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拼搏联盟2023-2024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九年级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162002/0-172630899486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武昌区拼搏联盟2023-2024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九年级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162002/0-172630899499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武昌区拼搏联盟2023-2024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九年级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162002/0-17263089950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武昌区拼搏联盟2023-2024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九年级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展开1.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艺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甘蔗榨汁 B. 棉纱织布 C. 白土烧瓷D. 楠木造船
2.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操作不规范或不能达到目的是
A 点燃粉末B. 气密性检查C. 液体读数D. 滴加液体
3.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 五氧化二磷 B. 二氧化碳 纯净空气
C. 铁水 冰水混合物 D. 稀有气体 清澈的河水
4.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氯酸钾能分解产生氧气——是因为氯酸钾中含有氧分子
B. 炒菜时闻到香味——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 6000L氧气加压后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5. 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许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其中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铕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63B. 铕元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63
C. 铕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9D. 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g
6.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 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7. 用“W”形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将注射器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B. 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观察到有二氧化碳生成
C. 若a处粉末是红磷,能看到有白雾生成D. 若a处粉末是硫粉,b处应该接有尾气处理装置
8. 氯酸钾为白色固体,熔点为 356℃,受热分解会释放氧气。李明同学利用图 1 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探究氯酸钾的热分解温度,所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和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因加热后氯酸钾慢慢变成液态,故图 1 试管口略向上倾
B. 该实验证明氯酸钾在没有催化剂的条件下也会分解产生氧气
C. 由图 2 可知氯酸钾在 356℃时就开始大量分解产生氧气
D. 图 2 表示氧气体积分数的曲线为乙
二、填空题。
9. 将下列描述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归类,并用序号填空。
①浓氨水具有挥发性②酿酒③石蜡熔化④玻璃破碎⑤钢铁的硬度大⑥铜丝能导电⑦呼吸作用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1)物理变化:________;
(2)化学变化:________;
(3)物理性质:________;
(4)化学性质:________。
10.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氮气是由_______构成(填“氮分子”或“氮原子”)。
(2)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上图中,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
②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容易_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③锂原子和钠原子属于不同种类原子,是因为它们的原子中______不同。
11.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理解化学变化中气态物质质量的变化,老师利用数字化实验呈现实时数据,并绘制曲线。
Ⅰ.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利用温度传感器实时测定实验装置集气瓶(图1)中温度和氧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两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1)请你写出集气瓶中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2)Y曲线表示的是______(选填“温度"或“氧气浓度”)。
(3)待实验结束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活塞K,会看到_______。
Ⅱ.酒精燃烧后的产物
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后,老师组织大家探究酒精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并利用相对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实时测定,测得的数据如下图,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数据和现象等证据,完成下列填空。
(4)点燃酒精后,干冷的三颈烧瓶内有白雾产生,说明酒精燃烧有______生成。
(5)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证据是什么?_______。
12. A、B、C、D、E、F、G、H都是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一、二单元里见过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暗紫色固体,E、 F常温下为液体,B为能支持燃烧的无色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B______、E______、 F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式:①______;⑤______。
13. 学习小组开展了“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查阅资料得知某品牌制氧机的制氧剂为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制氧过程的反应为:过碳酸钠碳酸钠+水+氧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兴趣小组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制作了一台简易化学“制氧机”,如图1所示,该制氧机通过A、B两种物质产生氧气,其中A是白色过碳酸钠固体,B是黑色二氧化锰粉末。
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先后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内有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
(1)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______ (填序号)。
A. 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B. 降低氧气温度C. 加快氧气的生成
(2)制取氧气过程中二氧化锰有什么作用:______。
(3)检验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______。
(4)如果在实验室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水制取氧气,从图2中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 (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
九年级化学训练题答案
1. C【解析】A、甘蔗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B、棉纱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C、白土烧瓷,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D、楠木造船,没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答案:C。
2. C
【解析】
A.使用燃烧匙加热粉末,正确;
B.气密性检查:用手捂住试管,观察烧杯中是否产生气泡,正确;
C.液体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齐平,错误;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时,滴管应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正确。
故选:C。
3. B
【解析】
A、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属于混合物,五氧化二磷只由五氧化二磷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只由二氧化碳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纯净的空气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C、铁水是液态铁,只由铁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冰水混合物由液态水和固态水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由氦气、氖气、氩气等组成,属于混合物,清澈的河水由水和多种可溶性杂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A
【解析】
A、氯酸钾能分解产生氧气,是由于氯酸钾含有氧元素,但不含氧分子,选项错误;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则可以闻到炒菜的香味,选项正确;
C、氧气和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所以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氧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后,氧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氧气的体积变小,所以6000L氧气能装入40L的钢瓶中,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5. A
【解析】
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63,正确;
B、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52-63=89,故错误;
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63,故错误;
D、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是“g”,故错误。
故选:A。
6. A
【解析】
A、由图可知,该反应为Hg和O2反应生成HgO,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图可知,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C、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7. D
【解析】
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A错误;
B、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有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实验结论,不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故B错误;
C、若a处粉末是红磷,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故C错误;
D、若a处粉末硫粉,硫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所以b处应接有尾气处理装置,故D正确;
故选D。
8. C
【解析】A、氯酸钾的熔点为 356℃,由图2可知温度加热到400℃,所以氯酸钾会熔化变为液体,所以图 1 试管口略向上倾,此选项正确;
B、该实验是直接加热氯酸钾生成氧气,所以该实验证明氯酸钾在没有催化剂的条件下也会分解产生氧气,此选项正确;
C、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图2中曲线乙的起始体积分数为21%,所以曲线乙表示氧气的体积分数,由曲线乙可以看出在200℃时曲线变陡,说明开始大量分解产生氧气,此选项错误。
D、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所以氧气的起始体积分数为21%,所以由图2中起点可以看出表示氧气体积分数的曲线为乙,此选项正确;
二、填空题。
9. (1)③④ (2)②⑦
(3)①⑤⑥ (4)⑧
【解析】
【小问1详解】
③石蜡熔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④玻璃破碎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填:③④。
【小问2详解】
②酿酒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⑦呼吸作用的过程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②⑦。
【小问3详解】
①浓氨水具有挥发性、⑤钢铁的硬度大、⑥铜丝能导电,这些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都属于物理性质,故填:①⑤⑥。
【小问4详解】
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这是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填:⑧。
10.(1)氮分子 (2) ①. Ne ②. 失去 ③. 质子数##核电核数
【解析】
【小问1详解】
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
【小问2详解】
①在原子结构中,当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若电子层数目多于1,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才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则上图中,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Ne;
②原子结构中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则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则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锂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电子;
③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锂和钠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中质子数或者核电荷数不同。
11.(1)
(2)氧气浓度 (3)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
(4)水##H2O (5)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增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小问2详解】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放出大量的热,故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浓度逐渐减小,故Y曲线表示的是氧气浓度;
【小问3详解】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活塞K,会看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从而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小问4详解】
点燃酒精后,干冷的三颈烧瓶内有白雾产生,说明酒精燃烧有水生成;
【小问5详解】
由图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大,说明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2. (1) ①. 氧气
②. 过氧化氢 ③. 水
(2) ①.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B为氧气,E为过氧化氢,F为水;
【小问2详解】
反应①为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反应⑤为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13.(1)AB (2)催化作用
(3)在导管口放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证明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富氧
(4) ①. B ②. C##E
【解析】
【小问1详解】
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还可以降低氧气温度,使氧气具有一定的湿度,适合人们呼吸,故选AB;
【小问2详解】
过碳酸钠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碳酸钠、水和氧气,故制取氧气过程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小问3详解】
由于富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以检验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富氧的方法是在导管口放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证明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富氧;
【小问4详解】
在实验室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水制取氧气,反应物状态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则应选B固液反应常温型装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装置可以选择C或E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拼搏联盟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拼搏联盟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昌区C组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昌区C组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名校联盟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名校联盟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