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2024)二年级上册一 看杂技——表内乘法(一)教案
展开教材第2~4页的信息窗1,5的乘法口诀。
教学提示
从表演杂技的话题引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鼓励学生接着教师提供的儿歌说下去,展开师生合作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你问我说”中第一个红点例题是5的乘法口诀。第二个绿点例题是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教学第一个红点例题时,可以让学生接着教师的儿歌说下去,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不要刻意追求语言的准确,重点应是让学生关注儿歌中蕴涵的教学内容。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没有填数字的儿歌,然后让学生补充。在补充儿歌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填写,学生可能用学具代替车轮和人摆一摆,也可能借助连加算式算一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最后全班交流。儿歌的完成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过程,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过程,为乘法口诀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完成儿歌之后,可教师引出对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充分利用儿歌中“1辆小车5个人……”写出乘法算式,编成5的乘法口诀。儿歌编口诀的过程并不难,可由学生独立完成。5的乘法口诀规律性很强,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多种方法记忆。绿点例题的教学,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独立列算式,根据口诀写出得数,最后交流是用哪句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进一步巩固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5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5的乘法口诀,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并与他人交流,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2、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学习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磁性学具。
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今天天我们一起去看看精彩的杂技表演吧。你们看,她们现在正在表演的节目是——车技。
2、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每辆车上有5个人。台上每串有5个黄灯笼,有4串
3、是啊,同学们观察得很具体。有一个小朋友,看了这个节目特别高兴,他不但发现了咱们发现的这些,还根据这些编了一个顺口溜,就在咱们书的右下角,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一辆小车有5个人,两辆小车有10个人。
3、你能接着往下说吗?
对能接着往下说的学生给予肯定,不能,也不做强求。
4、想知道这个顺口溜是怎么编出来的,怎样接着编吗?(激趣)通过咱们今天的学习,你也能会编顺口溜了,同学们想学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杂技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儿歌入手引出今天的研究问题,兴趣出发,问题开头,学习过程简单直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了铺垫,学生后面的学习就会轻松。
(二)探究新知:
1、摆一摆
(1)用你手里的小棒来摆一摆表示车上的人的数量。
学生摆,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根据你刚才摆的,你能来说说有几个人吗?引导学生按照顺口溜的方式说一说。
生:一辆小车5个人 1 个5
生:两辆小车10个人 2个5相加 5+5=10
生:3辆小车15个人 3个5相加 5+5+5=15
生:4辆小车20个人 4个5相加 5+5+5+5=20
生: 5辆小车25个人 5个5相加 5+5+5+5+5=25
2、乘法算式、这些加法算式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一辆小车上有五个人,就是1个5,那么可以用乘法算式1×5=5或5×1=5来表示。你能继续吗?
生:两辆小车10个人,就是 2个5相加,2×5=10 或5×2=10
生:三辆小车15个人,就是3个5相加,3×5=15或5×3=15
生:四辆小车20个人,就是4个5相加,4×5=20 或5×4=20
生:五辆小车25个人,就是5个5相加,5×5=25
3、编口诀:为了便于记忆,数学家编制了乘法口诀:比如1×5=5,我们给他编了一个乘法口诀,就是一五得五。你能根据儿歌或乘法算式试着往下编吗?
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提前知道了口诀
生: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4、总结规律:师生合作,共同总结5的乘法口诀。齐读发现规律
生: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相差5。
生:5的乘法口诀有5句。
生:口诀的前一半是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后面的乘积依次加5。
5、熟记口诀
(1)对口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和小组之间进行相关记忆。
(2)补充口诀
(3)看口诀说算式
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谁来解决?用哪一句口诀来帮助计算的?
设计意图:儿童的智慧在指尖上,通过摆一摆,完成儿歌,通过加法的计算,转变为乘法算式,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一五得五由教师讲授,二五一十半“扶”半“放”的,接下来的口诀都放手让学生自编,交流后采用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掌握口诀。
(三)巩固新知:
刚才我们编制了5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们就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吧!看谁最有办法!
1、一共有多少人?
信息:每个车上有5个人,一共有5辆车
生加法算式:5+5+5+5+5=25(人)
生乘法算式:5×5=25(人)
生口诀:五五二十五
2、一共有多少个车轮?
信息:一辆小车有1个轮,5辆小车
生加法算式:1+1+1+1+1=5(个)
生乘法算式:1×5=5(个)
生口诀:一五得五
3、一共有多少个黄灯笼?
信息:每串有5个黄灯笼,有4串
生加法算式:5+5+5+5=20(个)
生乘法算式:4×5=20(个)
生口诀:四五二十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原则,让学生发现问题,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再到口诀,层层深入,提高学生对口诀的熟练程度。
(四)达标反馈
1、补充口诀
二五( ) 三( )十五 ( )二十 五五( ) 一( )得五
2、算得数写口诀
4×5=( ) 口诀( )
5×2=( ) 口诀( )
5×5= ( ) 口诀( )
3、在( )里填上“>”“<”或“=”
1×5( )6 5×5( )25 10( )3×5 2×5( )8
4、每盘有5个月饼,4盘一共有多少个月饼?
答案:1、一十、五、四五、二十五、五;
2、20,四五二十;10,二五一十;25,五五二十五;5。
3、<,=,<,>。
4、4×5=20(个)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学会了5的乘法口诀。
生:我知道5×1=5,1×5=5用到的口诀都是一五得五。
生:我会背诵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1、找规律填数:2、( )、 6、( )、( )
5、( )、15、( )、( )
2、填( )。
一( )得五 二( )一十 三( )十五 ( )五二十 五( )二十五
3、连一连
5个2相加 2+5
2+2+2+2 5×3
2和5相加 2×5
5+5+5 5×5
5个5相加 2×4
4、看图列式
表示( )个( )相加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口 诀:
5、一件上衣有5个扣子,4个口袋,2只袖子。5件上衣一共有多少个扣子?
6、 有5个角, 一共有多少个角?
答案:1、4,8,10;10,20,25
2、填( )。五、五、五、四、五。
3、连一连略
4、看图列式表示3个5相加;加法算式5+5+5=15;乘法算式:3×5=15或5×3=15
口诀:三五十五。
5、5×5=25(个)答5件上衣一共有25个扣子。
6、 3×5=15(个)答:有15个角。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1辆小车5个人 1 个5 5 1×5=5 一( )得五
2辆车上10个人 2 个5 5+5=10 2×5=10 二( )一十
3辆车上15个人 3个5 5+5+5=15 3×5=15 三( )十五
4辆车上20个人 4个5 5+5+5+5=20 4×5=20 ( )五二十
5辆车上25个人 5个5 5+5+5+5+5=25 5×5=25 五( )二十五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突出了两个亮点:
1、经历5的乘法口诀“再创造”的过程,深入理解口诀的意义与内涵。
听过、看过不如做过,学生亲自经历的事件一定会记忆深刻。本课中,教师致力于让每个学生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再创造”过程。通过交流展示,学生分享了不同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比较“摆一摆”、“列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哪种方法更为简便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准确记住乘法算式的得数?”问题一抛出,就激发起学生交流的热情,也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创编“5的乘法口诀”。建立在浓厚兴趣基础上的学习是有效的、有意义的,学生也会在“创编”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四基”之一。在本课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同桌合作、采用利用学具摆一摆、动手画一画、写一写和算一算等方法探究解决“几个5是多少”这一数学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探究,即使抽象的数学计算变得形象生动,又在探究中交流了彼此的想法,积累了进行数学探究活动的良好经验,这对学生今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积累了进行数学探究活动的良好经验,这对学生今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在交流画一画、算一算等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教师能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足的交流时间,让学生的思维在此碰撞,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的层次。在整个合作探究教学环节里,教师从各个方面引导每个学生积极投入探究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探究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这为后面学习其他数的乘法口诀积累了良好的知识基础与活动经验。
教学资料包
教学资源:把一根木料锯成6段,锯开一处用2分钟,全部锯完用几分钟?
答案:把一根木料锯成6段,只需要锯5次就可以了,2×5=10(分钟)答:全部锯完用10分钟。
资料链接:
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在古代称之为九九歌。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共36句。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得一”。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得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教学精彩片段:
四、巩固练习
探究新知:
师: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数一数我们自己的手指。
问:1只手有几根手指?2只手有几根手指?……5只手有几根手指?(边问边出示课件并板书)
1、师:1只手有5根手指,你可以列出乘法算式吗?
2、师:为了让我们记得更牢,我们把它编成了一句口诀?
生反馈(边说边板书)
3、师:那3只手、4只手、5只手的乘法口诀又能怎么列呢?你能把它们编成乘法口诀吗?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请小组长按照老师的板书记录下来。
生反馈(边说边板书)
师:2只手有10根手指,你可以列出乘法算式吗?
板书:2×5 5×2
问:你们能照着一五得五的口诀自己来编口诀吗?
(能)板书:二五一十
为什么呢?(2个5等于10)
师:那3只手、4只手、5只手的乘法口诀又能怎么列呢?你能把它们编成乘法口诀吗?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请小组长按照老师的板书记录下来。
生反馈(边说边板书)
师强调:1、按照规定编口诀的时候是把小的数放在前面。
2、指着四五二十,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这句口诀的?
(4个5等于20)
师:小朋友真不错!5句口诀都编完了。齐读一遍。
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5句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1、5的乘法口诀一共有5句。
2、口诀前半句表示几个5,后半句是得数。
3、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相差5。
4、任何一数乘5,得数最后一位上的数字总是0或者5。
5、“得”字是在没满十,才出现“得”
6、一句口诀有两个算式。
问:为什么?五五二十五却只能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呢?
(因为两个因数相同)
小结: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5的乘法口诀
问:你有办法记住它们吗?(生:只要记住上一句,加5,就是下一句口诀……等等)
师: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它们,看谁记得又牢又快?(师擦口诀板书)
师:现在你们看,老师的板书不完整了,你们能不能帮老师补充完整呢?
一五( ) ( )一十
三五( ) 四五( )
( )二十五
师:真棒!下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全班一齐背一遍。
师:真棒!小朋友们都学会了。
老师不记得四五( )?你有办法帮我想起来吗?
生:用三五十五来加五,或者用五五二十五减五)
学生自主改写算式,汇报订正。
学生伸出小手,边看边想,边汇报。
学生思考后交流得出:1×5=5
5×1=5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请小组长按照老师的板书记录下来。
生反馈(边说边板书)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手 1 2 3 4 5
手指 5 10 15 20 25
1×5=5 一五得五 5×1=5
2×5=10 二五一十 5×2=10
3×5=15 三五十五 5×3=15
4×5=20 四五二十 5×4=20
5×5=25 五五二十五
小学青岛版(五四学制)(2024)一 看杂技——表内乘法(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青岛版(五四学制)(2024)<a href="/sx/tb_c7105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一 看杂技——表内乘法(一)教案设计</a>,共5页。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2024)二年级上册三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2024)二年级上册<a href="/sx/tb_c7105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三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教学设计</a>,共6页。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2024)二年级上册三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2024)二年级上册<a href="/sx/tb_c7105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三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教学设计</a>,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