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安徽省2024年中考临考模拟试卷(8)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164479/0-172643986420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安徽省2024年中考临考模拟试卷(8)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164479/0-17264398643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安徽省2024年中考临考模拟试卷(8)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164479/0-172643986436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安徽省2024年中考临考模拟试卷(8)
展开1、化学试卷共二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物理和化学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a-40。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 B.氢气验纯
C.食品包装中充入氦气 D.稀有气体制霓虹灯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各“剂”在生活中的应用错误的是( )
A.活性炭可作冰箱的“除味剂”
B.甲醛溶液可作海鲜的“防腐剂”
C.小苏打可作糕点的“膨松剂”
D.氢氧化镁可作胃酸过多的“中和剂”
3、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提倡焚烧秸秆,增加土壤肥力
B.燃煤发电厂安装脱硫装置,减少空气污染
C.防止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深埋废铅蓄电池,防止土壤污染
4、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冷热双吸”材料,有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钒为金属元素 B.钒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
C.二氧化钒的化学式为VO2 D.钒原子质量为50.94
5、胶头滴管是一种常见的仪器,下列关于胶头滴管的使用正确的是( )
A.取液时挤入空气 B.将洗净的胶头滴管放入洁净烧杯中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将滴头胶管横放在桌面上
6、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已全球上市。西达本胺的化学式为C22H19FN4O2,下列有关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达本胺由碳、氢、氟、氮、氧五个元素组成
B.西达本胺是由22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4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西达本胺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
D.西达本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7、下列家务劳动涉及的化学原理解释错误的是( )
8、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改变
B.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22
D.丁的化学式为H2O2
9、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复合肥:尿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B.氧化物:氧化铁、干冰、生石灰
C.混合物:空气、海水、冰水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10、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物质分类模型
C.灭火方法的模型 D.物质酸碱度模型
1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装置除去CO中的CO2,回收CO B.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
C.装置除去氧化铜样品中的铜粉 D.鉴别NH4NO3、CuSO4和NaCl三种白色粉末
12、根据图示实验和溶解度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是NaCl,则③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若a是NaCl,则④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7.2%
C.若a是KNO3,则③到④溶液由不饱和转化为饱和
D.实验证明溶液是否饱和与温度、溶质的量和溶剂种类有关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氨(NH3)是一种重要物质,可用作肥料,缓解了耕地资源有限与粮食需求庞大的矛盾,因此,氨的需求量巨大。最初,为了找到合成氨反应合适的催化剂,人们做了数千次实验,发现铁触媒效果较好。在铁触媒作用下,工业上用体积比为1:3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当反应中氨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测得氨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氨作为氢的载体,能源化应用成为研究热点,氨正由肥料走向燃料。研究发现氨作为燃料,是一种比氢气更理想的能源,二者在相同条件下的物性参数对比见表。
表:氢气和氨气的物性参数对比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中合成氨反应合适的催化剂是 。
(2)参照图1,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最终氨的含量最高的是 。
A.2×103Pa、300℃
B.2×107Pa、500℃
C.4×103Pa、300℃
D.4×103Pa、500℃
(3)一定条件下,氨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N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如表等相关信息,氨替代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有 (填一点即可)。
14、(6分)学习小组开展了“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
活动一 如图1所示,该制氧机通过A、B两种物质产生氧气,其中A是过碳酸钠白色固体,B是二氧化锰黑色粉末。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
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先后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内的现象为黑色粉末翻腾,溶液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
(1)反应仓中H2O2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填字母)。
A.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B.降低氧气温度
C.加快氧气的生成
(2)图1反应仓中“O2通道”相当于图2装置中的 (选填“c”或“d”)导管。
活动二 制作简易的家用制氧机
(3)除需考虑反应原理、方法选择外,还需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例如: (写一条)。
(4)氧气能从图3瓶C中逸出,是因为氧气 。
15、(6分)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和CuSO4,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FeSO4和金属铜,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中加入足量试剂⑦的目的是 。
(2)在工业废水中加入足量试剂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⑥与⑧的操作方法是 ;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写一种)。
(4)滤液②、④合并后经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即获得FeSO4∙7H2O晶体。
16、(6+3分)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纯碱的制备、性质及用途等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了解纯碱的制备——“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主要化学原理是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两种气体,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NH4Cl),再加热碳酸氢钠即可制得纯碱。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在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常以晶体形式析出。
(1)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的两种气体是 (填字母序号)。
A.Cl2 B.NH3 C.SO2 D.CO2
(2)写出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1)中的两种气体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的反应方程式 。
任务二探究纯碱的性质——Na2CO3溶液呈碱性
【查阅资料】①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
②Na2CO3在水中全部解离出Na+和CO32-。
③CaCl2溶液呈中性,Ca2+、Cl-对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影响。
【提出猜想】
(3)猜想一:H2O单独起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二:Na+与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 。
(4)【实验探究】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和老师交流,得知CO32-和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和另一种阴离子。
【拓展与延伸】
(5)结合任务二的所有信息和结论,运用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经过分析推理可得出: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
任务三探究纯碱的用途——用于生产洗涤剂
【查阅资料】Na2CO3可用于生产洗涤剂。Na2CO3溶液呈碱性,可清洗油污,溶液碱性越强,去油污效果越好。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继续对影响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
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Na2CO3溶液,并测定溶液pH,记录数据如表:
【解释与结论】
【若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3分,总分不超过40分】
(6)实验①、②、③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 。
(7)要证明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可选择的3个实验的编号是 。
【拓展与应用】
(8)下列物质可用于去油污的是 (填字母序号)。
A.NaCl B.NaOH C.K2CO3 D.CaCO3
17、(5分)“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教师授课离不开粉笔,粉笔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CaCO3)和石膏(CaSO4)。如图,将15g制作好的粉笔末置于硬质玻璃管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6g。已知CaSO4受热不分解,也不与CaCO3反应。其他杂质不参加反应。请计算:
(1)网罩作用 。
(2)计算15g粉笔末中CaCO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1)铁触媒;(2)C;(3)4NH3+3O22N2+6H2O;氨气更易溶于水(或氨气的爆炸极限范围比氢气小或氨气的燃烧热比氢气大或便于运输储存)。
14、(6分)(1)2H2O22H2O+O2↑;AB;(2)c;(3)药品的成本(合理即可);(4)不易溶于水。
15、(6分)(1)除去过量的铁粉;(2) Fe+CuSO4=Cu+FeSO4;(3)过滤;烧杯(或漏斗、玻璃棒);
(4)降温结晶。
16、(6+3分)(1)BD;(2)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3)CO32与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4)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消失;
(5)CO32、OH-;(6)温度越高,碳酸钠溶液碱性越强;(7)①④⑦;(8)BC。
17、(5分)(1)火焰集中,提高温度;
(2)解:生成气体的质量是15g-10.6g=4.4g。
设15g粉笔末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x。
x≈73.3%
答:碳酸钙质量分数是73.3%。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原理
A
用洗洁精去除油污
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隔绝空气灭火
C
不宜用钢丝球擦洗铝制品
钢丝球会破坏氧化膜
D
烧开水未达沸点,水中有气泡冒出
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物性参数
H2
NH3
颜色、气味
无色、无味
无色、刺激性
沸点/℃
-252.9
-33.5
水中溶解度
难溶于水
极易溶于水
燃烧热/(kJ•L-1)
12.77
17.10
爆炸极限/%
4~75
16~25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猜想一不成立
(2)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猜想二不成立
(3)①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②往①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至过量
①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②
猜想三成立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溶质质量分数
2%
2%
2%
6%
6%
6%
10%
10%
10%
溶液温度(℃)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
溶液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B
D
B
D
A
C
B
D
11
12
D
B
[化学]安徽省2024年中考临考模拟试卷(4): 这是一份[化学]安徽省2024年中考临考模拟试卷(4),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民间常用川乌,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安徽省2024年中考临考模拟试卷(3)(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安徽省2024年中考临考模拟试卷(3)(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三模]2024年安徽中考三模化学试卷(临考模拟3)(原题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三模]2024年安徽中考三模化学试卷(临考模拟3)(原题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化学三模2024年安徽中考三模化学试卷临考模拟3解析版pdf、化学三模2024年安徽中考三模化学试卷临考模拟3原题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