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 选择题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实验基本操作(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66156/1-172650004415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 选择题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实验基本操作(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66156/1-172650004418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 选择题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实验基本操作(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66156/1-172650004421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 选择题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实验基本操作(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66156/0-172650004062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 选择题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实验基本操作(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66156/0-172650004072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 选择题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实验基本操作(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66156/0-172650004078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 (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 (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 选择题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 选择题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 选择题 物质的制备 性质和转化 阿伏加德罗常数(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 非选择题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 非选择题 化学实验综合题(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 选择题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实验基本操作(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 选择题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实验基本操作(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选择题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实验基本操作原卷版docx、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选择题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实验基本操作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023·辽宁卷)冠醚因分子结构形如皇冠而得名,某冠醚分子c可识别,其合成方法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B. a、b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
C. c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
D. c可增加KI在苯中的溶解度
【答案】C
【解析】A.根据a和c的结构简式可知,a与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和HCl,A正确;B.a中含有酚羟基,酚羟基呈弱酸性能与NaOH反应,b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类,B正确;C.根据C的结构简式可知,冠醚中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如图所示: , 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C错误;D.c可与K+形成鳌合离子,该物质在苯中溶解度较大,因此c可增加KI在苯中的溶解度,D正确;故答案选C。
2.(2022·辽宁卷)下列关于苯乙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 分子中最多有5个原子共直线
C. 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D. 可溶于水
【答案】C
【解析】根据苯环的性质判断可以发生氧化、加成、取代反应;根据碳碳叁键的特点判断可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钾氧化,对于共线可根据有机碳原子的杂化及官能团的空间结构进行判断;A.苯乙炔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错误;B.如图所示,,苯乙炔分子中最多有6个原子共直线,B错误;C.苯乙炔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碳碳三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能被取代,可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D.苯乙炔属于烃,难溶于水,D错误;故选答案C;
3.(2021·辽宁卷) 有机物a、b、c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的一氯代物有3种
B. b是的单体
C. c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
D. a、b、c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A
【解析】A.根据等效氢原理可知,a的一氯代物有3种如图所示:,A正确;B.b的加聚产物是:,的单体是苯乙烯不是b,B错误;C.c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由6个,2个sp3,C错误;D.a、b、c的分子式分别为:C8H6,C8H6,C8H8,故c与a、b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故答案为:A。
4.(2021·辽宁卷)我国科技工作者发现某“小分子胶水”(结构如图)能助力自噬细胞“吞没”致病蛋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B. 该分子能与蛋白质分子形成氢键
C. 1ml该物质最多能与3mlNaOH反应
D. 该物质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
【答案】B
【解析】A.该分子中存在2个苯环、碳碳双键所在的三个平面,平面间单键连接可以旋转,故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A错误;B.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分子中有羟基,能与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之间形成氢键,B正确; C.由题干信息可知,1ml该物质含有2ml酚羟基,可以消耗2mlNaOH,1ml酚酯基,可以消耗2mlNaOH,故最多能与4mlNaOH反应,C错误;D.该物质中含有酚羟基且邻对位上有H,能发生取代反应,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但没有卤素原子和醇羟基,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错误;故答案为:B。
5. (2023·辽宁卷)下列鉴别或检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石灰水鉴别Na2CO3与NaHCO3
B. 用KSCN溶液检验FeSO4是否变质
C. 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Na2SO3是否被氧化
D. 加热条件下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醇中是否混有乙醛
【答案】A
【解析】A.石灰水的主要成分为Ca(OH)2能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钙,二者均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达到鉴别的目的,A错误;B.Fe2+变质后会生成Fe3+,可以利用KSCN溶液鉴别,现象为溶液变成血红色,可以达到检验的目的,B正确;C.Na2SO3被氧化后会变成Na2SO4,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后可以产生白色沉淀,可以用来检验Na2SO3是否被氧化,C正确;D.含有醛基的物质可以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单质,可以用来检验乙醇中混有的乙醛,D正确;故答案选A。
6. (2022·辽宁卷)镀锌铁钉放入棕色的碘水中,溶液褪色;取出铁钉后加入少量漂白粉,溶液恢复棕色;加入,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褪色原因为被还原
B. 液体分层后,上层呈紫红色
C. 镀锌铁钉比镀锡铁钉更易生锈
D. 溶液恢复棕色的原因为被氧化
【答案】D
【解析】A.比活泼,更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更强,先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溶液褪色原因为被还原,A项错误;B.液体分层后,在层,的密度比水大,则下层呈紫红色,B项错误;C.若镀层金属活泼性大于,则不易生锈,反之,若活泼性大于镀层金属,则更易生锈,由于活泼性:,则镀锡铁钉更易生锈,C项错误;D.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其具有强氧化性,可将氧化,D项正确;答案选D。
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1.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能否共平面的判断方法
(1)典型有机物分子的空间构型。
①共面型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如:或。
②正四面体(或四面体型)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如。
(2)分子中原子能否共平面的判断。
①展开空间构型法。其他有机物可看作由以上三种典型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后的产物,但这三种分子的空间结构基本不变。如CH2=CHCl,可看作Cl原子代替了乙烯分子中H原子的位置,故六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②单键旋转法。碳碳单键两端碳原子所连原子或原子团可以以“C—C”为轴旋转。例如,,因①键可以旋转,故的平面可能和确定的平面重合,也可能不重合。因而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面,也可能不完全共面。
2.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1)等效氢法。烃的一取代物数目的确定,实质上是确定处于不同位置的氢原子数目。可用“等效氢法”判断。判断“等效氢”的三条原则:①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甲烷中的4个氢原子等同。②同一碳原子上所连的甲基是等效的,如新戊烷中的4个甲基上的12个氢原子等同。③处于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乙烷中的6个氢原子等同,2,2,3,3-四甲基丁烷上的24个氢原子等同,苯环上6个氢原子等同。在确定同分异构体之前,要先找出对称面,判断等效氢,从而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
(2)轴线移动法。对于多个苯环并在一起的稠环芳烃,要确定两者是否为同分异构体,则可画一根轴线,再通过平移或翻转来判断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
(3)定一移二法。对于二元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可固定一个取代基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
(4)排列组合法。
3.官能团与反应类型
二、实验基本操作
1.常见易错的实验操作题
2.物质的分离、提纯
(1)物质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复、易分。所谓不增,不引进新的物质;不减指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复指被提纯物质转化后易复原;易分指易使杂质与被提纯的物质分离。
(2)依据物质的物理性质选择恰当分离(提纯)方法:
①“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固+固eq \b\lc\{\rc\ (\a\vs4\al\c1(加热\b\lc\{\rc\ (\a\vs4\al\c1(升华法 例如:NaCl和I2的分离,分解法 例如:除去Na2CO3中混有的,NaHCO3固体,氧化法 例如: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铜)),加水\b\lc\{\rc\ (\a\vs4\al\c1(结晶法互溶 例如:KNO3和NaCl的分离,过滤法不互溶 例如:粗盐提纯)),其他——特殊法 例如:FeS和Fe的分离可用, 磁铁吸附分离))
②“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固+液eq \b\lc\{\rc\ (\a\vs4\al\c1(互溶\b\lc\{\rc\ (\a\vs4\al\c1(萃取法 例如:碘水中提取单质碘,蒸发 例如:从食盐水中制得食盐,蒸馏法 例如:用自来水制蒸馏水)),不互溶——过滤法 例如:将NaCl晶体从其饱和, 溶液中分离出来))
③“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液+液eq \b\lc\{\rc\ (\a\vs4\al\c1(互溶——蒸馏法 例如:酒精和水、苯和硝基苯、, 汽油和煤油等的分离,不互溶——分液法 例如:CCl4和水的分离))
④“气+气”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气+气eq \b\lc\{\rc\ (\a\vs4\al\c1(洗气法 例如:除去Cl2中的HCl,可通过盛有饱, 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其他法 例如:除去CO2中的CO,可通过灼热的,CuO))
⑤含杂质的胶体的分离(提纯):渗析法:用半透膜除去胶体中混有的小分子或离子等杂质。
3.常考物质的除杂方法
考点一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1.(2024届·黑龙江哈尔滨·高三一模)伞形酮的医学和生理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可用邻羟基苯甲醛经一系列反应制得,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邻羟基苯甲醛中加入足量浓溴水:+2Br2→↓+2HBr
B.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示意图:
C.香豆素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取代反应
D.伞形酮分子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
【答案】C
【解析】A.醛基具有强还原性、能被溴水氧化,邻羟基苯甲醛中加入足量浓溴水,生成,故A错误;B.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分子内氢键表示为,故B错误;C.由结构简式可知,香豆素的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一定条件下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酯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故C正确;D.由单键可以旋转可知,伞形酮分子所有原子不一定共平面,故D错误;故选C。
2.(2024届·吉林长春·统考一模)药物异搏定合成路线中的某一步反应如图所示(部分产物未给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中共面的碳原子最多有8个
B.有机物X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C.与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D.有机物Z与足量的氢气加成所得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答案】A
【解析】A.苯环、羰基中7个碳原子共平面,甲基中的1个碳原子有可能与苯环共平面,则该分子中最多有8个碳原子共平面,A项正确;B.X含酚羟基,易被氧化,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B项错误;C.Y中酯基、溴原子水解都能和NaOH以1:1反应,1个Y分子中有1个酯基和1个溴原子,1mlY最多消耗2mlNaOH,C项错误;D.Z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产物如图所示,共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D项错误;故选A。
3.(2024届·吉林延边·高三一模)某天然有机物M具有抗肿瘤生物活性的作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M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3种官能团
B.遇溶液会发生显色反应
C.能发生氧化、取代、加成、消去反应
D.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一定共面
【答案】D
【解析】A.M含有羟基、酯基两种官能团,故A错误;B.酚羟基遇溶液会发生显色反应,M中不含酚羟基,故B错误;C.能与氧气燃烧发生氧化、酯基可以水解即发生取代反应、其中苯环能与H2加成、羟基的邻位无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错误;D.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一定与苯环共平面,故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一定共面,D正确;故答案为D。
4.(2024届高考·吉林·高三一模)中药连钱草具有抗菌、抗血栓、抗肿瘤等作用,其有效成分之一的结构简式如图。有关该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有5个手性碳原子
B.环上氢原子一氯代物有7种
C.能发生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D.可与某些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
【答案】B
【解析】A.手性碳原子是指与四个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团相连的碳原子,根据结构简式,该有机物分子中有5个手性碳原子,标记如图,A正确;B.该有机物有三个环,环上氢原子一氯代物有12种,B错误;C.该有机物有醇羟基,醇羟基所连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苯环可以加成,故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消去反应,C正确;D.该有机物中的氧原子上有孤对电子,可与某些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D正确;本题选B。
5.(2024届高考·辽宁·统考一模)一种药物的重要中中间体的合成反应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 分子中没有手性碳原子
B.X可以与盐酸反应
C.Y 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三种
D.Y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
【答案】D
【解析】A.X中所有碳均未与4个原子或基团相连,所有碳均不是手性碳,A正确;B.X中氨基具有碱性,能与盐酸反应,B正确;C.Y中甲基碳为sp3杂化,碳氮双键、苯环上的碳为sp2杂化,-CN中C为sp杂化,C正确;D.Y分子中含饱和碳,所有原子一定不共面,D错误;答案选D。
6.(2024届高考·黑龙江·统考一模)苯烯莫德是一种小分子药物,因可用于抑制多种自身免疫疾病而成为研究热点,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4种
D.完全氢化后所得产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答案】B
【解析】A.由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A正确;B.连接两个甲基的碳原子是饱和碳原子,是四面体结构,则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B错误;C.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4种,如图,C正确;D.完全氢化后的产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如图(带“*”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D正确;答案选B。
7.(2024届高考·吉林延边·统考一模)内酯Y可由X通过电解合成,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Z,转化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7种
B.X、Y、Z中只有Y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Z分子中一定共面的原子数是12
D.Y→Z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答案】C
【解析】A.靠下的苯环存在着对称结构,其上只有三种一氯取代,所以有机物X苯环上一氯代物有7种,A正确;B.Y上只有酯基,不能与Na2CO3反应,B正确;C.苯环是平面型结构,与苯直接相连的原子共平面,由于单键可旋转,则Z分子中一定共面的原子数是14,C错误;D.Y→Z是酯交换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正确;故选C。
8.(2024届高考·辽宁辽阳·统考一模)科学家利用FOX-7合成有机物T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部分物质省略),T可用作固体火箭的新型推进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OX-7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FOX-7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T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已知T中R为乙基,则T含1个手性碳原子
【答案】D
【解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FOX-7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B.由结构简式可知,FOX-7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溶液褪色,故B错误;C.由结构简式可知,T分子中不含有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C错误;D.由结构简式可知,若T分子中R为乙基,分子中含有如图*所示的1个手性碳原子:,故D正确;故选D。
9.(2024届·安徽·高三一模)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最多有6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B.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C.可以与溶液反应
D.1ml该有机物与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
【答案】C
【解析】A. 有机物中的两个苯环以单键相连可知,右侧甲基上有碳原子可以和苯环上的碳原子共线,和甲基对位的碳原子共线,和右侧苯环上直接相连的碳原子和对位上的碳原子和氢原子共线,有机物分子中最多有6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A项正确;B.分子中含有羟基、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B项正确;C.该有机物中的酚羟基酸性比碳酸弱不与溶液反应,C项错误;D.分子中含有3个酚羟基,酚羟基的邻对位氢原子可以和溴发生取代反应,能与溴发生取代的氢原子共有3个,含有1个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则该有机物最多消耗,D项正确;故选:D。
10.(2023·辽宁鞍山·鞍山一中校考模拟预测)涤纶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备涤纶的反应为缩聚反应
B.制备涤纶的单体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
C.涤纶属于再生纤维
D.涤纶可发生水解反应和氧化反应
【答案】C
【解析】A.由涤纶的结构简式为 可知,制备涤纶的反应为缩聚反应,A正确;B.酯基可水解,由涤纶的结构简式为 可知制备涤纶的单体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B正确;C.涤纶是合成纤维,不是再生纤维,C错误;D.涤纶含有酯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涤纶可燃烧,所以可以发生氧化反应,D正确; 故选C。
11.(2023·辽宁沈阳·辽宁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黄连素片主要用于治疗敏感病原菌所致的胃肠炎,其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A.黄连素分子式为
B.分子中含氮官能团的名称为氨基
C.易溶于水
D.含有手性碳原子
【答案】C
【解析】A.有机结构分析可知黄连素分子式为,故A错误;B.氨基结构为-NH2,全部以单键相连,黄连素分子中存在碳氮双键,所以该分子中的含氮官能团不是氨基,故B错误;C.黄连素属于氯化盐,能溶于水,且易溶,故C正确;D.手性碳原子必须连接4个单键,且所连4个原子或基团不能相同,所以该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故D错误;故选C。
12.(2023·辽宁·校联考模拟预测)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给了三位研究“点击化学”的科学家。“点击化学”能够让分子的构建模块快速、高效地结合在一起。下列反应就是典型的“点击化学”反应,关于该合成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Z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B.是反应的催化剂,该合成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C.Y发生加聚反应所得产物属于具有固定熔点的高分子化合物
D.不同于传统的形成碳碳键来合成有机分子,该合成反应通过形成碳氮键来合成有机分子
【答案】C
【解析】A.Z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溶液褪色,选项A正确;B.由方程式可知是反应的催化剂,该合成反应是通过形成碳氮键来合成有机分子的,属于加成反应,选项B正确;C.Y发生加聚反应所得产物属于没有固定熔点的高分子化合物,选项C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是反应的催化剂,该合成反应是通过形成碳氮键来合成有机分子的,选项D正确;答案选C。
13.(2023·辽宁·校联考一模)化合物a( )、b( )、c( )均具有芳香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c的化学式均为
B.b、c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C.a、b、c中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共平面
D.一氯代物的数目(不考虑立体异构):
【答案】C
【解析】A.根据结构简式,a、b、c的化学式均为,A正确;B.b、c中均含有氨基,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B正确;C.a中存在次甲基,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错误;D.a的一氯代物有6种,b的一氯代物有4种(包括氨基中氢原子共5种),c的一氯代物有3种(包括氨基中氢原子共4种),D正确;答案选C。
14.(2023秋·辽宁朝阳·高三校联考期末)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橙花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B.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C.1ml橙花醇最多可与发生加成反应
D.分子中既含有键,又含有键
【答案】A
【解析】A.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通过单键与3个其他碳原子相连,橙花醇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一定不共面,A项错误;B.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B项正确;C.1m该物质中含有3ml碳碳双键,则1ml橙花醇最多消耗3mlBr,其质量为,C项正确;D.碳碳双键中既有键,又含有键,D项正确;故选A。
15.(2023·辽宁·统考三模)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结构简式 ),也可以称为泰诺、百服宁等,该药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有关对乙酰氨基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式为
B.含有(酚)羟基、酮羟基两种官能团
C.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
D.中心原子氧、氮、碳均为杂化
【答案】C
【解析】A.化学式为,A错误;B.官能团含有酰胺基和羟基,B错误;C.这里的(酚)羟基、酰胺基都可以与NaOH反应,酰胺基也可以与盐酸反应,C正确;D. 羰基(酮羰基)上的碳原子和苯环上碳原子是,甲基上的碳原子是,所以碳原子有两种杂化方式,D错误;故选C。
考点二 实验基本操作
1.(2024届高考·辽宁沈阳·统考一模)下列实验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a测定醋酸的浓度B.图b由溶液制取无水
C.图c探究压强对平衡的影响D.图d验证保护了
【答案】A
【解析】A. 氢氧化钠溶液不会腐蚀聚四氟乙烯,故该滴定管可以装氢氧化钠溶液,待测醋酸在锥形瓶内,中和产物醋酸钠水解呈碱性,故选用酚酞做指示剂,则图a可测定醋酸的浓度,A正确; B.氯化铝溶液水解得到氢氧化铝和盐酸:Al3++3H2O⇌Al(OH)3(胶体)+3H+,加热和盐酸挥发,均促进水解,蒸干氯化铝溶液得不到氯化铝固体、得到氢氧化铝,若进一步灼烧可得到氧化铝,图b不能由溶液制取无水,B错误;C.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故不能由图c探究压强对平衡的影响,C错误;D. 未告知实验现象是什么,理论上可能有蓝色沉淀产生,有其它实验显示,d中实验的现象为:在Fe附近加入溶液,在Fe表面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在Fe表面产生了Fe2+,可能是K3[Fe(CN)6]在电极上发生电极反应,这就不符合预设目的,即图d不能验证Zn保护了Fe,若要验证Zn保护了Fe,实验方案为:锌、铁、酸化的食盐水构成原电池,原电池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附近的溶液到试管内,再向试管内滴加,由于原电池装置Fe作正极,取少量Fe附近的溶液,加入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说明铁附近溶液中无Fe2+,则可证明Zn保护了Fe,D错误;
答案选A。
2.(2024届高考·吉林·高三一模)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仪器选择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C
【解析】A.NaCl固体应在烧杯中溶解,不能在容量瓶内溶解,且定容时注入蒸馏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与刻度线相切,A不符合题意;B.因为产生的HF会腐蚀玻璃,则不能将反应置于玻璃仪器中进行,应在铅制容器中进行,B不符合题意;C.用该装置对固体物质中的成分连续萃取,萃取剂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溶剂且萃取效率高,C符合题意;D.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s)中的NaHCO3(s),需要在坩埚中进行,而不用蒸发装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4届高考·四川南充·统考一模)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能够正确完成对应实验的是
【答案】A
【解析】A.图示装置中氨气通入四氯化碳后向上逸出,然后被稀硫酸吸收,由于四氯化碳密度较大且与氨气不互溶,因此可达到防倒吸的作用,故A正确;B.胶体能透过滤纸,不能过滤分离,应该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C.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的HCl能和偏铝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干扰了实验,故C错误;D.盐酸应使用酸性滴定管,故D错误;故答案选A。
4.(2024届高考·吉林长春·统考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装置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气
B.图②操作可排出盛有稀硫酸的滴定管尖嘴内的气泡
C.图③操作仰视刻度线定容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D.图④装置电子由Cu电极通过导线流向Zn电极
【答案】C
【解析】A.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遇冷又化合生成氯化铵,则直接加热氯化铵无法制得氨气,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方法制备氨气,故A错误;B.稀硫酸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在,不能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故B错误;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仰视刻度线定容会使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故C正确;D.由图可知,锌铜原电池中,锌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铜为正极,电子由Zn电极通过导线流向Cu电极,故D错误;故选C。
5.(2024届高考·贵州贵阳·统考一模)在实验室分离NaCl和固体时不需要用到的操作是
A. B. C.D.
【答案】B
【解析】NaCl易溶于水,CaCO3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不需要分液操作,则首先可以将混合物溶解(需要装置A),随后过滤(需要装置D),滤渣为碳酸钙,滤液为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后即可得到氯化钠晶体(需要装置C),不需要的装置为B;故选B。
6.(2024届·吉林松原·高三一模)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A.加热后碘单质易升华,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氨气和氯化氢遇冷又会结合生成氯化铵,通过图示装置无法提纯含NH4Cl杂质的粗碘,A错误;B.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中加水,当水的液面高于长颈漏斗下端时,继续加水,漏斗中液面高于锥形瓶内液面,一段时间内液面差保持不变,证明装置不漏气,B正确;C.容量瓶不能作为溶解、稀释或反应的仪器,C错误;D.饱和NaHSO3溶液可以用于除去SO2中的HCl,但洗气装置通入气体的导管需长进短出,D错误;故答案为:B。
7.(2024届·吉林长春·统考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装置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气
B.图②操作可排出盛有稀硫酸的滴定管尖嘴内的气泡
C.图③操作仰视刻度线定容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D.图④装置电子由Cu电极通过导线流向Zn电极
【答案】C
【解析】A.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遇冷又化合生成氯化铵,则直接加热氯化铵无法制得氨气,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方法制备氨气,故A错误;B.稀硫酸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在,不能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故B错误;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仰视刻度线定容会使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故C正确;D.由图可知,锌铜原电池中,锌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铜为正极,电子由Zn电极通过导线流向Cu电极,故D错误;故选C。
8.(2024届·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三一模)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史料。下列包含过滤操作的是
A.取入缸中浸三个时,漉入釜中煎炼B.其底铺薪,发火煅红
C.倾入盆中,经宿结成白雪D.炉甘石烟洪飞损
【答案】A
【解析】A.取入缸中没三个时,漉人釜中煎炼,即取入缸中浸三个时,漉后入釜中煎炼,运用了过滤的化学操作,A符合题意;B.其底铺薪,发火煅红为在其下铺一层木炭,高温煅烧,B与题意不符;C.倾入盆中,经宿结成白雪,即倾于器内,经过一宿,即结晶成硝,C与题意不符;D.炉甘石为碳酸锌,烟洪飞损即煅烧使其分解,D与题意不符;故选A。
9.(2024届·吉林延边·高三一模)与下列实验装置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⑤所示装置中盛有饱和溶液除去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乙醇提取碘水中的碘选择图③所示装置
C.用图④所示装置进行石油分馏实验制取汽油
D.用图①和②所示装置进行粗盐提纯
【答案】D
【解析】A.SO2可与Na2SO3溶液反应,除去SO2中含有的少量HCl,应该选用饱和NaHSO3溶液,A错误;B.乙醇和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溴水中溴单质的萃取剂,可选用CCl4,B错误;C.蒸馏操作需用温度计测量馏分温度,装置缺少温度计,C错误;D.粗盐提纯时,将粗盐溶液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再通过蒸发结晶获得较纯净的NaCl晶体,需要用到过滤装置①和蒸发装置②,D正确;答案选D。
10.(2024届·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三一模)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A.NO与NO2的混合气体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因此无法用NaOH溶液除去NO中的NO2,A错误;B.乙酸与CaO反应,将原物质除去,不能除杂,B错误;C.SO3可以溶解在浓硫酸中,而SO2几乎不溶,故可以用浓硫酸除去SO2中的气态SO3,C正确;D.AgNO3溶液与NaCl、Na2CO3都能发生反应,D错误。
11.(2024届高考·江苏连云港·统考一模)实验室制备水合肼()溶液的反应原理为NaClO+2NH3===N2H4·H2O+NaCl,N2H4·H2O能与NaClO剧烈反应。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
B.用装置乙制备溶液
C.用装置丙制备水合肼溶液
D.用装置丁分离水合肼和混合溶液
【答案】B
【解析】A.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取氯气需要加热,A装置不满足条件,A不符合题意;B.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B装置可达到实验目的,B符合题意;C.氨气可被次氯酸钠氧化,反应剧烈,NaClO过量,可氧化生成的N2H4·H2O,应将NaClO注入氨水,C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不符合题意;D.N2H4·H2O沸点较低,溶于水,应该采取蒸馏的方式提纯,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冷凝管中冷水下进上出,D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2024届高考·江西上饶·统考一模)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能够正确完成对应实验的是
【答案】C
【解析】A.苯不能隔绝氨气与水,图中装作不能防止倒吸,选项A错误;B.图中缺少玻璃搅拌器,图中装置不能准确测定中和热,选项B错误;C.氨气极易溶于水,通氨气的导管悬于止方通入,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与饱和食盐水反应后冷水冷却,产生碳酸氢钠晶体,同时注意尾气处理,实验正确,选项C正确;D.乙醇在170℃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温度计测定反应液的温度,温度计放置在支气管处位置有误,应插入溶液中,选项D错误;答案选C。
13.(2024届高考·湖南岳阳·统考一模)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B
【解析】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不能用玻璃表面器皿,A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通过实验可证明酸性:硫酸>碳酸>硅酸,故能证明非金属性:S>C> Si,B正确;C.关闭止水夹a,打开活塞b,由于有橡皮管将上下连通,压强一样,液体总是能顺利流下,所以不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错误;D.植物油在上,不能隔绝HCl与水,导管伸入水中仍然产生倒吸现象,D错误;故选B。
14.(2024届高考·陕西咸阳·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操作装置图中至少有三处错误的是
【答案】C
【解析】A.制取乙酸乙酯时,所用试剂为乙醇、乙酸、浓硫酸,稀硫酸不能表现吸水性,且出气导管口不能插入液面下,否则会产生倒吸,图中有2处错误,A不符合题意;B.中和热测定时,需要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且碎纸条的用量不足,图中有2处错误,B不正确;C.石油分馏装置图中,没有使用石棉网,温度计水银球没有放在支管口处,冷却水流向上进下出,看不出是否加碎瓷片或沸石,图中至少有3处错误,C符合题意;D.比较KMnO4、Cl2、S氧化性的实验中,两装置间需增加除去Cl2中混有HCl的装置,否则会干扰实验,还缺少尾气处理装置,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2024届高考·陕西西安·统考一模)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下列所示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D
【解析】A.乙酸乙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收集生成的乙酸乙酯,A错误;B.容量瓶是精量器,不能用于溶解氯化铁固体,B错误;C.钠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会使玻璃表面皿炸裂,C错误;D.铁钉在食盐水中发生吸氧腐蚀时会消耗氧气,会使试管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则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定试管内的压强可以验证铁钉的吸氧腐蚀,D正确;故选D。核心考点
考情统计
考向预测
备考策略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2023·辽宁卷,3、8
2022·辽宁卷,4
2021·辽宁卷,5、6
考查有机物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有机物共面判断、有机反应及计算等知识。
考查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的概念与判断,考查有机物的分类、命名、分子结构特点、同系物判断等基础知识,迁移考查典型有机物官能团的主要性质和反应类型;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与判断、有机分子共线共面判断等知识。
实验基本操作
2023·辽宁卷,4
2022·辽宁卷,6
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物质的制备、分离与提纯、检验与测定。
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来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判断
解释
(1)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一定是钠盐,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K+
错
结论混淆了范围:NaOH焰色反应火焰也是黄色,检验钾要透过蓝色钴玻璃,透过蓝色钴玻璃呈现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否则不含有
(2)
向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加热,溶液变黑,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该气体是乙烯
错
挥发的乙醇、乙烯、副反应生成的SO2都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3)
向溶液X中滴加NaOH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溶液X中无N
错
NH3极易溶于水,在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生成的氨水浓度小,不加热NH3不会挥发出来
(4)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Y,试纸变蓝
该气体是Cl2
错
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的是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Y可能是Cl2,也可能是O3、NO2等气体
(5)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错
O3、Cl2也能使品红褪色
(6)
向溶液Y中滴加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Y中一定含有
错
溶液Y中可能含有Ag+;②若溶液Y中含有,滴加硝酸时能被氧化成,加入BaCl2也会有白色沉淀产生
(7)
向CH2CHCHO中滴入KMnO4酸性溶液,溶液褪色
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
错
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用KMnO4溶液无法证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8)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有白烟产生
X一定是浓盐酸
错
只要是挥发性的浓酸遇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都能产生白烟,浓盐酸、浓硝酸都符合
(9)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无砖红色沉淀
说明淀粉未水解
错
稀硫酸在淀粉水解中作催化剂,在未中和硫酸的情况下加入的新制Cu(OH)2会与硫酸反应生成CuSO4,在加热时得不到沉淀,应该先加氢氧化钠中和硫酸后再加新制Cu(OH)2
(10)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正确
Fe2+的检验方法正确
(11)
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未出现淡黄色沉淀
溴乙烷未发生水解
错
NaOH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AgOH极不稳定,分解生成黄褐色的氧化银,干扰溴离子的检验
(12)
在硫酸钡沉淀中加入浓碳酸钠溶液充分搅拌后,取沉淀(洗净)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说明Ksp(BaCO3)C> Si
C.关闭止水夹a,打开活塞b,可检查装置气密性
D.吸收多余的HCl气体
A
B
C
D
乙酸乙酯的制备
中和热的测定
石油分馏
比较KMnO4、Cl2、S的氧化性
A
B
C
D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配制 溶液
钠的燃烧
验证铁钉的吸氧腐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 非选择题 有机化学综合题(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非选择题有机化学综合题原卷版docx、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非选择题有机化学综合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 非选择题 化学工艺流程综合题(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非选择题化学工艺流程综合题原卷版docx、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非选择题化学工艺流程综合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 非选择题 化学实验综合题(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非选择题化学实验综合题原卷版docx、黑吉辽通用新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强化练习非选择题化学实验综合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