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奥运精神 共绘追梦蓝图——九年级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携手奥运精神 共绘追梦蓝图——九年级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冠军秘笈坚韧与果敢,初三是什么,赢在目标,新学期拿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告别夏花灿烂,走进秋叶静美,转眼又是一年开学季,满怀着憧憬与希望,我们再次相聚,扬帆启程。
国乒的00后选手孙颖莎和王楚钦作为混双搭档在赛场上展现出了惊人的默契与实力。他们的球风相似,技术水平相当,在球场上形成了完美的互补。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他们总能够互相补位,给对手制造巨大的压力,展现出了他们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功底。荣耀的背后是无数次的汗水和付出。为了能够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王楚钦和孙颖莎在训练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每天都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艺和体能。在比赛中,他们更是要时刻保持高度的专注和紧张感,以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局面。
“钦”尽全力,“莎”出重围的默契和实力
当地时间7月30日,中国队组合王楚钦/孙颖莎以 4:2 战胜朝鲜队组合,夺得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混双金牌,这是该项目首金,也是中国乒乓球队首枚奥运混双金牌。孙颖莎少年时就凌晨四点起床训练,进入国家队后仍自觉加练至深夜。王楚钦同样不懈努力,哪怕旁人质疑、伤病困扰,也未停下追梦脚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中国队的夺冠之路从来就不像大家想的像探囊取物那般轻松”,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四分之一决赛时,面对中国台北队强大的对手,王楚钦和孙颖莎从开始的比分落后到追分持平再到最后反超,胜利来之不易。当面对镜头挥手时,孙颖莎的右手上的老茧满是刻苦训练的痕迹,从执拍开始日复一日地练习发球、接球,再到提升技术技巧,成功从不是一蹴而就,每一步基本功都至关重要。
金牌从来都是去“拼”,而不是去守
在混双比赛中,孙颖莎与王楚钦之间的无间配合,常常成为获胜的关键。他们通过无数次的训练,建立起了深厚的信任和理解。在比赛场上,一个眼神交流,一个手势示意,都能让彼此心领神会,展现出1+1>2的团队效应。在赛场之外,教练们不仅在技术层面给予她精准的指导,更在心理层面为她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无论个人技艺多么高超,团队合作的力量都是不可或缺的。正如古人所言:“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在乒乓球这个需要智慧和默契的运动中,孙颖莎与王楚钦和教练团队的紧密合作,成为了他们不断取得佳绩的重要保障。
2024年7月31日,中国组合陈芋汐/全红婵在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十米台决赛中夺得金牌。2020东京奥运会上,14岁的跳水冠军全红婵成为举世关注的“天才少女”。5跳中3跳满分,几乎零水花入水,以最惊艳的黑马姿势获得金牌。全红婵的成功不仅来自于她天赋异禀的身体条件,更来自于她超乎常人的努力和毅力。这个所谓的“天才”,7岁就开始接受严格的训练,每天接受训练三四百次,每次比赛都要想好每一个动作如何做到标准极致,为了方便训练,她索性把被水泡黄了的长发剪了,日复一日的训练。成功没有本无捷径,所谓的天才都是百炼成钢,都是汗水浇灌出来的,是勤奋让天赋显现。厚积才能薄发,努力才能达到彼岸。
宝剑锋从磨砺出,厚积才能薄发
巴黎奥运会,17岁的全红婵凭借总分425.60分的成绩,蝉联了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的冠军,还刷新了一项纪录,成为中国奥运史上最年轻的三金王。决赛中,陈芋汐始终以第二名的身份追赶榜首的全红婵,第三轮后将分差缩小到1.6分,最终以4.9分之差摘得银牌。 陈芋汐说“单从牌子或者成绩来看,确实银牌就是不如金牌,但是这场比赛包含的意义,包括整个比赛过程来说,我战胜了我自己。” “站在运动员的角度,我觉得这个十九岁非常圆满了,但是站在人生的角度,跳水只是我漫漫生涯中的一部分。”
作为女子10米跳台的两位顶尖高手,全红婵和陈芋汐虽然在个人项目中展现出超群的实力,但双人项目对双方的默契和同步性要求极高,因此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和配合。 跟强大的竞争对手合作,陈芋汐期望自己能蹬得和全婵红一样高,翻得一样快,动作一样漂亮。她说这种野心,不服输的劲儿一直在心里憋着。 当别人问她在她最好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比她还强的对手,是幸运,还是不幸运。她说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是幸运的,如果说没有全婵红的话,可能她的运动生涯并不会达到这么高的水平。
【巴黎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跳水决赛,全红婵和陈芋汐两人联袂贡献了一场精彩的对决。最后一跳,以微弱优势卫冕成功的全红婵与教练陈若琳相拥而泣。与教练相拥之后,全红婵一路小跑,找到陈芋汐,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在巴黎奥运会的跳水赛场上,全红婵和陈芋汐携手出战女子双人 10 米台决赛。她们站在跳台上,目光坚定,身姿挺拔。台下无数次的训练,是她们努力的见证。全红婵不断打磨技术,力求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陈芋汐克服重重困难,挑战自我极限。而双人项目中,她们更是将合作发挥到极致。从彼此的动作配合,到节奏的掌控,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的磨合。她们不是既生瑜何生亮,而是彼此照耀并肩同行的双子星。赛场上,最终,她们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完美的合作,摘得金牌。这一刻,全场欢呼,她们证明了努力加合作等于成功,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让自己的梦想在巴黎绽放出最绚烂的光芒。
没有合作,将会孤立无援,团队合作可以创造出不可思议的成果。在巴黎奥运会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的徐嘉余、覃海洋、孙佳俊和潘展乐众志成城,携手并进,尽管在赛程中落后于别人,但凭着相互的默契和坚定的决心,在最后一棒中,潘展乐全力追击,完成惊天大逆转,使得中国队反超该项目40年的奥运“霸主”美国队以及东道主法国队,夺得冠军。正如《孟子》中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团队合作,能使彼此取长补短,达到1+1>2的效果。因此,我们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共创美好未来!
“我突破了自己的极限,所以当我拿下这场胜利的时候,情绪是完全控制不住的。”“到了奥运赛场上我会拼尽一切,即便要倒在球场上,我也会付出自己的所有。”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中国选手郑钦文以2-0的比分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波兰选手斯维亚特克晋级决赛,并于8月3日以2比0战胜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继续,夺得女单冠军,创造历史。 在冠军的背后是漫长的努力。为了积累经验、快速提升排名,郑钦文几乎跑遍了欧洲各地去参赛。2020年下半年之后,在一年多时间里,她就参加了大大小小近30项比赛,几乎全年无休。在疫情期间,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的风险,郑钦文每次出门比赛,都选择开车前往目的地,路程十小时以上。从郑钦文投入职业生涯后,一家人几乎"没过过年,没过过节"。
青山自成巍峨方斩天地枷锁
这枚奥运奖牌,我们等了41年
这是中国队历史上第一枚奥运会花样游泳金牌。
今年是花样游泳队诞生第41年。1983年成立至今,中国花样游泳走过了一条充满荆棘却又精彩纷呈的发展道路。 从1986年世锦赛的第11名,到2007年墨尔本世锦赛跻身世界前四,再到2010年第12届花样游泳世界杯首次在世界大赛中夺金,中国花样游泳队用近3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华丽“蝶变”。 2024年,早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和她们的一代又一代的弟子们用了近1万5千个日夜,终于在巴黎的奥运赛场上,拿下了中国队历史上第一枚奥运会花样游泳金牌。
绝地重生 她拿下中国首枚奥运女子拳击金牌
竞技体育充满挑战与突破,不甘人后,直面极限,诠释着最朴素的运动精神。“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更平等,更开放”,希望大家如奥运健儿一样,不退让,让自己的人生更开放!希望大家逆风而行,勇往直前,加油!
初三的主旋律由你来定!
这些主旋律,是否只停留在诗与远方?
比起阿Q的精神胜利法,更可怕的是陷入自我感动的假性努力:笔记工整,从来不看;上课听讲,出窍走神;资料很多,没有规划;无视短板,追随大流······
暑假期间你懈怠了,却有人在超越!
考试不会因为暑假而变得简单;升学不会因为暑假而降低门槛;有理想就要不忘初心,有梦想就要努力追求……希望你该奋斗的年龄,不要沉溺于安逸;该安逸的年龄,不为生活奔波……希望你能理解更能践行……
同样的梦想 同样的竞争
同样的环境 同样的起点
同样的知识 同样的老师
新学期我们该怎么做????
初三是紧张、充实的,是富有挑战性的,也是一个人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生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阶段!……
初三,是一场硬仗。我们既要心怀理想,又要立足现实,保持乐观自信,坚定信念理想!
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上,全红婵的表现令人瞩目,一句“小小巴黎,拿捏”尽显自信与实力。但我们要知道,这看似轻松的“拿捏”背后,是全红婵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努力。她日复一日地进行高强度训练,不断挑战自己的体能和技术极限。每一个完美的入水动作,都经过了成百上千次的重复练习。面对伤病,她咬牙坚持;面对挫折,她从不言弃。而对于我们来说,新的学期就如同一场新的挑战,那我们如何拿捏新学期呢?
讨论:如何拿捏新学期?
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
还是力争上游、逆风翻盘,
新的学期,你准备确立怎样的目标?现在就记录下来。(以下的小目标仅供参考)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开学第一课】初中班会 开学收心 努力追梦 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勤奋学习励志成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开学第一课家校携手 助力成长 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有梦就去追主题班会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ABOUT,激励自己激发潜能,追梦初心,梦想启航,共筑追梦路,梦想互动游戏,激发追梦热情,探索梦想世界,践行追梦使命,测评实现梦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