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课件
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解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解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难1植被与土壤,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植被与环境(1)植被对环境的影响①植被演替过程可以缓慢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②植被对区域自然环境的作用表现:稳定大气成分;调节区域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调节径流,净化水质;减弱外力侵蚀,维持地表形态;增加土壤肥力;维护生物
多样性;防风固沙;促淤造陆,保护海岸;等。③植被对环境具有适应和指示作用,如旗形树迎风一侧枝条短,背风一侧枝条长。
(2)植被的类型、分布及其特征①主要森林植被的特征、分布及与环境的关系
②草原和荒漠植被的特征、分布及与环境的关系
2.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重难2 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
重难3 地域差异及陆地自然带
1.地域差异的形成及不同空间尺度表现
2.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
特别提醒 植物是自然带的明显标志,因此自然带多以“温度带+植被类型+带”的形
式命名。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因为自然带是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
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2)相同的气候类型
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
带。(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重难4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及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影响雪线和山地林线分布高度的因素(1)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
名师点睛 若一山坡既是迎风坡又是阳坡,一般降水对雪线高度的影响大于气温对雪
线高度的影响,故雪线低。(2)影响山地林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重难5 地方性分异规律
1.影响因素: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
2.案例:地形因素导致温带湿润区的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化。
一 土壤肥力(有机质)考法解读土壤是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貌和时间五大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是岩石
在风化作用下,养分释放与流失→在低等生物、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积累→在高等
生物作用下,营养富集(有机质重新合成腐殖质)而形成的。人类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成为永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土
壤肥力取决于水、肥、气、热的协调程度,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通常是其肥力的重要标
志,分析这类题目时,一般从收、支两方面分析。
典例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我国东北黑土是世界上肥力最高的土壤之一,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
长期的开垦,黑土厚度由最初的80~100厘米,减少到20~30厘米,黑土有机质含量由12%
下降到1%~2%。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秸秆全部还田并覆盖地表,从
而保护了土壤。下图示意我国黑土分布及梨树县位置。
(1)分析大规模开垦以来黑土厚度变薄、有机质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6分)(2)分析秸秆还田对提高黑土肥力的重要意义。(6分)
解题思路 本题以我国东北黑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为情境,分析影响土壤肥力(有机质)的因素,考查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具体分析思路如下:(1)(2)
答案 (1)原生态的黑土被草甸草原植被覆盖,开垦以来,黑土季节性裸露于地表,流水、风力带走土壤颗粒,黑土厚度变薄;长期开垦,农作物大量吸收土壤养分,且忽略养
分补给,黑土肥力下降。(每点3分,共6分)(2)秸秆还田为黑土补充大量有机质;秸秆还田提高了黑土温度,激发微生物活性,微生
物分解有机质为腐殖质,增加有机养分积累;秸秆还田使黑土保水通气性能得到改善,
肥力提高。(每点2分,共6分)
二 生物多样性考法解读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主要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一般来讲自然环境优越,水热丰富,生物多样性也丰富;自然环境多样,包括陆域、水域和垂直差异等,可增加生物
多样性;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有利于丰富生物多样性。
1.分析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路
注意 一般情况,同一山体,相同高差范围内越往山顶面积越小,物种丰富度一般会降低;另外,越往山顶,水热交换作用越强,水热差异越小,生物多样性差异减小。
2.某地古老珍稀动物多的自然原因①远离大陆,长期孤立存在,缺乏基因交流;②缺乏生物竞争,动物进化缓慢;③地质历史时期以来,自然环境变化小,不利于生物的进化。
夏威夷群岛由8个大岛和124个小岛组成,绵延2 450千米。岛上植被茂盛,物种丰富,热
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广布。简述夏威夷群岛物种丰富的原因。
典例 阅读夏威夷群岛相关资料,回答下题。(5分)
解题思路 本题以夏威夷群岛为背景,分析物种丰富的原因。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
远离大陆,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夏威夷群岛地处热带,热量丰富;岛屿受海洋影响大,
降水丰富;水热丰富,奠定了物种丰富的气候条件。再结合图示信息地势垂直差异较
大,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文字信息表明,群岛数量多,绵延长度长,又从空间范围层面增
加了物种的多样性。由图示火山分布,可以分析出火山灰分布面积广,形成的土壤肥
沃,有利于植物生长。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课件,共60页。
这是一份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习题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半球陆地自然带,D②③④,二生物多样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