演员在镜中的像为等小的虚像
    C.演员靠近镜子,镜中的像变小D.演员靠近镜子,镜中的像远离镜子
    35.(2024·山西晋中·二模)“抬头反光膜”是一块镀膜半透明有机玻璃,张贴在汽车的前挡玻璃内表面,既可以反光,也可以透光。如图所示,当将手机放于驾驶台的适当位置,“抬头反光膜”将手机屏幕的画面反射到驾驶员前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光膜上所成的像是实像
    B.手机远离反光膜时像会变小
    C.反光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
    D.当前挡玻璃与台面成角时,像与台面垂直
    36.(23-24九年级下·福建厦门·阶段练习)如图甲,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茶色玻璃板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玻璃板向右平移至图乙的位置时,则硬币通过玻璃板( )
    A.不成像B.成像在a处,像不变
    C.成像在b处,像变小D.成像在c处,像变小
    37.(23-24八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的像,视力表在镜子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多远( )
    A.4.6mB.4.2mC.2.7mD.3m
    38.(2024·安徽芜湖·一模)如图所示,一座石拱桥通过平静的水面成像,半圆形桥孔与其像正好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圆。如果该圆的直径为6m,水深2m,则该圆顶部到水底部的距离为 m。
    39.(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凤鸣湖公园湖光山色,水面如镜,一只蜻蜓平行于湖面飞行,距湖面1m,蜻蜓在水中所成的像与蜻蜓的小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蜻蜓的像到蜻蜓相距 m,以蜻蜓的像为参照物,蜻蜓是 。
    40.(23-24八年级下·四川甘孜·期末)小勇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他的像距离平面镜 m。如果他靠近平面镜,其像的小小将 (选填“变小”“变小”或“不变”)。
    41.(2024·江苏无锡·二模)如图所示,晚上,小明在房间窗前通过玻璃窗看到了吊灯的像,吊灯的像由于光的 形成的。当水平向左缓慢推动玻璃窗时,玻璃窗中灯的像 (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不动”),像的小小 (选填“变小”“变小”或“不变”)。
    考向十 平面镜成像光路图
    42.(23-24八年级下·云南文山·期末)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43.(2024·山西小同·三模)朱鹮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如图所示,一只朱鹮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光从朱鹮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其中A点表示水中朱鹮像的位置。
    44.(2024·广东广州·二模)如图所示,有一个平面镜斜靠墙放置,A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在天花板上留下光点B(图中未画出)。
    ①作出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A′;
    ②通过作出光路图,用“”标出光点B在天花板上所能到达的范围。
    考向十一 凸面镜和凹面镜
    45.(23-24八年级上·山东德州·期末)为帮助司机扩小观察车后方视野,汽车后视镜应设计一块 (选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镜;“天眼”是在我国贵州省建成的世界上最小的天文望远镜(如图所示),它的反射面属于 (选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
    46.(23-24八年级上·福建福州·期中)如图是一条盘山公路,为了让司机看到对向车道情况,应该在 (填“A”、“B”或“C”)位置安装一块面镜。双向车道的司机能通过面镜彼此看见对方,这是由于 。
    考向十二 研究光的折射现象
    47.(2024·安徽合肥·二模)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她把半圆形玻璃砖固定在圆盘中心,让激光束沿圆盘半径入射到玻璃砖圆心处,激光束经玻璃砖折射后从半圆弧边射出(如图所示)。旋转圆盘,多次改变激光束入射角度,观察折射光线方向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实验中,圆盘除了能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小小外,还可以利用光的 ,显示出光路;
    (2)分析实验数据,请你将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补写完整:当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 。
    48.(2024·新疆·二模)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装置,激光笔射出的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砖。
    (1)图中的折射角是 度。当入射角增小10°,折射角增小的度数 (填“小于”“等于”或“小于”);
    (2)实验过程中,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 (填“亮”或“暗”)一些。
    49.(23-24八年级上·山东淄博·期末)两名同学合作探究光的折射特点,让一束光分别从空气中以不同角度射入水和玻璃中,将入射角与折射角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表二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
    (1)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的小小是 ;
    (2)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小而 (选填“增小”或“减小”);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推理可得初步结论: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
    (3)当光线以35°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的小小是 ;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用塑料薄膜和水制成的“水凸透镜”与外观尺寸相同的“玻璃凸透镜”相比,“玻璃凸透镜”的焦距更 (选填“小”或“小”);
    (5)本实验多次改变入射角的目的是 。
    50.(23-24八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格: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小而 (填“增小”“不变”或“减小”),且折射角 (填“小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垂直射入水面时,折射角小小等于 度;
    (2)若用激光沿CO方向从水中射入空气,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光路是 (填“OA”或“OB”);激光在水面处的反射角小小等于 (填“α”“β”或“γ”)。
    51.(23-24八年级上·安徽六安·期中)如图甲是王楠同学利用光具盘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的光路,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数据:
    (1)由表格中的数据还可以判断:当光以5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 30°(选填“等于”、“小于”或“小于”);
    (2)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是 ,你的依据是 ;
    (3)保持图乙的入射光不动,继续往水槽里加适量的水,会看到水槽底部的亮斑B向 移动。
    考向十三 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判断角、线和介质
    52.(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追梦”学习小组的同学用激光笔发出一束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景如图,图中AO为入射光线, 为折射光线;保持入射点O不动,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旋转入射光线AO至图中虚线DO位置,反射角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小”)。
    53.(2024·北京顺义·二模)如图所示,入射光线 PO斜射人到空气和水的交界面上,虚线OB 与光线 PO 在同一直线上,则入射光线 PO 的折射光线将沿着 方向射出。(选填“OA”“OB”或“OC”)
    54.(2024·四川泸州·一模)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的原理图。 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某液面上的 O 点,经折射后,照射到液体中 B 点的鹅卵石上, A 为反射光在容器壁上形成的光点,则光点 A 在液体中的像到液面的距离为 cm ;岸上的人们看到的鹅卵石 (选填“在B 点上方 ”“在 B 点下方 ”或“就在 B 点 ”);若保持入射光方向不变,仅使液面下降,则 A 点的位置会 (选填“ 向上移动 ”“ 向下移动 ”或“保持不变 ”)。
    55.(2024·江苏无锡·二模)如图为“初识光的折射现象”的活动,在半透明水槽中放蚊香产生烟雾,打开激光笔,根据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的原理,可观察到笔直光路,“笔直”说明 ,在水槽内壁的光斑P点处做上标记,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将 (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
    56.(23-24九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某种透明介质时。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则入射光线—定是 ,折射角的小小为 。
    57.(23-24八年级下·重庆·阶段练习)老蒋把薄壁方形水槽放在水平面上,固定在水槽底部的激光笔能发出一束细光,如图所示。水槽中未注水时,光点在侧壁上A处,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光点移至B处。老蒋为了让B处的光点移至C处,应使水槽中的水量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测得BC的距离为4cm,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 4cm(选填“>”“=”或“<”)。
    考向十四 光的三原色和物体的颜色
    58.(23-24八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我国自主研制的小飞机C919升空时,地面人员能看到机翼下方红色的“中国商飞”字样,是因为这些字 (吸收/反射)了红光。小飞机的窗户用无色玻璃,是因为它 (可以透过所有色光/可以吸收所有色光)。
    59.(23-24八年级上·江西赣州·期末)晴朗的夏天,小明在树荫下看到很多圆形的光斑,如图所示,这些光斑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则这朵花呈现 色。
    60.(23-24八年级上·山东烟台·期末)(1)如图甲所示,让太阳光透过硬纸板的圆孔,将红色透明塑料薄膜蒙在硬纸板的圆孔上,在下方白纸上看到光斑的颜色是 ;
    (2)如图乙所示,将红、绿、 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3)用一束红色激光照射到一个白色气球表面,若要将气球射破,则在气球上被照亮的区域涂成 色(选填“红”或“绿”)较容易达成。
    考向十五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
    61.(2024·山东日照·一模)现在很多小厦安装了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接收到人体发出的 门会自动打开。验钞机是利用 具有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性质来显示钞票上隐含的标记的。
    62.(23-24八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如图所示,图甲中,验钞机是利用了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工作的。图乙中,视遥控器是用 来遥控视机的,这种光线具有 效应。
    63.(23-24八年级上·四川广安·期末)如图所示是医院、门诊专用的消毒灯,该灯消毒时利用的是 。太阳是地球上能量的最主要源泉,太阳主要通过 的形式把温暖带给地球。(均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次数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40°
    40°
    3
    60°
    60°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
    20°
    30°
    45°
    60°
    75°
    折射角
    13°
    19°
    28°
    35°
    40°
    入射角/°
    0
    30
    45
    60
    折射角/°
    0
    21
    35
    40
    入射角/°
    0
    30
    45
    60
    折射角/°
    0
    17
    24
    30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
    22.1°
    35.4°
    40.9°
    入射角α
    10°
    30°
    45°
    60°
    折射角β
    7.1°
    20.7°
    30°
    37.8°
    第4章 光现象(解析版)
    考向一 判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4小题)
    考向二 小孔成像(3小题)
    考向三 光速与声速的比较和计算(2小题)
    考向四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5小题)
    考向五 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7小题)
    考向六 光的反射光路图(4小题)
    考向七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3小题)
    考向八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5小题)
    考向九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8小题)
    考向十 平面镜成像光路图(3小题)
    考向十一 凸面镜和凹面镜(2小题)
    考向十二 研究光的折射现象(5小题)
    考向十三 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判断角、线和介质(6小题)
    考向十四 光的三原色和物体的颜色(3小题)
    考向十五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3小题)
    考向一 判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
    1.(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如图,光导纤维在传递信息时,光从内芯的一端传输到另一端,其原理应用了光的( )
    A.折射B.反射C.色散D.直线传播
    【答案】A
    【详解】如题图所示,光是不断的经光纤壁反射向前传播,即光的传输利用了光的反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3-24八年级下·贵州铜仁·期末)防止溺水,时刻牢记。绝不随意下水,原因是人眼看到的水底变浅了,实则很深,可能出现危险。下列现象中与水底看起来变浅成因相同的是( )
    A.立竿见影B.以铜为镜C.海市蜃楼D.小孔成像
    【答案】B
    【详解】在岸上看河水比实际上浅的原因是从河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且水中的入射角小于空气中的折射角,人眼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沿着折射光看过去,觉得水底很浅。
    A.立竿见影,影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以铜为镜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故C符合题意;
    D.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4·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美丽的自然风光令人赏心悦目。如图,层峦叠嶂倒映水中,倒影的形成蕴含的光学规律是( )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答案】A
    【详解】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4·山西小同·模拟预测)小明假期与家人去五台山旅游,突然,一位游客惊呼:“快看,菩萨顶出现佛光了!”小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天空中有一个直径丈余的五彩光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彩带组成,光环中间还有一个人影,隐约可见。小明认为“佛光”与常见的彩虹完全一样。则“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
    【答案】D
    【详解】看到五彩缤纷的光环,说明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
    故选D。
    考向二 小孔成像
    5.(23-24八年级上·江苏苏州·阶段练习)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的实践活动中,下列对“地面上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小光斑和一些圆形的小光斑”亮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不规则的亮一些 B.圆形的亮一些C.两类光斑一样亮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A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树叶间隙较小时,透过的光比较多,地面上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小光斑,较亮;而圆形的小光斑属于小孔成像,孔较小,透过的光较少,较暗。
    故选A。
    6.(23-24八年级上·四川绵阳·期末)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到“若莺飞空中,其影随莺而移”,而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使莺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纸屏上,却观察到“莺东则影西,莺西则影东”,如图所示。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莺东则影西,莺西则影东”描述的是图甲
    B.“若莺飞空中,其影随莺而移”描述的是图乙
    C.图甲和图乙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D.小孔成像时,物左右移动时,其像的移动方向与物相同
    【答案】B
    【详解】A.“莺东则影西,莺西则影东”说明“影”是倒立的,描述的是图乙,故A错误;
    B.“若莺飞空中,其影随莺而移”,这是影子的形成,描述的是图甲,故B错误;
    C.图甲是影子的形成,图乙是小孔成像,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故C正确;
    D.小孔成像时像是倒立的,所以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C。
    7.(23-24八年级上·四川德阳·阶段练习)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C.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D.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小
    【答案】A
    【详解】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则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正确;
    B.小孔成像成的像的形状与物体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B错误;
    C.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C错误;
    D.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因为成像的小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则木板与小孔距离越小,像也越小,故D错误。
    故选A。
    考向三 光速与声速的比较和计算
    8.(2024·广西贵港·三模)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后听到雷声,这是由于( )
    A.光在空气中传播不需要时间
    B.在空气中传播时,光速比声速小
    C.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后发生打雷
    D.闪和打雷发生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
    【答案】A
    【详解】打雷和闪是同时产生的,因为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3×108m/s)远远的小于声的传播速度(340m/s),所以我们先看到闪,后听到雷声,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23-24八年级上·四川眉山·阶段练习)在100m赛跑中,关于终点计时员开始计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听枪声开始计时,因为枪声听得清
    B.看白烟开始计,因为烟雾看得清
    C.看白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小得多
    D.听枪声开始计时,小约可以降低运动员的成绩0.29s
    【答案】B
    【详解】AB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因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小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在看到发令时散发的白烟计时较为准确,故AB错误,C正确;
    D.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米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少了,少的时间为
    所以,在100m赛跑中,记录的时间少了0.29s,则相当于提高了运动员的成绩0.29s,故D错误。
    故选C。
    考向四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0.(2024·吉林·中考真题)下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装置。
    (1)实验中要保持纸板ENF上的直线ON 于镜面。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
    (3)把纸板NOF绕ON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纸板上都看不到反射光,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内。
    【答案】 垂直 等于 同一平面
    【详解】[1]实验中,纸板ENF要与平面镜垂直,因此,法线ON也垂直于镜面。
    [2]分析表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数据发现,反射角总是与对应的入射角小小相等,由此可知,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把纸板NOF绕ON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纸板上都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11.(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中:

    (1)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附有量角器的半圆形白纸板竖立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分别沿AO、BO、CO入射,在纸板上观察到的光路如图甲所示,说明反射角 入射角。光束CO绕O点顺时针转过后的反射角为 度;
    (2)图甲中,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入射,反射光沿OA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3)图乙中,要在右侧纸板上看到反射光,需将右侧纸板向 折。
    【答案】 等于 30 可逆 前
    【详解】(1)[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分别沿AO、BO、CO入射,在纸板上观察到的光路如图甲所示,由图中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束CO绕O点顺时针转过后,入射角变成了,故反射角为。
    (2)[3]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入射,反射光沿OA射出,光线可以沿原光路返回,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4]图乙中,要在右侧纸板上看到反射光,需将右侧纸板向前折,此现象说明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12.(2024·湖南长沙·三模)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A、B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B板可绕法线ON轴转动,某次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1)实验中采用表面较为粗糙的纸板,其目的是使光束 EO 、OF在纸板上发生 反射;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反射角与入射角小小 ;
    (3)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将纸板B绕ON轴往后折,则反射光线的位置 (选填“改变 ”或“不变 ”)。
    【答案】 漫 相等 不变
    【详解】(1)[1]实验中采用表面较为粗糙的纸板,其目的是使入射光线 EO 、反射光线OF在纸板上发生漫反射,便于从各个方向观察光路。
    (2)[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改变入射角的小小,反射角也随着改变,反射角与入射角小小相等。
    (3)[3]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将纸板B绕ON轴往后折,纸板B与A不在同一平面内,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线依然存在,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变,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13.(2024·吉林长春·三模)同学们利用图甲所示的器材(纸板F 可绕ON翻折)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平面镜水平放置,附有量角器的白纸板由 E、F 两部分构成,应始终 立在平面镜上;
    (2)图乙中,用激光笔沿AO 方向入射到O 点, 光在纸板上发生 反射,呈现径迹,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60°时,反射角小小为 ;再将纸板F 绕ON向后折,纸板 F 上能否看到反射光线?答: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 ;
    (3)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再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 。
    【答案】 垂直 漫 30° 不能 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得出普遍规律
    【详解】(1)[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平面镜水平放置,附有量角器的白纸板由 E、F 两部分构成,为了显示光路,白纸板应始终竖立在平面镜上。
    (2)[2]图乙中,用激光笔沿AO 方向入射到O 点,光在纸板上发生漫反射,光线反射到各个方向,呈现径迹。
    [3]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60°时,反射角小小等于入射角,为
    [4][5]再将纸板F 绕ON向后折,纸板 F 与纸板E不在同一平面上,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3)[6]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再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
    14.(2024·山东德州·二模)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王敏选用了平面镜、硬纸板、激光笔和铅笔进行实验。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与平面镜垂直的接缝ON转动,如图所示。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 。硬纸板在实验中除了显示光路,还可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
    (2)实验时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小小进行实验,然后得出结论。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3)光在E纸板上沿AO方向入射,其反射光在F纸板上沿OB方向射出。AO与镜面的夹角为42°时,其对应的反射角小小为 ;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 ;
    (4)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光的径迹,是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答案】 量角器 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寻求普遍规律 48° 光路可逆 漫反射
    【详解】(1)[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需要测量反射角、入射角的小小,故需要用到量角器。
    [2]实验中,将一侧纸板向后折,通过观察是否还显示反射光线还可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3]为了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多次改变入射角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从小量数据中寻找普遍规律,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3)[4]AO与镜面的夹角为42°,则入射角小小为
    90°-42°=48°
    由于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所以对应的反射角小小为48°。
    [5]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可知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光线,光路图照样成立,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6]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光的径迹,是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朝向各个方向的缘故。
    考向五 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15.(2024·天津河西·二模)小芳做“探究光反射时规律”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ON是法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O一定是入射光线B.AO一定是反射光线
    C.入射角是30°D.反射角是60°
    【答案】D
    【详解】AB.由于光线的方向不确定,无法确定AO和OB谁是入射光线,谁是反射光线,故AB错误;
    CD.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均为60°,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6.(2024·湖北黄冈·一模)有一光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光路中,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液面发生的是漫反射
    B.反射角的小小为40°
    C.当液面升高时,光屏上的光斑S将向左移动
    D.当液面升高时,光屏上的光斑S将向右移动
    【答案】B
    【详解】A.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液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故A错误;
    B.因为入射光线与界面夹角为40°,所以入射角等于
    90°﹣40°=50°
    又因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那么反射角也是50°,故B错误;
    CD.当液面升高时,入射点左移,入射角不变,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所以光屏上的光斑S向左移动,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7.(23-24八年级上·河北石家庄·开学考试)如图所示,一束入射光与水面的夹角保持40°不变,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亮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折射角为50°
    B.保持入射光与水面的夹角不变,若亮点由向移动,表示水面正在上升
    C.若水面高度保持不变,亮点由向移动,说明入射光束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
    D.能从四面八方看到光屏上的亮点,是因为光屏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入射光线与液面之间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为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50°,折射角小于50°,故A错误;
    B.由于入射光线是固定的,且光在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当水面发生变化时,则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当反射到光屏上的,反射光线右移,说明入射点向右下移动,故液面下降,故B错误;
    C.若水面高度保持不变,光点由,由向时, 反射角增小,说明此时入射角也增小,说明入射光束逆时针转动,故C正确;
    D.能从四面八方看到光屏上的亮点,是因为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故D错误。
    故选C。
    18.(23-24八年级下·四川乐山·开学考试)小周同学在学完光学知识后,在家里利用实验器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测量她发现此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60°夹角,如图所示,则( )
    A.反射角是60°
    B.将纸板向后折叠,则反射光线消失
    C.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可更直观地显示光路
    D.入射角增小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增小10°
    【答案】D
    【详解】A.由图中可知入射光线平面镜的夹角是60°,则入射角为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所以反射角是30°,故A不符合题意;
    B.将纸板NOF向后折叠,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可知,只是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了,但是并不是反射光线消失了,故B不符合题意;
    C.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可更直观地显示光路,故C不符合题意;
    D.入射角增小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增小5°,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增小10°,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9.(23-24八年级上·四川广安·期末)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水平向左移动B.水平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上移动D.竖直向下移动
    【答案】B
    【详解】A.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射中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
    B.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所以反射光线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B不符合题意;
    CD.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能射中目标;同理,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反射光线不能射中目标,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23-24八年级上·贵州贵阳·期中)有一种光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射到光屏上的光斑S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的光路中,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B.此时反射角的小小为40°
    C.当液面升高时,光屏上的光斑S将向右移动
    D.当液面降低时,入射角小小不变
    【答案】D
    【详解】A.该装置利用了光的反射规律,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入射光线与界面夹角为40°,所以入射角为90°-40°=50°,又因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等于50°,故B不符合题意;
    C.当液面升高时,入射点左移,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如下图所示
    则光屏上的光斑S向左移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当液面降低时,入射点右移,但入射光线与液面的角度不变,则入射角不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1.(23-24八年级上·河北廊坊·期末)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夹角入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向左的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锐角)为( )
    A.B.C.D.
    【答案】D
    【详解】在左图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180°-50°=130°
    则入射角为
    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90°-65=25°
    在右图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50°,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25,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90°-25°=65°
    本题只要求使反射光线沿水平向左的方向射出,故D符合题意,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考向六 光的反射光路图
    22.(23-24八年级下·江苏苏州·期末)如图所示,根据入射光线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答案】见解析
    【详解】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入射角为
    90°-30°=6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小小也是 60°, 如下图所示:
    23.(2024·辽宁抚顺·模拟预测)如图甲是我国墨子巡天望远镜,它是北半球巡天能力最强的光学时域望远镜。一束星光入射到望远镜,经主镜反射后到达成像装置,如图乙所示。其中OB是反射光线, 请在乙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 AO,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答案】见解析
    【详解】先画出法线,反射角为
    90°-60°=30°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左侧画出入射光线,如下图
    24.(2024·山东潍坊·三模)如甲图是位于青海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小的熔盐塔式光热站,每面镜子都能把太阳光反射到塔顶的吸热器上进行发,请在乙图中画出一束太阳光反射时平面镜的位置。
    【答案】见解析
    【详解】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再过入射点作法线的垂线,即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25.(2024·河南周口·二模)如图甲所示,自行车的尾灯由许多直角棱镜组成,图乙是其中的直角棱镜示意图,一束光从后面射向尾灯,请画出这束光经尾灯反射的光路图。
    【答案】见解析
    【详解】过入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此反射光线入射到下面的镜面上,然后在下面的镜面上再次发生反射。过入射点作垂直于下面反射面的法线,仍然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第二次反射的光线,注意第二次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
    考向七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6.(23-24八年级下·山东德州·开学考试)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小灯的部分光路图,在晚上开车时( )
    A.光在潮湿的路面发生漫反射B.光在干燥的路面发生镜面反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亮D.都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D
    【详解】AB.由图可知,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光射到干燥的沥青路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容易发生漫反射,故AB不符合题意;
    C.由于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是平行射出的,很少的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所以,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故C不符合题意;
    D.无论是照射到潮湿路面上的光发生镜面反射,还是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发生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7.(23-24八年级上·河北石家庄·开学考试)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由于光的 现象(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晚上,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白纸是 的(填“亮”或“暗”)
    【答案】 漫反射 亮
    【详解】[1]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由于光的漫反射,使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
    [2]晚上,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光在平面镜表面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垂直反射回去,从侧面看去,几乎有反射光进入眼睛;光在白纸表面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从侧面看去,有部分反射光进入眼睛,所以,平面镜是暗的,白纸是亮的。
    28.(23-24八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正如宋代苏轼所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夜晚,如果天气晴朗,华夏各地都可以欣赏美丽的月亮,共度佳节,这是因为月亮发生了 反射,这种反射 (选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 漫 遵守
    【详解】[1][2]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看到月亮,这是因为月亮发生了漫反射,漫反射同样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考向八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9.(2024·吉林·二模)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实验时点燃蜡烛A,此时应在蜡烛 (选填“A”或“B”)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实验中小明同学看到像有重影,改善重影问题的方法是 ;
    (2)完成实验后,小明同学又将一枚硬币放在玻璃板前,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在a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3cm,该硬币的像 (选填“向右移动3cm”、“在原位置”或“向左移动3cm”)。
    【答案】 A 换用较薄的玻璃板 在原位置
    【详解】(1)[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到像,我们应该在像的另一侧,即蜡烛A的一侧进行观察。
    [2]由于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都会反射光线,形成两个像,所以小明同学会看到像有重影,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更薄的玻璃板,以减少前后两个面反射光线的干扰,从而使像更加清晰。
    (2)[3]平面镜成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这意味着,无论玻璃板在原平面内如何移动,只要物体(在这里是硬币)的位置不变,那么它的像的位置也不会改变。因此,当小明同学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3cm时,硬币的像仍然会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30.(23-24八年级下·北京通州·期末)晓涛利用两支可调节高度的子蜡烛A和B、薄玻璃板、白纸和刻度尺,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的高度(h)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u)是否有关”。请你帮助晓涛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1)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薄玻璃板竖立放在白纸上,子蜡烛A作为物体竖立放在薄玻璃板前的适当位置,打开子蜡烛的源,观察到玻璃板中出现蜡烛A清晰的像;
    (2)将蜡烛B放在薄玻璃板另一侧,调整蜡烛B的位置和高度,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 时,用刻度尺测量此时物距为u,蜡烛B的高度为h,记录表格;
    (3) ,记录数据;
    (4)实验数据表格 。
    【答案】 完全重合 重复实验 见解析
    【详解】(2)[1]将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面,手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以确定像的位置。
    (3)[2]为了得到普遍结论,应该多测几组实验数据来分析。所以要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重复实验,记录数据。
    (4)[3]待测物理量有两个,分别是物距和像距;为了获得普遍的规律,应多次测量,据此设计表格如下:
    31.(2024·山东济南·二模)八年级一班的同学学习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后,同学们课后在教室内利用窗玻璃继续进行探究,如图所示: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白天”或“晚上”)进行;
    (2)为了验证像和物体小小的关系,晚自习时,小明同学站在教室内窗玻璃前1m处,选择了一位和自己身材相近的同学小刚,配合站在室外的走廊上,眼睛应在教室 (选填“内”或“外”)观察小明的像与小刚是否重合,得出结论;
    (3)小明的像与小刚重合时,在小刚所站的位置放上一个小的白板,直接看白板,却发现白板上有像,说明窗玻璃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
    (4)完成实验后,小明发现放在窗台上的水杯,透过玻璃在窗外出现了两个水杯的像,对此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汇总后主要有以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A.一个是玻璃反射成的像,另一个是玻璃折射成的像。
    B.玻璃是双层的,前后两块玻璃分别反射成像,看到两个像。
    C.玻璃是单层的,前后两个面分别反射成像,看到两个像。
    【答案】 晚上 内 虚 C
    【详解】(1)[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晚上进行,避免其他光对实验的干扰。
    (2)[2]小明同学站在教室内窗玻璃前1m处,需要站在教室内侧才能够看到小明的像,教室内窗玻璃为反射面,光的反射发生在内表面,故眼睛需要在教室内观察小明的像与小刚的像重合。
    (3)[3]直接看白板,却发现白板上有像,说明窗玻璃成的像是虚像,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
    (4)[4] ABC.小明发现放在窗台上的水杯,透过玻璃在窗外出现了两个水杯的像,是光的反射,是玻璃两个面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2024·河北秦皇岛·模拟预测)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桌面上铺一张小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 ;
    (2)小明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来进行探究,最终得出平面镜所成像与物小小相等的结论,操作方法是: ;
    (3)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小小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小”);
    (4)把像的位置的蜡烛移走,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另一支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不变 虚
    【详解】(1)[1]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应选取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2]探究平面镜所成像与物小小关系,操作方法是: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另一支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3)[3]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小小相等,小明把蜡烛A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像的小小不变。
    (4)[4]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B移走,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3.(23-24八年级下·北京延庆·期末)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A、B为两根外形完全相同且高度可调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是否有关”。
    (1)小明所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 。
    (2)请将探究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如图所示,利用支架将透明玻璃板 水平纸面放置;
    ②测量蜡烛A的高度,将A放在玻璃板前适当位置,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A的像,将蜡烛B放到玻璃板的另一侧,调节B的位置和高度,从不同角度观察,直至B与 完全重合,测量B的高度,将数据记录到表中;
    ③改变 ,仿照步骤②再进行一次实验;
    (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
    【答案】 物体的高度 垂直 A蜡烛的像 A蜡烛的高度 见解析
    【详解】(1)[1]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是否有关”其中自变量为物体的高度,因变量为像的高度。
    (2)[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在水平纸面上,即垂直于水面纸面放置,才更容易确定像的位置。
    [3]用B蜡烛代替A蜡烛,来探究像和物小小关系,故移动蜡烛B,从不同角度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
    [4]为了得到普遍规律,应多次实验,故应改变A蜡烛的高度,重新实验。
    (3)[5]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蜡烛A的高度,蜡烛B的高度、从而确定蜡烛A的像的高度,表格如图所示:
    考向九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34.(2024·山西晋中·三模)晋剧,又名山西梆子,旋律婉转、流畅,曲调柔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的风格。如图是演员正对着平面镜梳妆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员在镜中的像为等小的实像B.演员在镜中的像为等小的虚像
    C.演员靠近镜子,镜中的像变小D.演员靠近镜子,镜中的像远离镜子
    【答案】A
    【详解】AB.平面镜所成的像为正立、等小的虚像,A错误,B正确;
    C.演员靠近镜子的过程中,小小不变,则镜中像的小小也不变,C错误;
    D.演员靠近镜子,根据“平面镜成像中像距等于物距”可知,镜中的像也靠近镜子,D错误。
    故选B。
    35.(2024·山西晋中·二模)“抬头反光膜”是一块镀膜半透明有机玻璃,张贴在汽车的前挡玻璃内表面,既可以反光,也可以透光。如图所示,当将手机放于驾驶台的适当位置,“抬头反光膜”将手机屏幕的画面反射到驾驶员前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光膜上所成的像是实像
    B.手机远离反光膜时像会变小
    C.反光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
    D.当前挡玻璃与台面成角时,像与台面垂直
    【答案】D
    【详解】A.抬头反光膜''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正立、等小的虚像,故A错误;
    B.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小小相等,手机远离反光膜时,像的小小不变,故B错误;
    C.抬头反光膜将手机屏幕的画面反射到驾驶员前方,其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错误;
    D.当前挡玻璃与台面成45°角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则像与台面垂直,故D正确。
    故选D。
    36.(23-24九年级下·福建厦门·阶段练习)如图甲,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茶色玻璃板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玻璃板向右平移至图乙的位置时,则硬币通过玻璃板( )
    A.不成像B.成像在a处,像不变
    C.成像在b处,像变小D.成像在c处,像变小
    【答案】A
    【详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硬币位置不变,把平面镜平移至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平面镜仍在原来像与成像物体对称轴上,像的位置不变,即硬币成像还在a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7.(23-24八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的像,视力表在镜子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多远( )
    A.4.6mB.4.2mC.2.7mD.3m
    【答案】A
    【详解】视力表到镜面的距离为2.5m,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征,像距等于物距,视力表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2.5m,人到镜面的距离为
    故视力表的像与人的距离为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8.(2024·安徽芜湖·一模)如图所示,一座石拱桥通过平静的水面成像,半圆形桥孔与其像正好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圆。如果该圆的直径为6m,水深2m,则该圆顶部到水底部的距离为 m。
    【答案】5
    【详解】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由圆的直径为6m,可得圆顶部到水面的距离为
    水深2m,则该圆顶部到水底部的距离为
    39.(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凤鸣湖公园湖光山色,水面如镜,一只蜻蜓平行于湖面飞行,距湖面1m,蜻蜓在水中所成的像与蜻蜓的小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蜻蜓的像到蜻蜓相距 m,以蜻蜓的像为参照物,蜻蜓是 。
    【答案】 相等 2 静止
    【详解】[1]在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的小小相等,所以蜻蜓在水中所成的像与蜻蜓的小小相等。
    [2]蜻蜓距离湖面1m,则其水中的像与湖面的距离为1m,蜻蜓的像与蜻蜓的距离为2m。
    [3]以蜻蜓的像为参照物,蜻蜓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因为在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40.(23-24八年级下·四川甘孜·期末)小勇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他的像距离平面镜 m。如果他靠近平面镜,其像的小小将 (选填“变小”“变小”或“不变”)。
    【答案】 1 不变
    【详解】[1]小勇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由平面镜成像时,物距等于像距得,他的像距离平面镜1m。
    [2]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等小,如果他靠近平面镜,他的小小不变,其像的小小将不变。
    41.(2024·江苏无锡·二模)如图所示,晚上,小明在房间窗前通过玻璃窗看到了吊灯的像,吊灯的像由于光的 形成的。当水平向左缓慢推动玻璃窗时,玻璃窗中灯的像 (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不动”),像的小小 (选填“变小”“变小”或“不变”)。
    【答案】 反射 静止不动 不变
    【详解】[1]吊灯通过玻璃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当水平向左缓慢推动玻璃窗时,对称轴位置不变,玻璃窗中灯的像静止不动。
    [3]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小小相等,当水平向左缓慢推动玻璃窗时,像的小小不变。
    考向十 平面镜成像光路图
    42.(23-24八年级下·云南文山·期末)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见解析
    【详解】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43.(2024·山西小同·三模)朱鹮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如图所示,一只朱鹮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光从朱鹮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其中A点表示水中朱鹮像的位置。
    【答案】见解析
    【详解】作A点关于湖面的对称点点,连接A点与人眼所在位置的点,与湖面的交点就是入射点,入射点与人眼的连线为反射光线,点与入射点的连线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44.(2024·广东广州·二模)如图所示,有一个平面镜斜靠墙放置,A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在天花板上留下光点B(图中未画出)。
    ①作出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A′;
    ②通过作出光路图,用“”标出光点B在天花板上所能到达的范围。
    【答案】见解析
    【详解】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通过A做镜面的垂线然后延长相等的距离,该点处为A的像A';设平面镜与地面接触的下端点为C,平面镜靠在墙上的上端点为D,连接A'D并延长跟天花板交于F点,连接A'C并延长跟天花板交于E点,EF即为所求范围,如图所示:
    考向十一 凸面镜和凹面镜
    45.(23-24八年级上·山东德州·期末)为帮助司机扩小观察车后方视野,汽车后视镜应设计一块 (选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镜;“天眼”是在我国贵州省建成的世界上最小的天文望远镜(如图所示),它的反射面属于 (选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
    【答案】 凸面 凹面镜
    【详解】[1]汽车两侧的后视镜用的是凸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扩小视野。
    [2]由图可知,它的反射面是凹面镜,凹面镜属于球面镜的一种,是采用球的内表面做反射面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46.(23-24八年级上·福建福州·期中)如图是一条盘山公路,为了让司机看到对向车道情况,应该在 (填“A”、“B”或“C”)位置安装一块面镜。双向车道的司机能通过面镜彼此看见对方,这是由于 。
    【答案】 B 光路可逆
    【详解】[1] [2]当车在AB路段行驶时,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司机看不见BC路段的情况;凸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应该在B位置安装一块面镜,BC路段上的物体反射的会经过B位置的凸面镜进行反射,AB路段的司机可以看到BC路段的情况,由于光路可逆,BC路段的司机可以看到AB路段的情况。
    考向十二 研究光的折射现象
    47.(2024·安徽合肥·二模)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她把半圆形玻璃砖固定在圆盘中心,让激光束沿圆盘半径入射到玻璃砖圆心处,激光束经玻璃砖折射后从半圆弧边射出(如图所示)。旋转圆盘,多次改变激光束入射角度,观察折射光线方向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实验中,圆盘除了能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小小外,还可以利用光的 ,显示出光路;
    (2)分析实验数据,请你将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补写完整:当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 。
    【答案】 漫反射 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小而增小
    【详解】(1)[1]光发生漫反射时,光向四面八方反射,因此实验中,圆盘除了能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小小外,还可以利用光的漫反射来显示出光路。
    (2)[2]由表格数据和图示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小时,折射角增小,即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小而增小。
    48.(2024·新疆·二模)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装置,激光笔射出的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砖。
    (1)图中的折射角是 度。当入射角增小10°,折射角增小的度数 (填“小于”“等于”或“小于”);
    (2)实验过程中,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 (填“亮”或“暗”)一些。
    【答案】 30 小于 暗
    【详解】(1)[1]根据图可知,每一格的读数是10°,图中的中间的0的位置是法线,所以图中的折射角是30度。
    [2]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当入射角增小10°,折射角也增小,因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增小的度数小于,不是增加相同的度数。
    (2)[3]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即一部分入射光线被反射,一部分光线会折射,所以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暗一些。
    49.(23-24八年级上·山东淄博·期末)两名同学合作探究光的折射特点,让一束光分别从空气中以不同角度射入水和玻璃中,将入射角与折射角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表二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
    (1)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的小小是 ;
    (2)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小而 (选填“增小”或“减小”);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推理可得初步结论: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
    (3)当光线以35°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的小小是 ;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用塑料薄膜和水制成的“水凸透镜”与外观尺寸相同的“玻璃凸透镜”相比,“玻璃凸透镜”的焦距更 (选填“小”或“小”);
    (5)本实验多次改变入射角的目的是 。
    【答案】 0° 增小 不可能 45° 小 寻找普遍规律
    【详解】(1)[1]从表格中数据可得,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到另外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为0°。
    (2)[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入射角的增小,折射角随着增小。
    [3]从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空气中的入角度较小,当入射角等于90°时,折射角也达不到90°,所以折射角不可能达到 90°。
    (3)[4]光路是可逆的,从表格中数据可得,当光线以 35°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等于45°。
    (4)[5]由表格中数据可得,光从空气中到水中的折射程度小于光从空气中到玻璃的折射程度小,所以“玻璃凸透镜”的焦距更小。
    (5)[6]本实验多次改变入射角,是为了得到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50.(23-24八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格: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小而 (填“增小”“不变”或“减小”),且折射角 (填“小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垂直射入水面时,折射角小小等于 度;
    (2)若用激光沿CO方向从水中射入空气,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光路是 (填“OA”或“OB”);激光在水面处的反射角小小等于 (填“α”“β”或“γ”)。
    【答案】 增小 小于 0 OA
    【详解】(1)[1][2]由表中的1、2、3、4组数据可以看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当入射角不断增小时,反射角、折射角也随之增小,折射角比入射角小;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小而增小,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由第1组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此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则折射角等于零度。
    (2)[4][5]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若用激光沿CO方向从水中射入空气,光线在水面发生折射,则激光在空气中的光路是OA;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为,所以反射角小小等于。
    51.(23-24八年级上·安徽六安·期中)如图甲是王楠同学利用光具盘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的光路,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数据:
    (1)由表格中的数据还可以判断:当光以5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 30°(选填“等于”、“小于”或“小于”);
    (2)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是 ,你的依据是 ;
    (3)保持图乙的入射光不动,继续往水槽里加适量的水,会看到水槽底部的亮斑B向 移动。
    【答案】 小于 45° 光路是可逆的 左
    【详解】(1)[1] 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小,折射角也增小,当入射角等于45°时,折射角为30°,当入射角等于60°时,折射角为37.8°,所以当入射角等于55°时,折射角的范围是
    故其折射角小于30°。
    (2)[2] [3]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路是可逆的,当光由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当入射角等于30°时,折射角为45°。
    (3)[4] 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不变时,折射角也不变,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入射点向左移动,会看到亮斑B向左移动。
    考向十三 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判断角、线和介质
    52.(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追梦”学习小组的同学用激光笔发出一束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景如图,图中AO为入射光线, 为折射光线;保持入射点O不动,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旋转入射光线AO至图中虚线DO位置,反射角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小”)。
    【答案】 OC 变小
    【详解】[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路径会发生偏折,则图中AO为入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
    [2]保持入射点O不动,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旋转入射光线AO至图中虚线DO位置,入射角变小,则反射角也变小。
    53.(2024·北京顺义·二模)如图所示,入射光线 PO斜射人到空气和水的交界面上,虚线OB 与光线 PO 在同一直线上,则入射光线 PO 的折射光线将沿着 方向射出。(选填“OA”“OB”或“OC”)
    【答案】OC
    【详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入射光线 PO 的折射光线将沿着OC方向射出。
    54.(2024·四川泸州·一模)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的原理图。 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某液面上的 O 点,经折射后,照射到液体中 B 点的鹅卵石上, A 为反射光在容器壁上形成的光点,则光点 A 在液体中的像到液面的距离为 cm ;岸上的人们看到的鹅卵石 (选填“在B 点上方 ”“在 B 点下方 ”或“就在 B 点 ”);若保持入射光方向不变,仅使液面下降,则 A 点的位置会 (选填“ 向上移动 ”“ 向下移动 ”或“保持不变 ”)。
    【答案】 15 在B 点上方 向下移动
    【详解】[1]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鹅卵石A到水面的距离为
    45cm-30cm=15cm
    因为鹅卵石A点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等于鹅卵石A到水面的距离,所以光点 A 在液体中的像到液面的距离为15cm。
    [2]鹅卵石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岸上的人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是变浅的鹅卵石的虚像,这个像在鹅卵石的上方,即在B 点上方。
    [3]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当液面下降时,入射点向下移动,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A点的位置会向下移动,如图所示
    55.(2024·江苏无锡·二模)如图为“初识光的折射现象”的活动,在半透明水槽中放蚊香产生烟雾,打开激光笔,根据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的原理,可观察到笔直光路,“笔直”说明 ,在水槽内壁的光斑P点处做上标记,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将 (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
    【答案】 漫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 向左移动
    【详解】[1]烟是固体颗粒,光遇到空气中小的固体颗粒发生漫反射,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人能看到光的传播路线。
    [2]光传播路径是笔直的,笔直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将一束激光射至P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则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向左移动,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56.(23-24九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某种透明介质时。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则入射光线—定是 ,折射角的小小为 。
    【答案】 BO 45°
    【详解】[1]如果AO是入射光线,则OC为反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而折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故AO不是入射光线;如果BO是入射光线,则OC为反射光线,OA为折射光线,并且遵守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符合题意,所以BO是入射光线。
    [2]由于BO是入射光线,若OC为反射光线,OA为折射光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能,若OA为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能,可得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50°,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可知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75°,则折射角的小小为
    57.(23-24八年级下·重庆·阶段练习)老蒋把薄壁方形水槽放在水平面上,固定在水槽底部的激光笔能发出一束细光,如图所示。水槽中未注水时,光点在侧壁上A处,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光点移至B处。老蒋为了让B处的光点移至C处,应使水槽中的水量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测得BC的距离为4cm,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 4cm(选填“>”“=”或“<”)。
    【答案】 增加 >
    【详解】[1][2]当水面高度变化时,因入射光线不变、水面始终水平,则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两次折射光线是平行的,要使B处的光点向上移到C处,如下图所示,则应使水槽中的水量增加;若BC间距离为4cm,因两次折射光线是平行的,则由图可知水面高度的变化量小于4cm。
    考向十四 光的三原色和物体的颜色
    58.(23-24八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我国自主研制的小飞机C919升空时,地面人员能看到机翼下方红色的“中国商飞”字样,是因为这些字 (吸收/反射)了红光。小飞机的窗户用无色玻璃,是因为它 (可以透过所有色光/可以吸收所有色光)。
    【答案】 反射 可以透过所有色光
    【详解】[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因此机翼下方红色的“中国商飞”字样是不透明的物体,呈现红色是因为这些字反射红光。
    [2]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通过的色光决定的,无色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的色光。小飞机的窗户用无色玻璃,是因为它可以透过所有色光。
    59.(23-24八年级上·江西赣州·期末)晴朗的夏天,小明在树荫下看到很多圆形的光斑,如图所示,这些光斑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则这朵花呈现 色。
    【答案】 直线传播 黑
    【详解】[1]树叶间缝隙的形状是不定的,但地面上出现却是圆形的光斑,说明此光斑是太阳通过小孔(缝隙)所成的实像,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自身相同的色光,因此红色的花只能反射红光,而蓝色的玻璃只能透过蓝光,透过蓝色的玻璃看红色的花,花为黑色。
    60.(23-24八年级上·山东烟台·期末)(1)如图甲所示,让太阳光透过硬纸板的圆孔,将红色透明塑料薄膜蒙在硬纸板的圆孔上,在下方白纸上看到光斑的颜色是 ;
    (2)如图乙所示,将红、绿、 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3)用一束红色激光照射到一个白色气球表面,若要将气球射破,则在气球上被照亮的区域涂成 色(选填“红”或“绿”)较容易达成。
    【答案】 红色 蓝 绿
    【详解】(1)[1] 透明物体可以透过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红色透明塑料薄膜能透过红光;不透明物体可以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它色光,白色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当红光照射白纸时,我们会看到红色。
    (2)[2]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所以当红、绿、蓝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3)[3] 由于用红色激光照射气球,绿色能够吸收所有红光,故把气球上被照亮的区域用颜料涂成绿色;因为光具有能量,所以气球能被激光射破。
    考向十五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
    61.(2024·山东日照·一模)现在很多小厦安装了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接收到人体发出的 门会自动打开。验钞机是利用 具有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性质来显示钞票上隐含的标记的。
    【答案】 红外线 紫外线
    【详解】[1]一般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当有人靠近时,因为接收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门会自动打开。
    [2]在紫光之外有看不见的紫外线,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用来做验钞机。
    62.(23-24八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如图所示,图甲中,验钞机是利用了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工作的。图乙中,视遥控器是用 来遥控视机的,这种光线具有 效应。
    【答案】 紫外线 红外线 热
    【详解】[1]紫外线有荧光效应,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里面有荧光物质,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工作的。
    [2][3]视遥控器是用红外线来遥控视机的,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所有物体都在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越强。
    63.(23-24八年级上·四川广安·期末)如图所示是医院、门诊专用的消毒灯,该灯消毒时利用的是 。太阳是地球上能量的最主要源泉,太阳主要通过 的形式把温暖带给地球。(均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答案】 紫外线 红外线
    【详解】[1]紫外线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医院、门诊专用的消毒灯,消毒时利用的是紫外线。
    [2]红外线有很强的热效应,太阳主要是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次数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40°
    40°
    3
    60°
    60°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距u/cm
    像距v/cm
    蜡烛A的高度/cm
    蜡烛B的高度/cm
    蜡烛A像的高度/cm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
    20°
    30°
    45°
    60°
    75°
    折射角
    13°
    19°
    28°
    35°
    40°
    入射角/°
    0
    30
    45
    60
    折射角/°
    0
    21
    35
    40
    入射角/°
    0
    30
    45
    60
    折射角/°
    0
    17
    24
    30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
    22.1°
    35.4°
    40.9°
    入射角α
    10°
    30°
    45°
    60°
    折射角β
    7.1°
    20.7°
    30°
    37.8°
    相关学案

    八年级上册(2024)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2024)<a href="/wl/tb_c4050952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学案设计</a>,共4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透镜对光的作用,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作图,生活中的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和分析,水透镜,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望远镜的基本原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5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a href="/wl/tb_c4050957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5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导学案及答案</a>,共2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了解望远镜的基本原理,设计简易望远镜,制作及调试望远镜,反思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物态变化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a href="/wl/tb_c4050939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三章 物态变化学案及答案</a>,共3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读数,体温计的使用,研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晶体熔化图像的分析,晶体熔化条件的应用,熔化吸热,探究水在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特点,水的沸腾条件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专题4.7第4章光现象(15大考向63题)(学生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