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4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4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精神;
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教学难点】
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问题情境:1个细胞30分钟后分裂成2个,经过5小时,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求n个相同因数 a 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议一议:
-32 是 32 的相反数,(-3)2 读作 -3 的平方,-32 = -9,(-3)2 = 9.
三、应用新知
想一想:
观察例1的结果,你能发现乘方运算的符号有什么规律?
乘方运算的符号规律: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奇次幂是负数.
注意:
(1)负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连同符号),用小括号括起来.这也是辨认底数的方法
(2)分数的乘方,在书写的时一定要把整个分数用小括号括起来.
想一想:
观察例2的结果,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
(1)10的几次幂,1的后面就有几个0.
(2)互为相反数的相同偶次幂相等,相同奇次幂互为相反数.
四、巩固新知
1.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
(1) 23=2 ×3 ( )
(2) 2+2+2=23 ( )
(3) 23=2×2 ×2 ( )
2. 1 米长的小棒,第一次截去一半,第 2 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下去,第 5 次后剩下的小棒有多长?
五、归纳小结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设 n 为正整数,
(-1)2n+1=_____
(-1) 2n= ________
教学反思
略.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精神;
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教学难点】
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问题情境:1个细胞30分钟后分裂成2个,经过5小时,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求n个相同因数 a 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议一议:
-32 是 32 的相反数,(-3)2 读作 -3 的平方,-32 = -9,(-3)2 = 9.
三、应用新知
想一想:
观察例1的结果,你能发现乘方运算的符号有什么规律?
乘方运算的符号规律: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奇次幂是负数.
注意:
(1)负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连同符号),用小括号括起来.这也是辨认底数的方法
(2)分数的乘方,在书写的时一定要把整个分数用小括号括起来.
想一想:
观察例2的结果,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
(1)10的几次幂,1的后面就有几个0.
(2)互为相反数的相同偶次幂相等,相同奇次幂互为相反数.
四、巩固新知
1.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
(1) 23=2 ×3 ( )
(2) 2+2+2=23 ( )
(3) 23=2×2 ×2 ( )
2. 1 米长的小棒,第一次截去一半,第 2 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下去,第 5 次后剩下的小棒有多长?
五、归纳小结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设 n 为正整数,
(-1)2n+1=_____
(-1) 2n= ________
教学反思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