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第1页
    人教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第2页
    人教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0课 三国两斤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0课 三国两斤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情境,预习检查,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学习任务四,过程性评价,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课主要介绍了两部分内容,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和文化成就。科技成就方面主要讲述了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文化成就方面主要讲述了书法、绘画和雕塑的成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科技、文化与历史发展的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和进程的基础上,理解科技、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学习目标
    1.了解《齐民要术》的作者、内容及地位,科学家祖冲之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等基本史实。
    2.赏析《锺繇楷书》、王羲之《兰亭集序》、《张猛龙碑》、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观赏《云冈石窟第20窟的造像》《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造像》,感受其文化魅力。
    3.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培养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
    难点:科学家祖冲之。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
    (一)资源
    1.拓展阅读:《魏晋南北朝科技史》(书目)。
    2.影视作品:《中国通史》(纪录片)。
    (二)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情境
    教师首先讲述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通常用π表示,接着指出每年的3月14日是国际圆周率日,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把3月14日定为国际圆周率日的原因,以及谁最早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从而导入本课。
    二、预习检查
    1.说说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的地位。
    2.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是谁?
    3.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哪部书法作品?
    4.被后人誉为“书圣”的是谁?
    5.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哪些?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石窟是哪两个?
    三、学习任务一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196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设计意图】以现代人对祖冲之的纪念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习任务二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教师过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这一时期也是北方民族大交融和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中有些成就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3页的内容,找出《齐民要术》的作者、地位、主要内容及贾思勰的主张。
    学生回答:
    (1)作者:北朝的贾思勰。
    (2)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3)主要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4)贾思勰的主张: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的原因。
    材料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教导人民要根据天时和土壤的条件来进行农业生产。他很注意天时、地利与农作物的关系,提到顺(应)天时(时令),量(估量)地利(土地情况),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凭主观)反道(违反客观规律),劳而无获。他认为只有根据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产,才能获得好收成。
    教师提问:贾思勰为什么能够写成《齐民要术》?从主观条件(个人经历、素质等)和客观条件(社会环境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回答:
    (1)主观条件:刻苦钻研大量古代农业文献和农谚,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从民间歌谣谚语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并进行艰苦、广泛的实地考察。
    (2)客观条件:北魏统一北方后,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加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才有了总结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必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4页的内容,思考《齐民要术》的价值及影响。
    学生回答:
    (1)价值: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凸显了我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2)影响: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教师提问:《齐民要术》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学生回答: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实行多种经营;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将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与现代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五、学习任务三
    科学家祖冲之
    教师过渡:祖冲之是南朝宋齐之间的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4页的内容,归纳祖冲之在数学领域的贡献。
    学生回答:
    (1)圆周率: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 592 6和3.141 592 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2)《缀术》: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
    教师提问:除了数学,祖冲之还在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生回答:
    (1)天文历法:通过天文观测,对历法进行精细的推算,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相差不到50秒;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后来由朝廷正式颁行。
    (2)机械制造: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归纳祖冲之的成就,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六、学习任务四
    灿烂的文化
    1.书法
    教师讲述:汉朝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提供了物质条件。东汉以后,书法逐渐成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我国古代文字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学生回答: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5页的内容,归纳从东汉至西晋时期,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学生回答:
    (1)东汉以后:书法逐渐成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
    (2)曹魏时期: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他们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都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锺繇尤擅楷书,刚柔兼备。
    (3)西晋时期: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锺、胡书体。
    教师补充:锺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尤精于隶、楷。
    胡昭(161—250),字孔明,颍川人,三国时期隐士、书法家,擅长隶书。胡昭与锺繇齐名,世人并称“锺肥胡瘦”。
    教师讲述: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高度的是东晋王羲之。王羲之,字逸少,因曾任东晋政府右军将军,人们称他为“王右军”。他刻苦学习书法,凡举隶、行草、章草、飞白及楷书,都有极高的造诣。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欣赏教材第115页的图片《兰亭集序》(摹本),分析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特色。
    学生回答:王羲之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教师补充:王羲之是东晋时期集书法之大成者,他也因此被后人誉为“书圣”。
    教师提问:除了写在纸上的书法作品外,这一时期的书法成就还体现在哪里?
    学生回答:北魏统治者崇尚中原文化,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有很多。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欣赏教材第116页的图片《张猛龙碑》拓片(局部),感受北魏时期碑刻书体的特点。
    学生回答: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教师补充:魏碑是北朝书法家的创造,也称北碑,因在北朝相继的各个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国时间最长,因而得名。北魏碑刻作品主要以石碑、墓志铭、摩崖和造像记的形式存在,著名的有“龙门十二品”等。魏碑书法中带有汉隶笔法,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塑造学生的审美观念。
    2.绘画
    教师过渡:自古书画不分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百花争艳,绘画艺术也是俊才辈出,最著名的当数东晋的顾恺之。
    顾恺之,今江苏无锡人,出身士族,多才艺,工诗赋,尤精绘画,精人物肖像、山水,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欣赏教材第116页的图片《女史箴图》(摹本·局部)和《洛神赋图》(摹本·局部),感受顾恺之人物画的特点。
    学生回答: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教师提问:这一时期,随着山水诗的增多,哪一类型的画作开始兴起?
    学生回答:山水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归纳特点,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3.雕塑
    教师提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大力宣扬佛教。人们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哪两大石窟?
    学生回答: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欣赏教材第117页的图片《云冈石窟第20窟的造像》和《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造像》,分析这两大石窟中造像的特点。
    学生回答: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教师总结:石窟艺术的大部分内容和统治者开凿的意图,虽是要宣扬宗教,但它们却是古代艺术家和劳动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这些石窟艺术保存至今,其意义早已超出统治阶级的主观愿望和意识形态的局限。它们以令人惊叹的浩大工程、雄伟的气魄和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感受石窟艺术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落实家国情怀。
    4.文学
    教师提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有哪些代表?
    学生回答:
    (1)诗歌:曹操父子的诗刚健雄劲。陶渊明的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
    (2)民歌:在南北朝有很大发展,北朝民歌慷慨豪迈,南朝民歌细腻婉转。
    教师补充:这些风格各异的文学成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教师提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和绘画艺术为什么能够取得杰出成就?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
    (1)继承了大一统的秦汉文化。
    (2)造纸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发展,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3)北方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江南地区也得到了开发。
    (4)各族人民的大交融。
    (5)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有利于增强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七、过程性评价
    《七彩作业》课堂练习。
    八、课堂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文化多元的时期。区域性政权的并立和竞争、民族的交融、江南地区的开发,客观上都有利于文化的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不仅是对秦汉科技与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还为隋唐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九、布置作业
    1.基础型作业:完成课后活动题,并标明所考查的知识点。
    2.发展型作业:完成《七彩作业》课时练习。
    十、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情境,预习检查,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学习任务四,学习任务五,过程性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情境,预习检查,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学习任务四,过程性评价,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0课 三国两斤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0课 三国两斤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图片链接,具体解读,史料链接,问题探究,图片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