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届高三语文之文言文复习20:报任安书(节选) 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届高三语文之文言文复习20:报任安书(节选) 学案第1页
    2025届高三语文之文言文复习20:报任安书(节选) 学案第2页
    2025届高三语文之文言文复习20:报任安书(节选) 学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高三语文之文言文复习20:报任安书(节选)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语文之文言文复习20:报任安书(节选) 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微点夯实,记忆导图,重点梳理,考点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读全文,解释加点的词语。
    (第1段)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①( )非常之人称②( )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③( )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④( )《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⑤( );不韦迁⑥( )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⑦(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第2段)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①( )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②( )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③( )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④( ),岂有悔哉!然此可为⑤( )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记忆导图】
    【重点梳理】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词
    3.多义词语
    (1)通
    (2)厥
    4.词类活用
    5.特殊句式
    6.常识梳理
    上计轩辕,下至于兹
    轩辕,轩辕氏,即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相传黄帝的先祖是有熊氏。由于有熊氏的人们崇尚土德,土是黄色的,母亲附宝给他起名叫黄帝;又因他长在姬水,居住在轩辕之丘,就以姬为姓,轩辕为号,故后人称黄帝为轩辕氏。
    【考点巩固】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高考所考]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__________________”,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3年新高考Ⅰ卷)
    [经典模拟]
    (2)《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说自己写作《史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报任安书》中,描写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献身著述的句子是“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文王拘而演《周易》;_________________;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古代圣贤历经磨难著述丰富作总体评价的句子是“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垂空文以自见”。
    [飞花令式默写]
    (5)古代诗文中经常会有表达激荡情感的反诘句。比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便有“则仆偿前辱之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句子;《拟行路难(其四)》中,鲍照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心中难言的悲慨。
    2.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注]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发愤且卒。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予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予死尔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予为太史而不论载,废天下之文,子甚惧焉,尔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之书。(节选自《汉书·司马迁传》)
    注 太史公:这里指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予死A尔B必为C太史D为太史E毋忘吾F所欲G论H著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指参加,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吾与点也”的“与”意思不同。
    B.适,指恰好,与《与妻书》中“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的“适”意思相同。
    C.封,指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既东封郑”的“封”意思不同。
    D.阙,指遗漏,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不阙秦”的“阙”意思相同。例句
    本字及意义
    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②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③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④则仆偿前辱之责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①非常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十分,极
    ②发愤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下定决心,振奋精神
    义项
    例句

    不得通其道

    通古今之变

    通邑大都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

    事事四五通(《孔雀东南飞》)
    义项
    例句

    厥有《国语》

    思厥先祖父(《六国论》)
    活用类型
    例字例句
    释义
    使动用法
    ①思垂空文以自见
    ②故述往事,思来者
    句式
    例句
    句式特点或标志词
    (1)判断句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被动句
    ①文王拘而演《周易》
    ②韩非囚秦
    参考答案
    微点夯实
    (第1段)①卓越不凡 ②称道 ③遭受困厄,指孔子周游列国受到困厄 ④创作 ⑤编纂,编写
    ⑥流放 ⑦抑郁不舒畅
    (第2段)①考察 ②探究 ③起草稿 ④侮辱
    ⑤向
    重点梳理
    1.①同“磨”,磨灭 ②同“抵”,“大抵”意为“大都”
    ③同“佚”,散佚 ④同“债”,指下狱遭受腐刑
    2.①形容词,不同寻常 ②抒发愤懑
    3.(1)①动词,实行 ②动词,通晓,精通 ③动词,畅通,没有阻碍 ④副词,普遍 ⑤遍、次
    (2)①副词,才 ②代词,他的
    4.①使……流传 ②使……思
    5.(1)“也”表判断 (2)①无标志词,“拘”译为“被拘禁” ②无标志词,“囚”译为“被囚禁”
    考点巩固
    1.(1)草创未就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3)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仲尼厄而作《春秋》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4)退而论书策 以舒其愤 (5)虽万被戮 岂有悔哉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2.(1)古时候富足尊贵而声名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无法记述,唯有卓越不凡的人能受到后人的称道。(得分点:摩灭、倜傥、非常、称)
    (2)也是想以此来探究自然和人事之间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变化,而成为一家之言。(得分点:究、际、通)
    (3)起草尚未定稿,恰逢这起灾祸,我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极残酷的刑罚而没有怨恨的神色。(得分点:草创、会、遭、是以)
    3.(1)ADE
    解析 “尔必为太史”主谓宾齐全,前后均需断开,即在A、D处断开。“为太史”前面省略了主语“汝”,“为”是谓语,“太史”是宾语;“毋忘”的主语仍是“汝”,“所欲论著”是其宾语;因此,“为太史”与“毋忘吾所欲论著矣”之间,即E处,也应断开。
    (2)D [A项参与/赞同。B项均为“恰好、恰巧”。C项祭天/使……成为边界。D项遗漏/侵损、削减。]
    参考译文
    这一年,天子开始举行汉朝的封禅典礼,而太史公被留在周南,不能参与其事,因此心中愤懑得病将要死去。他的儿子司马迁恰巧在这时出使返回,在河、洛之间见到了父亲。太史公抓着司马迁的手流着泪说:“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舜夏禹时就取得过显赫的功名,主管天文之事。后来衰落了,难道要断送在我这里吗?你继为太史,就可以接续我们祖先的事业了。如今天子继承汉朝千年一统的大业,到泰山封禅,而我不得从行,这是命中注定的啊!是命中注定的啊!我死以后,你一定会做太史;做了太史,你千万不要忘记我要编写的论著啊。如今汉朝兴起,海内统一,贤明的君主,忠义的臣子的事迹,我作为太史而不予评论记载,中断了国家的历史文献,对此我感到十分不安,你可要记在心里啊!”司马迁低下头流着泪说:“儿子虽然不聪明,一定把父亲编纂历史的计划全部完成,不敢有丝毫的缺漏。”太史公死后三年,司马迁做了太史令,他阅读和摘抄了石室金收藏的图书档案。

    相关学案

    2025届高三语文之文言文复习22:过秦论 学案: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语文之文言文复习22:过秦论 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微点夯实,记忆导图,重点梳理,考点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三语文之文言文复习1:《劝学》 学案: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语文之文言文复习1:《劝学》 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微点夯实,重点梳理,考点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三语文之文言文复习 8:烛之武退秦师 学案: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语文之文言文复习 8:烛之武退秦师 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微点夯实,重点梳理,考点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