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四区域协调与区际合作讲解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67191/0-1726543477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四区域协调与区际合作讲解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67191/0-172654347770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四区域协调与区际合作讲解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67191/0-172654347773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四区域协调与区际合作讲解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67191/0-172654347775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四区域协调与区际合作讲解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67191/0-172654347779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四区域协调与区际合作讲解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67191/0-172654347783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四区域协调与区际合作讲解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67191/0-17265434778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四区域协调与区际合作讲解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67191/0-172654347789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四区域协调与区际合作讲解课件
展开1.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2.大都市的辐射范围
3.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知识拓展 上海市对外辐射的影响
4.纽约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重难2 流域内协调发展
1.流域内水资源协作开发的原因(1)流域内水资源开发特点
(2)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在水资源利用、水质保护中存在 利益冲突。为平衡利益诉求需协作开发。(3)流域具有整体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需要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筹管理。
2.流域内水资源协作开发的策略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措施和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对流域进行统筹管理,分担义 务、分享权利、协调行为,为流域内各区域提供公平的共同发展的机会。
3.流域内水资源开发的内容及主要措施
重难3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思路
2.资源调配线路选择①考虑供需能力:有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②考虑施工难度: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③考虑对环境的影响:线路选择应尽量避开生态脆弱区,同时应注重对沿线环境的修 复。
重难4 产业转移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产业转移规律(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如重工业)转 移。
因此,从转移方向上说,国际上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由发达地区向 欠发达地区转移。
在同一产品的价值构成中,设计、营销环节占比较高,加工生产环节占比较低。 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一般先将产品的加工环节转移至发展中国家。方法技巧 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
(3)转移的产品生产环节
(1)要注意抓住两个“为什么”,一是“为什么转出”,二是“为什么转入”,也就是产 业转出去的原因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2)要注意抓住两类地区,一是发达国家转出区和发展中国家承接区,二是经济发达的 转出区和经济落后的承接区。发达国家或地区一般有技术、信息、交通、资金等优 势,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一般有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市场广阔、政策优惠、地价低 等优势。(3)明确转移产业的类型,其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经济发达国家或地 区转出的产业有相当部分对环境污染严重。(4)明确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转出区是为了追求最佳区位,获取最大利润;承接区一般
是为了将区域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地缘优势等转化为经济优势。(5)分析影响产业转移区位因素的思路: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 水利工程修建的影响与分析考法解读水利工程主要包含水库大坝和引水工程。水库大坝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工 程,主要考查水库或大坝的区位选择,建水库、修大坝的意义,对上游及下游的影响;引 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工程,一般会考查工程选线、水源输入地水源短 缺的原因,引水工程对水源调出地、沿线地区及水源输入地的影响。
典例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塔霍河和塞古拉河是西班牙境内两大河流。塔霍河径流量丰沛,而塞古拉河流域内土 壤肥沃,气候温和,农业增产潜力大,但缺水严重。西班牙将塔霍河源头70%的水量调 往塞古拉河流域。该工程建设了总长286千米的输水通道,穿过山岭和多个河谷,历时 6年完成,投资3亿美元。下图示意西班牙水系。
(1)分析塞古拉河流域缺水严重的原因。(6分)(2)分析塔霍河调水工程建设成本高的主要原因。(4分)(3)塔霍河调水工程造成该河流入海径流量明显减少,由此推测对河口地区自然地理环 境的不利影响。(6分)
解题思路 (1)区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从水资源供给和消耗两方面分析。区域内水资源供给:自然方面,区域内降水及区域外径流流入;人为方面,区域外调水。区域内水 资源消耗:自然方面,主要为蒸发;人为方面,耗水主要有农业、工业、生活用水。(2)从调水线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势等角度考虑。读图可知,调水线路途经山岭、河 谷,工程量大;地势起伏大,需逐级提水,施工难度大;施工线路长,故建设成本高。(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出发,考虑河流水量减少对河口地区的不利影响。上游 大量调水,使得入海径流量减少,从而造成海水入侵和倒灌,引发咸潮;入海径流量减少, 河流泥沙搬运量降低,淤积作用减弱,海浪侵蚀加强,造成河口三角洲萎缩,土地面积减 少;河口地区水文环境发生改变,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影响生物多样性。
答案 (1)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蒸发量大;地处背风坡,受盛行西风影响相对小,降水少;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水资源短缺。(2)调水工程要穿越山岭和河谷,需逐级提水,工程难度较大;调水工程线路长,工程量大, 建设成本高。(3)入海径流量减少,导致河口地区海水入侵和倒灌;河流挟带泥沙减少,造成河口三角 洲萎缩;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影响生物多样性。
二 区域协同发展考法解读 区域协同发展是指不同地区在合作与协调中相互补充,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其核心是建立区域联动机制,促进资源整 合、产业互补、市场互通和人才流动。区域协同发展可以增强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促 进区域内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实现共赢发展。分析这类试题主要从协同发展 的措施或分析各自的优势条件等角度入手。
典例 《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在京津冀地区搭 建四类合作平台(下图),引导相关创新资源和转移产业集中发展。读图,据此完成下面 两题。
1.图中四地的区位比较优势是 ( )A.京张坝上蔬菜生产基地——人口城市密集B.白沟新城京南商贸城——高新技术发达C.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高等院校云集D.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基础较好
2.河北省通过合作平台协调发展,可以 ( )A.实现第一产业主导,为京津提供农产品B.改变劳动力就业分布,人口向京津集聚C.实现区域产业分工,加强区际合作D.加快城镇化的进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解题思路 1.京张坝上、白沟新城、曹妃甸、石家庄都位于河北省,从河北省各地的区位优势角度分析,京张坝上蔬菜生产基地——气候适宜,有生态资源优势,距北京 较近,市场广阔;白沟新城京南商贸城——以商业为主,距北京、天津近,交通便利;曹妃 甸循环经济示范区——靠近港口,资源丰富,对内对外交通便利;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 区——企业多,产业基础较好。
2.从区域定位和协同发展的意义角度分析,为分散大城市一些城市职能,解决大城市 病,河北省承接北京、天津的人口和产业转移,实现资源整合、产业互补、市场互通 和人才流动,加强了区际合作。因此河北省吸纳北京、天津外溢人口,可改变劳动力 就业分布,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可能改善生态环境。
三 都市圈考法解读都市圈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 射构成的城市集合。它集社会、经济、技术为一体,建立在区域市场整合的基础上, 也是产业集聚与扩散共同作用的产物。主要考查都市圈形成的区位条件,都市圈内各 城市特点,都市圈内大城市辐射功能,都市圈形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典例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 带核心地区,地跨苏皖两省,是中国第一个规划建设的跨省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成员 为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和常州的溧阳、金坛,包括 3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和16个县,总面积6.6万平方千米。南京都市圈连南接北、 承东启西,地理位置特殊,城市类型丰富,是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传导区 域,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上图为南京都市圈示意图。(1)说出南京在都市圈中的区位不足之处。(6分)(2)简述南京都市圈的建设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8分)
解题思路 (1)从南京是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角度分析,其等级高,规模大,且是省会城市,因此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比较低,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好, 由此推测其在农产品供给、传统产业生产成本方面存在不足及在土地资源、劳动力 成本方面处于劣势地位。(2)南京都市圈包含安徽部分城市,从辐射带动作用的角度分析,可从对安徽省的资源 利用、人口就业、产业转移及升级等方面的有利影响解答。
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四区域协调与区际合作练习课件: 这是一份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四区域协调与区际合作练习课件,共60页。
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五区域协调与区际合作习题课件: 这是一份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五区域协调与区际合作习题课件,共1页。
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5区域协调与区际合作课件: 这是一份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5区域协调与区际合作课件,共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