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地理]云南省玉溪市2023_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地理]云南省玉溪市2023_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第1页
    [地理]云南省玉溪市2023_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第2页
    [地理]云南省玉溪市2023_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云南省玉溪市2023_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云南省玉溪市2023_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世界某知名的炸鸡速食连锁品牌企业K于1987年在中国开设了第一家门店。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早期(20世纪80~90年代)瞄准儿童开展营销活动,且门店大多选址于大城市的商圈。后结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该企业选择了本土化的策略,发展出了一条完全的中式餐点产品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早期瞄准儿童开展营销主要是因为( )
    A. 消费群体数量较多B. 儿童喜欢新鲜事物
    C. 食品适合儿童口味D. 儿童消费水平较高
    2. 该企业将门店布局于商圈有利于( )
    A. 减少竞争压力B. 拓展营销渠道
    C. 实现分工协作D. 降低营销成本
    3. 该企业选择本土化策略可( )
    A. 避免产品质量风险B. 增强市场的适应性
    C. 推广独特营销理念D. 带动当地居民就业
    【答案】1. A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20世纪80~90年代末在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儿童的数量多,且由于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多数家庭选择只生一胎,多数家庭会满足儿童的消费需求,A正确;儿童自身无消费能力,其消费需求需要由家长承担,这就将另外一批消费者群体绑定了进来,进一步扩大了目标群体,容易获得更高的利润,D错误;该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早期营销定位于儿童的目的是打造品牌,而不是因为儿童喜欢新鲜事物,B错误;食品适合儿童口味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儿童及其家长消费,以提高其营销效益,C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商圈会集聚大量同类型的服务行业会加大竞争压力,A错误;营销渠道是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的具体通道或路径,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海报和互联网等传播渠道,还包括通过分销商、批发商和代理来实现营销目的分销渠道,仓库、物流等服务渠道,在商圈经营没有拓展营销渠道,B错误;不同行业的服务业协作较少,同类型的服务行业涉及竞争,也难以实现分工协作,C错误;集聚后可增大该区域的知名度,可减少宣传、营销等交易成本,D正确。故选D。
    【3题详解】
    该企业选择了本土化的策略,不能完全保证产品质量及服务品质,可能会使产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A错误;市场决定着产品的类型和规模,K企业发展中式餐点产品是为了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增强市场竞争能力,B正确;本土化策略是独特营销理念的体现,C错误;带动当地居民就业非企业本土化策略实施的目的,D错误。故选B。
    美国的能源和石化工业中心休斯敦因石油而兴起。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应对国际油价下跌,休斯敦在积极拓展油气工业产业链的同时,还大力发展航天、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带动了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在此集聚发展。由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等不同主体组成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对休斯敦产业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推动休斯敦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
    A.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B. 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C. 石油能源地位下降D. 发达的制造业基础
    5. 休斯敦石化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落户发展提供了( )
    A. 劳动力B. 市场
    C. 能源D. 资金
    6. 创新型产业集群在休斯敦产业转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 )
    ①提供人力资源培训②延长石化工业的产业链
    ③利于科研成果转化④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D. ①④
    【答案】4. A 5. D 6. C
    【解析】
    【4题详解】
    航天、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在休斯敦的发展得益于科技的进步,A正确;政府政策对产业发展起导向性作用,且材料中无相关信息,B错误;石油在世界能源结构中仍占有重要地位,C错误;休斯敦的产业基础是石油开采及加工,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休斯敦是因石油开采而兴起能源和石化工业的城市,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为高技术产业落户发展当地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支持,D正确;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人才和技术,休斯敦石化产业的发展并不能为高技术工业提供劳动力和市场,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大,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等不同主体合作,可以增强协同创新能力,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③正确;不同主体分工协作能促进城市经济多元化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④正确;创新型产业集群以航天、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为主,需要的是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人力资源培训对其帮助不大,①错误;高科技产业并没有延长石化工业的产业链,②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地中的红碱淖(如图)是一个仅有90多年历史的沙漠淡水湖。该湖原为低洼沼泽地,1929年面积不足2km2,后因1958年周边地区疏通排水渠排水、60年代连年水灾及地下水补给等原因,面积增至70km2。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湖泊萎缩明显,水位每年下降20~40厘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红碱淖成为沙漠中的淡水湖主要是因为( )
    A. 通过地下水排出盐分B. 通过河流将盐分输出
    C. 流域内的蒸发量较小D. 地表径流的汇入量大
    8. 导致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红碱淖萎缩的原因之一是( )
    A. 湖滨湿地面积增大B. 水库的蓄水量增加
    C. 流域内降水量大减D. 向流域外调水增多
    9. 推测未来红碱淖的盐度将会( )
    A. 变小B. 不变
    C. 增大D. 先增后减
    【答案】7. D 8. B 9. C
    【解析】
    【7题详解】
    据图文材料可知,红碱淖形成时间短,盐分积累有限;该地地势低洼,在其形成时期,周边地区疏通排水渠排水,以及历次水灾使大量水流汇入湖泊,且有地下水汇入,汇入的淡水增加,面积不断增大,湖泊含盐量较低,D正确,A错误;红碱淖地势低洼,为向心状水系,河流难以外流,B错误;该湖位于沙漠地区,蒸发量较大,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红碱淖萎缩会导致湖滨湿地面积也随之减小;由图可知在红碱淖的两条主要补给河流上建有水坝拦截河水,使入湖水量减少,导致湖泊面积萎缩,B正确,A错误;气候要素较为稳定,该湖流域内降水量变化幅度较小,C错误;向流域外调水无信息支持,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红碱淖面积萎缩、水位下降,受全球气候变暖,流域内蒸发量增大等影响,该湖的盐度将会增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下图所示地区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黄土广布,原始农耕文明遗址多分布在该区域的黄土区。恒河上游常有沙尘暴发生,且主要出现在4~6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示区域的黄土主要来自( )
    A. 黄土高原B. 恒河平原
    C. 塔尔沙漠D. 阿拉伯沙漠
    11. 黄土区有利于古代原始农耕文明发育的自然条件是( )
    ①气候暖湿②土壤有机质多
    ③植被稀疏④土壤疏松肥沃
    A. ①②B. ②③
    C. ①④D. ③④
    12. 恒河上游沙尘暴发生时,当地主要盛行( )
    A. 西北季风B. 东北季风
    C. 西南季风D. 东南信风
    【答案】10. C 11. D 12. C
    【解析】
    【10题详解】
    世界上黄土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根据材料原始农耕文明遗址多分布在该区域的黄土区,读图,图示文明遗址区域位于塔尔沙漠的东北和西南,图示为南亚地区,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影响将塔尔沙漠的黄土携带到下风向堆积,C正确,黄土高原在喜马拉雅山以北,黄土难以到达南亚地区,A错误;恒河平原位于该区域的东南部,该处的黄土难以到达西南地区,B错误;阿拉伯沙漠位于西亚地区,该地区为南亚不会受西亚的影响,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古代原始的耕作方式为刀耕火种,主要是将地上的植被烧毁后进行耕种。黄土分布区位于沙漠附近,降水少,植被较稀疏,土壤有机质少,①②错误;黄土区植被稀疏,易于烧荒开垦,黄土疏松多孔且肥沃,透水透气性好,有利于开垦种植农作物,③④对,ABC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读图塔尔沙漠位于恒河上游地区的西南方位,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4~6月该区域雨季尚未到来,当地盛行西南风且风力较大,将塔尔沙漠的沙尘搬移至新德里附近形成沙尘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长江江豚距今已生存了2500万年,鱼类为其主要食物。近几十年来,随着水利工程、航运、挖取河沙等人类活动的加剧,长江江豚的生存状况日益恶化。近年来,虽采取了一些保护江豚的措施,但极度濒危状况没有改变。下图示意长江江豚部分栖息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江豚主要栖息地的空间特征总体是( )
    A. 水质清澈B. 流速较缓
    C. 水温较高D. 水域封闭
    14. 近年来,长江江豚极度濒危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①江心洲在扩展②栖息地破碎化
    ③食物资源匮乏④天敌数量较多
    A. ①②B. ②③
    C. ①④D. ③④
    15. 下列保护长江江豚的措施合理的是( )
    A. 恢复河流自然状态B. 防止赤潮的发生
    C. 进行人工饲养繁殖D. 减少长江航运量
    【答案】13. B 14. B 15. A
    【解析】
    【13题详解】
    江豚主要栖息地位于沙洲附近,河道较浅,流速较缓,含沙量较大,饵料充足,鱼类丰富,为江豚提供了丰富的食物,B正确;图示地区经济发达,受人类活动影响,河流水质较差,影响江豚的生存,A错误;江豚主要栖息地没有显示出水温较高,C错误;江豚栖息地水域开放,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水利工程建设、挖取河沙以及长江水环境污染破坏了江豚赖以生存的水域环境,使其生境破碎化,①错误,②正确;过度的渔业活动,鱼虾等食物减少,加之长江航运业的迅速发展,干扰了其独特的捕食和生活活动,导致了长江江豚极度濒危状况没有根本改变,③正确;长江江豚处于食物链的较高层级,天敌数量较少,④错误。综上,②③正确,故选B。
    【15题详解】
    国家从2020年起实施的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就是要修复长江生态系统,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利于江豚保护并恢复其种群数量,A正确;赤潮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B错误;人工饲养繁殖可为长江江豚类的保护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但不能从根本上恢复江豚的数量和种群规模,C错误;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减少长江航运量并不现实,D错误。故选A。
    第Ⅱ卷(综合题,共55分)
    二、综合题(共55分)
    第Ⅱ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利时瓦隆大区(其位置如图所示)为欧洲物流的桥头堡,拥有欧洲最密集的公路路网,联系安特卫普和荷兰鹿特丹等主要海港的密集河网,以多式联运(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进行货物运输,吸引了众多物流企业入驻。从瓦隆大区发出的货物能在欧盟境内自由流通,并可在24小时之内覆盖其周边国家的主要城市。目前瓦隆大区正在不断调整自己的物流产业战略,发展货运高速铁路项目。
    (1)简述比利时铁路线的分布特点。
    (2)从交通运输的角度说明瓦隆大区吸引物流企业入驻的主要原因。
    (3)简析瓦隆大区发展货运高铁项目的目的。
    【答案】(1)线路众多,形成铁路网;密度较大;以布鲁塞尔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2)有密集的交通运输网,物流辐射范围广;采用多式联运,充分发挥综合运输的优势;运输效率高,运输成本低;在欧盟境内物流速度快,可加强企业竞争力。
    (3)货运高铁运输速度较快,能提高运输效率;(与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低碳运输;吸引较多物流企业入驻,形成规模化集聚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比利时面积不大,但通过图片信息分析,该国铁路线路众多,一纵四横的布局形成铁路网。狭小的国土使得铁路密度较大。首都布鲁塞尔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铁路布局以该城市为中心呈放射状通向四方。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瓦隆大区(其位置如图所示)为欧洲物流的桥头堡,拥有欧洲最密集的公路路网,联系安特卫普和荷兰鹿特丹等主要海港的密集河网,以多式联运进行货物运输”及图片信息可知:该区域有密集的交通运输网,物流辐射范围遍布欧洲。多式联运,可以充分发挥综合运输的优势,为欧洲经济活跃起到至关重要作用。高效率的运输节省了成本,加快了在欧盟境内物流速度,第一时间满足客户需求,加强了企业竞争力,产业区位优势明显。
    【小问3详解】
    该题可根据货运高铁的优势以及瓦隆大区产业集聚的优点两个方面分析。货运高铁优势:速度快,可大大提高运输效率。与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相比优势明显,不但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低碳运输,而且专业化程度高,安全高效。瓦隆大区的发展吸引了众多物流企业集聚,形成规模化集聚效应,提升了区域知名度,也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南岛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降水集中于夏季。区内分布有我国分布面积最广、保存较为完好的山地热带雨林(如图),该山地热带雨林包含有高山云雾林、山地雨林、低地雨林等众多植被类型。2021年10月国家正式建立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调查发现在低地雨林的低海拔沟谷中植被密度较小。尖峰岭发育了土层深达10米以上且质地黏重的砖黄壤,其腐殖质含量为5.7%,含水率较高,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
    (1)简析海南岛发育有山地热带雨林的气候条件。
    (2)试用整体性原理解释低海拔沟谷中植被密度较小的主要原因。
    (3)说明尖峰岭土壤特性的形成原因。
    【答案】(1)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海洋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充沛;地形高差较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2)海南岛年降水量较大,沟谷中易形成众多溪流,植物生存空间较小;沟谷中流水侵蚀作用强,沟壑使地表破碎;光照较弱,抑制部分植物生长;土壤有机质(易随流水流失)含量较低,植物长势不良;土壤透气性差,影响植物生长。
    (3)气候湿热,岩石风化强烈,土层较厚;(植被茂密)枯枝落叶多,易被分解形成腐殖质;土质黏重,透水性较差,使土壤含水率较高;从土壤表层向下,植物根系逐渐减少,有机碳含量向下减少。
    【解析】
    【小问1详解】
    海南岛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因此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大。这使得海南岛全年热量充足,气温较高,为热带雨林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热量条件;海南岛四周环海,海洋水汽丰富,当这些水汽遇到岛上的山地地形时,会受到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这种地形抬升作用使得海南岛的降水更加充沛;海南岛的地形复杂多样,从沿海平原到高山峻岭,海拔差异较大,导致了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形成了山地热带雨林内部丰富的植被层次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小问2详解】
    海南岛年降水量较大,沟谷作为水流汇聚的低洼地带,易形成众多溪流。这些溪流不仅占据了大量的地表空间,减少了植物可直接利用的土壤面积,还可能导致土壤湿度过高,不利于某些植物的生长;沟谷中的流水侵蚀作用强,长时间的侵蚀会导致沟壑加深加宽,地表变得支离破碎。这种地貌特征不仅减少了土壤的稳定性,还使得植物根系难以扎根固定,从而影响植被的生长和分布;在低海拔沟谷中,由于两侧山体的遮挡,光照条件相对较弱。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光照不足会抑制部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长期的流水冲刷使得土壤中的养分不断减少,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同时,由于沟谷中土壤湿度较高且透气性差,这也会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养分的吸收利用,从而影响植物的长势。
    【小问3详解】
    尖峰岭位于海南岛,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高温多湿的特点。这种湿热的气候条件加速了岩石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过程,使得岩石易于破碎并释放出矿物质和养分。长时间的风化作用形成了深厚的土层,为土壤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在生长过程中,大量的枯枝落叶等有机物质不断积累在土壤表面。由于气候湿热,微生物活动旺盛,这些有机物质易于被分解和转化,形成丰富的腐殖质;尖峰岭的土壤主要由黏土矿物组成,这些矿物颗粒细小、比表面积大,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保水能力。同时,由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高,也增加了土壤的黏性和持水性。因此,尖峰岭的土壤透水性相对较差,但含水率较高;在尖峰岭的土壤中,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植物根系的分布密度逐渐降低。这是因为表层土壤养分丰富、光照充足、透气性良好,更适合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分布。而深层土壤由于养分递减、光照不足和透气性较差等原因,植物根系难以深入。由于植物根系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根系分泌物和死亡根系的分解),因此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碳含量也逐渐减少。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量不断上升。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国。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我国页岩气储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川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页岩气生产基地,其累计探明储量为1.06万亿立方米,2018年页岩气40.83产量为亿立方米。下图为川南某区域页岩气埋藏深度示意图。
    (1)简述我国开发页岩气资源的必要性。
    (2)分析川南地区页岩气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说明川南地区页岩气开采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意义。
    【答案】(1)能源需求量大;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页岩气储量大,发展潜力较大;能缓解能源供应压力。
    (2)储量大,页岩气产量高;分布范围广,可保证长期、稳定生产需求;埋藏深度大(或埋藏深度差异较大),技术要求高。
    (3)(页岩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可与常规能源供给互补,保障能源供应稳定性;改变我国能源生产格局,减少对国外能源的依赖;提供多样化的能源利用类型,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解析】
    【小问1详解】
    据材料“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量不断上升”可知,能源需求量大;据材料“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国”可知,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据材料“我国页岩气储量居世界首位”可知,页岩气储量大,发展潜力较大;能缓解能源供应压力,减轻能源对外依赖,保障能源安全。
    【小问2详解】
    有利:据材料“其中川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页岩气生产基地,其累计探明储量为1.06万亿立方米,2018年页岩气40.83产量为亿立方米”可知,储量大,页岩气产量高;结合图示可知,页岩气分布范围广,可保证长期、稳定生产需求;不利:读图可知,页岩气埋藏深度最最浅在1500-3500米,最深>5500米,埋藏深度大(或埋藏深度差异较大),技术要求高。
    【小问3详解】
    据材料“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可知,页岩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可与常规能源供给互补,保障能源供应稳定性;改变我国能源生产格局,减少对国外能源的依赖,维护能源安全;提供多样化的能源利用类型,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相关试卷

    [地理][期末]内蒙古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地理][期末]内蒙古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期末]广东省汕头市2023_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地理][期末]广东省汕头市2023_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玉溪市2023_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玉溪市2023_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