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课件、学案及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学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 学习任务(一) 中华文明之光 (1)
展开
这是一份学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 学习任务(一) 中华文明之光 (1),共4页。
单元学习任务(一) 中华文明之光学习任务 1.探究诸子散文的理念核心。2.探究史传文的思想内涵。3.语言:制作实词卡片。活动一 理解诸子散文的重要观点及其现代意义1.综合三篇文章,从中提炼出主要观点,并作深入内涵,完成下表。答案 2.先秦诸子的思想至今还受到广泛重视,有些甚至已经成为中国人思想的底色,成为中国人世界观、价值观的独特印记。请结合文本完成下表。答案 活动二 探究史传文的深层问题3.有人认为烛之武以“礼”劝服了秦伯,你怎么理解这种观点呢?请联系下面材料谈谈你的理解。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答案 (示例)(1)“以其无礼于晋”,是说郑国对晋文公“无礼”,结合历史背景,晋文公流亡到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这是不合“礼”的地方。(2)烛之武答应郑伯的要求出使秦军,是尽臣子之“礼”。郑国有难,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挺身而出,烛之武这么做是合“礼”的。(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提醒秦伯,郑国对秦国是讲“礼”的,能够尽到盟国的职责,但是秦伯攻打郑国是“无礼”的表现,因为郑国根本没有对秦国做错过什么。(4)烛之武说秦晋的关系时隐含晋国“无礼”,按照约定该给秦国的土地没有给,是无信用,就是“无礼”。(5)晋文公最后表现了他的“有礼”,这种做法有君子风度。晋文公自己反思“不仁、不智、不武”,“仁”是儒家思想的内核,外在表现就是“礼”。春秋时期的“礼”不仅仅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政治伦理规范,是贵族阶级实现统治的政治工具,更是士人阶层对自我心灵的道德化要求,有着至高的地位。而《左传》作为史传,反复强调“礼”的作用,一方面契合了“礼崩乐坏”的现实,另一方面说明作者左丘明作为鲁国史官,代表了贵族阶级对“礼”的推崇。其中记叙的如烛之武一样“以礼之名,献身仁义”的“名士”,都体现了对“礼”这种道德要求的捍卫和向往。烛之武有勇有智且有礼,这是春秋时期一大批士人的共有品质,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毅改变国家局势,举止得体,有礼有节。4.《鸿门宴》中是谁真正主导了事件的走向?答案 张良真正主导了事件的走向。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项羽,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诘,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张良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是他真正主导了事件的走向。(只要自圆其说就可以)5.司马迁对鸿门宴的记述有没有不合常理的地方?答案 司马迁关于鸿门宴的记述,前人多有质疑,这些质疑有的就是从“常理”角度出发的,“其中不无见解,有时则不免多事”(郭预衡语),但对启发学生自主思考颇有价值。姑以项伯“夜报项王”和刘邦“逃宴而去”两事,举古人之质疑供参考:项伯之招子房,非奉羽之命也,何以言“报”?且私良会沛,伯负漏师之重罪,尚敢告羽乎?使羽诘曰:“公安与沛公语?”则伯将奚对?史果可尽信哉?(梁玉绳《史记志疑》)当时鸿门之宴,必有禁卫之士诃讯出入,沛公恐不能辄自逃酒。且疾走二十里亦已移时,沛公、良、哙三人俱出良久,羽在内何为竟不一问?而在外竟无一人为羽之耳目者!矧范增欲击沛公,唯恐失之,岂容在外良久而不亟召之耶?此皆可疑。(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引董份语)活动三 语言梳理与探究6.仿照教材单元学习任务“一词多义”示例,结合本单元内容为实词“如、刑、举”制作卡片。答案 篇名核心观点观点内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篇名核心观点观点内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吾与点也向往太平盛世民生和乐,感慨道之不行《齐桓晋文之事》保民而王国之本在民,只有让人民衣食无忧,才谈得上守礼知礼,也才会天下归心《庖丁解牛》依乎天理存身、做事、处世应顺乎自然,不可强为篇名处世观念人生志愿社会理想治国理念孔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庄子《庖丁解牛》篇名处世观念人生志愿社会理想治国理念孔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既要敢于承担,又要谦逊有礼推行仁政民德归厚、天下归仁为国以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推仁讲礼发政施仁安养民众保民而王庄子《庖丁解牛》因应自然、顺势而为循乎天性、养生全身实词义项例句如到,往沛公起如厕。(《鸿门宴》)比得上,赶得上固不如也。(《鸿门宴》)如果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至于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好像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刑对……用刑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处罚然后从而刑之。(《齐桓晋文之事》)同“型”,做榜样刑于寡妻,至于兄弟。(《齐桓晋文之事》)举举起,拿,用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齐桓晋文之事》)全,尽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
单元学习任务(一) 中华文明之光学习任务 1.探究诸子散文的理念核心。2.探究史传文的思想内涵。3.语言:制作实词卡片。活动一 理解诸子散文的重要观点及其现代意义1.综合三篇文章,从中提炼出主要观点,并作深入内涵,完成下表。答案 2.先秦诸子的思想至今还受到广泛重视,有些甚至已经成为中国人思想的底色,成为中国人世界观、价值观的独特印记。请结合文本完成下表。答案 活动二 探究史传文的深层问题3.有人认为烛之武以“礼”劝服了秦伯,你怎么理解这种观点呢?请联系下面材料谈谈你的理解。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答案 (示例)(1)“以其无礼于晋”,是说郑国对晋文公“无礼”,结合历史背景,晋文公流亡到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这是不合“礼”的地方。(2)烛之武答应郑伯的要求出使秦军,是尽臣子之“礼”。郑国有难,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挺身而出,烛之武这么做是合“礼”的。(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提醒秦伯,郑国对秦国是讲“礼”的,能够尽到盟国的职责,但是秦伯攻打郑国是“无礼”的表现,因为郑国根本没有对秦国做错过什么。(4)烛之武说秦晋的关系时隐含晋国“无礼”,按照约定该给秦国的土地没有给,是无信用,就是“无礼”。(5)晋文公最后表现了他的“有礼”,这种做法有君子风度。晋文公自己反思“不仁、不智、不武”,“仁”是儒家思想的内核,外在表现就是“礼”。春秋时期的“礼”不仅仅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政治伦理规范,是贵族阶级实现统治的政治工具,更是士人阶层对自我心灵的道德化要求,有着至高的地位。而《左传》作为史传,反复强调“礼”的作用,一方面契合了“礼崩乐坏”的现实,另一方面说明作者左丘明作为鲁国史官,代表了贵族阶级对“礼”的推崇。其中记叙的如烛之武一样“以礼之名,献身仁义”的“名士”,都体现了对“礼”这种道德要求的捍卫和向往。烛之武有勇有智且有礼,这是春秋时期一大批士人的共有品质,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毅改变国家局势,举止得体,有礼有节。4.《鸿门宴》中是谁真正主导了事件的走向?答案 张良真正主导了事件的走向。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项羽,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诘,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张良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是他真正主导了事件的走向。(只要自圆其说就可以)5.司马迁对鸿门宴的记述有没有不合常理的地方?答案 司马迁关于鸿门宴的记述,前人多有质疑,这些质疑有的就是从“常理”角度出发的,“其中不无见解,有时则不免多事”(郭预衡语),但对启发学生自主思考颇有价值。姑以项伯“夜报项王”和刘邦“逃宴而去”两事,举古人之质疑供参考:项伯之招子房,非奉羽之命也,何以言“报”?且私良会沛,伯负漏师之重罪,尚敢告羽乎?使羽诘曰:“公安与沛公语?”则伯将奚对?史果可尽信哉?(梁玉绳《史记志疑》)当时鸿门之宴,必有禁卫之士诃讯出入,沛公恐不能辄自逃酒。且疾走二十里亦已移时,沛公、良、哙三人俱出良久,羽在内何为竟不一问?而在外竟无一人为羽之耳目者!矧范增欲击沛公,唯恐失之,岂容在外良久而不亟召之耶?此皆可疑。(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引董份语)活动三 语言梳理与探究6.仿照教材单元学习任务“一词多义”示例,结合本单元内容为实词“如、刑、举”制作卡片。答案 篇名核心观点观点内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篇名核心观点观点内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吾与点也向往太平盛世民生和乐,感慨道之不行《齐桓晋文之事》保民而王国之本在民,只有让人民衣食无忧,才谈得上守礼知礼,也才会天下归心《庖丁解牛》依乎天理存身、做事、处世应顺乎自然,不可强为篇名处世观念人生志愿社会理想治国理念孔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庄子《庖丁解牛》篇名处世观念人生志愿社会理想治国理念孔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既要敢于承担,又要谦逊有礼推行仁政民德归厚、天下归仁为国以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推仁讲礼发政施仁安养民众保民而王庄子《庖丁解牛》因应自然、顺势而为循乎天性、养生全身实词义项例句如到,往沛公起如厕。(《鸿门宴》)比得上,赶得上固不如也。(《鸿门宴》)如果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至于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好像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刑对……用刑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处罚然后从而刑之。(《齐桓晋文之事》)同“型”,做榜样刑于寡妻,至于兄弟。(《齐桓晋文之事》)举举起,拿,用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齐桓晋文之事》)全,尽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