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地理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64744/0-172645291218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地理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64744/0-1726452912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地理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64744/0-172645291232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地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上述地质时期鱼龙化石发现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接壤,境内四分之三为山地和高原,北部、南部分别为红河和湄公河三角洲平原。近年来,中国从越南进口大量果蔬、稻米、咖啡和腰果等。目前,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越南农产品的最大进口国。据此完成1~2题。
1.中国从越南进口的稻米主要来自越南的( )
A.山间谷地B.三角洲平原C.山地D.高原
2.中国成为越南最大农产品出口市场的主要原因是( )
①距离较近,运输成本低 ②冷链运输发达,保鲜技术最先进
③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 ④文化相近,饮食习惯相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经过多年的考古研究,科学家们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繁盛时期的裸子植物、古代大型哺乳动物等化石埋藏于不同地层中,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发现是一处保存完好的爬行动物鱼龙的化石,该化石可以追溯到约两亿年前。据此完成3~4题。
3.目前研究发现的喜马拉雅山最老的地层可追溯到( )
A.太古宙晚期B.元古宙晚期C.古生代早期D.中生代早期
4.上述地质时期鱼龙化石发现地( )
A.海洋广阔,海水较浅B.气候温和湿润,森林繁茂
C.海拔较低,地势平缓D.气候冷湿,冬季漫长严寒
目前,中国都市圈布局趋向于“城市中心—近郊新城—远郊乡村”同心圆结构,这种结构存在“大城市病”隐患。为促进我国都市圈的高质量发展,“中心城市+特色小镇”的都市圈发展模式应运而生。浙江省在这一方面开展了有效探索,将都市圈的特色小镇分为“中心”镇、“卫星”镇和“专业”镇三类。下图示意浙江省都市圈内外三类特色小镇空间分布。据此完成5~7题。
5.在我国,大都市圈同心圆结构带来的“大城市病”有( )
①工业过于集中,排污严重,环境恶化 ②贫富差距增大,出现大范围棚户区
③城市建设用地增多,外围土地利用率低 ④职住分离,通勤时间长,交通拥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与其他类型的特色小镇相比,“中心”镇的特色为( )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旅游资源丰富C.生态环境最为宜居D.外来人口较少
7.“中心城市+特色小镇”都市圈模式协同发展的策略是( )
A.壮大特色小镇,促进经济增长B.改革户籍制度,降低落户门槛
C.优化产业格局,生活便利共享D.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工业上楼
有关专家通过分析研究1982—2017年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这一时期该地区植被覆盖显著改善,且其改善在夏季最为明显。植被变化是气温、降水和人类活动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据此完成8~10题。
8.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天然植被类型主要是( )
①温带草原 ②温带落叶阔叶林 ③寒温带针叶林 ④温带荒漠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9.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内水分较充足的区域,促进植被覆盖率提高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气温C.土壤D.风速
10.为了遏制植被退化,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增加湿地面积B.扩大灌溉范围
C.严禁过度垦殖和放牧D.治理土壤盐碱(渍)化
壶穴是出现在河流中的一种独特地貌,指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是急流漩涡挟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壶穴是一种有趣的、极具观赏价值和科学意义的地貌类型。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流中分布的壶穴地貌景观。据此完成11~12题。
11.推测壶穴地貌一般发育在( )
A.径流季节变化大的河流下游B.径流丰富的河流中上游
C.河流出山口的山麓地带D.流速缓慢的河流入海口
12.下列地貌,常与壶穴地貌相伴分布的是( )
A.冲积扇B.牛轭湖C.瀑布D.江心洲
有关专家认为,如果以县级人口主要流向地为某些城市的“势力范围”,可以发现,有些城市的“势力范围”比较齐整,有些城市的“势力范围”则分散各地。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图及县级人口流向地分布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呼和浩特的“势力范围”被鄂尔多斯切割,可能的原因是鄂尔多斯( )
A.气温凉爽湿润,人口拉力大B.铁路干线纵横,交通较便利
C.国家重点扶持,新兴产业多D.经济发展较快,流动距离短
14.与自治区其他城市相比,呼和浩特的“势力范围”占绝对优势,说明该城市( )
A.立体化交通枢纽地位重要B.城区面积较其他地市都大
C.旅游、医疗辐射带动作用强D.政治、文化、经济功能显著
交通与产业互促共进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必要条件,不同运输特征和优势的交通运输方式带来了不同类型的产业发展并依托交通运输干线形成通道经济。下图为交通运输与产业协同形态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不同优势的交通运输方式带来不同产业的发展,其关联性表现为( )
A.铁路和水路运输—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B.高铁和航空运输—资源密集型产业集聚
C.高速公路运输—高新技术产业集聚D.输油气管道运输—高端生产服务业集聚
16.依托交通运输干线形成通道经济,主要是因为交通运输干线能够( )
A.密切联系不同地区的重要经济点B.实现生产要素的高速流动与集聚
C.构建纵横交织的水陆交通运输网D.提高客货运输周转率且通江达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近年来,甘肃省加快推进“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光伏场区光伏板下种植低矮灌木植物,既达到治沙防沙、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又实现了绿色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重要贡献。下图示意甘肃省主要太阳能光伏发电与风电基地分布。
(1)分析甘肃省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8分)
(2)推测甘肃省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电设施在山区布局时分布位置的差异。(4分)
(3)简述甘肃省大力推进“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的“双碳”意义。(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巴淡岛位于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北部,马六甲海峡东端,岛屿西南部、南部、西北部为沿海平原,海滩风景优美,海岸线曲折,原始森林茂密。近年来,建立经济特区是印度尼西亚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印尼不久将再新增4个经济特区,其中位于巴淡岛上的2个经济特区将专注于物流、能源开发与加工、健康旅游等产业。下图示意巴淡岛新增的2个经济特区位置。
(1)分析巴淡岛发展物流、能源开发与加工的区位优势。(8分)
(2)说明巴淡岛发展健康旅游业良好的生态条件。(6分)
(3)就巴淡岛经济特区建设与环境保护提出建议。(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湟水谷地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黄河的支流湟水流经此处。受地形影响,湟水谷地山谷风(山风多发生于夜晚,谷风多发生于白天)盛行。下图为湟水谷地某地段(36.5°N,102°E)山谷风风向频率及风速日变化图。
(1)判断图示地段山风与谷风的风向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2)比较该地段山谷风风速大小并分析原因。(4分)
(3)分析湟水谷地“夏季多夜雨”的原因。(4分)
2026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青桐鸣大联考(高二)
地理参考答案
1.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越南的稻米产地一是越南北部的红河三角洲平原,二是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平原。B项正确。
2.C【解析】中国与越南距离较近,运输距离短,运输成本低,①正确。但在冷链运输和保鲜技术方面中国非最为先进的国家,②错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居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购买力增强,市场需求量大,③正确。越南的农产品等需运往中国的北方、西北、东部沿海销售,这些地区与越南的文化和饮食习惯不同,④错误。C项正确。
3.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裸子植物的繁盛时期是中生代,大型哺乳类动物生活在新生代,中生代早于新生代。由材料“……发现是一处保存完好的爬行动物鱼龙的化石,该化石可以追溯到约两亿年前”可知,目前研究发现的喜马拉雅山最老的地层可追溯到中生代早期。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4.A【解析】爬行动物鱼龙化石证明该地曾经是海洋,A项正确。
5.D【解析】随着大都市工业规模扩大,废弃物排放增多,会带来严重污染和环境恶化,①正确。就全国而言,各大都市还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棚户区,②错误。随着大都市规模扩大,城市用地增多,势必出现土地规划不合理,外围土地利用率较低的现象,③正确。大都市面积过大,居住地和工作地往往相距甚远,拉大了通勤距离,也带来交通拥堵现象,④正确。D项正确。
6.A【解析】由图可知,“中心”镇位于中心城市内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A项正确。
7.C【解析】壮大特色小镇,促进经济增长没有体现协同发展,A项错误。图中“卫星”镇和“专业”镇的主体是就地城镇化,改革户籍制度不是协同发展的策略,B项错误。超大、特大城市要聚焦核心功能,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等非核心功能,构建中心至外围梯次分布、链式配套的产业格局,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C项正确。节约土地资源是该模式的发展方向,但实现工业上楼则要因地制宜,D项错误。故选C项。
8.C【解析】由材料“植被覆盖显著改善,且其改善在夏季最为明显”可知,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天然植被类型是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等,②③错误,①④正确。C项正确。
9.B【解析】在水分较充足的区域(如降水显著增加或有人工灌溉的区域),气温的升高可以加快植被光合作用,延长生长季,从而促进植被生长。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
10.C【解析】在植被退化地区,水分短缺,增加湿地和扩大灌溉难度较大,A、B两项错误。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D项错误。严禁过度垦殖和放牧是该区域遏制植被退化的主要对策,C项正确。故选C项。
11.B【解析】材料“是急流漩涡挟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说明河流径流量丰富,侵蚀作用强的河段一般为流经山区的河流中上游。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
12.C【解析】在河流瀑布地带,多急流和涡流,河流的侵蚀作用强,易发育壶穴地貌。A、B、D三项错误,C项正确。
13.D【解析】鄂尔多斯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从气候上看,其不是最佳人口迁入地,A项错误。鄂尔多斯城市等级低,铁路交通地位弱于呼和浩特,B项错误。鄂尔多斯是国家重点扶持地区,但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和重化工业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不占优势,C项错误。鄂尔多斯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化工业基地,经济发展速度快,就业岗位多,工资待遇高,流动距离短,比呼和浩特的吸引力大,故而呼和浩特的“势力范围”被鄂尔多斯“切割”,D项正确。故选D项。
14.D【解析】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其政治和文化功能显著,教育资源优质,高等教育集中,经济规模明显高于本区的其他城市。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15.C【解析】铁路与水路运输成本低,往往引发资源密集型产业的集聚发展,A项错误。高铁和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成本高,吸引了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集聚发展,B项错误。相对便捷而运价适中的高速公路运输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C项正确。输油气管道运输往往促进资金密集型的石化工业集聚发展,D项错误。故选C项。
16.B【解析】重要的经济点和交通运输干线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耦合关系,根据图示可知,交通运输干线在其沿线形成重要的经济点,A项错误。交通运输干线与能否形成交通网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C项错误。不是每一条交通运输干线都能够通江达海,D项错误。交通运输干线能够实现资金、客货、信息的高速流动和集聚,并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故选B项。
17.【答案】(1)气候干旱,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分)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能资源丰富;(2分)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大风日数多,风能资源丰富;(2分)植被覆盖率较低,摩擦力小,风力大。(2分)
(2)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多分布在面积较大、坡度较缓的阳坡;(2分)风电设施多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顶或山脊。(2分)
(3)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和风电基地的发电过程中二氧化碳为“零排放”;(2分)光伏板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2分)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2分)
【解析】(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甘肃省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2)结合资源分布的特点,推测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电设施在山区布局时分布位置的差异。
(3)从对“双碳”的理解、光伏和风力发电特点入手,简述甘肃省大力推进“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的“双碳”意义。
18.【答案】(1)位于马六甲海峡东端,在世界主要航线上,地理位置优越,海运便利;(2分)周边石油资源丰富,为巴淡岛能源开发与加工提供丰富的能源和原料;(2分)国家政策扶持,建立了经济特区;(2分)印度尼西亚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2分)
(2)森林茂密,空气清新;动植物种类多,生态环境优良;工业污染少,环境清洁优美;地处赤道附近,气候温暖宜人;沿岸海滩广布,海水清澈。(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3)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规划,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率;禁止开发原始森林,保护热带雨林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施工与生产过程中的排污现象,防止岛屿和海域污染;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投资环境等。(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1)根据巴淡岛的交通位置、苏门答腊岛的石油分布、劳动力以及政策等因素,分析巴淡岛发展物流、能源开发与加工的区位优势。
(2)结合材料及其地理位置说明巴淡岛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3)从规划、开发、保护等方面就巴淡岛经济特区建设与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19.【答案】(1)风向:山风为偏西风,谷风为偏东风。(2分)
理由:白天山坡受热,空气增温比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快,空气自山谷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2分)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比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要快,空气沿山坡流向山谷,形成山风。(2分)
(2)谷风风速大于山风。(2分)
原因:白天山坡受热所造成的温差,比夜间辐射冷却所造成的温差更大。(2分)
(3)湟水谷地夏季河谷温暖,水汽充足;(2分)夜晚风从山顶吹向谷地,谷地的暖湿空气被迫抬升遇冷凝结,出现夜雨天气。(2分)
【解析】(1)根据山谷风形成过程和时间,判断该地山风与谷风的风向,并据此说明判断理由。
(2)根据图中信息比较山谷风风速的大小,从温差的角度分析原因。
(3)从山谷风的角度解释湟水谷地“夏季多夜雨”的原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docx、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南省青桐鸣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地理试卷及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南青桐鸣高三9月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共1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