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授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西船崛起,西船东侵,东船仿西开眼看世界,东船仿西,本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2.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的示意图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从“时空观念”角度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历程,从“家国情怀”角度体会中华民族面临外来侵略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培养社会责任感。3.结合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从“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概述晚清时期林则徐、魏源等人向西方学习的史实并分析其影响,从“唯物史观”“家国情怀”角度认识林则徐、魏源等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西船崛起: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鸦片战争爆发时,中英社会状况存在哪些差异?
为什么英国将鸦片仓库设在印度?
(可行性)印度地区为英国殖民地;(必要性)距中国近,便于走私鸦片。
击败“无敌舰队”,开始扩张海外殖民地
爆发
第一次工业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该国制造鸦片烟卖与中国,其意但欲图财,抑或另有诡谋?”
道光想知道英国走私鸦片的目的
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英国制造飞剪船的目的何在?
最初,用来贩运鸦片的大多是“贸易船”,这种船航速慢,一般乘西南风来,借东北风归,每年只能在中印之间运输一趟。……英国人在印度建造了第一艘飞剪船“红海盗”号……找到了在东北季候风中(逆风)航行的办法。 ——彭德清主编《中国航海史》
提高鸦片运输效率,增加鸦片走私的经济效益。
材料一:英国飞剪船“阿美士德号”的航行(1832年),提出了详细报告,指出清朝军队涣散,装备陈旧,战斗力极差。报告鼓吹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认为绝对不能用磋商交涉达到目的。——彭德清主编《中国航海史》
材料二:(“阿美士德号”的报告)尤其侧重于长江三角洲以南地区的贸易动态、商品种类、商品价格……等,认为厦门是中华帝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宁波是优良的生丝出口港,福州是茶叶的理想输出港和英国毛织品的推销地,上海地位仅次于广州。 ——倪玉平《道光王朝》
都位于东南沿海;适宜发展海上贸易。
(通过侵略手段)扩大对华贸易,攫取经济利益。
西船东侵:两次鸦片战争
《1841年1月7日,复仇女神号和其他战船在安臣湾击毁中国战船》
英军占领广州期间到乡下劫掠的情形 此图出自1845年伦敦出版的《“复仇神”号亲历记》
材料一:初八日……(广州两炮台)被逆占据后,肆行无忌,于附近各乡,昼夜巡扰,打破门扇,抢夺耕牛,搜索衣物,淫辱妇女,发掘坟墓。初九、初十日,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冈各乡,复行扰害。由是乡民共愤,鸣锣聚众,杀死逆夷六、七人,余逆脱回。 ——《广东军务记》(作者不详)
材料二:高地(三元里牛栏冈)上之作战英军共十五名阵亡,一百二十名受伤,伤者之中有十五名军官。——伯纳德《“复仇神”号亲历记》
英军侵略广州后进行劫掠,激起乡民愤怒;三元里乡民杀死英国士兵。
三元里牛栏冈上英军的伤亡情况。
英军占领广州期间对乡民的物品感兴趣并触碰、移动。
1.英军侵略广州后随意侵犯乡民们的财物;2.英军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有多名士兵、军官伤亡。
(南京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和源源不断的新鲜的茶叶供应,刺激了我们的贸易,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总之,它让战争到达顶点,让我们获得的比想要的还多,让荣耀和利益不可阻挡地到来。”——1842年《伦敦新闻画报》,费伊
这则新闻提及《南京条约》的哪几项内容?分别侵犯了中国的什么主权?
为何作者说条约“确定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茶叶供应”“刺激了我们的贸易”?
赔款2100万两白银、割让香港岛。
这种“贸易的刺激”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割让香港岛、开放通商口岸,便利英国向中国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英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基地;大量商品涌入国内,小农经济受到冲击;客观上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变化与发展。
清咸、同以前,乡村妇女,多种棉,纺纱成布,名曰家机布。自洋纱入口,群趋利便,市井上无复有家机布出售矣。 ——民国《连山县志》
条约内容是如何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的?
侵犯了财政主权、领土主权。
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犯;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变化与发展。
都位于东南沿海;适宜发展海上贸易
都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 (《南京条约》英文文本的中文直译)
与英方议定的“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将26类160余种货物税率用两国协定的方式规定下来。
倘中国日后欲将税例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中美《望厦条约》)
——根据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整理
因为英国已经通过条约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材料二:亚罗号划艇是一只中国小船,船员都是中国人。……有人企图转移对主要问题的追究,给公众造成一个印象:似乎在亚罗号划艇事件以前就有大量的伤害行为足以构成宣战的理由。可是这些不分青红皂白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 ——马克思《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材料一:嗣后中国民人与合众国民人有争斗、词讼、交涉事件……合众国民人由领事等官捉拿审讯,照本国例治罪。——《望厦条约》对“领事裁判权”的规定,摘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不符合。“亚罗号”上的船员都是中国人,且在香港的注册已经过期,不属于英国所有,应由中国自己逮捕审讯。
两次鸦片战争如何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侵略破坏了主权完整,中国受到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但近代中国在形式上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国家,保留有一定的主权,不同于“殖民地国家”。
列强侵略使中国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因素得到一定发展。
但近代中国在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
主权是国家所固有的独立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
地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的社会形态。
试绘制思维导图,展现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内容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间的关系。
澳门一八三九年十二月十四日新闻纸:中国官府全不知道外国之政事, 又少有人告知外国事,故中国官府之才智诚为可疑。 ……然林(则徐)行事全与上相反, 他自己先预备几个最善翻译之本地人……俘有翻译人译出大概之事情,有如此考究,并添许多知识。——新平《林则徐、魏源的译报活动及其思想再探讨》注:《澳门新闻纸》为林则徐手下翻译人员将翻译的外文报刊整理成册。
两广总督林则徐在战争期间就从美商手中购买一英国商船,改为设炮34门的战舰,又仿西洋式样建造了“底用铜包,篷如洋式”的战船两艘。——茅海建《近代的尺度》
增进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促进思想开放;引进西方军事装备→增强国防力量
(徐继畬)轻信夷书,动辄铺张扬厉……于英吉利尤称其雄富强大,谓其版图直接前后藏。似一意为泰四张声势看,轻重失伦,尤伤国体。——李慈恩《越缦堂日记》
徐继畬等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编纂著作介绍西方国家的先进事物,与当时大多数士大夫固守“天朝上国”观念形成冲突。
西洋各国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
介绍各国历史、地理、军事、科技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系统介绍世界各国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
获取情报,意图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世界局势 → 英国利用殖民版图 走私鸦片
背景:资本主义vs封建主义
影响:①政治、社会:独立、主权、领土完整遭到严重侵犯,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变化与发展;③思想:封建思想、“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开眼师夷: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等
闭目塞听:清朝统治阶层和多数士大夫
1.(2022·全国甲卷·28)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解析] 由材料1846—1848年上海的进口货值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通商,但进口货值的不断下降,使得列强认为中国市场尚未全面打开,进而成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故选D项;西方列强的入侵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进口货值下降”只能使自然经济解体进程有所放缓,不可能造成“阻止自然经济的解体”的现象,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优越的外贸条件并未改变西方商品倾销重心的转移,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工业制成品涌入中国市场,冲击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排除C项。
2.(2021·广东高考·6)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洋纱输入最多的是产棉稀少的华南、西南地区,而江南地区输入洋纱要少得多,上海附近的松江地区土布店收购土布时声明“掺和洋纱,概不收买”。这说明当时( )A.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沿海超过内地B.上海尚未成为对外贸易中心C.洋纱排挤土纱进程受制于原料成本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解析] 洋纱(英国纱为主)所使用的原料“棉花”,多进口于印度、美国,经过长途贩运,原料成本较高,而江南地区就地取材,“土纱”虽然没有机器生产的优势,但得益于“地利”,比洋纱更有优势,C项正确;材料显示,上海为代表的沿海输入洋纱比内地还少,不能说明自然经济解体程度沿海超过内地,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上海尚未成为对外贸易中心”,实际上,五口通商后,上海逐步取代广州成为新的对外贸易中心,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排除D项。
3.(2022·河北高考·6) 19世纪50年代后,各地商人争相到上海采购,逐渐形成若干帮别,其中比较大的有北京帮、东北帮、川帮等,还有来自西北、西南边远省份的规模较小的帮别,各地客帮采购贩运,推动了转批分销业务的发展。材料主要反映了( )A.区域经济水平存在差别 B.口岸辐射效应显著C.列强资本深入中国内地 D.传统商路日趋衰落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演示ppt课件,文件包含专题228相似形章末拔尖卷沪科版原卷版docx、专题228相似形章末拔尖卷沪科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文课件ppt,文件包含专题228相似形章末拔尖卷沪科版原卷版docx、专题228相似形章末拔尖卷沪科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图片ppt课件,文件包含专题228相似形章末拔尖卷沪科版原卷版docx、专题228相似形章末拔尖卷沪科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