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2024)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案

    人教版(2024)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情境,预习检查,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过程性评价,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课内容是辛亥革命的准备阶段,通过本课的教学,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认识到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民主革命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同时,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绘制时间轴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使学生对孙中山的活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利用时间轴和表格,梳理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思考孙中山成为革命先行者与他一系列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2.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孙中山的革命之路,感受孙中山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和救国救民的责任与担当。(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难点: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含义。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讲授法
    资源与工具
    (一)资源
    1.拓展阅读:(书目)《孙中山全集》。
    2.影视作品:(纪录片)《中国通史》。
    (二)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情境
    教师播放纪录片《中国通史》中关于“辛亥革命”的视频,将学生带入当时的情境中,让学生思考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形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
    二、预习检查
    1.在时间轴上标出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2.说出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和政治纲领。
    3.说出三民主义的内容。
    三、学习任务一
    四、学习任务二
    五、过程性评价
    《七彩作业》课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尤其是早期思想的转变,即从“医人”到“医国”,促使他朝着民主革命的方向努力。从此,他开始了革命实践,组建革命团体兴中会,策划反清革命,成立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辛亥革命。
    七、布置作业
    1.基础型作业:完成课后活动题,并标明所考查的知识点。
    2.发展型作业:完成《七彩作业》课时练习。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0—42页相关内容,根据教材内容,制作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的时间轴。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自主完成上述问题,展示成果。
    【设计意图】绘制时间轴,使学生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孙中山对革命之路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教师活动:借助时间轴,我们发现孙中山最早成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还建立了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制作表格,对比分析。
    中国同盟会
    成立时间
    1905年8月
    成立地点
    东京(日本)
    构成
    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性质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
    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兴中会
    成立时间
    1894年11月
    成立地点
    檀香山(美国)
    宗旨
    振兴中华
    口号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创立合众政府
    性质性质
    第一个资产阶级
    革命团体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制作表格。
    教师活动: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成立时提出的十六字纲领,后来被阐发为三民主义。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并说明三民主义内在的关系及其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探究,回答问题。
    (1)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2)三民主义内在的关系:民族主义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前提;民权主义是“创立民国”,是核心;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是补充和发展。
    (3)意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加深对中国同盟会和三民主义的认识。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当堂演练,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