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文言文点线面-考点梳理
2025届高三语文之文言文复习26:兰亭集序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语文之文言文复习26:兰亭集序 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微点夯实,重点梳理,考点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读全文,解释加点的词语。
(第1段)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①( )至,少长咸②( )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③( )左右,引④( )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第2段)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①( )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②( )游目骋③( )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④( )可乐也。
(第3段)夫人之相与①( ),俯仰一世。或②( )取诸③( )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④( ),静躁⑤( )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⑥( )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⑦( )既倦,情随事迁⑧( ),感慨系⑨( )之矣。向⑩( )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⑪( )不能不以之兴⑫( )怀,况修短随化⑬( ),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第4段)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①( )文嗟悼②( ),不能喻③( )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④( )世殊事异,所以⑤( )兴怀,其致⑥( )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记忆导图]
【重点梳理】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词
3.多义词语
(1)修
(2)期
(3)次
4.词类活用
5.特殊句式
6.常识梳理
(1)永和九年
“永和”是东晋穆帝司马聃的第一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时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一个皇帝所用年号不限一个。
(2)岁在癸丑
“癸丑”为干支纪年符号之一,顺序为第五十个。前一位是壬子,后一位是甲寅。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把干支按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3)修禊事也
修禊,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
7.成语积累
【考点巩固】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经典模拟]
(1)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交代集会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集会地点周围有高峻山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交代集会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直接表明作者参加集会时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作者与文人雅士们列坐在引溪水作流觞的曲水边,自然地表达自己幽深内藏的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与此句意义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认为人在美好的时光中总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事过境迁之后又不免感慨横生。
(7)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每个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都归结于消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评这一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花令式默写]
(9)《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宾客尽是文人雅士、贤德之人;《兰亭集序》中,表达类似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兰亭帖自定武石刻既亡,在人间者有数。有日减,无日增,故博古之士以为至宝。然极难辨。又有未损五字者,五字未损,其本尤难得。此盖已损者独孤长老送余北行携以自随至南浔北,出以见示。因从独孤乞得,携入都。他日来归,与独孤结一重翰墨缘也。兰亭诚不可忽。世间墨本日亡日少,而识真者盖难。其人既识而藏之,可不宝诸。
(节选自赵孟《兰亭帖十三跋》)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此盖已损者A独孤长老B送余C北行D携E以自F随G至H南浔北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定武石刻既亡”与“及其所之既倦”(《兰亭集序》)两句中的“既”字含义不同。
B.“其本尤难得”与“其本欲舒”(《种树郭橐驼传》)两句中的“本”字含义不同。
C.“兰亭诚不可忽”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忽”字含义相同。
D.“其人既识而藏之”与“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五代史伶官传序》)两句中的“藏”字含义相同。例句
本字及意义
①悟言一室之内
②虽趣舍万殊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①其次
列坐其次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
②品类
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种类
③怀抱
或取诸怀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有;心胸,打算
④斯文
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义项
例句
①
茂林修竹
②
修禊事也
③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④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⑤
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⑥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
⑦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之道》)
⑧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离骚》)
⑨编纂,编写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报任安书》)
⑩循,遵循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蠹》)
义项
例句
①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②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氓》)
③
君与家君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行》)
④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⑤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期望,要求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察今》)
义项
例句
①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③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④第二
凡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之(《谋攻》)
活用类型
例字例句
释义
(1)名词作动词
一觞一咏
(2)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3)使动用法
所以游目骋怀
(4)意动用法
①齐彭殇为妄作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句式
例句
句式特点或标志词
(1)判断句
①死生亦大矣
②其致一也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定语后置句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3)状语后置句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当其欣于所遇/亦将有感于斯文
②悟言一室之内
成语
释义
①
高而险峻的山岭。
②
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
③
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④
感慨的心情联系着某件事,指对某件事有所感触而不禁慨叹。
⑤
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
⑥
茂密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⑦
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⑧
纵展眼力,开畅胸怀。
⑨
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⑩
寿命长短,听凭造化。
参考答案
微点夯实
(第1段)①全,都 ②全,都 ③景物互相衬托
④导引
(第2段)①和风 ②借以,用来 ③开畅,舒展
④实在
(第3段)①互相交往 ②有的人 ③兼词,相当于“之于” ④千差万别 ⑤静与动 ⑥得意,满足 ⑦求得 ⑧变化 ⑨连接 ⑩过去,以前 ⑪尚且 ⑫发生,引起 ⑬指自然
(第4段)①面对 ②悲伤 ③明白。一说是消解、释怀的意思 ④纵使 ⑤……的原因 ⑥意态,情趣
重点梳理
1.①同“晤”,面对 ②同“取”,选取
2.①它(曲水)的旁边 ②自然界的万物 ③心怀
④这次集会的诗文
3.(1)①高 ②做,从事 ③长 ④修造,修建 ⑤整治,修理 ⑥修正 ⑦修养 ⑧美好的
(2)①至,及 ②规定的时日,期限 ③约定 ④穿一年孝服的亲族 ⑤一周年
(3)①旁边 ②编次 ③军队驻扎
4.(1)喝酒 (2)贤才/年龄小的人/年龄大的人 (3)使……纵展/使……开畅 (4)①把……看作相等 ②把……看作一样
5.(1)①“亦”表判断 ②“也”表判断 ③“为”表判断 (2)标志词为“之”,“宇宙”的定语“大”后置,“品类”的定语“盛”后置 (3)①标志词为“于”,“于”与后面的名词构成后置状语,修饰前面的动词 ②“一室之内”前面省略了介词“于”,“(于)一室之内”作后置状语修饰“悟言”
7.①崇山峻岭 ②放浪形骸 ③情随事迁 ④感慨系之 ⑤惠风和畅 ⑥茂林修竹 ⑦丝竹管弦 ⑧游目骋怀 ⑨天朗气清 ⑩修短随化
考点巩固
1.(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此地有崇山峻岭 (2)修禊事也 信可乐也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4)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5)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6)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7)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9)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2.(1)抬头观望寥廓的宇宙,低头细察自然界的万物,借以纵目观赏,开畅胸怀,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得分点:品类、所以、信,定语后置句)
(2)人与人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中晤谈,互相倾吐心里话;(有的人)把情怀寄托在所爱好的事物上,言行不受拘束,狂放不羁。(得分点:相与、诸、悟、因)
(3)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之谈。(得分点:固、一、齐)
3.(1)ADG
解析 “此盖已损者”,“者”后应停顿,故应在A处断开。“独孤长老送余北行”,兼语短语作谓语,“独孤长老”作主语,“送”的宾语“余”同时作“北行”的主语,应在D处断开。“南浔北”是偏正短语,南浔的北面,作“至”的地点即宾语,应在G处断开。
(2)A [A项均为“已经”“……以后”。B项版本/树根。C项均为“忽视”。D项均为“收藏”。]
参考译文
王羲之的《兰亭序》法帖自定武石刻后便再无传刻的版本流传,而定武石刻的拓本在人世间留存的也就那么有数的几本。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少,不可能再增加了,因而喜好古董文玩的雅士们都把它当作最珍贵的稀世珍宝。然而这些留存的珍宝却极难辨别真伪。特别是有一卷五个字没有遭到损坏的版本,尤其这五字未损的版本更是难得。这里的一件便是五字未损的版本,是独孤长老送我去北方,他自己随身携带的。到达南浔以北时,他便拿出来给我看。我就从独孤长老那里乞求得到了它,携带着来到了大都。以待他日再来归还,可与独孤长老结此一重翰墨的缘分。《兰亭序》的艺术价值诚然是不可忽视的。其流传于世间的墨拓本逐日消亡,越来越少,而能够辨别确认为真迹的非常之难。凡是能鉴别为真迹的便被人收藏起来了,怎能不好好地当至宝一样珍藏呢。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语文之文言文复习25:项脊轩志 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微点夯实,重点梳理,考点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语文之文言文复习24:陈情表 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微点夯实,重点梳理,考点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语文之文言文复习22:过秦论 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微点夯实,记忆导图,重点梳理,考点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