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课时课件+练习含答案
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8世界地理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8世界地理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1世界地理概况,考点2亚洲与非洲,③西亚的地理特征,②印度,②德国的工业,2美国,4巴西,两极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世界海陆分布(1)大洲、大洋分布及分界线注:图中字母A为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
—黑海—土耳其海峡。(2)面积由大到小排序①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②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3)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2.世界居民与国家(1)人口分布①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
带。②人口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2)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3)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
拉丁美洲。
1.亚洲(1)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2)亚洲主要分区的地理特征①东亚与中亚的地理特征
②东南亚与南亚的地理特征
(3)亚洲的主要国家①日本
2.非洲(1)气候①非洲气候特征、类型
②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特殊区域a.赤道穿过的非洲东部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原因:东非
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赤道附近大气对流较弱,降水较少。b.回归线附近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是热带雨林气候而不是热带草原气候的原因:马达
加斯加岛东侧位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的抬升作用,降水多,加上沿岸有
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气温高。c.索马里半岛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的主要原因:受夏季沿岸寒流减湿作用的影响;夏季
的西南风与冬季的西北风来自陆地,带来的水汽少;夏季风和冬季风与海岸线平行。
(2)分区 ①北非: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少,沙漠广布,水资源短缺,石油资源丰富。以阿拉伯
人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②主要国家——埃及
③撒哈拉以南非洲:黑色人种的故乡,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经济发展以生产
和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知识拓展 刚果河入海口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1)入海口附近,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2)入海泥沙较少。刚果河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慢,泥沙易于沉积,且流域内热带雨林
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考点3 欧洲与美洲一、欧洲
1.欧洲西部(1)自然地理概况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
脉。地貌深受第四纪冰川影响。
归纳总结 冰川对欧洲西部的影响(1)冰川运动时对地面有强烈的刨蚀作用,形成尖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
貌。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2)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
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3)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塑造作用,如芬兰众多的冰川湖泊、曲折的峡湾,东
欧平原和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
都是第四纪冰川塑造的结果。
②气候:以温带气候(海洋性、大陆性)为主,南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③河流与湖泊:河流短小,河网稠密,主要有莱茵河、多瑙河;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2)人文地理概况: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老龄化严重;经济发达,乳畜业发达,工
业以制造业为主,旅游业发达。
归纳总结 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各月降水比较均匀,河流径流量变化小;最低月平
均气温大于0℃,冬季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平稳;植被覆盖率高,水
土流失程度较轻,河道不易淤积。(2)社会经济原因:欧洲西部有世界著名的工业带,区内贸易量大。
2.欧洲主要国家(1)德国①德国北部和南部的差异及对农业的影响
(2)俄罗斯①俄罗斯概况
②俄罗斯农业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典例 (2020课标Ⅱ,9—11,12分)如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
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
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
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 )①距水汽源地远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③地势南高北低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 )A.苔原带 B.森林带C.森林草原带 D.草原带
3.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 ( )A.沼泽分布少 B.太阳辐射强C.河流向北流 D.远离北冰洋
答案 1.D 2.A 3.B
解析 1.西西伯利亚平原距离大西洋较远,且有南北走向的乌拉尔山脉阻挡,故降水较东欧平原少,D正确。
2.乌拉尔山脉两侧降水的差异导致景观、物种组成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苔
原带受热量影响大、受水分影响小,故山脉东西两侧差异最小,A正确。
3.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是由于南部太阳辐射强,温度较高,蒸发量大,B正
确。
1.北美洲(1)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如下图) ①西部: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湿润的西风气流深入内地,使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
气候仅分布在西部沿海的狭长地带,落基山脉和海岸山脉之间的高原、盆地成为半干
旱地区。②中部平原:中部平原贯通南北,是冬、夏冷暖气流的通道,冬季冷气流从北冰洋长驱
直入,可达墨西哥湾形成大风、暴雪、寒潮天气,夏季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北上,使本区
中部和东部气候普遍湿热。③东部:低缓的高原、山地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作用不显著,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逐
渐减少,由于本区海陆面积对比不如亚欧大陆,所以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产生的季风
势力不强,加上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挡,夏季风只能影响北美的东南部地区,形成亚热
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2.南美洲(1)南美洲的地形与气候分布
(2)南美洲气候特征与成因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在20℃以上,降水在1 000毫米以上。气候特征以湿热为主,
成因如下:①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赤道横穿南美洲,位于热带的部分大陆轮廓宽广。②海陆位置和洋流:南美洲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受海洋影响大;沿岸又有暖流(南
赤道暖流、巴西暖流)流经,起增温增湿作用。③地形地势:安第斯山脉西岸多地形雨,亚马孙平原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向大
西洋敞开,水汽容易深入陆地。④气压带和风带:地处赤道低压带,上升气流多雨;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从大西洋吹向
陆地,带来丰沛降水。
(3)南美洲人口分布特征和环境的关系①东南沿海人口集中。原因:地处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有港口,交通便利;开发
早,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②东北部沿海人口稀少。原因:原始的热带雨林广布,气候湿热。③内陆和西部人口稀少。原因:气候干旱,多草原和沙漠。
考点4 大洋洲与极地地区
1.澳大利亚(1)澳大利亚自然地理概况①地形:地势东西较高,中部较低。东部纵列分布大分水岭,西部为古老高原,中部为平
原(有大自流盆地)。②澳大利亚大陆半环状的气候、植被分布澳大利亚大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降水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作半环状递减,
植被带也相应地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的森林带向内陆逐渐过渡为草原带、荒漠带。
分布与成因见下图:
(2)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概况①人口与城市分布:人口、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②农业和工矿业
归纳总结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1)南极洲的严寒可与西伯利亚的冬季相比,降水量与北非相似,因此,可概括出南极洲
的气候有酷寒、干燥的特征;联系其地表状况和气压状况可知,南极洲多大风。(2)影响南极洲气候的因素①纬度位置: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经过的路线长,大气对其削弱作用强,地
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少,因此气候严寒,降水以降雪为主,日积月累,形成了今日的冰雪大
陆。②地形:高原地形,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大气的保温效果差,气温低。③地表状况:南极洲被巨厚的冰层覆盖,冰雪一方面反射掉大部分太阳辐射,另一方面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八世界地理习题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9中国地理课件,共58页。
这是一份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8乡村与城镇课件,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