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谈端午·品传统·话安康 主题班会-高中专题班会模范课件优选展示
展开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1、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
2、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3、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提高对端午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端午节的来历——典故集锦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但却再也没有捞到屈原的尸体。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中国民间传说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孙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据说白蛇精白娘子迷恋上了凡人许仙,白娘子是个心地善良的女子,不做任何坏事,她和许仙结为夫妇,一直过着美好的生活,不久便生儿育女。可是有一天,有个叫法海的坏和尚一心想拆散他们一家,就把许仙骗上了山,对他说,他的娘子是一条白蛇,在端午节的时候,给她喝雄黄酒,她就现出原形来。正如法海所说,许仙给白娘子喝下雄黄酒后,白娘子立刻变成一条巨大的白蛇,扭动着身子。这下许仙竟然被吓死了。白娘子为了救活许仙,去盗仙草,一路上山高路远,凹凸不平。爬到山顶时,山神来和她决斗,白娘子和他打得你死我活,遍体鳞伤。历经千辛万苦,白娘子终于拿到了仙草,救活了许仙。狠毒的法海见还没拆散他们,又把许仙骗来,给他一个圈子,让他在白娘子梳头时,戴在她头上,会保她平安的。毫无警备之心的许仙真的照办,他把圈戴在白娘子头上,白娘子就被收了进去,关在雷峰塔内……
女诗人秋瑾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第一批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她是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并且喜欢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 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在预谋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于是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而诗人节又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05纪念女诗人秋瑾
端午节的习俗——多姿多彩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过端午,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
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艾草也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从中国古代开始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也是因为它具备医药功能而来。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
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端午时节后,气候开始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各种疫病容易感染。作为一种中药药材,雄黄刚好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大人们把雄黄酒倒入酒中饮用。
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的脸、耳朵和鼻子以及手心足心涂沫一番,希望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
后来人们就在雄黄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料制成香包供妇女和儿童佩戴。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崇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崇辟邪、保估安宁。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蜘蛛、蟾蜍)出没之时,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
端午节的文化意义——鲜明的民族性
一、是通过端午节铸造中华民族凝聚力。端午节是全世界华人的节日,通过纪念屈原等一系列活动可以培养人们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认同,增强人们的敬祖意识、亲情意识、家庭观念、爱国精神,从而形成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二、是通过端午节促进和谐社会建构。端午节体现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赛龙舟、吃粽子、走亲访友、外出游玩不仅使人们亲近自然,身心放松,也使人们增强了亲情、友情,爱情,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在科技发达,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端午节可以使人们树立“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从而更好地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三、是通过端午节唤起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端午在自然节气上虽曾被视为“恶日”,但中国人却有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依靠自己的智慧战胜邪恶,从而化凶为吉,化恶为善,化丑为美。过去端午佩饰中的健人、豆娘、艾虎、画额、长命缕都是人们在生活中创造的美的事物。今天,人们依然需要美的生活,只要我们有一颗爱美之心,就会用双手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美好世界。
端午节的祝福语——端午安康
1、端午安康是平安健康、生活安稳的意思,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人的端午节。在传统节日里,端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五月为毒月,五日为恶日,五月五日一直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这一天五毒出动,瘟疫横行。所以这天人们会做一些事情,防病避疫,驱邪禳灾在这样一个祈求平安健康的节日里,祝愿别人安康,自然更应景一些。
防病驱疫,护佑健康。每年端午前后,雨水增多,气温攀升,是各类毒虫爆发的时节。民谣里讲:“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五毒不是什么猛兽,而是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它们在这个时节大量繁殖出现,咬人伤人,甚至传染疾病。为了自身的健康,古人选择用草药驱虫防病。《岁时广记》里讲:“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在五月五日这一天,人们选择上山采药,主要是艾草和菖蒲,把这两种草药融入到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挂上艾草做的香囊,吃艾草煮的鸡蛋,房子外挂上菖蒲。还有就是用艾草煮水洗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端午沐兰汤。苏轼当年被贬惠州,只有朝云陪伴左右。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洗沐兰汤,朝云也不例外。苏轼说:流香涨腻满晴川。满城人家洗浴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端午沐兰汤,净身也静心。洗去身上旧尘,留下一室余香。除了艾草和菖蒲,还要喝雄黄酒。我们熟悉的许仙和白娘子故事里,就有端午饮雄黄酒这个习俗。许仙怀疑白娘子是蛇精化人,于是在端午节这天劝白娘子喝下雄黄酒。白娘子无法推辞,最终显出原形。人们还会用雄黄酒写“王”字在孩子身上、额上。也是希望可以让孩子躲避毒虫,护佑健康。端午节的习俗都是为了祛毒禳灾而生,是古代的“防疫日”。
祭祀先人,感恩上苍。端午节不祝人快乐,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它本身是一个祭祀节日,所以庄重和严肃。端午节有个非常重要的习俗是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楚国大臣屈原。唐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原一心为国,却被小人中伤,被国君流放。后来楚国被秦灭亡,屈原不愿苟活,抱石投于汨罗江。屈原死后,百姓聚集在汨罗江边凭吊。渔夫划着船去打捞屈原的尸体,所以有了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为了保护他的尸身不被鱼虾啃噬,于是向江河里投放饭团。担心饭团被蛟龙吃掉,于是用树叶包裹饭团,这才有了现在的粽子。王国维在《文学小言》讲:“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屈原哪怕没有留下《九歌》《离骚》,单凭人格,也足以名传千古。有的人虽然活着,但是道德败坏,就如已经死了一样没有人格价值。而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的高尚品格,代代相传。屈原离去千年,精神仍在,而屈原也让端午这个节日本身,多了几分深沉的意味。粽子除了纪念屈原,还有一个重要的功用是感恩自然。端午节在芒种时节,正是粮食收获的时候。人们把收获的粮食,当成是自然的恩赐与馈赠。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吃,而是感恩自然,感谢天地。粽子,是最重要的祭祀之物。一方面是感恩,一方面则是祈祷。感谢大自然的赠与,感谢大地生养万物,养育万民,祈祷明年的丰收与富足。这种对大地与自然的感恩,让中国人养成了安土重迁,安于土地的观念。加上对屈原爱国精神的推崇,逐渐形成了中国人家国天下的情怀。也正因此,端午节得以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一起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四大传统节日。
4、端午节:消灾延福,祈愿平安。
相传唐朝黄巢起义的时候,遇到一个妇人。妇人抱着一个大孩,牵着一个小孩逃难。黄巢很奇怪,就问:为什么抱着大的,牵着小的呢?妇人说:大的孩子是大伯家唯一活下来的人,必要的时候,可以舍弃自己的孩子。黄巢听后深受感动,于是告诉妇人,只要把艾草、菖蒲挂在门上,黄巢就不会上门了。妇人回去之后找来菖蒲挂在门上,并且把消息告诉左邻右舍。第二天刚好是端午节,黄巢军入城,发现家家户户都挂着艾草和菖蒲。为了信守承诺,黄巢选择主动退去。于是后来每年端午,大家都把艾草、菖蒲挂在门上,以求安宁。因为传闻艾草、菖蒲有辟邪的功效。民间甚至说:“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把它们视为和桃木一样的辟邪吉物。除了挂艾草、菖蒲之外,民间还有画钟馗的习俗。相传唐玄宗染病一月,梦到一只小鬼争抢皇帝的东西。突然窜出来一个自称钟馗的黑大个,把小鬼吃了。唐玄宗梦中惊醒,病却也因此好了。赶忙找来吴道子,把梦里的事情告诉他。吴道子画笔一挥,画出的钟馗竟然与玄宗梦里的别无二致。此事传出后,人们纷纷在端午节绘制钟馗图以求平安。把它挂在墙上,门上,各路妖魔退避,人心里也顿时安定不少。除此之外,人们还会给孩子戴上长命缕,穿上端午吉服。朋友之间互相赠送扇子、相约射柳。直到今天,很多节俗依然在传承、延续。为平淡的生活增添光彩,为平常的日子增添意趣,带给我们一份心安和慰藉。
收获与启示——已了解、我行动
端午文明:给我们的启示
▶坚持每天学习、写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每天阅读,用阅读滋养心灵。▶坚持按时作息,每日锻炼,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端午文明:我了解我参与
▶参加端午节的相关风俗活动,亲自感受浓郁特色。▶参加端午节的粽子制作活动,感受劳动的喜悦。▶参加端午节趣味知识竞赛,全面了解端午节。
中国人过中国节——端午节主题班会-2024高中专题班会模范课件优选展示: 这是一份中国人过中国节——端午节主题班会-2024高中专题班会模范课件优选展示,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故事里的端午节,七嘴八舌话习俗,总结传承端午文化,端午节由来,端午节你想做什么,过端午的多种方式,老班建议,教你包粽子,的制作方法,节日注意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二寒假开学收心班会课件-高中专题班会模范课件优选展示: 这是一份高二寒假开学收心班会课件-高中专题班会模范课件优选展示,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Part1,part2,part3,我们要转移注意力,新学期新计划,part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父亲节主题班会课件:父爱如山,感恩有您-高中专题班会模范课件优选展示: 这是一份父亲节主题班会课件:父爱如山,感恩有您-高中专题班会模范课件优选展示,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父亲节简介,第一个父亲节,父亲节意义,父之词源,以手持杖的教育者,以手持斧的劳作者,感受父爱,感恩父爱,全班集体诗朗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