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新版】初中地理7上《世界的聚落》素养分层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170166/0-17266494331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新版】初中地理7上《世界的聚落》素养分层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170166/0-172664943320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新版】初中地理7上《世界的聚落》素养分层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170166/0-172664943324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初中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世界的聚落当堂检测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世界的聚落当堂检测题,共8页。
1.“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诗句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乡村,这里有板桥
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城镇,这里有道路
D.城镇,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立德树人·传统文化)(2023·东营模拟)《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读图,完成2、3题。
2.图中景观描绘的是( )
A.乡村聚落
B.牧村聚落
C.城镇聚落
D.海上渔村聚落
3.由图中景观可推测当时该地( )
A.全年少雨B.地形平坦
C.水运发达D.人口密集
(2023·济宁学业考)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土家吊脚楼,多依山而建,下层架空,木质结构,建筑风格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结合土家吊脚楼景观图,完成4、5题。
4.土家吊脚楼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地形平坦B.气候潮湿
C.水源不足D.木材匮乏
5.政府对部分年久失修的吊脚楼进行合理保护,采取的措施是( )
A.合理修缮,修旧如旧
B.放任自流,任其变化
C.整体拆迁,异地重建
D.全部拆除,原地重建
【关键能力·提升练】
跨学科·地理与语文 《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读甲骨文“聚”和“落”的解释示意图,完成6、7题。
6.“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城镇,“阡陌交通”
B.乡村,“屋舍俨然”
C.城镇,“土地平旷”
D.乡村,“良田、美池”
7.结合“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各种形式的场所
B.聚落内部只能生活,不能生产
C.聚落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D.聚落的形成与交通密切相关
(2024·潍坊模拟)新疆吐鲁番地区吐峪沟麻扎村,已有2 600多年的历史。村落以土木结构的建筑为主,一般为两层,上层为平房,下层为掏挖山地而成的窑洞,居民一般冬季住在平房,夏季则住在窑洞。该地年均温14.4℃,年均降水量17.6毫米。如图示意麻扎村村落,据此完成8~10题。
8.麻扎村民居为土木结构,平顶、窗户较小,推测当地气候特点为( )
A.终年严寒B.气候干旱
C.终年高温D.终年多雨
9.下层窑洞的主要作用是( )
A.躲避风沙
B.储存食物
C.夏季避暑
D.蓄水饮用
10.麻扎村是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应该( )
A.拆旧建新B.整旧如新
C.建新如旧D.修旧如旧
(2023·安徽学业考)传统村落凝结着悠久的农耕文明,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下图示意安徽省传统村落分布,据此,完成11、12题。
11.安徽省传统村落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
A.淮河以北多,淮河以南少
B.长江以北多,长江以南少
C.东部多,西部少
D.南部多,北部少
12.影响安徽省传统村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土壤
13.(2023·滨州期末)探究自然环境对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
探究主题:世界人口、城市分布规律。
探究方法:通过资料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
探究过程:搜索相关的资料,分析人口、城市分布规律。
(一)人类密集地区称为“人类大陆”,图一为“人类大陆”图。
(1)据“人类大陆”图分析,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纬度地区,图中“人类大陆”①处是亚洲的东部地区,②处是亚洲的南部地区,③处是 地区,④处是 地区。
(二)海陆位置也是影响人类分布的因素之一,图二是世界部分大城市分布简图。
(2)图二中纬度相近的A、B、C三地,A、C两地人口、城市密度明显大于B地。据此推测,从海陆位置来看,世界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地区。
(三)图三是不同海拔地区占世界人口的比例。
(3)从地形地势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 米以下的 (地形类型)地区。
归纳总结:
(4)城镇聚落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人口密集地区也是城市聚落集中分布地区。据此推测,世界的城镇聚落主要分布在 纬度、 (海陆)、 (地形类型)地区。另外,气候温和、降水较多、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也容易形成大的城镇聚落。
迁移应用:
(5)图二中甲地区人口、城市分布相对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
1.B 本题考查聚落类型及其特点。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镇和乡村,题干中鸡鸣、一两家、竹溪、板桥、浴蚕等描述表示该聚落为乡村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2.A 3.C 本题组考查聚落。第2题,聚落是人们长期居住和进行生产的场所,根据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乡村聚落和城镇聚落。图中景观描绘的是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属于乡村聚落景观。第3题,据材料及图可知,该图是一幅江南山水图,该地有烟波浩渺的江河,因此推测该地区降水较多,多依靠河流进行运输,航运发达;该地有层峦起伏的群山,因此推测该地的地形不平坦、人口不密集。
4.B 5.A 本题组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聚落及其保护的认识。第4题,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充沛、气候潮湿,吊脚楼主要是为了适应南方地区潮湿的气候环境。第5题,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土家吊脚楼属于文化遗产,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保护传统聚落能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我们要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传统聚落应采取的措施有合理修缮,修旧如旧;合理保护,有序开发;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6.D 7.B 本题组考查聚落类型及其特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6题,“桃花源”的聚落类型是乡村,“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人们从事的是农业生产活动。第7题,聚落是人们生活的地方,同时聚落内部也有生产活动。
8.B 9.C 10.D 本题组考查自然地理环境与民居的关系。第8题,麻扎村民居为土木结构,平顶、窗户较小,推测当地气候干旱。麻扎村位于新疆吐鲁番地区吐峪沟,该地年均温14.4℃,年均降水量17.6毫米。第9题,新疆吐鲁番夏季气温高,下层窑洞是掏山而建,夏季室内温度较低,可以避暑。第10题,麻扎村是传统聚落,传统聚落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对典型聚落加以保护,对保存历史文明的遗存、保护人类多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保持地域特色、保护地方乡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对其进行不破坏原有风貌的修复,即修旧如旧。
11.D 12.B 本题组考查安徽传统聚落的分布与影响因素。第11题,读图可知,安徽省传统村落分布的总体特点是南部多,北部少。因为南部属于南方地区,有长江流经,水源充足。第12题,从图例可以看出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地形平坦的地区,与气候、植被和土壤的关系不大。
13.【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和聚落的分布。第(1)题,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是世界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据图可知③是欧洲西部,④是北美洲东部。第(2)题,由图可知,C分布在太平洋西岸,A分布在大西洋东岸,而B分布在亚欧大陆的内部,因此可知,世界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第(3)题,由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第(4)题,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是世界人口最集中的地区。第(5)题,甲为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燥,不适宜人类居住。
答案:(1)中低 欧洲西部 北美洲东部
(2)沿海
(3)200 平原
(4)中低 沿海 平原
(5)气候炎热干燥,不适宜人类居住
相关试卷
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优秀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优秀同步训练题,共6页。
地理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多样的文化优秀精练: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多样的文化优秀精练,共4页。
地理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精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精品同步练习题,共9页。